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爱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大;爱有多大,幸福就有多大


   日期:2018/6/2 17: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他平等,是说自己和父母众生。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那时对我们恩重如山,现在我们要感恩、报恩。感恩、报恩是行快乐的因、幸福的因,圆满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因。你对一个人感恩、报恩,就能得到一个快乐和幸福;你感恩、报恩一百个人,你就能得到一百个快乐和幸福;你感恩、报恩无量无边的众生,你就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与幸福。爱的面越广、范围越大,内心的快乐越大。

  爱一个人是一种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很小,很短暂,只是一瞬间、一时的快乐。实际上这不叫快乐。站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快乐。爱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大;爱有多大,幸福就有多大。我们发慈悲心、菩提心就是要扩大爱的范围。能爱一切众生,能利益一切众生的时候我们的快乐、幸福才会圆满。

  三界所有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要感恩报恩。给他们吃的、穿的、住的,这也是感恩、报恩,但不是究竟,不是有智慧的做法。消除他们的业障,断除他们的烦恼,让他们解脱痛苦,让他们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报答。对一切众生都这样做。这就是没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的区别。

  我们在成佛之前没有办法让他们解脱烦恼、智慧圆满,成佛后就能转法轮,就有自己的教法了。所以要立誓为众生成佛,这叫愿菩提心。但不可能凭白无故地成佛,还要学修六度万行这些菩萨的学处,让自己成佛,这叫行菩提心。依此,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修出来了,这样就明确、明白了。不然,说得再好听,要发愿行菩提心、要利益众生,但还是模糊。

  若是父母众生不快乐,只是自己快乐不行。不仅自己快乐,也要让父母众生快乐,所以为度化众生我要成佛,这就是发愿行菩提心。

  相续中有了愿行菩提心的时候才是进入了大乘妙道。前面也给大家讲了,皈依三宝是入门,发菩提心是入道。入门和入道不一样,先入门再入道。相续中有了愿行菩提心就是入道。

  胜义谛菩提心是以后的事。刚开始要发的、相续中要生起的是愿行菩提心,也就是世俗菩提心。生起是指发出来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这样的愿望、欲望和意乐,就是入道——刚开始入道。

  这是资粮道,后面有加行道,通过资粮道和加行道,最后是见道。见道的时候才有真正的胜义菩提心。之前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愿行菩提心。见道、修道、无修道都是胜义菩提心。但是见道、修道时,入定时是胜义菩提心,出定时还是世俗菩提心。

  皈依是入佛道,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大家依法衡量自己,不要盲目地学修。学佛修行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自己摸索,一定要按佛的教导,按上师的窍诀,最后才能成就。

  真的,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作主张。很多人已经皈依好多年了,也学修好多年了,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还是自己说了算,根本不考虑佛的教导、教言,根本不考虑上师的窍诀,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就的。所以大家把心态稳定下来,扎扎实实地学修,成就就在眼前。

  -----摘自2011《佛子行》讲记(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菩提心)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 

 体方法师:发菩提心即至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