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从梵语经文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含义


   日期:2018/6/26 13: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的博客,标题自拟。文章原名是:净土宗《阿弥陀经》少善根解析与脱文考证

  朱亚仲师兄净土宗造诣精深,曾在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发表过净土宗论文,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本文的结论是:从梵文本里看,根本不存在多善根福德,更不存在念佛到一心不乱。

  本文只是节选,有兴趣可百度原文。

  一、引言

  鸠摩罗什译本《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三经之一,是净土宗重要的修学教材,也是诸多寺院早晚课的必诵读本,译本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玄奘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译为“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马克思•缪勒(F.Max Müller 1823-1900)的梵英译本译为“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life)(1)。首先笔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三个译本进行分析。

  二、少善根的语言学分析

  该句梵文是:nāvaramātrakeṇa śāriputra kuśalamūlenāmitāyuṣas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e sattvā upapadyante(2)。分拆每个单词的意思是:na(不)avaramātraka(少)śāriputra(舍利弗)kuśalamūlena(善根)amitāyuṣas(无量寿)tathāgatasya(如来)buddhakṣetre(佛国)sattvā(众生)upapadyante(生)。直译为:舍利弗,众生不可以少善根得生无量寿如来的佛国。

  罗什译本中的“福德、因缘”,梵文本里没有对应的单词;玄奘译本与梵本意思基本一致;缪勒译本则区别较大,主要区别在nāvaramātrakeṇa kuśalamūlena这两个词的翻译上,nāvaramātrakeṇa由na+avaramātrakeṇa组成,na意思是“不或非”,avaramātrakeṇa是avaramātraka的具格,avaramātraka由avara+mātraka组成,avara意思是“卑微、下劣、少”, mātraka意思是“少”,所以该词翻译为“少”是正确的。

  笔者个人认为,“少”在汉语里,只能用来形容数量,但这个梵语单词却有双重含义:数量少且质量低劣。这就是不同语言使用情境不一样所造成的差异,汉译为“微劣”更加精确。

  缪勒将该词翻译为“今世”,译本注释中说:“Avaramātraka.This is the Pali oramattako,belonging merely to the present life.”(3) Avaramātraka对应巴利语是oramattako,仅属于今世。

  梵语和巴利语的关联非常密切,二者之间的互通性很强,很多单词都可以互相转换的,梵语的avara-mātraka在巴利语的对应单词是oramattako(今生的,世俗的),释迦牟尼当年讲经说法,用的就是巴利语而非梵语,因此,该译法从佛教史和语言学角度是可以成立的。

  kuśalamūlena的直译是“善根”,但按照佛教义理,“善根”应是宿世善根,与今世无关,所以缪勒意译为good works(善行)。

  缪勒教授是在其学生南条文雄的协助下翻译了净土经文,而南条文雄是日本净土真宗学者,由于日本真宗与中国净土宗在教理上有较大分歧,因此少部分国人对该译本提出了质疑,质疑翻译时会不会融入真宗的思想。这种想法纯属杞人忧天,缪勒和南条文雄的翻译属于纯学术研究,遵循的是客观公正的学术标准,与译者本身的信仰没有关系。而且,日本真宗依据罗什译本的“少善根”和“执持名号”,结合脱文,认为持名念佛才是多善根,总结出了“以净废圣”的错误思想(详见后文的脱文考证)。但是在缪勒译本里,根本不存在“少善根”,“执持名号”也译为心念而不是口念,这样反而把真宗的错误思想给颠覆了,由此可见翻译的公正性。

  至于玄奘大师的译本,则上千年来都被束之高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师译经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缜密计划的,这点从《慈恩传》中的一则事例可以看出,在翻译《大毗婆沙论》时,唐高宗建议先译未译过的经文,因为《大毗婆沙论》以前是有译本的,但玄奘大师却认为前人译的《大毗婆沙论》不完整且有不少错误,所以还是坚持自己的计划。相信大师重译《阿弥陀经》也一定有自己的考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从字面理解,一般都认为往生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缘,那么怎么才算多?多少才算多?上千年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而解释的不统一,容易造成净业行人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以怀疑心求生净土,从净土宗的教理分析,只会有两个结果:或是不能往生,或是往生到边地疑城;而仅从语言学的角度,无法诠释出释迦佛的真实义,下面笔者不揣冒昧,尝试用佛学义理加以阐释。

  三、少善根的佛学义理阐释

  “善根”在佛学里是指般若智慧的觉悟。按照圆教的性具思想,善根是我们先天本性具足的,只是开显出的多少有区别;而说到善根,按照佛教义理,是宿世善根深厚、宿世善根成熟,所以今生善根的多少,取决于你的前世。

  善根说起来比较抽象,把它比喻成天赋,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论各行各业,想要做出卓越成就,天赋的因素都不可或缺,以书圣王羲之为例,若不是他天赋异禀,书法造诣绝不可能登峰造极,上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左右;但若不勤学苦练,他的天赋也无法发挥或发挥不到极致,墨池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

  善根和天赋当然并不是一回事,只是方便理解的比喻而已。在世间法中,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但佛法中的善根,占的比率要大一些,有时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宿世善根深厚且成熟,所以今生听听佛经就开悟了,但是你看到的,是他今生轻松的顿悟,你看不到的,是他前世累劫的修行。末法时代的众生,大多都是善根浅薄,烦恼深重,所以更要精进修行。

  世尊这里说到少善根,是和他以前说过的法相比较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多少之分。例如小乘佛教的《阿含经》,读起来就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阿含经》是观众生法界的,而《阿弥陀经》是直观佛法界的,众生和佛法界的差距实在太远了,因此世尊感叹其为难信之法,少善根是难以信受的。

  少善根不能往生,其实只是表达一个观点而已。例如笔者说:“你想成为书法家,是不可以少天赋的。”这句话,读者不可能误解为是要你去多天赋,因为天赋是无法增多的;同理,想得生彼国,是不可以少善根的。世尊也并不是让你去多善根!

  如上,去掉梵文本里不存在的“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只是告诉你,往生不可以少善根这个观点而已,根本不存在要多善根福德因缘的含义。

  既然不存在多善根福德,那么是否要修善业呢?答案是一分为二的。首先来看什么是“业”。《俱舍论》云:造作名业。《成唯识论》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是一种身口意的行为,作用是招感果报,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

  业力的果报是在三界六道轮回内实现的,如果你专修圣道门,那就要偏重业力的修学,广修资粮,忏悔业障,为来生善得人身、六根具足做好准备;如果你修净土宗,来生往生极乐,不再六道轮回,业力修学自然就不是重点。凡夫能否往生,完全靠弥陀本愿的摄受,与你今生的善业没有关系。

  善业与往生的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印祖在《一函遍复》里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既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YIN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念)。又须……

  看完这些善业,估计没几人能做到,真做到的人,应该也不是凡人,所以希望净业行人今后能明确一点:得生与否,与你今生善业无关!

  与今生善业无关,并不代表反对你修善业,更不是鼓励弃善扬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基础;不信因果,不信善恶有报的人,是不可能真信弥陀和极乐存在的。

  在《观无量寿经》里,净业三福被释迦佛定义为修行净业的正因。三福的修行,既决定了往生后品位的高下,又可以促进和巩固往生的信愿心。因此,对于以净业三福为代表的善业,净业行人仍应随缘尽分的积极践行。

  只是要明晰一点,那就是能否往生与善业无关而已。缪勒译本“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是符合净土宗教理的。

  那么众生该如何得生彼国呢?少善根之后的经文给出了答案:净业行人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后,思维弥陀本愿和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通过闻思而生起往生的信愿心,一心思念一日至七日(4),这样的净业行人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弟子将现在其前,由于佛力的加持和摄受,净业行人便会心不颠倒,以平静安详的心情去世,往生到极乐净土。

  所以只要真信切愿,即可得生彼国,而国人则普遍误解为要持名念佛到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印光大师有明确开示: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5)

  罗什译本中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玄奘译为“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梵本中的对应词是“avikṣiptacitto manasikariṣyanti”(一心思维)(6)。学术界亦有相同的论证:今以梵本为中心对比诸本,罗什译的“执持名号”则相当于“思念……名号”,这点很明显。(7)

  中国和日本的净土宗,上千年来都误将“执持名号”解释为持名念佛,而其本意应为思维层面的心念,并非口念;顺带一提,康僧铠译本《无量寿经》十八愿中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梵本对应单词直译为“为了往生投心于那个佛国,甚至只发起十个念头”(8),所以“乃至十念”指的是心念;《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的“专念无量寿佛”,念佛的动词是“manaskāra”(思维、忆念)(9),同样也是心念的意思。

  其实“执持名号”里的“持”,与《观无量寿经》流通分里的“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里的“持”,都是“受持”的意思(领受行持,思想上接受并身体力行),而并非持名的意思,否则,世尊在《观无量寿经》正宗分里说了那么多,全是没用的废话了。

  “一心不乱”就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意思。无论做任何事情,三心二意都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一心不乱,是让你往生的信愿心专一不变,并非按照通途教理所解释的事、理一心不乱。一些净业行人既欣求极乐,又贪恋娑婆,目标不定,心不专一,所以难以往生。梵本原文里,完全没有持名念佛到事、理一心不乱的词句和含义。

  综上所述,《阿弥陀经》的本意,只要你对净土法门有真实的信心,就不属于“少善根”。而有了真实的信心,就必愿求生净土。所以往生的标准是:真信切愿,以信为本。往生百分之百靠佛力,不要怀疑,不用顾虑,不论罪福,真信切愿,乘佛愿力,定能往生!

  印光大师说: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10)

  往生完全靠佛力,但往生的信愿心,是靠众生的自力生起的。以印光大师所举坐船过海为例,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但是购买船票和按时上船,是靠你自己完成的!如果按照净土真宗的纯他力思想,就是弥陀帮你买票,然后再把你背上船,但是没有自力,何来他力?他力是要靠自力的承担和转化才能起作用的!

  净土宗的信愿心,是对教理认知后而生起的如实观照: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种信愿,是建立在真如本性之上的般若智慧,与神教的宗教激情或宗教情操,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否认有极少数宿世善根极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要通过闻、思、修,来培育、建立和巩固信愿心,这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众生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修行,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净业行人一方面要认知弥陀本愿他力摄受的增上缘,坚固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有紧迫感,勇猛精进,修道增善,不可因弥陀的无条件摄受而生起懈怠之心。

  信愿心属于心念,但众生的心识散乱,杂念纷纷,难以为之,持名念佛作为忆佛念佛的工具,由思维导引口称,再由口称强化思维,简便易行,三根普被,因此善导大师善巧方便地将其定为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教内普遍采用的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自性念佛,与圣道门的止观是一致的。念佛时,心神专注,不起杂念,就是止;一句佛号,口念耳听,清清楚楚,便是观。

  止观是佛法修行的不共法门,包括如来、菩萨和声闻在内,他们所成就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功德,全是靠止观来实现、增长和圆满的。《解深密经》云: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从佛学义理分析,这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持名念佛,可以增强你的心力(堪能性),从而使你更快更好的与弥陀本愿感应道交。虽说只要真信切愿就能往生,但毕竟是心力先启动佛力,佛力再加持心力,而凡夫众生的心力本就羸弱,因此从取法为上的角度,净宗的祖师大德,多建议净业行人践行这种自性念佛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