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五蕴皆空”中五蕴指什么_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日期:2018/8/18 15: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五蕴皆空”的“五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经》。那么其中“五蕴皆空”的“五蕴”到底是指什么您知道吗?

  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

  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做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著。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是以藏传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断。

  行──判断后如何处理。

  由于受、想、行这三个心理活动,能推动我们的身体行为及言语行为。

  识──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动,操作物质的「色」身,以物质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产生了第五蕴的「识」。

  如果没有识蕴只有前面四个蕴,就成了唯物论,识蕴是生命的主体,从过去生到这一生,从这一生到来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蕴的活动所产生的业力的结果就是识蕴。它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投生时它先来,死亡时它最后走,然后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现代的植物人的色蕴及识蕴还在,只是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

  大乘的菩萨、小乘的阿罗汉、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层次看五蕴。

  大乘的菩萨:以如实空的立场看五蕴。对五蕴构成的我,不起执著,对个别的五蕴现象也不执著,所以可以不恋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贪著五蕴也不厌恶五蕴,所以在生死中继续度众生,不必逃离生死。

  小乘的阿罗汉:以分析空的立场看五蕴,由五蕴构成的我是空的,五蕴本身是法,其个别的五蕴并不空。所以也难从五蕴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脱,但是个别的五蕴法还在,我执消除而法执仍在,故非究竟。

  一般的凡夫:不论知不知道有五蕴,但是五蕴构成的我是在运作,而且事实上处处在对五蕴生起我的执著,所以不知五蕴皆空。

  多数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蕴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观念上知道是空,事实上烦恼及执著还在,一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贪、、痴、慢、疑中生活,对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弃的、喜爱的、厌恶的感觉。对自身也有骄傲、自卑、没有安全感,这都是不知五蕴皆空,五蕴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来离我执,菩萨的法眼来离我法二执,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萨的法眼便是般若。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观中的十八界分别观及因缘观,在《楞严经》中称为二十五圆通法门,即是二十五种观法,也都以五蕴的身心为基础。若以五蕴配十八界,则色蕴中有四大,包括身体的六根、外在环境的六尘、心理现象的六识,加起来便是十八界。

  因此,不论是《楞严经》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的菩萨禅观,或是五停心的基础禅观,都不会与五蕴无我、五蕴皆空的禅修方法相违。

  空

  「空」的梵文śūnyatā是对「有」的否定,但又不同于虚无论的断灭见。

  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从生灭现象的观照而发明的。所谓此生故彼生:烦恼起,生老病死生;此灭故彼灭:烦恼灭,生老病死灭。有生有灭,生灭无常,便是空。

  大乘中观的空义,是依龙树菩萨《中观论》所持的见解为准,该论〈观四谛品〉有二偈,相当重要。「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这明言空义,能成就一切法,若无空义,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无碍无阻义,如果遇到任何阻力,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实证空义,也未能以般若智慧来照见诸法似有而实空。什么原因呢?则另有一偈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此与原始佛教所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缘合成的现象,自性皆是空的,不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说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离开有无二边,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空义。

  舍离有无二边,也不执持中间,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的空义,空中无有相,也无无相,所以空义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执著相。

  照见

  「照」是观察,「见」是体验,以甚深的般若智慧,观照体验五蕴等一切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来看世间现象,空与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实际统一,且又是超越的。(当代佛教网--佛教文化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蕴皆空       五蕴)(五明学佛网:五蕴皆空       五蕴)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三节  

 戒法法师: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智敏上师:大乘五蕴论讲记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黄国达居士:五蕴无我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六章 抛弃五蕴入圣流 

 曹越:五蕴与空性的关系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5 五 

 永海法师:五蕴譬喻 

 慧光法师:一切处但见五蕴 人我相终不可得 

 月溪法师:五蕴皆空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