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生死之外无大事 佛说人生八苦


   日期:2018/12/2 1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苦 的 探 究

  第三十三课 苦的探究

  佛陀开始说法,先说四谛。四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苦的真理。要说明人生的原理,须从苦谛说起,因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苦的事多过于乐的事;而且乐虽然有,多是暂时性质,好像过眼云烟,一下子就消逝了。或“乐极生悲”,比苦的时候还要苦。所以说,人生是苦多乐少的。人生的苦是多方面的,佛经里把它归纳起来不出“三苦”和“八苦”。一是苦苦,由于过去的苦因,招感现在的苦果,苦上加苦,说为苦苦,又如身为苦本,而更受饥渴、寒热、劳役、刀杖的逼迫,岂不是苦上加苦?二是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的意思。人生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地生灭递嬗中,是没有东西可以常住不变的。遇到不苦不乐的境界虽好,但刹那不停的变迁,好景不常,保持不住,还是苦的。三是坏苦,快乐的境界偶然假聚,缘散而坏,乐极生悲,终归于苦。八苦:一是生苦;二是老苦;三是病苦;四是死苦。这是大家容易懂得的。五是爱别离苦,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却要忍受生离死别的苦。六是怨憎会苦,和我有怨恨的人,成了我的冤家,我不喜欢见到他,偏偏要和他狭路相逢,分外眼红,是避免不了的痛苦。七是求不得苦,求锦衣不得,求玉食不得,求洋楼住不得,求汽车坐不得,求金钱多不得,求眷属如意不得,求聪明相貌好不得,求知识学问好不得。这些都是求不得苦。八是五蕴炽盛苦。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属于物质的,受想行识四蕴属于精神的。佛经说明我们的身体是这五蕴所成的,所以也叫做“五蕴身”,即是五蕴所积聚的身体。这身体不出于物质和精神的两种东西所聚成,而因物质和精神两方的增盛而不调和,就会别生那炽燃如火样的痛苦。所以其他各种的苦,都是局部的别苦;到这五蕴炽燃的苦,是整个身体上种种痛苦的虫胃集,是一种综合的痛苦。

  佛在世时,有四个新学比丘,一天同在一起叹苦;甲说人生最苦是贪欲,贪欲不遂,欲火烧燃,苦不可言。乙说人生最苦是饥饿,没有东西吃,饥火中烧,其苦无比。丙说人生最苦是嗔恚,脾气一发,火烟从眼窗里冒出来,心中痛苦万分。丁说人生最痛苦是怕惧,胆小的人,怕鬼怕贼怕恶人,精神没有一刻安定。刚刚佛从那里经过,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告诫他们道:“你们说苦,都未参得苦的真理,只是一种从习气中带来的偏见!因甲是YIN鸽转世的,就以欲念为苦;乙是饥鹰转世的,就以饥锇为苦;丙是毒蛇转世的,就以嗔恚为苦;丁是免子转世的,就以怕惧为苦。老实告诉你们:人身才是一个大苦聚;如果没有这个人身,什么贪欲、饥饿、嗔恚、怕惧,也都没有了。”人身为苦的总聚,也就是五蕴炽盛苦的所在。

  人生为了有身,便有痛苦,这是事实,佛不过是从经验的事实上加以分析和说明。但佛说苦的用意,并非叫我们厌苦毁身,去做消极的躲避,或去自杀。须知已经做了苦因,必受苦报,想躲避也躲不了的;自杀也不是办法,因恶因未去,自杀之后仍是要受苦的。佛是要我们明白苦的原理,苦的来源,找出解救苦的根本方法,积极地去广修善因,忏除恶果。这便是要改造痛苦的身心,而成为快乐的身心的最好法子。

  (摘选自《初级佛学课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