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修行的快捷方式,但念阿弥陀佛


   日期:2019/7/4 13: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导大师讲「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这是劝导所有修学佛法的人,要老实念佛,而「念佛」这一条路就是修行当中的快捷方式,掌握了成佛的快捷方式,成佛自然就快了。那么所谓的念佛,心地要觉悟,不能只有嘴上称名,心地不觉,里面贪瞋痴三毒没有消除,这个就不叫念佛,纵然让你念得千万劫,依旧还在三界当中轮回,因为你的心念不是佛,存心不是佛心,那要怎么样存心是佛心呢?第一个你要了解,也就是《弥陀要解》上讲的「要深信自心是佛」,深信自心是佛,如果众生不知道即心是佛,不知道自己的本来,终日向外持求,顶多你就是得点人天福报而已。

  所以为什么讲得心念要像佛,「佛」是什么?觉悟,没有贪瞋痴,自性离一切染净、差别、能所、对待,包括贪瞋痴,所以说本自清净,你的心有没有像佛心,实际上佛心不是别人的心,就是众生自心,自性清净,众生的心本自清净,这个你要先能解得,这个你要先能深信,这个在蕅益大师《要解》上讲的,第一个就叫信自,深信自心是佛,而后你才有后面的「信他」,相信西方净土,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言不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真实不虚,信因果,信事理,这才具足「信」,而后切愿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提起阿弥陀佛,念断你种种的烦恼,这个叫念佛,这个叫修行的快捷方式。

  所以修行快捷方式具有信、愿、行,那么信愿行当中特别要求的,要谛信自心是佛,不心外持求,心外持求,那就变成二法,二法这心就不一了,就不叫一心不乱了,你就变三心二意了,所以说念佛,我们好像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能念的众生与所念的弥陀,实际上唯是一心而已,所以为什么说念佛念到后来,他是得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他心不外攀缘,远离能所、对待,种种烦恼相,这个才叫作真正的一心不乱。

  所以善导大师这一句话,讲起来很容易,「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地来念,可是层次由浅到深,如果你不能深解,你只是表面上念佛,嘴上念佛,心地仍旧是迷惑颠倒,仍旧是世间意,你这个念佛就是祖师大德讲的随口叫喊,嘴上念佛,心里没有摄心、没有放下、没有觉悟,里面还是三毒,也就是说你这个「药没有对症」;「兵没有抓到贼」。所以真正念佛是要心地觉悟,心地觉悟就是真念佛,所以不是只有嘴上称名,嘴上称名这个是必然的,是一定要的,因为大家修学净土这是持名,但是藉由持名而后提醒自己,而后消除贪瞋痴慢疑种种恶见烦恼,这个才是真正在念佛。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发菩提心,能够具足信愿,能够发愿来走这条成佛之道、走这条成佛之路,否则嘴上念佛,心地还是贪瞋痴,还是世间意,对于这世间你没有完全放下,没有真正地想要脱离烦恼,这个念佛也没有用,为什么说没有用,因为没有真信切愿,所以刚才讲的一定要信愿行,这三个资粮具足,那么念佛才能达到它的一个功效,不然只是人天福报而已,你也不是真正觉悟,因为你心里没有真正的觉,只是嘴巴上念佛,修一点口善而已,心地碰到境界的时候,如果还是自私自利,还是贪瞋痴,这个不算真正的觉悟。

  所以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着眼,在这里注意,你自己的起心动念,但凡烦恼升起的时候提起佛号来,不要随顺贪瞋痴,这个就是在回头,这个就在觉悟,这个也算是忏悔业障,忏悔宿业,真正的忏悔使心地清净,念念觉悟,这个才叫真忏悔,而不是只有礼拜而已,不是只有磕头而已,你可以礼拜,但是心地要真正清净,这个才叫真正忏悔,念佛亦复如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悟显法师)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 

 体方法师:发菩提心即至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