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用对的方法,解决核心的问题


   日期:2019/3/23 1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语:因为我们负面的起心动念周而复始地轮回着,所以,闻思修就需要重复再重复,唯有如此,才能对治相续中的烦恼与习气。一刹那的菩提心,就能化解累世的烦恼业障。学习发殊胜的菩提心,是解决轮回与否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

  有时候说轮回的种种,其实大家都不用看太远就能时刻感受到轮回的作用。我们的执着、我们的烦恼、我们对于问题小题大做的心态、还有我们周而复始的起心动念,没完没了的怨声载道,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局限在不断重复的人、事,还有同样的问题当中。情绪和烦恼如“车轱辘转”一般,麻烦或许不是同一桩麻烦,但是我们对于麻烦的态度,却是如出一辙。

  情绪和烦恼的“轮回”大戏时刻都在上演。这么演下去,必定逃脱不了生死轮回的命运。所以,我们需要修行,目的在于修心,其结果是需要斩断我们心相续中的妄念造作,进而彻底断除烦恼的周而复始,这必定要从彻底的瓦解“我执”入手。

  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反复地强调、反复地说,这些也很像某种轮回的戏码。可是,既然我们在没有彻底斩断“我执”之前,我们的烦恼和心相续中的问题,也是需要不断重复又重复的“语重心长”来劝导。

  所以,闻思修的重复再重复性,是不言而喻的。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对治我们自相续的烦恼,这是由于业力和习气所引发的。但是,归根结底的因,还在于因无明作用下,我们执着于有个实有的“我”,而以二元分别的心念来“爱憎分明”于一切,我们自认为实有,却不实存的一切。

  有“我执”就必定牵扯到自私自利。所以,但凡能无私了,很多痛苦也就迎刃而解了。如何能从自私到无私,发生质的飞跃呢?这就像“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一样。一个人的内心成天就琢磨自己那点得与失,怎么能不痛苦?人算不如天算啊。可是要能做到“我为人人”,那自己的得与失肯定会被淡化很多。

  从修行的角度,这就只有发无上菩提心,能彻底的淡化我们因为“我执”而自私自利,给自己内心找的不自在了。但凡心有所执、心有所想、心有所贪,就会有十不善业的累积,或多或少都会有。烦恼的净除,肯定是需要通过净化业障而还内心一份“清明”。《入菩萨行论》中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必毁诸重罪”。

  我们说过,发无上菩提心,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既然要学习佛法、修行佛法、又要如实看待世事无常的前提下,那就肯定需要从重中之重入手,核心中的核心来实修。系统的闻思菩提心的内容和重要性,是为了切实指引我们学习发殊胜菩提心。

  学习发殊胜菩提心,是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基础上。发殊胜菩提心,包括本体、分类、发心方法三个部分。发菩提心的本体,需具备慈悲与智慧两个条件。(1)缘众生的大悲心:心想“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2)缘佛果的智慧: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获得珍贵的圆满佛果,自己立誓成佛的决心。

  也就是说,菩提心的本体,必须具备让众生离苦的大悲,与获得佛果的智慧。正如弥勒菩萨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我们念皈依发心的四句偈时,其中的“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而成佛”,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分类,可以依心力大小、修行境界、本体而分。

  曾经,博朵瓦格西请问仲敦巴格西:“法与非法之界限是什么?”仲敦巴格西告诉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符合经纶则为法,不符经纶为非法;结果为善是正法,结果为恶即非法。”对于菩提心的重视程度,是关乎到我们切实的修行,和学以致用的修心,能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常的到来,是没法去预测的,既然想要在短暂的一生中,让佛法的受用能被发挥到最大化,那用发一念的殊胜菩提心,化解累世的烦恼业障,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发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发菩提心)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 

 体方法师:发菩提心即至佛地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四部分 发 

 衍慈法师:新年礼物:「发菩提心」 

 黄明尧居士:发菩提心 做本分事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发菩提心义诀(下)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发菩提心义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