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幽溪传灯大师: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日期:2019/1/22 10: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幽溪传灯大师: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

  不疑之谓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

  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真佛,非是他佛。大要有二: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

  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

  行门有二:一正、二助。

  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

  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得生净土必矣。

  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净土必矣。

  助行亦有二:

  一、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一切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

  二、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助修之,无非净土行也。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历缘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

  愿有通、别,有广、狭,有遍、局。

  通如古德所立回向发愿文。别则各随己意。广谓四弘,上求下化。狭谓量力,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愿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但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妄立。

  大率所发之愿,别胜于通,通恐随人语转,别则自己标心,然随通文而生决志,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生滥漫、别亦成通。广胜于狭,广则发心大,克果胜,狭则悲愿浅,获果劣。又遍胜于局,局则数数间断,遍则念念圆成。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速觐弥陀。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按】所示轻爱一念之道,在于信行愿三法,最为精当。惟正行只专持名,不必观想。世出世间一切善行,随时回向西方,皆为助行,是即万善同归,福慧双修也。

  明幽溪传灯无尽大师净土法语节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幽溪传灯大师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五明学佛网:幽溪传灯大师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