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力荐)揭示身体内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日期:2018/5/24 17: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养生恢复】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 第1张  | 戒色网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生成、输布、排泄的代谢过程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生理功能。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精、血、津液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根据阴阳的属性来划分,气属阳,精、血、津液属阴。

  虽然四者在性状、分布部位及功能上各有不同,但在生理活动中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生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因此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精与气的关系

  精与气密切相关,故有时并称为”精气”,如肾中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等。精与气的阴阳属性不同,精属阴,气属阳。精与气相互化生。

  1. 精能化气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者结合输布于五脏六腑,可濡养各脏腑组织,促进气的生成。如肾中所藏之精可以化生元气,饮食中吸收的水谷之精也可以化生营气。因此,精对气有化生作用,精足则人体之气充盛,脏腑功能强健;精亏则人体之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减。

  2. 气能生精

  人体之精的生成依赖有关脏腑的气化作用。如脾胃之气旺盛,消化吸收功能健全,就可将饮食物不断地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因此气的运行不息是化生精的动力,气盛则精足,气虚则精亏。

  此外,气对精还有固摄作用,如肾气虚则固摄无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可见带下清稀等。

  精与血的关系

  精与血均来源于饮食,赖水谷之精微化生和充养,两者之间又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

  1. 精能化血

  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水谷之精在脾、胃、肺、心的共同作用下化生为血液,肾精生髓也能化血,所以精足则血旺。如果水谷之精不足或肾精亏损,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引起血虚的病变。

  2. 血能养精

  人体之精主要藏于肾中。肾精源于先天,又依靠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在肾精的生成与输布过程中,血液也可以充养肾精,如肝藏血,肝血就可不断地滋养肾精。所以,血旺则精足,血液亏虚也能导致精的不足。

  气与血的关系

  由于气性动而属阳,血性静而属阴,所以气与血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认识。中医学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帅,即统帅、主管之义;母,有源泉、根本之义。因气属阳,故能统管血的运行;血属阴,所以是化生气的根源。但是,气与血的具体关系表现在多方面,并不限于上述的概括。

  (一)气对血的作用

  气对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气生血、气行血、气摄血三个方面。

  1.气生血

  气对血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多方面。从血液的组成来看,营气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这是营气化生血液的作用方面。从血液的化生过程来看,血液的生成依赖于多个脏腑的气化作用。血液生成的物质来源是脾胃运化吸收而来的水谷精微,而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胃之气直接相关,脾胃气旺则生血功能也旺,脾胃气衰则生血功能也衰。水谷精微生血,还需要其他脏腑气化作用的参与、配合。如水谷精微必须与肾精相结合,在气的作用下完成精化血的过程;水谷精微与肾精所化之血,必须在心肺的气化作用尤其是心的化赤作用下,才能形成赤色的血液等。若气虚而脾胃功能不足,或脏腑气化作用减弱,都会影响血的正常化生,从而导致血虚。

  2.气行血

  血液的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作用,故中医学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结合脏腑来说,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来源,肺气能辅心行血,肝气主疏泄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如果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迟缓;或气机阻滞,则血液瘀滞;或气机逆乱,则血液妄行。

  3.气摄血

  气具有固摄的作用,表现在对血液的作用方面就是气摄血。气摄血,是指通过气的摄纳、统管等的作用,使血液保持在脉管内运行,而不致逸出脉外。具有摄纳、统管血液作用的气,主要指脾气,所以藏象学有”脾统血”的理论。气虚而不能摄血,可致血逸于脉外,形成出血。

  (二)血对气的作用

  血对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血载气和血生气两个方面。

  1.血载气

  血属阴而主静,则易固守于内;气属阳而主动,故常发散于外。气与血相合,一方面血有了运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气有了运行的载体,所以说血能载气。也就是说,气必须依附于血,才不致于流散不收。临床上大出血病人往往有气随血脱的表现,治疗时除补血止血外,还需要益气固脱以急救之。

  2.血生气

  气与血,一阴一阳,具有互生互化的作用。元气的生成来源,有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而这两脏都需要血的滋养,使其功能正常,才能化生元气。通过血液运行,不断地给脏腑经络输送精微物质,脏腑经络之气的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因此,血生气主要是通过血对脏腑经络的营养作用来实现的。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由于津液是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所以在血脉中气与津液的关系和气与血的关系是一致的。同时,津液还广泛存在于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中,不限于血脉内,故气与津液在作用方式上还是与气血关系有些不同。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对津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气生津液、气行津液、气摄津液三个方面。

  1.气生津液

  津液生成于脾胃,是从饮食物中吸收水分和营养而形成的,在生成津液的过程中,脾胃之气起着决定性作用。脾胃之气充足,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津液的化生就充盛;若脾胃之气衰,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津液化生必然会减少。

  2.气行津液

  津液的运行,包括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两方面,而这两方面的生理过程都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作用才能完成。津液最初由脾气进行转运,上输于心肺;心气推动津液与血液一起运行;肺主通调水道,肺气一方面将水液宣发于皮肤腠理,布散于五脏六腑,另一方面将水液肃降于肾与膀胱;肾与膀胱通过气化作用,将水液之清蒸腾向上,复归于心肺,将水液之浊推动下行,形成小便排出体外。由于津液的整个运行代谢过程完全依赖于气的推动、气化作用,所以气的充足与否,气机是否调畅,都会影响津液的运行代谢。若发生气虚或气滞等情形,就会导致津液停聚,形成痰饮、水肿之类病变,故中医学有”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的说法。

  3.气摄津液

  在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下,津液的代谢表现为开、合两种方式。开,即将剩余水液排泄出去;合,即将人体需要的水液保留在体内。气对水液的这种保留作用,就是”气摄津液”。人体排泄水液的途径主要是尿与汗。如果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可导致尿与汗的异常排出,如小便多、小便失禁、遗尿、多汗等。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津液对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津液载气和津液生气两个方面。

  1.津液载气

  津液也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流布于全身。这种作用包括两个方面:脉内之津液化生血液,能运载营气;脉外之津液流行贯注于各组织器官,能运载卫气。如果津液大量流失,气也将随之耗散,这称为”气随津泄”,严重者可导致“气随液脱”。

  2.津液生气

  津液在其输布过程中,受到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输布于脏腑组织和形体官窍,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津血同源”。一是两者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都依赖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津液经脾胃的功能生成以后,可上输于心肺,与营气相结合化生为血液。二是津液与血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运行于脉外的津液落渗入脉内,便成为血液的一部分;运行于脉内的血液,其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便成为脉外津液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血液和津液在病理上常常相互影响。若出血过多,脉外津液可渗入脉内,以补充血液量的不足,故出血过多的病人常常出现口干,咽燥、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的症状。若津液大量耗损,脉内的津液也会渗出脉外,以补充脉外津液量的不足,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出血过多的病人,治疗上不宜妄用发汗、利尿等方法;对于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亏损较多的病人,也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以免进一步伤津耗血,这就是”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身体       关系)(五明学佛网:身体       关系)  

 黄夏年教授:透过“神七”想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徐文明教授:虚云和尚对禅净关系的开示 

 李利安教授: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 

 心对境的关系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杂念与四大的关系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精气神与热力光的关系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禅净密三者的关系 

 程恭让教授:明代太监与佛教关系考述——尤其以明代北京地区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三节  

 法界法师:漫聊科学与佛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