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老师:《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4集


   日期:2019/3/28 16: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量寿经》专题讲座 第4集

  一 经题之妙 妙不可言 02

  刘老师 讲于2019年2月23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往下说。

  上一节课讲到,有同修在经上曾经看到这样的说法,阿弥陀佛法缘尽了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接补佛位。观世音菩萨缘尽了的时候,由大势至菩萨续补佛位。确实经上有这样的说法。这个问题呢,详细情况留以后再说,因为后面有一个专题是专门介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他们在因地是怎么样修行的,什么时间作佛,到什么国去作佛,都说得很详细。这个我们留后面再说,在这里先留一下。

  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涅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刚才说的这一段话,我们就不会有什么异议了。

  下面有这样一段话,从理上讲得比较深,我就简略地跟大家说一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要往深了抠。

  这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无量寿是本体,是自性,是理体,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它表“叁际一如”。

  “叁际”就是叁世,过去、现在、未来。

  叁际是一,才是无量寿。如果分开,寿命再长也有尽时。我们的心超越时空,没有时间限制。

  经中所说的涅槃,它的真实含义是灭妄想、灭烦恼、灭生死轮回。连十法界也没有了,到这个境界即见到常住法身。

  无量寿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

  刚才我说了这一段话,理性讲比较深,我们先做一个暂时的了解就可以了。

  谈到阿弥陀佛的涅槃,有人说,不说阿弥陀佛是无量寿吗?怎么阿弥陀佛还涅槃呢?如果真的涅槃,那真的就不是无量寿。我们怎么样来解释这个问题?

  阿弥陀佛不是真的入灭。

  《无量寿经》上是这样说的,“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我再说一遍这句话,“于此中下,而现灭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上根人的心目中,佛没有灭度,示现灭度是给中下根人看的。

  所以说,灭度是示现的,不是真的灭度。

  这几句话这么一解释,大概同修们就清楚了。

  佛的灭度不是真的灭度,他是示现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阿弥陀佛真的是无量寿,西方极乐世界示现的也是无量寿。

  所以我们不要怀疑,不要打妄想。

  因为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一句阿弥陀佛都包括尽了,没有一法能超出阿弥陀佛之外。就是我们这一部《无量寿经》,字字句句都在这句阿弥陀佛含摄之中,出不了阿弥陀佛的范围之外。

  也可以这样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种种万法都不出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之外。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一法能与这个法相比较。

  大家想想看,现在,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不少。仔细想一想,怎么念得多呢?嘴皮子上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多。实际上,真正有心念阿弥陀佛的人实在是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大家对阿弥陀佛佛号的真实含义不清楚。

  假如说,同修们对这句佛号的真实含义彻底明了,他对这句佛号绝对不肯放松,绝对是念念不舍。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看看自己,我们自己是怎样念佛的?这样你就知道了,你是不是真正了解这句佛号的真实含义了。

  如果你真正了解了,你一定会收到念佛法门殊胜无比的真实利益。

  五 “庄严”

  “庄严”二字的含义,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真、善、美、慧。

  对于这个词语,真善美慧我分叁个层次来说:

  第一个层次,世间的真善美慧有名无实,是假的。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佛法里虽然有真善美慧,但不究竟、不圆满。

  第叁个层次,唯独净宗这句阿弥陀佛是究竟圆满的真善美慧。

  这个我觉得说得很简洁,非常容易听得懂。这个事实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用经文来说明。

  经云:“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这一部《无量寿经》,同修们念得很多,念得很熟。提起这句经文,会想到经文上所说的,阿弥陀佛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心一意建设极乐世界。大家想一想,如果阿弥陀佛不是彻底地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一定不会一心一意来建设西方极乐世界的,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每一个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相似的彻底觉悟。觉悟什么了?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如果二六时中执持佛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一个真正觉悟了的人。不仅庄严极乐世界的妙土,实在是庄严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

  大家想一想,这一种修行还得了吗?在佛门,找遍八万四千法门,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同修们要仔细地去体会,绝对不是修净宗的人自己在夸大。你如果这样想,说,是不是我们修净宗的人自己在夸大?那你是有罪过的。我们一定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庄严众行”。“行”是我们生活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是造作,日夜永无间断地造作。佛法把它归纳为叁大类,就是身、口、意叁业(所有的行为,都不出这叁个范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身、口、意的行为。这是真正的庄严,究竟的庄严,圆满的庄严。

  什么叫庄严?念阿弥陀佛是真正的庄严,究竟的庄严,圆满的庄严。

  如果有人来请教你问题,你合掌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答复,就是最圆满的,最庄严的。

  他不管问的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问的是真的、是假的,是好的、是丑的,是是非、是邪正,统统一句阿弥陀佛都圆满地答复了。为什么说这样的一句答复是最圆满的?因为他所问的问题,都是胡思乱想。不管问什么问题全是妄想、分别、执着,都是假的。所以你用阿弥陀佛来答复他,你这一句答复叫真言。一句话,一切都答复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真的是妙不可言!

  至于这个圆满的答复,他听没听懂,那是他的问题。就像禅宗的禅机,所以念佛是无上深妙禅。禅不能比,密也不能比。

  这句佛号是无上深妙禅。

  五个字,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看。

  “禅”,肯定地说,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禅。

  再说“妙禅”两个字,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妙禅。

  然后往下看,“深妙禅”,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深妙禅。

  最后“无上深妙禅”,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无上深妙禅。

  大家想一想,这个禅还有别的什么禅能比得了吗?“无上深妙禅”它是尖了,顶端,没有能超过它的了。也可以说这个佛号,是无上的咒王,咒中之王,它是一切教学的总纲领。

  这是庄严,我们学佛法要从这个地方学;不能光学会耍嘴皮子,那没有用。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参禅的人去参禅,参访祖师。他参访的这位祖师,人称一指禅师。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有人来参访,向他请教,这个祖师是一句话都不说,他只是竖起一个手指头。来参访的参禅者也学会了,他不是来参访这个祖师嘛,他看祖师回答别人的问题,就是伸出一个手指头,他学去了,以后别人问他,他也竖起一个手指头。结果他碰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一竖手指头,人家拿刀就把他的手指头砍掉了。这他就没有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学样子是没有用的,要真正地从这里体会。体会到了之后,受用是无量无边的,德用无方!

  经文说,“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这句话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发心修学净土,阿弥陀佛也是我们的本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极乐世界已经圆满地建设成就了。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修清净之行的。他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没有一个不是清净到了极处的。这都是庄严之极,美到了极处!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人事环境,没有丝毫的缺欠。注意这个“丝毫”,就是一丝一毫的欠缺都没有。我们读了这些经文,还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就像李炳南老师所说的“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换句话说,头脑不正常。正常人知道这个事实,哪有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

  自古以来的祖师大德们,他们一向所学的法门、宗派各有不同,到他们真正了解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没有一个不把他所学的全部舍掉,专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比如说在印度,像马鸣、龙树菩萨;在中国,有永明延寿大师、智者大师,他们从前都不是学净土念佛法门的,但是当他们知道以后,其他的统统都舍弃掉了。莲池、蕅益大师也是如此。尤其是莲池大师所讲的,“叁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他自己晚年专持一部《阿弥陀经》,专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叫专修专弘,这才是真正的彻底觉悟。

  现在不是没有修行之路,还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而是祖师大德把修行之路,已经给我们探索好了,现成的修行之路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只要按照走就成就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照着这条路走下去。比如我们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一句佛号老实念就成功了。你相信吗?你照做吗?我们的同修们,这部经还想摸摸,那部经还想看看。这是什么?这是没有觉悟啊,还没有放下。彻底觉悟的人,就会彻底放下。

  在末法时期,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我们是生活在大灾难的边缘,不一定什么时候大灾难就现前了。到那个时候,措手不及,那就不得了了!

  修学其他的法门,说老实话,来不及了。

  所以,黄念祖老居士一再唿吁,要求我们专修专弘。老人家真的是大慈大悲!

  即使是净土五经一论,这还是六种呢。这六种,我们也只能修一种,专念阿弥陀佛,这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殊胜的效果。真正能够自利利他,自救救人。

  如果修两个法门,读两部经,这都来不及了。

  真正觉悟的人,千万不要以为我这一生学一部经太少了。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佛菩萨,生生世世就是学一部经,弘一部经,他们没有嫌少。若嫌一部经太少,这是贪心没断。见思烦恼都断不了,他还能有什么成就!

  一部经就知足了,贪心断掉了。一经真的通达了,一切经就都通达了。一切经都通达,还要专修专弘一部经,他不修别的。因为他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何必找麻烦!

  我是2000年接触到《无量寿经》会集本和老法师讲的《无量寿经》光碟。我最先听懂的一句话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把这句话落实了。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坚守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不换题目、不拐弯,我真真实实地受益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老法师说,现在讲真话,没人相信;讲假话,有人相信。你讲真话,没人听。你劝人家,人家就说:你自己学那么多,教我们学一样。你自私自利,唯恐我们学好了,超过你。你嫉妒,现在又来障碍我们。

  老法师说:我现在讲真的,没人相信;讲假的,有人相信。我为什么过去学那么多?是我对佛法无知,没找到学佛的路径。我在晚年,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再不走冤枉路了,《华严》也放下了。

  今天的时节因缘,我们感觉到时间不多,要赶快,不能耽误,直截了当。

  我们取这部经代替《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论。你要走我的老路子,像我那样,你找一辈子,未必会找到。我很幸运,找到了门路。找到以后,就舍弃了一切经教。虽舍弃,还有人逼我,要求我讲这个,要求我讲那个。实在不得已,满他们的愿,这都叫打闲岔。所以,念佛真实利益,的确是太难太难。

  佛法的承传,到哪里去找人?找不到!找不到一个真正肯相信的人。真正深信的人,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思议。

  听了上面老法师这一段真话、实话,我们有什么感触?老法师告诉我们的,都是最最真实的情况,希望大家仔细地去体悟。

  看下面,“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这是《无量寿经》的经文。世尊亲口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究竟圆满。

  “具足”就是丝毫欠缺都没有,美到了极处。一切诸佛刹土里所有好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有;诸佛刹土里不好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所以才称为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不是专门对娑婆世界人讲的,是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说的。所以,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尊佛不劝导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十方叁世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没有不讲《无量寿经》的。其他的经典未必。遇不到机缘,他不会说。唯独念佛法门,叁根普被,利钝全收。

  因此,一切诸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宣扬。庄严到了极处!

  念佛人天天在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这是同修们问我问题最多的。见面就问,我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包括我身边的同修,到现在仍是这样。

  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因为信不真,愿不切,念不一。

  给他总结这么叁条。这回我希望同修们能记住。

  你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信不真,愿不切,念不一。不管你念了多少年,你的功夫不会得力的。

  为什么我们要听经?听经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清楚之后,明白了,我们的信心就坚定了,清净了,求生净土的一念坚决了。对这一句佛号,决定不再怀疑,不再间断,不再夹杂,这个人必定往生,必定是一生成佛。他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西方去,他现在就成佛了。

  这是老法师告诉我们的。

  可能有同修会问,他现在还没去,怎么就成佛了呢?老法师说,因为他决定成佛,一生成就,不要等下一生了!决定要去,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再进一步说,他已经来去自由,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什么形式去就什么形式去,得大自在了!美哉!妙哉!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们前面讲的“大乘、无量寿、庄严”这叁句是性德。自性里本来具足的德能。本性的德能无量无边,以上只是举了叁种例子。

  下面我们说说“清净、平等、觉”。

  “清净平等觉”是属于修德。

  虽然有性德,但如果没有修德,性德显露不出来。我们知道弥陀是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唯心净土,是自性的显现,不是心外之物。于理于事,都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断疑生信。这一部经就是讲性德、讲修德。

  性德的重点是“大乘无量寿庄严”,修德就是“清净平等觉”。

  在一切经里,像这样圆满的经题很少见。我们修学的目的、境界、方法,都在这个经题里。

  说到这里,我又一次感受到,夏莲居老居士,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智慧之人!若非是菩萨再来,何能会集出这样殊胜无比、精妙绝伦的经题来。

  在这里,让我们顶礼叩拜一代大德夏莲居老居士。感恩!深深地感恩!

  六 “清净”

  身口意叁业,远离一切恶行和染污。

  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本经题末后这叁句,“清净平等觉”,是修学的总纲领,对于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净宗就是从清净心下手。“清净平等觉”这是叁宝。我们平常讲皈依叁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觉悟的意思;“法”是平等的意思;“僧”是清净的意思。这叁句就是修行的总纲领。

  净土宗修行是从清净心下手的。

  清净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难在哪里?

  第一,无始劫以来烦恼、染污、习气非常严重,很不容易降伏。《金刚经》上讲的“降伏其心”,很不容易做到。

  第二,我们现前的恶缘太多。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社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一不是严重的染污。由于心地烦恼的染污,所以一切造作就是恶行。恶行就是十恶业。不学佛的人,天天在造作恶业,自己还不知道。你说这个问题该有多么严重!就是我们学佛的人,也有不少人仍然在造作恶业,自己也还不知道,这多么危险!这对我们的前途是关系太大了。这里所说的“前途”是什么呢?就是佛在大经上讲的“生死大事”。这是我们的前途——生死大事。

  如果搞不清楚,依然是六道轮回,这就是迷而不觉,依轮回心作生死业。

  真正觉悟了,从今以后,修清净心,求生净土,永脱轮回。

  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刻?正是我们入轮回还是超越轮回的关键时刻。

  这句话重要!

  现在,正是我们入轮回还是超越轮回的关键时刻!实在就在我们一念之间。何去何从,慎重选择。一念之差,五千劫呀!

  我们修行修什么?这个很重要。修行有没有功夫,有没有进步,不要问别人,问自己是最清楚的。

  用什么来衡量?你的妄念少不少?你的烦恼多不多?如果你的妄念比过去少了,你的烦恼也比过去轻了,那说明你在进步。如果相反,说明你没有进步,甚至还在煺步。

  佛教我们很多方法、门径,通常称为法门,都是帮助我们远离一切恶行,远离一切烦恼,远离一切染污的。我们如果运用这些方法没有效果,你可以换一换。就像看医生一样,这个医生给你拿的药不生效,你再换一个医生,换一个药试一试。这和我们世间法有类似的地方,佛法是这样的。佛陀在世的时候,佛有能力观机,观察众生在过去生中的积习,所以他能对症下药,告诉我们方法。我们依教奉行,果然就能够断烦恼,果然就能够开悟证果。

  在佛以后的大德们、祖师们,固然有一些是佛菩萨、阿罗汉化身再来的,他们开出的药方非常管用,药到病除。关键是你信不信这个药方,你用不用这个药方。如果你相信这个药方,你肯用这个药方,就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但是我们煺一步说,如果不是佛菩萨化身再来的凡夫僧,他自身都保不了,他都无法选择适当的法门,自己还在盲修瞎练,他怎么能替众生去选择法门呢?

  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如果我们能够相信的话,他老人家示现在世间,干什么来了?这是佛菩萨替我们这一代众生来选择法门的。

  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他替我们选择的是净土念佛法门。

  他一生提倡《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赞叹《要解》已到极处,他说,就是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做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话出于大势至菩萨之口。那么写《要解》的这个人——蕅益大师,又是什么人再来的呢?蕅益大师是真人不露相,身分没有暴露。由于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我们猜想,他要不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再来,也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才令大势至菩萨对他如此赞叹。

  继印祖之后,夏莲居大士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同修们如果不是深入经藏,你没有办法理解。唯有深入经藏才知道,他结集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结集《无量寿经》,如果不是观音、势至这样等觉以上的佛菩萨,决定做不到这样的圆满,丝毫瑕疵都找不到。

  在此之前,曾经有叁个人会集过《无量寿经》。

  第一位会集此经的是王龙舒居士。

  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作的《龙舒净土文》,不知道度了多少众生往生!每一个因《净土文》而发愿往生的,对于王龙舒居士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都会增高。因为《净土文》引导他们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功德太大了!而王龙舒居士自己往生的时候是预知时至,站着走的,这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所会集的本子还有瑕疵,可见会集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

  第二位是彭际清居士。

  他将《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归纳成念佛法门,着有《华严念佛叁昧论》。这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这是真正彻底觉悟,才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慧眼。他所节校的《无量寿经》本子,也不圆满。

  第叁位魏源居士。

  他以五种塬译本会集,自己认为已经完美无缺,后人还是把他的缺点一一给指出来了。尤其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对魏源的会集本批评很多。

  第四位夏莲居老居士。

  夏老的《无量寿经》会集本完美无瑕。当年宗门教下,在家出家的大德们,都承认这是最善的版本。因为当时有一些人有成见,以致这个版本出来之后没有大量地流通。后来,是律航老法师将这部经带到台湾。李炳南老师将这部经在台中讲过一次。到李老师往生,老法师为报师恩,极力倡导大量流通此经。流通之后,成为接触佛法的同修们最喜欢的一本经书,在国内外普遍流通。

  从2010年开始,老法师放下所有的大经大论,专弘这一部《无量寿经》会集本。老人家是在为我们做榜样,我们看没看懂?大家想一想,夏莲居老居士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是来度我们这一代苦难众生的。用什么度?用《无量寿经》会集本。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有这样一首偈颂:

  夏黄净海青

  示现弘大经

  信解行证俱

  代众受苦行

  第一句:夏黄净海青。就是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净空老法师,海贤老和尚,刘素青老居士。

  我再说一遍这首偈颂:

  夏黄净海青

  示现弘大经

  信解行证俱

  代众受苦行

  这五位大德可以这样说吧,他们是组团来这个娑婆世界示现的。他们来娑婆世界要办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弘扬《无量寿经》。大家看,会集的、注解的、演说的、作证的,无一不具足。绝妙!真是一个绝妙的团体!

  下面说说,怎么样修清净心。

  对于我们念佛人来说,用《无量寿经》,用阿弥陀佛佛号,修学戒定慧叁学。

  与叁学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

  你读诵《无量寿经》,你念阿弥陀佛,不但是戒定慧叁学在其中,闻、思、修叁慧也在其中,信、愿、行叁资粮还在其中。

  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华严经》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是什么?记住,“一”就是清净心。

  “一切”,大而言之,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是由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门就包括一切法门。

  你真的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本《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足够了!

  信不信由你。

  信,你今生成就了。不信,你继续搞六道轮回。

  七 “平等觉”

  经云:“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不二法门。”

  同修们要知道,“二”就不平等了。可见,平等就是一心。“一”就平等了,“二”就不平等了。起心动念就不平等。

  从这一点上,我们才真正明白,普贤十大愿王里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恒顺就是平等心。心里起一个妄念都不叫随顺。

  随顺是随顺性德,随顺法性,随顺自性。自性清净,法性无染,这叫随顺自他。自己是自性,他是法性。这是真正地随顺。所以,随顺是清净的平等,是平等心,这是真如。

  怎么样才能达到平等?中国人讲和平。你不和,就不会平。和是因,平是果。所以,佛教我们修六和敬。六和敬的目标就是平等觉。不能修六和,平等是有名无实。与人相处要和。人要和,事也要和,无一法不和。佛教我们六和,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地修学。

  “清净平等觉”是一而叁,叁而一,互为体用。

  修六和敬不能光说不做。

  老法师说,他这一生还没有看到一个六和敬的道场。同修们,我们听了老法师这句话,觉不觉得心酸?我们能不能建成一个六和敬的道场?哪怕是相似的六和敬道场也好,让老人家看到我们终于有六和敬道场了,让老人家心里得到一点安慰。

  我现在住在一个道场,这个道场规模不大,人数不多。我倡导把我们这个小道场建成六和敬的道场,得到了同修们的赞同。现在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愿我们这个美好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

  你不平等,决定不清净。唯有清净才会平等,唯有平等才会觉。

  像水一样,水不起波浪就平等,不浑浊就清净。觉是它的用处,像镜子一样,把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

  觉是照见,所以心要清净,清净就是不染污。心要平等,平等就是不动摇。这是真如,这是“不二法门”。所以,修行最贵的是一门,一门容易得到平等,容易得到清净。学多了,达不到这个目的。

  经上的“平等觉”叁个字,古大德有四种解释。

  第一,平等普觉一切众生,即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

  在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中找不到第二种。这部经“平等普遍觉悟一切众生”,是“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

  哪一部经能令众生平等成佛?菩萨依这部经修行成佛,阿罗汉依这部经修行平等成佛,凡夫依这部经修行平等成佛。不但成佛,而且是平等成佛!念佛法门确确实实是难信之法。

  第二,以平等法觉悟众生。

  从修学方法来讲,这是“平等法”。等觉菩萨想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这部经,也修念佛法门。菩萨、罗汉、天人、六道凡夫,凡是想生西方极乐世界,都修念佛法门。

  经上讲了五种修学方法:受持、读诵、书写、称名、回向。这里面所说的书写就是指流通(现在我们是用影印流通)。经上也讲到供养。

  第叁,平等觉指如来之正觉。

  这是通称。一切诸佛如来皆有“平等觉”的德号,所以“平等觉”是佛号之一。大家想,哪一尊佛不平等?都平等。哪一尊佛不觉?都觉。没有不觉悟的佛,没有不平等的佛。菩萨以下的众生不平等。一切诸佛都称“平等觉”。

  第四,专就本经而言,“平等觉”亦即极乐教主之圣号。

  “平等觉”在本经里是阿弥陀佛的德号。前面有无量寿,后面有平等觉。前者是性德,后者是修德。

  八 “经”

  指所说的道理方法,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是正确的教科书。

  义为契经。契经是什么意思?一契理,二契机。具贯、摄、常、法四义。

  先说说契理。上契诸佛修证之理。

  经讲的理论依据,是一切诸佛所证得的,佛佛道同。用现代话来讲,就是符合真理。

  契机,就是契众生的根性。

  这一部经,平等普觉一切众生,平等普契一切众生的根机。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契合。这样的法门到哪里去找?比如一本教科书,这本教科书从幼儿园到博士班都通用。你说它高不高?妙不妙?是不是不可思议?!

  下面说说贯、摄、常、法。

  “贯”,贯则贯穿所说之理。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条不紊,条理、段落、层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章法结构非常严谨,一点错误都没有,这叫贯。

  “摄”,摄则摄持所化之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受力。本经具有第一摄受力。

  “常”,常则古今不易。

  “法”,法则远近同遵。古今不易是真理。

  “远”是古人,“近”是现代人。你要想一生成佛,就必须遵守,依教奉行。此经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所有的法门。必定一生成就。

  如果你遵这个法门来修行,一定是这一生成就,不用等下一生。

  假如说你修学其他的法门,一生未必能够成就,只是继续地种善根而已。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决定是一生成就!

  《无量寿经》的经题,我们用了两个小时讲完了。记得上次我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大约讲这个经题,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一次是讲了两个小时把它讲完了。可见这个经题的不一般,就像这个专题的题目一样,“经题之妙,妙不可言”。我们认真地感悟一下,这个经题是不是妙?是不是妙不可言?

  《无量寿经》是无量义,《无量寿经》的经题仍然是无量义。十方世界诸佛如来都来说,都说不完这无量义,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让我们牢记开经偈的四句话: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量寿经       刘素云)(五明学佛网:无量寿经       刘素云)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开愿法师:《无量寿经》说什么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上(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叙(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二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一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六 叮咛劝修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二 重重诲勉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一 劝修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