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怡西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一)-1


   日期:2018/7/30 12: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十善业道经》(一)-1

  ——怡西法师2016年讲于扬州法海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尊敬的诸位尼师大姊,诸位居士同修们:

  大家好,阿弥陀佛!

  怡西奉和尚尼之命,来跟大家共同学习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加上将要学习的《佛说十善业道经》,它们非常重要,分别代表了儒、释、道最基本的根基。我们佛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佛教未来的弘法人才,儒释道三条根非常重要。古来很多大德大僧,他们都精通儒释道三学,比如我们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庐山远公大师。他老人家少年时已经有了稳固的这三条根基,所以他出家以后很快能承担起弘法利生的使命。遇到大众听不懂的佛法奥义,他善于用大众比较熟悉的儒学或道家的观点来辅助说明,这样大众一下了就听懂了,心开意解,所以远公大师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讲经说法度化很多大众跟从他学佛了。

  他老人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们都是佛学院的学僧,要重要扎根教育,为将来弘法利生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在家人来讲,扎好这三条根,在世间能做个好人,有道德,懂因果,世人爱敬。遇有机缘,若是再能进修出世的道业,则可以通向大般涅盘城,获得极为殊胜的佛果菩提。

  做任何一件事,想要把它做好,都要从根本上下手。不论世出世法,没有根的事,无法坚固长久。世间想要进德修业,要从“孝”这条根入手,想要进修出世的道业,也要从扎好这三条根入手。其实三条根最根本的仍然是“孝”,《地藏经》是佛教入门的基础经典,是以孝入道,十方诸佛得以成就,都是以孝入道,将“孝”落实了,当然是勤修善业,不敢为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诸佛教”,回归到至善圆满的教育上面。

  《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它们虽然说是儒释道三家的代表性经典,但是它们讲的内容共同都是戒律、威仪、因果法。这些都是佛法,有哪一法不是佛法呢?我们以方便而称之为儒、释、道三条根,实际上总的来说,还是至善圆满教育一条根,没有离开这一条根。

  圣人的教言,越高的层面越是趋同的,儒、释、道三教的圣人,在这三部经典当中的教诫并没有不同,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佛弟子切莫将圣人的教言看轻了,认为佛说的高,从而轻视其他两部,或者是认为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也没什么,哪有《法华》、《华严》、《无量寿》那么重要呢?从而就不重视它。实际上,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样教我们当生成佛的经典,这样的经典当中也还要提到“往生正因”,提到“净业三福”,这些都是三条根的内容,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当中只是要求净土行者做到,但是并没有教的太详细,想要详细地领悟,要靠对这三部扎根经典的认真学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只是科目,具体如何执行,都在《弟子规》、《太上》、《十善业道》当中详细讲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三部经典可以看做是净土法门教学参考书,还可以当做是持戒方面的参考书,威仪方面的参考书,印光大师直接就说可以代替戒律来学习。[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共同都可以用这三部参考书。前些天也在这个讲堂,和尚尼给大家讲《无量寿经》,讲到第三十五品时,特别强调其实就是五戒十善。佛法都是相通的,和尚尼带着大家认真学习过《无量寿经》,对我们现在学习这部《十善业道经》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学习当中,可以共同忆念到《无量寿经》当中佛所说的那些教言,互相映照,再一次加深学习。

  由此可知,在普遍意义上来讲,《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是修学佛法的扎根教育,对于我们净土行人来讲,就是在修学净土,因为《十善业道经》讲的内容和《无量寿经》是相通的。

  佛陀的教学是最高的艺术,有最高的教学技巧,不同的经典反复说明相同的道理,只是侧重点不同,繁略不同,便于分开学习,互相补充,互相映照。我们现在用儒释道三家的教学来映照佛法的专修专弘,也用佛法这门至善圆满的教育来左证三条根的必要性、重要性,互为增上。

  很高兴有这个因缘在扬州陆续开讲《太上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咱们佛学院的师父们和居士们共同的福报因缘所致。

  这次讲习是众缘成就的结果,首先是扬州法海寺官方网站开通,网络方面负责人在官网的框架当中,把这些直播,点播,文字,视频、音频的学习途径都安排得很圆满。

  视频、音频的录制需要很小心,避免录不上,或者是数据丢失,影音组不但细心,又很善于学习,想方设法把课程数据保存下来。

  文字组进行了大量的文字录入、校对、字幕稿制作、书稿编辑等等事。

  扬州的居士们主动来值班,为了把时间腾给我们上课,很慈悲的护念着我们。

  即使是这样,头些天,仍然有大量的视频课程数据堆积,无法及时制作完成。我们特别要感谢北京大慈义工团,北京善德书院的义工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法海寺的课程资料后期制作的繁复工作解决了,讲经堂终于可以实现全球网络电视台同步直播。困扰我们的事情最终一件件得到解决,法海寺弘法体系终于轻装前进,这中间的过程是一个一个的奇迹。

  今天大众师父们慈悲,居士同修们慈悲,跟怡西一起来共同学习,共同策励。祝愿三宝加持,龙天护佑,能让我们讲习圆满,顺利。

  在正式讲经文之前,先介绍本经的讲法。在这部经之前,附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所谓「上谕」,是雍正皇帝亲自写的训辞,也是他对于天下子民的教育。表达了对儒、释、道三教的看法,也谈到了想要清净太平,必须按佛法讲的那些道理认真执行,认真教化老百姓。

  这一段很重要,我们正式讲经文之前,把这段训辞的节选先介绍给大家,然后解释经题,再然后进入正文的讲解。在讲解本经的时候,同样也是按科判来将本经做简单的划分,以使脉络更清晰,也让有心学习讲经的师父们可以有个参考借鉴。

  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清朝的帝王都是佛门弟子,大家都熟悉的清前期的皇帝顺治,民间盛传其在五台山出家,暂且不论这个民间传闻的真伪,顺治皇帝的师父确实是大名鼎鼎的玉琳国师,这是毋庸置疑的。

  玉琳国师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三世缘》那部影片。我们这里不讲那部影片,而是介绍玉琳国师为佛法奉献到生命尽头的高风亮节,非常动人的一个真实故事。

  玉琳国师,明末清初著名的高僧,法号通琇,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江苏省江阴人,俗家姓杨。生于1614年,1675年圆寂,世寿六十二岁。

  他十九岁时,于宜兴馨山受具足戒,不到两年就达到大彻大悟,嗣临济宗法脉。1658年,师奉诏入京,受“大觉禅师”封号。不久他离开北京,留下弟子茆(MAO)溪行森禅师在北京弘法。

  茆溪行森禅师生于1614年,1677年圆寂,他和玉琳国师同岁,但是晚玉琳国师两年圆寂,世寿是六十四岁。他是玉琳国师的弟子,茆溪是他的号,又号慈翁。这位禅师也非常了不起,他的母亲梦到白光入怀而孕,他很早就开悟了,最后自己把自己要走的日期刻在石头上,并亲笔手书封龛偈一首,潇洒地圆寂了。

  我们还是说回到玉琳国师,他是顺治皇帝的老师,他进京之后,被册封为“大觉禅师”,第二年,进封“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选拔僧人一千五百名,以玉琳国师为本师受菩萨戒,并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接连三次皇帝的加封,极尽荣显。

  玉琳国师于内廷说法时,撰写《客问》一篇,大学士金子俊奉敕作评注,并附序刊行。

  清朝皇帝和政府给了玉琳国师至高的荣誉,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所累,依然像一位普通僧人那样到处行脚,参学。因为他已经开悟,能把一切事放下,毫无挂碍,随缘在各地做着度化的工作。

  这是真正菩萨的行持,他的一切都以弘法利生为前提,不再有“我”,凡夫就是被这个看不破、放不下的“我”所牵累,不能自由自在,凡夫做事总有自己的执念,空空地产生很多事非和烦恼,生命本来短暂,大部分的精力又耗在事非烦恼上面,所剩的,真正有价值的就很少了。

  菩萨不是这样,菩萨做很多事,菩萨并不是不做事,他只是以“无我”的心做“利他”的事,“自利”和“利他”从来都是不二的,菩萨发了大心,在利他当中完成了自我的修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利利他。

  昨天晚上我们学院的班会,我参加了,并且就净因法师上次的演讲画出了思维导图给大家,僧人也要学以致用,包括技能、了解社会、勇于承担、自利利他几个方面,玉琳国师恰恰都做到了。玉琳国师修建了很多道场,解救过不少苦难的人,他鼓励僧众参学问道,每逢水旱灾害,他都发动大家救济。他到过南洋群岛,已经跨出国界,做着国际性的宣扬佛法的事业。这样一做,就做了几十年。

  世事无常,春花秋月,玉琳国师美好庄严的身相终于衰老,晚年的玉琳国师更像个老头陀,一只锡杖,背着衣钵,周游名山大川,没有人认识他就是当年丰资卓绝的玉琳国师。

  有一次他行脚到了江苏淮安,身体感到疲倦,旧了的东西一定要坏,身体何尝不是件用旧了的东西呢?他知道他病了,因此想在法王寺挂单,法王寺一片衰颓的样子,他看了很伤感。就想把最后的身体留给法王寺,以自己最后的身体兴隆这个道场,用最后的身体做布施供养,结个法缘,也完成一位虔诚的佛弟子一生最后弘法护教的使命!

  进到道场之后,他仍然普通僧人挂单的规矩先到客堂,向法王寺的知客师父说:“顶礼知客师父!大教常住挂一单!”知客师父问:“什么地方来的?预备到什么地方去?”,国师答:“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

  这种机锋禅语,知客师父并没有听懂,根本不解其义,也对答不上来。玉琳国师感叹禅门不振,机锋话头不易遇到对手,他只得改变口气说:“因为病了,请让我在贵寺休息几天!”

  知客师听到他有病,表示非常同情,但又很为难的说:“您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若有长短,本寺如何负责?”

  国师答:“请不必挂心,我有扇子一把,书信两封,不但不会拖累贵寺,贵常住一定会因此中兴。”知客师将信将疑,但同是出家人,不好拒绝,就方便的收留了玉琳国师。

  没有几天,国师就圆寂了!他跏趺坐在禅床上,虽然是圆寂,但和入定一样。法王寺里的大众为客僧玉琳国师的圆寂很着急,也不知道该到哪通知这位客僧的师友。知客师想起来,老人家来的时候曾经说有一把扇子,两封书信,急忙找来了这些东西察看。这两封遗书一封是他留给正觉山玉岚师兄的,一封是给千华庵尼师醒群的,这两位都是国师的好友。玉岚和醒群是什么人,法王寺中没有人知道,那就再看看扇子吧,把扇子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并有玉琳国师赐存的字样,扇子上清楚的印着顺治皇帝的玉玺。

  “这位客僧难道就是玉琳国师?”知客师对着住持和监院惊叫起来!“如果他真是国师,那两封遗书决不能拆看,我们怎么能随便动国师的东西呢?”监院说。

  “他的扇子上既有‘如朕亲临’的旨意,我们不能随便收藏,还是把他送去当地衙门里去吧!两封遗书,我们着人赶快打听正觉寺和千华庵的地址,着人送去!”住持和尚也作了决断。

  知客师对住持和尚道:“他曾说这两封遗书和一把扇子可以帮我们中兴道场!”住持和尚恭敬地注视着玉琳国师的遗体,说:“本来,国师能圆寂在我们小寺,实在是无上的光荣,他圆寂前还替我们想着中兴道场,真是一位可敬的国师!”

  监院感到很惭愧,国师患病期中,自责没有好好地照顾他,内心深觉不安。知客师说明玉琳国师病中的情形,说:“我看他是预知时至,他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要走,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虽然看起来像是很疲倦的样子,但早就想好了帮我们中兴道场的事。

  淮安的知县知道玉琳国师圆寂在自己的县内,赶快摆起香案迎接“如朕亲临”的折扇,并转报朝廷,不久接到康熙皇帝的圣旨,用国葬之礼安葬玉琳国师,并派来朝廷大臣主办荼毗之事,重修法王寺,为玉琳国师建塔纪念,算是备极哀荣。

  玉琳国师给师兄玉岚及醒群的遗书说的什么内容,没有人知道,荼毗那天,玉岚、醒群等一众好友都杂在两三万人送葬的行列中。玉琳国师为教为人的悲心,长存于世!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前清鼎盛时期,皇帝礼请法师在宫廷里面讲《无量寿经》,以《无量寿经》的教诲治国,这些清史上有记载。而皇帝礼请法师在宫廷讲经,并不是清朝才有的做法。例如梁武帝,他是佛教大护法,而且也是非常虔诚的一位佛弟子,他也请法师到宫廷讲经,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先后四次跑去出家,由群臣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并且共同募捐四亿银钱,把他赎回来四次。

  唐太宗非常尊敬玄奘法师,多次礼请他到宫廷为皇室说法,后来的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是一样。

  清朝的雍正皇帝笃信佛教,有智慧、而且非常高明的作了这篇「上谕」,一开篇就指出这都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圣人的教诲,而且是圣人当中的圣人——佛陀说的。

  皇帝很恭敬很老实地把自己放在弟子位,皇帝都要听佛的,臣子庶民当然都听佛的,大家都有一位根本的老师,意见就能一致,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心平了,天下大治,人心和了,无处不和。

  请看「上谕」的本文: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一段是主旨、总纲。如同《太上感应篇》,一开篇也是总纲,[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朕」这个字是上古时代所有人可用的自称,就像现在称「我」,上古时代称「朕」。这个字变成皇帝专用始于秦始皇,以后「朕」成为皇帝的自称,一般人就不可以用这个字了。

  『朕惟』,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我认为、我以为的意思。『三教』,这个「教」是教学,不是宗教。中国本土原来并没有「宗教」这个名词,也没有宗教这个概念。原本的中国古时候「儒、释、道」三家,都是教学,并不是宗教。中国很晚才有“宗教”这个名称,而且不是产自中国本土,是从日本传来的。

  [教]是教化的意思,教育的意思。「教化」这两个字,教是行为,化是结果。我们接受圣贤人的教导,于是就产生变化,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这是教学的结果。教是因,化是果,两个字诠释因果。

  「教育」这两个字,《说文解字》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同样也是以善法化人的意思。儒家、道家、佛家既然都是教育,那就必然具有上述以善法化人的特点。

  [觉民于海内],[觉],觉醒、觉悟。实际上这里是使人觉醒,教人觉醒的意思。[海内]指中国。在中国推行觉民教育,教大众觉悟。觉就不是迷,教育不是迷信,为了破除迷,而有觉醒的教育。

  [理同出于一原],儒、释、道三家的理论根据共同出于一个本源,所依据的都是相同的。

  依据什么呢?从形式上来看都是依据孝道和师道,孝亲尊师。虽然三教的说法不尽相同,化人的方法也有差异,但是总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说[道并行而不悖],三种教育在中国并行,互相依存,没有违悖。

  皇帝开篇就已经在阐述儒释道的本质,三种教育和谐并存,这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讲的,并且还有包容海内的广度。“世间王为最”,皇帝这么讲,就代表在全国确定了三种教育和谐并存的性质。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还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从前没有这么多学校,这三家共同担负着教化众生的责任,帮助国家使社会大众得到安和利乐的生活。这是把三教的殊胜利益一语道破!

  现在在某些南传佛教的国家,寺院仍然是社会大众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可以学到佛法,学到各种技能。比如绘画、医药、外语等等。在我们国家的藏地,也有不少小孩子从小在寺院办的学校里面接受教育,学习语文、算术、绘制唐卡、制作印刷佛经用的木刻板等等。从古至今,儒释道三家的教学没有停止过,一直担负着教化众生的责任。

  儒释道三家的教言虽然都是出自圣人之口,但是所教化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凡夫,既然是凡夫,就有分别执着,有烦恼习气。教学所依据的理尽管是相同的,圣人之间尽管是和谐的,但是凡夫还是会互不兼容,这种情形是实际存在的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呢?雍正皇帝也一句话道破原因。

  [人惟不能豁然贯通]

  这是根本的毛病。为什么互不兼容,互相嫉妒排斥?就是没有[豁然贯通]。[豁然]形容开阔,通达。[贯通]是全部透彻了解。[豁然贯通]是指大悟,能够全部透彻了解,悟入圣贤人的境界。事理贯通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贯通不了的时候,到处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障碍。于是就产生种种分歧,互不兼容。

  [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

  [异]就不是一,[异心]就不是真心,而是那些妄想、分别、执着。每个人的妄想、分别、执着又不一样。假若是真心,真心只有一,没有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何来分歧,妒忌呢?

  每个人各执己见,谁与谁都不一样,又都不肯接受对方,不肯与他人融合,种种不一致,自己设种种界限。说到底都是烦恼习气现前。

  [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

  这里的[道],指道教。[慕道者],仰慕道教的人,指的是道教的信徒。道教的信徒说佛没有道尊贵。因为凡夫的分别心,尊道贬佛的问题就出来了。

  [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

  [向佛者]当然是佛的弟子们。佛弟子尊崇佛,认为佛最大,道比不上佛。于是又有了尊佛贬道的问题。

  [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

  [儒者]是指儒家的弟子们。他们的见解又是什么呢?把道跟佛都辟作异端。[异端],就是不是正法的意思,认为佛和道都不是正道。既然他们认为佛和道都不是正道,谁是正道呢?他们当然认为他们自己是正道。于是三教互相排斥。

  [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信徒与信徒之间,各自怀着不能通达的那颗妄想的私心,制造矛盾,彼此争胜,彼此贬低对方。即使是这样,也不代表这三种教育有对立,也不是三教的圣人有分歧,只是信徒以自己的私心而纷争罢了。

  今年澳门学戒论坛,香港圆明寺畅公老和尚,九十高龄了,跟大家分享他年轻时求学亲历亲闻的事,讲到他年轻的时候在上海,太虚大师的门下弟子跟圆瑛大师的门下弟子,互不相容,彼此攻击,彼此不相让。但是这两位老法师见面,非常客气,拉着手一起走路。信徒看到了,怎么两位老和尚谈笑风声,没有一点分歧斗争的意思?见面这么客气。老和尚们领悟到相同之理,所以没有纷争,下面的弟子们没有领悟到同,反而处处在分别不同,当然是不服别人,就自己的师父了不起,天下第一。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

  这是雍正皇帝自己对于三教的看法。能提出这样的看法,必然是皇帝在三教上都下过功夫,没有下过功夫,不能贯通的话,是谈不出这种层面的看法的。

  「亦惟得其平而已矣」,[平]是平等,三教平等。因为是平等的,所以不可以「自赞毁他」。

  不可以「自赞毁他」这一条是佛戒,无论声闻戒还是《瑜伽菩萨戒》、《梵网菩萨戒》都是不允许的。若能敬奉佛戒,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都会是和谐的。佛戒当中,不但不可以自赞毁他,即使受到人家的加毁辱,都不可以起嗔心,更何况去报复,更不可以的。

  《金刚经》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有智慧的人,知道法法平等,同出于一源,都是心现识变的,离开心识,世出世间无有一法可得。

  假若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便不会妄自在分别当中浪费宝贵的光阴。只需回过头来观察自己,一念善,是正知里头变现出来的,一念恶,是妄想分别里头变现出来的,邪正就在本身,只是迷悟的不同。迷了时候叫邪,觉了时候叫正。妄想跟正知是一不是二,就是觉、迷而已。觉悟了,邪变成正;迷了,正也变成邪。迷了的相是三途六道,觉悟的相是四圣法界、一真法界,现相不一样,果报不一样,迷的果报苦,觉悟的果报乐。

  [能得其平]

  [平],是清净心,清净心必然有平等心包含在其中,反过来讲,平等自然就清净。若以清净平等心来看,怎么样呢?

  [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

  若真正通达,就不会虚妄的分别形式,而着重在内涵和实质,能参透这一关,就生出了智者的双眼。了知一切诸法平等,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一切演变的过程、相状,用一个字作总代名词叫「法」。了知诸法平等,我们的平等性智才能现前,分别执着才能放下。

  三教的教育,[初无异旨],从根本上来讲,是没有不同的宗旨的,宗旨都是一样的。宗旨是什么呢?[无非欲人同归于善],无非是想要大众同归于善罢了。这个[善]是自性本善,一同归于自性本善,这是共同的宗旨,目的。善的标准是要与心性相应,与性德相应,这是不变的原则。

  我们的“善德书院”名字的由来,正是基于这个原则,[无非欲人同归于善]。

  善德,至善之德,与本性本善相应的才能称为至善之德。以无我的精神,承担服务大众的事业,从而完成自己的修行,在利他的同时自利,这是菩萨的事业,也是同归至善之德的必由之路。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大众走进善德书院,在学习中实践、承担、服务,因为这种与本性本善相应的至善之德不是外来的,是人人本有的,法界众生人人本具,无一例外。这样看来,我们“善德书院”的同学太多了,法界众生无一不是同学。因此上,我常常跟善德书院的老师和同学、义工们讲讲:“善德书院”不仅是世界的,更是法界的,确实如此!

  三教的教学总目标,都是回归与心性相应,但是与心性相应的程度,又有浅深广狭之不同。法身最清净,法身大士;四圣法界比法身大士就稍逊一筹,天道又逊,人道更逊,三恶道完全违背性德。

  教育是使人由迷转悟的过程,尽管最后是明心见性,是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到了一真法界,根本就没有邪正迷悟的分别,而是圆满大觉。但是还没有到一真法界之前,在十法界里是需要尊崇学习正法的,也就是学与「觉、正、净」相应的法,不要学与「觉、正、净」相违的法,那叫邪法。懂得保护自己的清净心,约束身口意,这样就是对三教教育的依教奉行,可以达到同归于善的最终目标。相反的,如果不约束自己的身口意,背离觉正净,则达不到同归与善的最终目标,与心性本善不相应。即使做了些好人好事,在做的过程中大搞事非人我,所做的这些事情和心性本善都是背离的,做的再多也是背离的,从一起步就跟目标不是一条道,那怎么能够到达目标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了多少并没有怎么做更重要,一定要记住回归本性本善,三种教学都这么告诫我们。不要只记得走路本身,而忘记了看一看方向。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前面一段把三教宗旨说出来,宗旨、根源都是同一个,这主要是讲到“契理”。当然对于教学来讲,除了“契理”之外还要“契机”。“理”虽然是同出于一原,但是“机”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三种教学方法,接引三类不同的根性。由此可知,儒、释、道三种教育,方法、形式虽然不一样,其教学原理、原则都是一样的,方向、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同归于善]。

  这一点,不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还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都一定要明了。有些人成立了读经班,也很很努力的在教人读经,但是这些教人的老师们自己恰恰将三种传统文化的教学对立起来看待,认为他们正在教的《易经》高于一切经,甚至《论语》都是鸡毛蒜皮的书,《弟子规》更是连鸡毛蒜皮都谈不上,一脸的蔑视,对于佛经也是满不在乎的态度。假若老师是这样的态度,那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不像雍正皇帝这般可以明确的知道[三教平等]。

  有一些读经班的老师来找我辩论,告诉我《易经》高于一切经。那么我就请问:你们所说的一切经,那些非《易经》的经,你读过几本?基本上这个问题一反问过去,答案就明显了。真正对三教的经典都学习过,都通达的,这个同一本源的契理,和面对不同根基的契机问题,统统都在三教经典当中有明显的表达。

  [夫],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佛制定五戒、十善,这些戒律都是本着这个导人向善的总原则说出来的。

  佛法的教学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分级而施设。对于最初级的学生来讲,课程是五戒、十善。这是佛法的基础,佛法的大根大本。太虚法师所讲「五乘佛法」的人乘,五戒十善属于人乘,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天乘还要加四无量心,多少都要有一点定慧。

  五戒、十善的内容看起来好像都一样,但是有几点重要的不同:

  一、首先是果报不相同。

  “戒”跟“善”在外形的相状上相同,在果德上不相同。假若没有受戒,即使同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能称为“善”,并不是“戒”。“善”的果报是得到福报,而“戒”的果报是得到定慧,因为持戒得清净心,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尽管“善”能获得福报,但是却没有获得清净心的能力。

  二、其次是当初的发心不同。

  “戒”是你自己正式发誓而得到的,必须通过发誓得到戒体,而“善”并不需要正式的发誓,也不必得到戒体。大众通过正式的传戒和受戒得到戒体,由戒体来引发随行,这种自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人最高贵的品格之一是自律,能够受戒和持戒,在自律方面是其他不受戒的人无法比的。大众即使受过三皈五戒的,也可以随时增上受戒,加强戒体这颗善种子熏习的力量,使它越来越强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怡西法师       十善业)(五明学佛网:怡西法师       十善业)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8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4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2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 

 周叔迦居士:佛说十善业道经注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邪YIN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