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轮回中的众生,都是贪玩的小孩。所以,我准备了这个,愿你回家


   日期:2019/6/1 12: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用三句话,陪你长大

 

01.

“ 我 们 爱 你 ”

  《孝经》中说:“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亲”是爱的意思。孩子的爱心、孝心从哪里来?“生于膝下”,在孩子年幼,还不到父母膝盖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产生一种爱和慈悲。所以这个阶段,爱的教育很重要。

  很多科学家、人类学家也认为,1-7岁是重要的教育阶段。

  在过去,通常由母亲扮演教育者角色,如果母亲有爱心,孩子就会很有爱,父母是爱的源头。在这样的家庭中,随着父母把孩子养大,孩子对父母的爱也会“日严”——日日增长,智慧、慈悲不断成熟、圆满。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爱的灌输和言传身教。

  而今天的家庭,普遍看重知识和技能,逼着孩子学英语、学画画、学钢琴……却从没想过教他德行,教他学习爱。

02.

“喜欢,不一定要占有”

  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尤其要让他知道,不能太自私了。

  我看到很多孩子,如果想要什么玩具,父母没有满足,就放声大哭。父母见孩子哭了,也赶紧哄:“宝宝不要哭,马上买给你!”一直迁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在世间一旦得不到满足,也会马上报以怨恨。

  这是很普遍的教育问题:对孩子没有适度的关爱,完全随顺。小时候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哭来解决;将来在生活上、工作上、感情上遇到问题,也只会大声哭泣,但到了那时候,父母也许已经不在人间,谁来满足他?

03.

“你是独一无二的,但其他人也是”

  父母在世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长大后,你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拥有,结果失恋了、失业了,此时哭得再大声,也没有人再跟你说:“宝宝不哭,马上去买”了。

  到了这种境地,人生的确很遗憾。

  父母想着“孩子不哭就行,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吧”,觉得是对孩子的爱,但实际上,这种爱是错误的。现在你可以随顺他,但将来他要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会随顺他;他要面对的所有人,并不都会像你这样爱他。到那时,他的人生或许会更痛苦。

  所以《孝经》说:“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因为对父亲的敬,而能教别人敬畏;因为对母亲的爱,而能教别人慈爱。由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智慧,和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慈悲,圣人可以教给别人智慧与慈悲。


6.1 儿童节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一封大师讲怎么调化学生的书信。

  印祖的一位弟子在信上跟大师讲,说有时候学生们不听话,他就非常恼火,气的几乎肺都要爆炸了。

  印祖就对他说,你不应该这样生气,小孩子不听话,跟你自己的行持有很大关系。

  印祖说,你平时在学生面前,自己言行必须要非常稳重,平时不能跟他们嘻嘻哈哈的,你不自重,他们肯定就不会敬畏你了;如果平时你能多注重自己的言行,学生见了你就会如临师宝,敬畏参半,这样你有威德之相,才能去调服他们。

  印祖在这封信的后面还说:

  调教人的时候必须有慈悲心,然后还要有调教的方便智慧,这样他们对你起敬重心,才能真正调服他们。否则,他们不听话,你气得要死有什么用,他们不肯受你教化,你再怎么气,他们还是这个样子,你就是气死了都不管用。

  印祖当时给这位居士的信里还讲了自己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情,告诉这位在家弟子怎样去用方便调服这些不听话的小孩子。

  印祖讲他年轻的时候,在一座寺院里有一位小和尚,很不听话,非常调皮,什么人都拿他没办法,他师父也拿这小孩子没办法,知道印光大师修行非常了不起,就请印祖帮忙调教他的弟子。印祖就答应了。

  印祖首先就对这个小和尚讲道理,说你应该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把道理跟他讲明白。道理讲完了最后告诉他,你如果不听话,肯定要受惩罚的。

  当时讲了以后,这小孩子面无人色,非常害怕。看到印祖的长相就很害怕,所以当时讲完了这小和尚老实了几天。

  

  但是他终是没尝到滋味,心里想,我想干什么就去干吧,也可能不要紧。他终究是小孩子,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所以有时候不知不觉又不听话,调皮起来了。

  不听话之后,印祖就把他叫来,让他站在那里,开始惩罚他,就打他。

  我们佛门里面有时候就用这种方便,有这种不得不打的情况。

  现在世间很多的学校说绝对不能打学生,甚至连老师稍微惩罚一下学生也不行,马上就被投诉,要写检讨,要扣工资,我想这也不一定对。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到了学校还是小霸王,是不是太惯了他们,毕竟有时候不打不行啊!

  印祖要打这个小和尚的时候,还没动手,这小和尚就在那里躲避。

  于是印祖就跟他讲,这是第一次,就算了,你如果再逃避的话,我一定要打你,你必须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不能动。

  最后他就没办法了,知道如果再躲避的话,那后面的惩罚可能更重。他就老实了。

  最后,印祖打他时,小和尚就跟木头一样的任由打。

  这样惩罚了以后,半年之内不用跟他高声说话,轻轻的讲一句他就乖了,没必要自己气得要死。

  印祖后面跟他这个在家弟子讲,要如何调服这些众生的方便:

  首先自己要非常稳重,另外一个平时要慈悲摄受,而且要有智慧,要有方便。一般有说观音菩萨表慈悲,大势至菩萨表智慧,智慧也是一种大力量,不是单单靠这种管制的力量,而是要融合智慧方便的力量,才能调伏众生。

  还有一个印祖怎么调教小孩子的公案。

  有一对夫妻,都是印祖的皈依弟子。一次,他们带来了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来拜见印祖,印祖当时就问他:“你喜不喜欢吃肉啊?”

  那小孩子就答:“我很喜欢吃肉。”

  印祖就跟他讲:“你现在这么喜欢吃肉,那你现在吃别人的肉,将来别人就要吃你的肉,这个你考虑过没有?吃你的肉,你受得了吗?这个痛苦你能忍受得了吗?”

  跟他道理讲完了,印祖就把这个小孩子的手拿起来,把他手指头塞到他嘴里,说你吃吃看。

  这小孩子就拼命地拒绝:“吃不来,吃不来。”

  但印祖还是说:“你吃自己的手指头看看。”

  印祖硬要把小孩子的手指头往他自己嘴里送,他拼命的叫着“吃不来,吃不来”。

  这小孩虽然年纪小,但印祖用这种方便调化了以后,他可能以后就一直记得,回去以后他妈妈叫他吃肉,他也要考虑到刚才发生的事情,这个能不能吃的问题。


一休的故事

  一休禅师(公元1394——1481年)六岁投安国寺出家,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奇僧。

  一休从小聪慧过人,他在像外鉴禅师当侍者时,有一次,一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师弟为师父打扫房间,不小心将师父心爱的茶壶打碎了,小师弟知道闯下的大祸,吓得哭起来。

  一休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小师弟擦干泪水,安慰道:“没关系,等师父回来,我跟他说,包不会受惩罚。”

  然后,一休用白布将碎陶片包好,自己在蒲团上坐下来,好像静思默想的样子。不一会儿,像外鉴禅师回来了,他口渴得很,一进门就找茶壶,没看见,便大叫一休。但叫了几下,也无人应声。

  师父走到外面一看,发现一休正坐蒲团上,好像睡着了的样子,就走过去,把他推醒,批评道:“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打坐睡觉是个坏习惯。”

  一休说:“师父!我没有睡觉。我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没有看见您回来。”

  “噢!什么问题令你这样着迷?”

  “我在想,”一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世间什么东西是永久不坏的呢?”

  师父笑道:“佛说无常,也就是没有一件东西是永久不坏的。”

  师父刚说完,一休便把茶壶碎片拿出来,嘻嘻笑道:“师父您说得太对了,瞧,您的茶壶归天了。”

  像外鉴禅师看看碎片,认真地说:“一只茶壶能不碎吗?”

  一休忽然感受到,师父的话时蕴藏着电光石火般灿烂的禅机,这种智慧,与他的小聪明有天壤之别。

  从此,他更注重禅修了,最后终开悟,成为一代高僧。

  一休以无物不坏为打碎茶杯辩解,只是小聪明而已。因为物坏各有定数,不能用不小心的行为加速其坏,就像人人都会死,但不小心打死人却也不行一样。

  像外鉴禅师面对心爱之物的毁坏,如此不动心,把不小心失误也看成定数,不予计较,这就是虚怀若谷的大智慧。


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愿你回家       轮回的众生)(五明学佛网:愿你回家       轮回的众生)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