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漫谈


   日期:2018/5/8 15: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漫谈

  大 舟

  接触佛教二十几年,疑问、困惑一直伴随着,如影随形,直到现在,仍然如此。佛法太高深,太玄妙,凡夫的智力有限,而佛法是无限的。学佛的过程,就是解决疑问、克服困惑的过程,不经过这个漫长的过程,很难接受佛法。抛砖引玉,末学将二十几年学佛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这篇拙文里倾泻出来,希望能对刚接触佛法的朋友有一点启发作用,作为前车之鉴,希望同修在学佛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直捷,法喜充满。

  第一部分 自己学佛的经历

  未学佛前,同全国人民一样,在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教育、宣传的气氛和环境里,接受熏陶,只相信科学,只崇拜科学,认为科学是评判一切、检验一切的试金石,认为气功、宗教等为迷信、精神鸦片、唯心论,不屑一顾,不值一提。二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第一本佛教小册子《觉海慈航》,其中提到的“中阴身”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我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是喜欢读书的书呆子、书虫,读过文学、历史、哲学、科普方面的书也不少,却从未听说过什么“中阴身”!

  凭着这一点好奇心、求知欲,我就去寺院陆续找来一些佛教小册子,《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是第二本,这本书,佛教专用的名相、术语较多,对初次接触佛教的人来说,读得艰难,我硬着头皮把它啃下来。第三本《佛教与生活》,通俗易懂,一贯视为迷信、愚昧的佛教,在我眼中,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以后又读了《佛法与人生》《什么是佛法》《佛陀的教育》《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了凡四训》《正信的佛教》《真智慧之门》《认识佛教》《佛教科学观》《佛法概要》《生命的重建》《学佛群疑》《佛法要领》《生命不死》《佛教科学论》《般若花》《六道轮回的问题》等几十本、几百本小册子,越读越有兴趣,越读心中的疑问越多。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于是我参加了三年佛学院的函授学习,读了《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金刚经》《净土五经》《成唯识论》等基本经论,读了陈兵教授写的《生与死》,读了《维摩诘经》《楞严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圆觉经》等大经,后来又到寺院去住了几年,接触了许多出家人与居士,其中有本科、硕士、博士、高级工程师、副团级转业军人,听到、看到一些科学无法解释但确实存在的事情。二十几年的坎坷曲折,困惑,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终于证实佛所说不虚,才基本上确立了佛教信仰。

  第二部分 中国的佛教信仰类型

  从古到今,中国的佛教信仰大致存在着三种类型、四种表现:第一种类型祈求保佑,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广大民众的信仰,偏重于对现实苦难的救赎(shu),求福求保佑。出入县、乡、镇、村寺庙里的,大多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太,名为佛教徒而不知佛法,分不清神与佛,进庙就烧香,见像就磕头,只知求佛菩萨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保佑子女考上大学,婚姻美满,升官发财,长命百岁。甚至有祈求佛菩萨降灾惩罚仇人怨家,让他们钻在汽车轮下,不得好死。

  诚然,不懂佛教教义,分不清佛菩萨和鬼神,更不明白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人云亦云,盲目轻信,确实是迷信,或者说是层次最低的信仰——民间信仰。但是这种“迷信”也比不信好。因为他们毕竟对泥塑木雕背后隐藏着的神秘力量,还心存畏惧,不敢贸然干坏事,即使干了坏事,也心怀忐忑。这比那些只唯物、只信钱权色、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干、一心钻法律漏洞的人好得多。至少这些迷信者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时还能劝劝那些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遭报应!”

  由于信仰佛教的人们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认识程度的差别,在信仰上产生各种各样的迷信色彩,并不奇怪。这众多民间信仰者,是佛教的群众基础,是金字塔的塔基。他们能学佛,能跑寺庙,也是善根深厚。这比成天搓麻将、说媳妇坏话好得多。

  第二种类型偏执一边,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其一是士大夫、知识精英的信仰,偏重于知识的开发、理性的提升,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谈玄说妙,缺少实修,不与自己的思想、生活联系,“口头禅”这个词语就是从此而来。这以苏东坡为典型、为代表。他曾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主要赞叹佛陀修养很高,不为世间的毁誉得失动心,其中暗含着作者自己也是这样。

  苏东坡对这首诗非常满意,马上派人渡江送给佛印禅师,想得到禅师的称誉。谁知禅师却在诗的下面,批了两个大字“放屁!”苏东坡气坏了,亲自渡江找佛印禅师评理。禅师不开门,门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意思是说,你自以为修养很高,说你的诗写得不好,你就气急败坏。苏东坡羞惭而退。

  另一种表现则是盲修瞎练。他们对佛法的深邃圆融没有多少理解,却一心追求神通异能。我住在汶川县常乐寺的时候,该寺住持与当地群众告诉我:一位姓申的青年男居士,在山洞里闭关打坐,日食一餐,昼夜精进。

  有天上午他母亲送饭来时,发现他仰面倒在地上,后脑勺磕破了,流了一大滩血,已经气绝身亡,母亲潸(shan)然泪下,哭昏过去。据推测,可能是他在深夜打坐疲倦,昏沉,身体后仰,失去平衡,倒下去,后脑勺撞在尖石上,送了命。这件事在当地产生了对佛教极不好的影响。

  第三种类型学修结合、理事圆融。他们把握了佛法的精髓,在起心动念上,在日常生活中,历事练心,处处在在以佛法作指导,依教奉行,是佛法的真正实践者、修行者,其境界一般人难以理解,如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者。

  人们在寺庙里经常看到的烧香点蜡焚纸放鞭炮,这只是第一种类型。佛教信众中盲目的迷信者不少,这不能说明佛教本身是迷信,佛法是智慧,是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大智慧。佛教本身也是反对迷信的。

  第三部分 最大的困惑

  读了许多佛教书籍,对缘起性空的哲学,对戒恶行善、自净其意、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道德准则,对注重和强调修身养性、注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净化人们的心灵,强调众生平等观,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友善仁爱,追求人与自然妙融为一、和谐发展,而在根本上反对大力鼓吹和刺激撩拨人心中的低俗的感官享受和自私虚荣,这些佛教教义的宗旨和精髓,都非常赞同,就是对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有没有因果报应、有没有六道轮回、有没有鬼神,心存疑虑,二十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

  几十年封闭、片面的教育与宣传,“人死如灯灭”这种断见论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潮,在这个大染缸中,谁也不能幸免。下面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许多事实,才将断见论的坚冰,一点一点地融化,佛法揭示宇宙人生实相的真理光辉,才逐渐显现。

  1、奇异的檀香。

  刚接触佛教书籍,出于新鲜和好奇,如饥似渴,读得十分专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正在清静的楼顶上读佛教小册子,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我抬头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四周环境也没有产生香味的可能,嗅嗅书,也没有香味。奇怪,这檀香味从哪里来的呢?后来,又有两三次这样的经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请教了一位见多识广的法师,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他讲,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刚好有天人从你楼顶上空经过,看见你在专心致志地读佛书,放出檀香,表示由衷的赞叹;另一种是自性发出的香味。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得道高僧,平常不显山露水,衣服、床单、被子、枕头、蚊帐几年不洗不换,他的寮房,进门就拴上,出门就上锁。有一天有急事,他匆匆离开寺院,忘了锁门,弟子趁师父不在,把师父的房间、床铺的卫生彻底搞一次。他掩着鼻子,去撩开一直没挂起的蚊帐,谁知却闻到了一股奇异的檀香。这就是自性发出的香味。戒生定,定生慧,戒定还能产生物质的香味,这就叫戒定真香。

  我初学佛,肯定不是第二种情况。

  2、“这是朱二娃!”

  马鞍寺是个没有开放、没有出家人住、三教合一的小庙,初一、十五,当地居士来寺里拜拜佛、烧烧香,做一堂课诵;儒、道也在这里做过法事。负责人李会首叫两个敬老院的老大爷守庙,我去住的时候,他又叫来邱大娘给我煮饭。一个雷雨之夜,守庙的雍大爷突然去世,雍大爷的履历表上爱好特长一栏填着两个字:“和尚”。原来他就是这个寺院的小沙弥,解放后叫他还俗当了农民,给生产队放牛,但他一直没有结婚成家,年龄大了就进了敬老院。

  他对寺庙特别有感情,对守庙工作特别热爱,地扫得干干净净,有一点小渣滓,都要用手捡起来。每天还抱了一大把燃着的香,挨个给塑像(其中还有毛主席像)作揖敬香,十分虔诚。他死后,李会首还花了一大笔钱帮助办后事,吹吹打打,着实热闹了一番。李会首也总结了教训,老年人说死就死,他担心75岁的邱大娘如果突然去世,庙里不是又要贴一大笔钱?于是他把邱大娘下放了,换了个40来岁的朱二娃。朱二娃是个光棍,过去因为刑事犯罪还蹲过八年大牢。就在朱二娃来的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

  那段时间我在学习打坐,每天夜晚,只要一醒,就起来坐。凌晨3点过,我醒了照例起来打坐,坐了半个多钟头时,突然听见门外院子里有几个人说话。我一激凌,竖起耳,仔细听——莫非有贼?这一带是丘陵地区,农家少,社会治安不好,小偷撬门、在墙脚挖洞,把农民一大缸菜油、鸡鸭猪偷走的事常常发生。听了一阵,叽叽咕咕,听不清楚说的什么,最后一句话声音比较大,终于听明白了:“这是朱二娃!”怎么像死去的雍大爷的声音?苍老,低沉,而略为沙哑。我大吃一惊,莫非……这句话说过以后,院子里安静了,不久传来敬老院养的公鸡高亢的叫声。

  早饭时,朱二娃对我说:“昨晚黑把我吓惨了!又是吹风,又是下雨,又是打雷,还有什么东西用爪子使劲抓门,就像狗豹子一样喘着粗气。我吓得用被子蒙住头,直到鸡叫,才清静下来。”中秋节刚过,天高气爽,昨晚上还有淡淡的月光,哪里在吹风、下雨、打雷?我没有告诉朱二娃自己听见的话,也没有告诉他我对这事的分析——这是守庙的鬼神对他的警告:住进寺庙,就不能再干坏事,否则饶不了你!还是雍大爷为他讲了情,他们过去就认识。

  3、守庙鬼

  南方来的某法师,在都江堰市的一个寺院里主持禅七,他是学南传佛教的,禅定甚有功夫,能透视人体内的气脉,看到气在体内流动的情况。在开班的头天晚上,就发生了一些奇异的事情。

  11点止静后不久,从后院传来脚步声,一声重,一声轻,这声音从一间殿到另一间殿,还到了厨房,像是有人在巡视。不久从一个小院里传出女人的尖叫,在深夜万籁俱寂的山林寺院里,这声音撕心裂肺,全寺的人都惊动了,纷纷起来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两个比丘尼正要关灯睡觉,突然看见一个瘦小的老和尚站在门口,狠狠地把她们盯着。门是拴得牢牢的,他是怎么进来的?两人吓得失声尖叫,而老和尚却忽然消失了。有人进厨房查看,发现地上撒落着折成两段的筷子,这又是谁干的?

  寺院的住持腼腆地给大家解释,这是师父——老住持显形,他老人家在80年代为恢复这个寺庙呕心沥血,修大雄宝殿的时候亲自抬木料,不慎把一只腿砸伤,所以走路时一脚重,一脚轻,每天晚上止静后,他都要打着电筒到处巡视,爱庙如家。生前他讨厌女性,从来不准女居士在寺院住宿。半年前他老人家圆寂,灵骨就放在后坡的塔里,夜深人静常听见他的脚步声。老人家的寮房一直空着,这次禅七,来的人多,女性又占了一多半,他住过的寮房就安了两个比丘尼。所以他很生气,折断筷子,又显形吓人。大家不要见怪。

  第二天早参时,主七法师先念了一阵经咒,然后大声对着空中说:“某某师,你听着!你为修建寺庙殚精竭虑,有很大的功劳,后来人不会忘记你!但是你只顾修庙,却忘了修行,这一生没有得到解脱,放不下这个寺庙,所以死后成了守庙鬼。现在习气不改,还不欢迎女性来寺院修行,阻碍佛法的弘扬传播,这是在造恶业!你应该放下执著,努力听闻佛法,认真修行,消除业障,再度转世为人时,争取即生解脱!”

  从此这个寺庙就清静了。

  4、“阿姨!阿姨!”

  长兄的女儿小慧一岁左右时,学会了五个单词: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再见。一天晚上,长嫂在厨房收拾碗筷,长兄在灯下看书,时时瞟瞟旁边床上的小慧,等她入睡。她先是仰面躺着,眨巴着眼睛,后来向右侧,脸对着门,突然她伸出小手,指着门角落喊:“阿姨!阿姨!”长兄一惊,看看门角落,什么都没有。小慧喊过以后,赶快把脑袋缩进被窝里。过了一会儿,小家伙悄悄伸出脑袋,偷偷看门角落,又伸出小手,指着门角落喊:“阿姨!阿姨!”然后又赶快把脑袋缩进被窝里,再也不敢伸出来。

  长兄是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幻觉,不以为怪。他不知道,西方心灵学家们为避免传统的鬼魂观念引起的感情联想,多将已死或未死而不在场的人在视觉中呈现的现象(魂灵)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而不是大陆《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的“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看见过魂灵出现的人数之多,令人吃惊。

  谁知第二天晚上,同样的一幕又发生了,长兄心里犯嘀咕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第三天晚上,同样的一幕又发生了!长兄忍无可忍,冲到门角落,挥舞着手里的书,大声喊:“你出来 !你现形!你有什么冤屈,我帮你申诉。不要再吓唬小孩了!”

  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长兄百思不得其解,精神医学知识告诉他:同样的幻觉根本不可能连续出现三次。查遍任何医学文献,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嫂子说:“我们住的地方离太平间太近,是不是……”她不敢说出那个可怕的字,她也知道丈夫不相信这些封建迷信。长兄这位副主任医师,曾被外交部委派到非洲援外的医疗专家,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索精神,他把上述情况详细记载下来,寄给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希望得到权威人士的科学解释。然而石沉大海,科学怎么这样苍白无力?这位科学主义的忠实信徒,第一次对科学感到失望了。

  5、古寺幽灵

  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报道。湖北省一个县博物馆设在一座古寺里,当地发掘古墓,开棺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千年女尸,赶快进行防腐处理,放在玻璃棺里,卖门票供游客参观。自从女尸进了古寺,怪事就发生了。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老王,深夜值班时,听见“嚓——嚓,嚓——嚓”的脚步声,他以为有贼,拧亮电筒向脚步声奔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馆里另一位同事也听见深夜的脚步声,馆长也听见了深夜的脚步声,一时人心惶惶。

  他们将此事反映给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于是一批各方面的专家来到古寺,对这里和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古寺是纯木建筑结构,他们听到的“嚓嚓”声,是木材干裂时产生的。我也听到过木材干裂时产生的响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声音很大,但绝不像人的脚步声。因为人的脚步声是有节奏的、有规律的,木材干裂时产生的响声毫无规律、毫无节奏。这种解释太离谱。唯物主义、科学在物质的范围内是正确的,是相对真理,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无能为力了。

  6、会讲俄语的精神病人

  我在圣泉寺住的时候,寺院的王会计给我讲了他弟弟的事情。王老三40多岁,小学文化,平时也能吃能干活,就是性格内向,少言寡欢,基本正常,可是一犯病,就滔滔不绝地说过不停。我问说些什么?王会计回答:最初我们听不懂,听得次数多了,才发现他尽讲些革命道理,什么共产国际,什么苏维埃,什么布尔什维克,什么党代会,什么武装工农,他还会说多长一串外语,谁也听不懂,原先以为他说的是英语,找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听了一阵说,这不是英语。后来有一位六十年代学过俄语的老高中生,听过后说:他说的是俄语,虽然我也听不懂全文,但一些单词我是听清楚了,肯定是俄语。

  原来如此!留学苏联的革命前辈的神识,怎么会附在这位小学文化的农民身上?真是不可思议!

  7、古镜法

  我女儿19岁时,有天下午她参加了学校的篮球赛,一身臭汗,就去洗了澡,然后坐在镜子前梳头,感觉很累,累得脑子里什么都不想。这时她忽然看见,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穿着民国时代服装的中年妇女,她很奇怪,眨眨眼,再看,镜子里是一个穿着清朝服装的老太婆,再看,又换了另一个老太婆,一连换了十几个,都是穿着不同服装的女性,什么朝代,她也没法判断。她正在纳闷时,“叮咛咛……”晚自习的电铃声响了,再看镜子里,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在万佛寺住的时候,她来看望,把这段奇异的经历告诉了一位姓苏的50多岁的女居士,这位苏居士好奇心强,马上说:“今晚上我来试试!”她一个人住一间寮房,晚上她先读经、拜佛,11点过,她坐在镜子前,借着走廊上的路灯,她能看清楚自己的脸。她静静地看着看着,才一眨眼,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穷凶极恶的老太婆,就像电影《白毛女》中黄世仁他妈。她吓了一跳,赶紧去拜佛。拜了一阵,不甘心,又坐在镜子前,昏昏欲睡时,镜子里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再看,变成了一个和尚。这时头昏重得要命,她就去睡了。

  一位盐亭籍的青年学生,深夜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戴灰色军帽、穿灰色军装的小红军,还冲着他笑哩。一位大学的体育教师、武林高手,深夜在镜子里还看到过一只狼……

  这种奇异的现象,让我一头雾水,还是请教了那位见多识广的法师,才解开了心中的迷团。他说,这叫古镜法,古希腊的文献里就有记载。夜深人静,光线柔和,心情平静,不胡思乱想,专心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就可能看到过去世自己的形象,不经世事、天真无邪的小孩最容易看到。我记得小时候,大人就曾叮嘱过:小孩子,晚上不准照镜子!他们误以为镜子里出现的另一个形象是鬼,怕把孩子吓着。

  听了这位法师的解释,我也来试试。晚上11点过,等家里的人都睡了,我就静静地坐在镜子前,坐了半个多钟头,头又昏又重,上下眼皮直打架,强睁开眼睛,看看镜子里还是那张老脸,又坚持了一会儿,眼睛都睁不开了,实在没法,只好糊里糊涂地去睡了。那位法师说过,健康状况差的人,神经质的人,有精神病隐患的人,最好不要去试,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美国雷久南博士说:夜深人静,两个人对面坐着,互相看着对方两眉之间的部位,有可能看见对方过去世的形象。

  8、小英看见了亡故的婆婆

  我父亲70多岁时患了青光眼,双目失明,就住在三哥在乡下的家里。三岁多的侄女小英,一天黄昏从外面玩耍回家,一跨进堂屋门,就看见爷爷住的西厢房里有亮光,她好奇地走近捶篾笆子做的门,透过缝隙往里看,屋里亮亮的,像是点着煤油灯,可是屋里连放灯的桌子都没有,爷爷眼睛看不见,根本不需要灯。窗户又高又小,大白天屋里都很暗,这时已是擦黑,怎么会这么亮?

  小英看见一个老婆婆坐在床边,头发向后梳,齐肩长,用发夹别着,她只看见半边脸,比较瘦,正和爷爷说话。她赶快跑出去,找到正在堰塘边洗衣服的妈妈,说:“妈,快回去!来了一个老婆婆,正和爷爷说话哩!”三嫂丢下衣服就往家跑,西厢房里一片黑,捶篾笆子做的门,锁挂在上面,锁得好好的。怕老人家乱走,摔倒,没有大人在家时,门是锁上的。小英大声喊爷爷,里面含含糊糊地说:“我睡了。”不久,爷爷就去世了。

  小英出生前三年,她婆婆就作了古。她看见的、描述的形象就是老人家活着时的样子。老人家在少女时代受过洋教育,在成都法国人办的天主教教会学校里读了几年书,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全部要求讲法语,她的许多同学后来都成了各地教堂里的专职修女。她一生虔诚信仰天主教,即使在解放初神父被枪毙,即使在十年浩劫中,都没有动摇过。每天都要偷偷地读《圣经》,忏悔,祷告,宗教信仰成了她一生苦难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而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父亲,自称是无神论者,灾难降临时,却想以自杀来逃避。这就是有无宗教信仰的差别。

  我听到小英的讲述,心里非常高兴——老人家升天了!为什么?佛经上说,天人身上能自然发出光辉。所以在黑暗的屋里,小英能看清她的形象,甚至连头上别着发夹都看清了,即使屋里点了煤油灯,可能也难看清发夹。

  9、公务员见鬼

  我认识一位大学文化的比丘,出家前是公务员,喜欢结交佛道人士、气功人士、特异功能人士。有一次,一位气功师来访,晚饭后,两人去郊外散步,走到机耕道的交叉路口,四周没有人和农家,天已擦黑,突然两人都觉得背皮一阵发麻,气功师说:“不好,这里有鬼!”他那时接触佛教时间不长,不太相信有鬼,就说:“真的有鬼吗?我想看看!”“你不怕?”“我不怕!”“那好,就让你见识见识。不过,不管看见什么可怕的形象,都不要出声,不要乱跑乱动。否则就麻烦了。”

  他们站在原地,气功师掏出一张黄表纸,一边折叠着,一边口里叽咕叽咕地念着什么咒语,然后掏出打火机,点燃折成长条状的黄表纸,双手捧着开始燃着的纸,先向北方作揖,这位公务员也跟着低头弯腰作揖,当他抬起头来时,吓了一跳,北边路上一长串鬼,前头的鬼王面目狰狞,任何影视画面、图书塑像都没有这样丑陋凶恶的形象。他大气不敢出,跟着气功师又拜了东方、南方、西方,这三路各有一长串鬼,前头也是面目狰狞的鬼王。

  这次亲身经历,使他完全相信了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坚定了他对佛教的信仰。他能主动放弃锦绣前程、离开美女娇妻,而出家修学佛法,与这次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10、鬼魂索命 被迫自杀

  1976年秋天,在青海德令哈农场尕海分场服刑的犯人加措即将刑满释放。一天晚上,皓月当空,加措躺在炕上正想着重获自由后的打算时,突然看见住在同一间牢房的扎西从炕上坐起来,满脸满身都是血,脑袋扁乎乎的,面部扭曲变形,龇牙咧嘴朝着他狞笑。他吓坏了,想喊,可是嗓子里像堵着一团棉花,无论怎样拚命喊叫都叫不出声来,他急忙用被子捂住头,在被窝里他隐隐约约听到“还我命来——”一声接一声的凄惨叫声,吓得他瑟瑟发抖,整个晚上没敢把头伸出被子外。

  早晨起床后,同牢房的犯人看见他还在蒙头大睡,便去推搡他,叫他起床。他从被窝里伸出脑袋,看见扎西跟往常一样,没有流血受伤的样子,就认为昨晚可能是看花了眼,或者是做了个噩梦,这么一想心里也就安稳了。

  但是当晚上睡觉以后,他想到昨晚的情景,心里就害怕,他越害怕就越睡不着,他惶恐地朝扎西的铺位上看了看,又看见扎西从炕上坐起来,还是昨晚那副血肉模糊的样子。不只是扎西,屋子里还有几个人也坐了起来,他们一个个都是血迹斑斑,衣服上还粘附着白花花的脑浆,有的人脑袋洞穿,怒目圆睁;有的人没有天灵盖,半拉子颅腔内还残留着鲜血和脑髓,他们都向着他异口同声地哀嚎:“还——我——命——来——”他顿时被吓昏过去。

  加措如此夜夜受到惊吓,他变得目光呆滞,神思恍惚,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小组里的人看见他神不守舍的样子便问:“加措,你怎么啦,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加措惊恐地回答说:“扎西要杀我,你们都要杀我,我活不了啦!”众人听见他无端说出这种话,都感到非常惊异,弄得扎西莫明其妙。扎西说:“我为啥要杀你呀?你别乱说!”大家都劝他别胡乱猜疑,不要胡思乱想。但是,根本没用,谁也无法解开他的心结。

  小组长把加措的反常情况告诉了犯医潘荣钧,潘找来加措问清情况后,要组里人多加注意加措,防止他自杀。但是,组里的人没看住加措。一天早上出工以后,到了地里清点人数,才发现加措没出工。潘荣钧急忙回到监狱里寻找,到处寻找加措没找着,最后才在伙房旁边的煤堆上发现了他。加措倒在煤堆上,手里握着一把刀,脖子上拉了两道血口子,头一道血口子不深,仅仅割破了皮,第二刀下手可真狠啊,一刀下去割掉了半个脑袋,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皮肉连着躯体,煤堆上流淌了一大滩血,加措面色蜡黄,双目紧闭,早已气绝身亡。

  潘荣钧整理加措遗物时看到了他的《判决书》和几份立功减刑材料。加措是青海人,藏族,捕前是青海一个偏僻小县毛毯厂的工人。有一天,他从厂里出来去镇上商店购物,半路上看见前面走着一个本厂的工人,他在后面呼叫,叫前面那位等着他一起走。那个人明明听到了他的呼叫声,却不加理睬,连头也没回,只管往前走。他追赶上去,质问对方为什么不等着他一起走,对方说:“不理睬你这个贼娃子!”他一听就火了,跟对方吵起来,用路边的石头把同厂的工人砸死了,砸扁了脑袋,砸得面部都扭曲变形了。

  加措杀人后,逃到甘南草原躲藏了一年。后来他潜回青海老家时被抓获,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文革中,他无中生有,一而再,再而三地编织可怕的罪名:“成立地下党”“阴谋越狱”“组织反革命暴动”,诬蔑、陷害同牢犯人。他因此屡屡立功减刑,从无期徒刑一直减到有期徒刑12年。他自杀的这一天恰好是他刑满释放的前一天。

  因果报应不可思议,却又真实不虚!

  11、 九寨沟县居士的讲述

  68岁的张居士,1974年从出过家的亲戚那里得到一本《金刚经》,便开始念诵,谁知被人揭发,说他搞封建迷信,抓进收容所关了七八天。宗教信仰政策落实后,他就到处跑寺庙,听法师讲经,找佛教书籍看,参加佛七。他经常将净土法门法师讲经的磁带、影碟整夜放着,鸡叫前常能看见许多黑影——看不清脸,在听磁带,看影碟。

  他现在每天念佛逾万声,就是这次参加居士培训班,课程那么紧,都没有少念。他在念佛过程中曾五次看见阿弥陀佛,万道毫光一闪一闪的,非常稀有难得。他说:“念佛念进去了,心里舒服得很。”

  李居士家里三代人学佛,那次她和弟弟开车从山里运木料下来,那天早晨雾气太浓,两三米外就看不清楚,路窄坡陡,刹车把轮胎轴磨得嗤嗤响,他们一路五辆车,都停车,往轮胎轴上浇水降温。她打着电筒,弟弟提着水壶,正在浇时,她突然听见一种很大的响声,像是飞机的轰鸣,从上坡路上传来。

  她大喊一声:“快闪开!”趁势把弟弟一推,自己也跳到车尾。就在这一刹那,一辆大卡车从上坡路上冲下来,后面一辆车的木料将大卡车的车门挂开,敞开的车门将正在浇水的两个人刮倒刮伤,从姐弟俩身边擦过,相距不到五寸——好险哪!

  事后,她问其他的人,都说没有听见什么响声。李居士感慨地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话不假。真心学佛的人,冥冥中就是有佛菩萨护佑!”

  12、牛头马面

  笔者认识的何居士,卫校毕业,学佛多年,非常虔诚,非常精进。有一次,她带着一本佛教书籍去给一位朋友,在一楼过道里取自行车,要将佛书放进车兜之前,她习惯地将佛书双手举过头顶,表示恭敬,就在这虔诚的一瞬间,她开了天眼,看见了平时看不见的东西——牛头人身、马面人身走进对面楼一楼张家。她当时很惊异,四周看看,上午9点过,太阳明晃晃的,时不时还有人走过。不久她就听说张家男主人——壮实的包工头得癌症住进了医院,不久就死了。

  何居士小时候与几个小朋友到一个建筑工地玩,时近黄昏,工人已下班,他们看见一个大土堆,好奇地爬上去,原来是一个大土坑,往下一看,一个箩筐大的人脑壳,还在动,他们吓得扭头就跑。

  13、鬼屋

  我认识的王校长讲述。八十年代初,我在镇小学当校长时,一位姓李的教师买了几间农民的瓦房,很便宜,同事们都很羡慕。周末总结会结束时,李老师说:“王校长等一等,有事给你说。”其他人离开后,李老师说:“王校长,我才买的那套房子有问题!几乎每天半夜,堂屋里都有打算盘的响声,还有人声叨念着‘三下五除二’‘四下五落一’。我拧亮电筒跑进去看,又什么都没有,你说怪不怪?”

  我那时是唯物主义者,根本不相信这些鬼话。他见我不信,着急地说:“王校长,麻烦你今晚跟我一起去考察一番,看我是不是说的假话。”

  我这个人好奇心强,又喜欢刨根究底,就跟他去了鬼屋。吃过晚饭,我们准备好棍棒、电筒,在堂屋旁边的卧房里和衣躺下,闲聊到11点过,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醒,醒醒!你听!”我被他推醒,听见堂屋里确实有响声,一激灵,竖起耳仔细听,果然听见了打算盘的响声,还有人声叨念着“三下五除二”“四下五落一”。

  我们轻手轻脚地下床,打开两室之间的门,一人拧亮电筒,一人举起大棒,可是堂屋里什么也没有,四处搜索,毫无所获。

  一位村小教师说:我们学校以前是一所古庙。没有塑像,房屋都是旧房子,办公室设在大殿里,我住在一墙之隔的耳房里,半夜三更常常听见大殿里传来敲木鱼和念诵的声音。

  14、回煞

  民间传说人死后七天内,死者会回到自己家里,如在地上撒些石灰,能看到脚印或铁链印。我过去一直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九十年代一位女同事的丈夫暴病而亡,第三天半夜,家里人听见客厅里有响动,一会儿死者的卧室里又有响声,像是在拖动桌子,声音很大,一会儿厨房里菜板又在响,两人吓得不敢吭声。

  第二天楼下的邻居对人抱怨:昨晚上楼上那家在干啥?桌子拖得吱吱响,整得砰砰砰砰的,像是在搬家一样,半夜三更折腾啥嘛!

  四五岁的女儿说:我看见爸爸在厨房切菜,一会儿又钻进挂在墙上的挎包里不见了!

  这就是儿童的“阴阳眼”,能看见成人看不见的东西。

  15、“老娘砍断你的鬼爪子!”

  曾女士,广元人,身材高挑,模样俊俏,聪明泼辣,读中学时追求她的男生不少,她却看上了朴实能干的小赵。高中毕业后,两人都进了中央厂矿,于是热恋就开始了。两人要结婚,小赵的父亲却坚决反对,原因是门不当、户不对。赵父是老革命、南下干部,有一官半职,瞧不起广元土著、城市贫民的曾家。然而这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反对无效,两个年轻人冲破重重阻挠,组建了小家庭。赵父异常气愤,不久生病一命呜呼。

  一天晚上,小赵上夜班未回家,小曾一人无聊,歪在床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突然她被一种异样的响动惊醒,睁开眼睛,看见窗户外面有个人影,像是死去不久的老人公,心中一惊,坐直身,抓起床头柜上切西瓜的长刀,盯着窗户。一只长着长毛的黑手伸了进来——窗户明明是关上的,真奇怪!黑手越伸越长,小曾举起刀,杏眼圆睁,大喝一声:“再敢伸过来,老娘砍断你的鬼爪子!”黑手缩回去了,窗外那个人影也消失了。

  16、医学博士学佛

  一位陕西老太太生病了,两个儿子把她接到上海最好的医院里,使用了最先进的检测手段,仍然查不出病因,吃啥吐啥,并且越来越严重,医学博士的老二束手无策。一天晚上,两兄弟守夜,半夜时医学博士梦见两个黑衣人,要拉母亲走,她拼命挣扎,一边大喊:我不跟你们走!

  医学博士从梦中惊醒,一头冷汗的老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内容与医学博士的梦境完全一样。老大是佛学博士,很有修持,已经开了天眼,他也“看到”了刚才一幕。于是他念大悲咒、念佛、念《地藏经》,为母亲解冤。慢慢地,母亲的病竟不药而癒。

  以前一直认为佛教是迷信的医学博士,在铁的事实面前改变了错误的看法,也开始读佛教书籍了,越读兴趣越浓,现在他在美国读博士,业余仍在学佛。

  17、“两个阴人来拉我”

  09年夏笔者生病住院,同病房的一位肝癌晚期患者,58岁,对他的妻子讲:几乎每天晚上11点以后,我不敢睡,一闭上眼睛,就有两个阴人来拉我。我用倒拐子(肘部外侧)使劲顶住,“你们要做啥!”

  笔者的女儿听说此事后,就送给他一个小观音菩萨像,叫他挂在脖子上,并教他念观音菩萨圣号。第二天上午,问他昨晚上有没有阴人来拉他,他摇了摇头。

  我的管床医师田大夫讲了一件事:一天晚上,我值班,半夜时,一位重病患突然出现危急状态,我和值班护士竭力抢救,但没有收到效果,我非常疲倦,让护士与病患家属去处理后事,我就去办公室休息。路过楼梯口时,我不经意地往下看了一眼——有个穿红毛衣的中年妇女,正轻飘飘地向外走去,我一愣,那服装、那身材、那发型,怎么和刚才去世的病患一样?

  18、鬼开会

  我女儿读大学本科时的班长,来自川东农村,为人诚恳,不打妄语,他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家里准备在秋后修房子,在山湾田里压了许多土坯砖,那天太阳高照,天气晴朗,傍晚就没有给土坯砖盖茅苫子。谁知半夜雷声隆隆,爷爷把全家人都叫起来,戴上斗笠,向山湾田奔去,要抢在下雨前将土坯砖用茅苫子盖上。

  正当大家紧张劳作时,突然听见小树林那边坟地里,叽叽喳喳,人声鼎沸,呼儿叫娘,闹闹嚷嚷,后来安静了一点,有一个人在大声说着什么,但是听不清楚具体内容。

  这里是山区,地广人稀,周围好几里地都没有住家户,又是半夜三更,哪来这么多人?真奇怪!“他们是不是在开会喔?”一惯吊儿郎当的五叔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立即被爷爷威严地喝斥:“不准乱说!”

  全家人心里发毛,加快动作,匆匆撤离。

  笔者所在单位,由外地迁来,建在郊外小山坡一大片乱葬坟地上。最初几年,半夜三更,常听见不远处人声嚷嚷,像是农村露天电影散场时的情景。有炊事员、门卫等人晚上见到穿白衣白裙的女人,飘来飘去,好像没有脚。后来发生了好几起跳楼自杀事件。

  19、女研究生的奇缘

  成都某大学一位李姓女研究生,09年4月4日清明节学校放假,她与男友去都江堰游玩,晚上宿在一个小旅店。半夜她醒来,看见一个披肩长发的女郎坐在那头床边,满脸忧苦,求助地望着自己,她吓得赶紧把头缩进被窝里。过了一会儿,她伸出头看看,那个女郎还坐在那里,愁苦地望着自己。

  她急忙推醒男友,开灯,借口说自己靠近窗口,有点冷,要和男友换位,她就睡到靠门的那边。熄灯后,她迷糊了一阵,睁开眼睛,看到那个女郎仍然坐在自己这边。她叫醒男友,拉亮灯,再也不敢睡了。

  回校后,她把这事告诉了女同学小林,小林是学佛的,用佛理给她解释说:这个女人跟你有缘,她想得到你的帮助。就带她去崇州一座比丘尼寺院,刚好碰上做法事,她们就参加进去,别人合掌,她们也合掌,别人拜佛,她们也拜佛,别人唱诵,她们不会,就认真听。佛事快要结束时,小李的眼前突然出现了地震后绵竹汉旺镇的景像,墙倒屋塌,伤亡惨重(她去过那里),就在废墟堆上,冉冉升起一位披肩长发的女郎,正是她在都江堰旅店里见到的那位,满脸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慢慢地升上天空,淡化消失了。

  佛事结束后,她们才知道这是一场超度死者亡灵的法会。

  20、鬼上身

  在J市火车站站台,我女儿与坐在花坛边沿上的老太太拉上了话,她准备回老家三台。我女儿小林嘴甜,一口一个婆婆,老人家心花怒放,向这个招人喜欢的女孩子透露了自己的最大秘密——能请来观音菩萨!引起了小林的极大兴趣,一再请求下,老人家看了看周围,这时还没有剪票进站,人不多,比较清静,于是微闭双目,念念有词,叽叽咕咕,听不清楚念的什么。只见她全身一抖,自言自语:“上来了!”老人家静静地坐着,眼睛闭着,脸上表情平静,脸色也正常,像是在闭目养神。过了一阵,她又一抖,“走了,走了。”睁开了眼睛。

  小林追问她:“观音菩萨什么样子?”老太太说:“只有一尺多高,骷髅头,戴着花环。”小林眨巴眨巴眼睛,有点不相信。老太太看出了小林的怀疑,解释道:“她说这是观音菩萨的本身,不是画上画的、庙里塑的那个样子。”

  老太太说自己能看病,会算命,都是观音菩萨指点的。这就是灵鬼(还有一些修行多年、有神通的狐狸、黄鼠狼、蛇等)借菩萨名号附体,作一些善事,增加自己的功德。气功流行时期所谓的“灵鸽”,就是这一类情况。

  有一个女孩子,她从出生起身体里就有两个东西陪着她,帮她,有个网友要她去见他,她拿不定主意,她身体里的东西就托梦给她,叫她不要去,去了有危险。还有次,她第二天要出远门,她身体里的东西就告诉她过一天再走,结果第二天那趟车就出了车祸,

  也有鬼类附体给人带来灾难的,一位年轻姑娘7年前去她姥姥家,回来后就得了精神病,长沙、广州的大医院都看过了,但既诊断不出,又治不好。这个姑娘有个女友,在网上发贴,请求帮助。有位学佛的师兄很热心,问该网友,她姥姥家是个什么地方,她说是一个很幽暗的地方,很多树林,很阴森。这位师兄估计:可能是鬼上身了。于是,他建议:让其父母每天对着病患念诵大悲咒,并祈祷大悲水给病患喝,并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发过去。

  过了几天,女网友说病患的父母不相信:那么多的大医院都看过了,一个封建迷信还能管用?这位师兄很平和,让网友转达:我没收钱,作为父母的也没损失什么,只是念念咒语,祈祷一些水,这并不困难,也不麻烦,要救女儿,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女网友先被说服了。

  过了不到半个月,女网友兴冲冲地报喜:“好了好了,我的朋友好了!”原来,病患的父母觉得人家的话有道理,为了女儿,他们真诚地念诵大悲咒,祈祷大悲水,只用了7天,病患就清醒过来了。网友说,她的朋友好了后,记不得从前的事情了。这就是大悲咒的效果,佛法不可思议。

  21、变了鬼都离不开女人

  J省某厅局级干部的父亲得了慢性病,行动不便,儿女回到乡下老家,在远房亲戚中物色了一个朴实能干、五官周正、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来照顾老人,待遇优厚。这位保姆果然不负众望,对老人的吃喝拉撒睡料理得很周到,擦澡,穿衣,搀扶着上厕所,关怀体贴,无微不至,全家人都非常满意。这样过了五年,老爷子寿终正寝。丧事热热闹闹地办完了,全家人研究决定,让保姆留下,照顾老妈,保姆也很乐意。

  谁知刚过了一个月,保姆辞职,要回乡下,大家问原因,她吞吞吐吐,总不肯说。工资没有降低,工作比原来轻松多了,因为老妈身体健康,能吃能睡,行动自如。老妈悄悄盘问了几次,保姆才将原因说出来。

  她做了一个很清醒的梦,梦见老爷子神情凄楚,对自己说:我在这边很寂寞,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又没人照顾,我想把你带到这里来,你愿不愿意?说着伸手来拉。保姆在梦中也清楚老爷子已经死了,见鬼来拉自己,就吓醒了。

  老太太听后脸色大变,因为她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保姆刚才讲的,好像她就在旁边看见,听见,她的梦还要长些。老爷子见保姆不愿意,回头发现老伴,又转身对老伴说,要带老伴到那边去陪自己,老太太破口大骂:你这个老东西,死不要脸!变了鬼都离不开女人。说着对老爷子伸过来的手用力打了一巴掌——透骨的冰凉!

  儿女们知道了这两个梦后,人心惶惶,看来光唯物还不行,还要来点唯心的,决定佛、道、巫,三管齐下,花了许多钱,做了三台法事,保姆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其实她也不愿意回去,儿子在上大学,回乡下哪里挣得到那么多钱交学费!

  儿女们升官发财,工作很忙,每个月轮流来看老妈一次,每次都带了许多老妈喜欢吃的甜点等小食品,偌大一个冰箱,总是塞得满满的。清静了半年,老太太又梦见了老爷子,神情庄重,满脸关切的样子,对她说:

  你现在很享福,好东西多得吃不完,注意不要让食品过期了!冰箱最下层,右边角落里有一瓶八宝粥,已经过期了,赶快把它扔掉!

  老太太醒来,睁开眼睛,一看钟,才凌晨3点,她披上衣服,顾不得上厕所,急忙打开冰箱,在底层右边角落里,果然找到一瓶八宝粥,一看保质期,昨天刚刚满——老太太怔住了……

  22、讨债鬼

  碧居士,学佛多年,喜欢打坐,时不时会出点小神通。一天晚上11点过,她在定中,忽然开了天眼,看见隔了几间屋子的罗科长家里,来了一群门窗墙壁都挡不住的客人,飘飘悠悠,有的面无表情,有的愤愤不平,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幸灾乐祸,将罗科长睡的床围住,指指点点,像是讨债的样子。

  不久,正当壮年的罗科长因癌症去世。

  23、汪书记的“幻觉”

  当过区委头把手、极革命、极左的汪书记,现在是虔诚的佛教徒,认识他的人都觉得奇怪。有人问他原委,他含糊其辞:读了佛教书籍,觉得有道理,就相信了。而佛教徒内部却流传说:他和老伴去寺院游览,走到大雄宝殿前,一位老和尚正带领弟子在做大型法事,汪书记突然看见大殿的左边、右边、后面,甚至屋顶上都挤满了奇形怪状的“人”……

  后来他就开始学佛了,而且非常精进。

  24、救灾自愿者的体验

  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批成都志愿者来到灾区,年轻的佛教徒罗钊被安排给遇难者遗体以及给救援人员喷药消毒,“也许是看到太多的遇难者无力挽救,看到太多遇难者遗体面目扭曲、眼睛暴突的嗔怒相,我回成都后好多天,晚上还是睡不好,还是梦到遇难者和我说话,喊我帮助。曾有敏感的师兄感觉到我身上附有‘不好’的东西,以至于不敢接触我。更奇怪的是我给一个师兄简单讲了自己在灾区的工作,她晚上回去就躺在沙发上动不了,看到很多人和她说话,她一直念阿弥陀佛,才把这些人平安送走。另外一个志愿者晚上睡觉时,总听到屋里有人哭。还有一个志愿者梦到一个遇难者和她说话:‘为什么死的是我,不是你?!’”

  25、陈兵教授的奇遇

  陈兵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名著《生与死》,199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7万字,在中国大陆首次用通俗语言全面系统地揭示有关佛教生死轮回的奥秘,是一九九七年度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最畅销的图书。以下内容就摘自此书。

  1959年,自己的祖母临终前,正好在她跟前,当时她端着碗在吃饭,忽然放下饭碗,惊愕地望着门外,似乎看到了意外的来客,朝她的视线看去,却不见有人影,回头一看,只见她慢慢倒下去,合上双眼,脸色由苍白而转青黄,连呼不应,这才意识到这大概就是死亡。这是笔者讫今见到的唯一临终情境。

  笔者本人在ll岁时曾有过一次奇遇:当时全家租住在县城一家许姓人家的房子里,一日晚上约十时许,笔者正在一煤油灯下读书,忽觉灯光闪烁,见其光焰忽而变小,又忽而变大,似被风吹,但不倾斜。正惊疑间,忽见对面约一米远处出现一物:似人,高约一米,头上、身上披白布,自胸以下渐模糊,然面容却十分清晰,脸盘大小如五六岁儿童,脸色黄绿如病人,正在以嘲弄的眼光看着我。我也审视其物,并未害怕,心思此是何物(其时笔者无清晰的“鬼”之概念),觉有冷气入骨,以为是彼物以气吹我,乃还吹他一口气,只见彼物现畏惧退缩状,急转身钻入墙中而没,从其身后放出微细金光,与笔者后来在脱体经验中穿过门墙时身后所见金光相同。彼物退没后,闻空中有极凄厉之声,忽近忽远。

  几天后,笔者以此事告诉母亲,母亲说:“那是房东家主人(死后尚不足一年)回来看他妻儿吧?”然后又否定:“没有那种事!小孩子不要记得这些!”回思所见物的面容,确与房东女儿相像。后来读了佛书,才想到所见物与“中阴身”颇有一致点。

  笔者还有在如打盹中“梦见”鬼神的数次经验。实则每次都与做梦不同:并未入睡,所见场景亦不离当处,见完即醒,也分不清是梦还是一种潜能的发现。

  如1973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住院时,一天午饭后忽如打盹,“看到”有一约一米高的古装女子正向房顶飞升,俯视笔者,用陕西话说:“我是罗刹女周某,与你有缘,刚才吸了你的精。”她裙下的红裤和一寸金莲,看得十分清楚。几年后,笔者才从佛书中弄清了“罗刹女”的含义。此类经验,恐怕不只是笔者所专有。常能见鬼的“狗眼人”,笔者曾听说有好几位。

  笔者自己从19到29岁的十年间,曾有过六次脱体经验,这种经验与西方专家们调查的一般脱体经验有所不同,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被动发生的,多是在躺下休息时,先听到一种奇特的声音(后来才发现是佛经中的一句咒语),而后听到说:“某某来请”,或肉眼看见有古装“人”在眼前突然出现,其时一切都非常清晰,绝非做梦。然后觉得自己的意识乘着一种能量从身体的某个部位(面部、胸部、腹部等)猛然脱体而出,脱出时有挣脱身体内的一种吸引力之感。

  二、离体后即可发现,自己仍有身躯,但与本人长相衣着不同,为一披发、白衣的古代童子形状,每次所见皆同。此“我”能看见自己的肉休躺在床上,其体质和行动自觉与肉体不同,自然能穿门透壁,行走甚速,足似不触地,危急时能升于空中,远距飞行时速度愈来愈快,最快时只觉自已为一极小的粒子,二千公里路程,约半小时可到,在空中飞行时能看到火车和飞机在下面慢慢移动。当穿过墙壁、门窗、屋顶等障碍物时,回头一看,身后有无数道微细金光迸射,当时理解为自身与实物擦撞而生的光电效应。

  三、离体之“我”意识清晰,不同于梦中,虽能意识到自己是离体之“魂”,但对自己是谁,变得模糊,有时觉得曾是另外的某人,有时自忆本从天外而来,暂时寄身这个世界,已辛苦备尝了。

  四、离体之后,有时先见光明灿烂,有如春日骄阳,而光有清凉感。所见熟识之人,皆与平时所见形貌不同:有的身有光明,可见其内脏,有的一团漆黑,有的现某种动物凶猛之相。能听见人们说话,但觉其声远而又近,隔着一个难以言喻的界限。能清晰看见并听见其语声同属一界者,主要是自称为钟离权、吕洞宾及天使、龙王、土地神一类仙、神,还看见有古装武土等在电线上空飞行。他们的形貌基本如人,多为明代以前古装,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是光照于其面部有明暗之分,仙神们则光从其自身发出,眼眸不动而目光中蕴含深沉智慧。他们称离体之“我”为生魂,叮嘱应尽快归还“本宅”,时间久了对身体有损。有时有政治、人事方面的预言,后来都有应验,还见到一些亡故之人,如已死去50多年,连父辈都不记得的祖父,然只能远观,见其为一黑影,告言死后境况,谓见离体之“我”光明炽盛,不能接近。

  五、每次离体时间,多为二小时左右,最长曾达六小时,时间稍长后,即有饥乏与无归属感,终而回归肉体。先在肉体前回忆此次经历,确认有归入此肉体之必要,然后卧于肉体之上,便立即如梦初醒,醒后虽意识清楚,而觉胸闷不适,四肢僵冷不能活动,需经一二小时后方慢慢温热能动,下床行走时犹觉腿关节僵硬,往往跌倒。

  笔者最离奇的一次脱体经验,是在1974年农历4月初7日傍晚,晚餐后躺下休息时,忽见有周朝衣冠的人来迎,脱体后迅速飞升,看到了地球外“大香海”中的仙山和四层天宫,当到第四层天时,如回老家,自然记起那是曾生活过几千年之久的兜率宫。在那里见到了佛教、道教二教的教主各自说经的场面,目睹玉皇大帝、耶稣基督、圣母、穆罕默德和多位东西方古代圣哲们听释迦牟尼说法。游览了西方极乐世界,有自称摩诃目键连者,称“奉佛法旨,为你演化十二因缘”,只觉头上白光一闪,即退回无数劫前,重现无数轮回历程,又自觉于未来恒久修菩萨道,一级级上进,最后于将来大火劫中,作为994位大菩萨之一,从火海中运载众生达安乐处,终至成佛。其间自觉历时数万劫,而实际只用了几个小时,可谓至极稀奇。

  回归肉体后虽多半忘失,但在禅定中能部分呈现。其中所闻佛教术语如“十二因缘”、“唯心所现”等,皆为此前所未曾见闻,回归后数月方从佛典中发现。所见无量寿佛赤色形相,于十多年后看到藏传佛教的无量寿佛像,才发现与之相近。

  这一神游“奇梦”,使笔者激动不已,当时在天外曾想,为将这见闻回报于人类,还须返回人间。笔者由此而引起研究佛学的浓厚兴趣,在钻研了显密诸家的教义十多年后,确认总体佛法与自己“演化”体验中所蕴含者一致。

  笔者曾多番反省研究这次体验和自己当时的心境、生活条件等,自认为绝非解释为一个偶然的奇梦便可说服自己。一个在当时毫无宗教知识信息储存、日常沉迷于作“大革命”中口号式歪诗的人,能作出这种奇梦,是不可思议之事。

  26、《预约死亡》摘录

  军医出身的著名作家毕淑敏,以求实的精神,冒充病人,住进北京临终安养医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作品,曾在九十年代的《人民文学》上全文刊载。下面这一段是她采访护士的记录。

  “你碰到闹鬼吗?这院落这么大,下雨的时候,刮风的时候,半夜的时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可曾有过异样?”我忍不住问。这两年神秘文化盛行,这是最有传奇色彩的地方。百十平方米的面积,积聚着成百上千的鬼魂。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更加拥挤。

  “没有,”她很肯定地说,“哎,你等等!”她叫起来,“容我好好想一想。有一次那是一年中秋节,没有月亮,冷雨潇潇。前一天,刚死五个人。我们这里虽说常死人。但一天死了这么多人的时候,也少见。夜里,我一个人值班,呆呆地坐着。心想这是个团圆的日子,那五个人却等不得了,急急地走了。正想到这里,院子里坏了很长时间的路灯突然亮了,整个院落如同白昼,在太明亮的地方,你会看到许多影子象蚊虫似的飘动。

  我还是呆呆地坐着,值班的齐大夫睡眼惺松地走出来。齐大夫医术高,人又好,病人都喜欢他。齐大夫说小白你还挺能干的,这灯坏了好长时间老说修没修,今天晚上又是风又是雨的,你一个女孩家倒把它修好了。我说,不是我修好的,您看我坐在这儿,鞋还是干的呢。齐大夫说,这灯泡也太亮了,看不出是多少瓦的。他默不作声地看了一会儿。他一定也看到那些影子,可他什么也没说。我们就静静地看着院子,没有丝毫的恐惧,好像在看皮影戏。”

  是他们来了。齐大夫说。

  我说,是。

  都来了。还真一个都不少。齐大夫说。

  我说,都那么岁数的人,聚一次也不容易。

  他们在跳舞。齐大夫说。

  我说,以后人再多了,这个院子怕搁不下了。

  魂灵不占地方。齐大夫说。

  你害怕吗?他又说。

  我说,不害怕。

  他说,你这娃娃胆还挺大。

  我说,我从前也不认识他们。从老家大老远地跑到京城来服侍他们,这是缘分。在最后的日子里,我呆在他们身边的时间,比他们的儿女多多了。我从没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心里没鬼。鬼也是讲理的。您看,它们要来,怕吓了我,还先把灯给开了。

  大概到天快亮的时候,灯又突然熄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这是它们最后离开的地方。人都要到他去过的地方走一走,好像有什么东西丢在那里了,要捡回来。你要不问,我倒忘了。

  27、物理学家探测亡妻的幽灵

  四川大学博导陈兵教授任主编的《慧恩》杂志09年5期P16载:“当代美国物理学家克里斯多夫教授之妻死后,每晚皆见其妻到来,收拾房间,照顾丈夫,克里斯多夫在房间里安装了录像机、录音机、微波探测仪观测亡妻的幽灵,结果发现亡妻出现时,只有微波探测仪收到电磁信号。教授对多例新死者的尸体用微波探测仪检测,发现人在死后一、二小时内,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脱体而出,他认为此乃‘灵魂’离体。他根据亲身体验和检测研究写成的〈生命.灵魂〉一书,成为美国死亡学的畅销书。俄罗斯科学家也发现人死后尸体中放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可能是‘灵魂’的载体。”

  28、荣格亲历的闹鬼事件

  大约就在星期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大门上的铃发疯似的叮叮叮地开始响了起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两个女佣都在厨房里,从这里可以看到大门外那空旷的场地。大家立刻起身去看看谁在那儿,但是却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我当时正坐在门铃旁边,因而不但听到了铃声,而且还看到了铃在动。我们只好都目瞪口呆地互相望着,当时的气氛十分沉闷,这话我可不是说着玩的!然后整个屋子仿佛进来了一大群人似的塞得满满的,全都让鬼挤满了。它们密密麻麻地一直挤到门口。空气沉闷得差不多都使人喘不过气来了。至于我自己,周身抖个不停,心里想:“看在上帝份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然后它们便齐声喊叫起来:“我们从耶路撒冷归来,在那里没有找到所要寻找的东西。”

  (荣格是著名心理学家,以上内容摘自〈荣格自传〉)

  第四部分 应有的认识

  1、析“宗教鸦片论”

  过去,“宗教鸦片论”十分流行,直接导致人们将所有宗教视为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手段,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西方学者认为:卡尔·马克思把宗教比喻为苦难民众的鸦片,他的意思是说,宗教能够帮助个人继续运转,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安慰,减轻痛苦。

  人类社会有着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如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由之带给人们的痛苦也是自然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阶级矛盾等社会因素,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恐惧等,这是人类有宗教需要的客观原因。要使这些痛苦减轻,需要心灵的调节。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需要。信仰是特殊的心灵活动,信仰可以调节心灵,减轻痛苦。宗教信仰关系人存在的根本,具有万古不移的永恒性、超时域性,可以使人投入全部的感情,激发起最强烈坚毅的意志,寄予最深的希望,获得最大的满足。

  对某事物的信仰,认为它能控制现实世界中的有害事件,这就使许多人把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交托于它——这就必然会导致内心思想紧张的放松,心理平衡状态的恢复。这就是信仰的功效,犹如叹气可以舒缓身心的紧张、疲惫,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宗教信仰极具神秘性、感情性、理想性、艺术性。

  在这里,马克思用形象化的语言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我们应当注意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欧洲,特别是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鸦片是一种妙药,止痛特有效,有医学常识的人,包括鲁迅先生都知道鸦片可以做药。这完全不同于后来的中国人通过历史资料与影像记忆得出的鸦片只是毒品这一认识,再加上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又始自鸦片战争。中国人对这句话所从出生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故而才造成了国人对这句话深远、长久、固执的误读。在中国,以鸦片喻宗教,宗教也就成了坏东西。这就是现代中国人的荒谬推理。所谓“比喻”并不“等于”事实,只能说是在某一点上有些“相似”而已。况且比喻性的描述也不能作为本质判断。

  马克思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宗教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苦难,宗教是被压迫人民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苦难现实的抗议;在冷酷无情、阶级对立严重的社会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缺乏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而宗教却蕴含着这种感情、这种精神;人民群众需要宗教,需要一种精神支柱,需要一种精神上、人格上的平等、自由,需要一种能安慰自己、使自己有勇气、有信心活下去的依托。《圣经》里说:“富人要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佛教寺庙里,依出家先后排位次,王公大臣如果后出家,还要向先出家的叫化子师兄磕头顶礼。社会上有这种好事吗?

  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鸦片”是就宗教的功能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宗教非常强大的吸引力,非常受欢迎,能使人们放松身心,精神愉快,对生活对未来不再悲观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坚强地活下去,不被苦难压倒。所以赵朴初先生说马克思这段话充满对人民痛苦的深情。

  马克思认为宗教反映了现实的苦难,肯定宗教是无声的抗议,是人民的感情和愿望的表现,是人民的精神需求。马克思所着重指出的是——宗教能够带给人的安全感与抚慰感,马克思并未以这句话判断宗教的本质,也从无这种意图。如果读解马列主义,离开它具体的历史、人文环境,那任何一种理解都会是断章取义、实用功利的、为我所用的肢解。

  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已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形成现实基础,而每一历史时期的法律、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观点都构成上层建筑。”即是说,宗教是上层建筑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必要完整领会马克思的原意。

  古往今来的许多统治者断章取义地把宗教教义中可以为其利用的地方抽出来加以歪曲和乱解,把它变为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就历史来说,统治者用作工具的不只是宗教,所有的社会文化概莫能外。而利用宗教的也不仅是统治者,许多农民起义领袖也在利用宗教,更何况真能被利用的只是迷信而不是宗教。

  此外,我们还应充分理解列宁对宗教态度的阶段性。十月革命时,俄国东正教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强烈抵制革命,所以列宁当时对宗教的描述,具有鲜明激昂的时代特征:“鸦片麻醉论”。而革命成功后,列宁的观点又有了新的内容,他提出“不在自己的党纲中宣布我们是无神论者”,“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他甚至举例说,“如果有一个祭司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共同进行政治工作,真心诚意地完成党的工作,不反对党纲,那我们就可以吸收他们加入社会民主党……” “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恐惧,……无论什么启萌书籍都不能使这些群众不信仰宗教。”

  由此可见,列宁对于宗教的理论思考是随着革命斗争的现实逐步调整的,随着形势发展与时俱进。可以想象,如果列宁活的时间长,经历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全过程,他一定会阐发出更新更全面的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反映论”。宗教在反映的方式上带有幻想性,而反映的内容上却带有现实性和理想性(即它的社会内容和文化理想),其中既有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争,也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抚慰人们的心灵,予人们生存勇气,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巨大欠缺的精神补偿。

  现实生活的巨大欠缺,在任何社会也不可避免,宗教的精神补偿作用,至今也未被取代。列宁曾经断言:宗教很快就会被经济发展进程本身抛到垃圾箱里去。但在经济与科教飞速发展的今天,宗教并没有消亡,其原因在于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科学与物质财富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类重大问题。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方式,包含着众多文化内涵。对于一个积数千年人类思维精华的庞大体系,不能简单概括。除了认识论的方法,还应有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方法,才能对宗教社会功能有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真实的认识。

  就宗教本义而言的价值,它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的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生、死、苦难、幸福等)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日益复杂,为人提供的各种机会增多,致使人的欲望增多,竞争也增多,因此,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可能影响人的生活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此外,现代社会的科技虽然日新月异,但科学并不能够解决人的存在问题,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宗教的“宗教价值”在现代社会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单面化、非人化、非情感化,由于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得到强化;由于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而得到强调;由于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孤独感、冷漠感而更为人所需要。

  首先是心理功能。

  宗教之所以数千年来长存不衰,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人不仅是物质存在,也是精神存在;不仅是理性存在,也是情感存在。压力与困惑,幸福与快乐,都是心灵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很多人对人生中的种种不幸与压抑,需要通过宗教的途径来求得慰藉。如无神论和科学无法克服民众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却能够做到。

  “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这种突发性的巨大灾难,对灾民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创伤,这种强烈的刺激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失常而产生各种疾病,包括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加剧。有两个典型例子:

  2008年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兼救灾办主任董玉飞自杀,2009年4月20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杀身亡。

  有研究发现,宗教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与其幸福感成正比,虔诚度越高的信徒参加宗教活动的次数越多,其幸福感也就越高,其自杀、抑郁的倾向则大大减弱。

  黄国胜在《佛教与心理治疗》中指出:“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戒、定、慧理解为三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分别称之为为作业疗法、静心疗法、领悟疗法,合称超越疗法。……实践证明,超越疗法对多种心理障碍有效。”

  其次是道德功能。

  现代人类道德危机的症结何在呢?“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服从于自我价值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其他都被置于从属的手段或工具性的地位。”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信仰的缺失。

  信仰的失落使个人无法找到“终极关怀”,无法实现生命的根本转变,从而沉沦于各种欲望之中永无休止,个人利益的追逐变成生命的唯一意义,自然也就无法、无暇正确认识自身存在于其间的整体世界和各种关系,无法获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个人由于丧失了和整个世界的丰富完整的联系,而使自我成为单向度的占有财富的“挣钱机器”,道德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社会不能没有法律,更不能没有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防患犯罪行为于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惩罚犯罪行为于后。法规重他律,属外在控制,宗教重自律,属内在控制,成员遵守律法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

  例如佛教,它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关于天堂地狱、因果报应、赏善罚恶等教义主张”,规劝、告诫信徒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借此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佛教徒而言,佛教戒律的内在控制力显然大于法律条例。在法律条例不及之处,以因果报应说为基础的佛教戒律发挥着约束信徒身心的作用。所以佛教戒律对法律条例具有弥补功能。

  人性中包含着野蛮、自私,仅靠人性的自觉,不足以约束其行为。出于恐惧,人要借助神的威力来规范自身,这就是宗教道德功能存在的依据。宗教劝人为善的精神,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功能。宗教的自律与操守,更是其服务社会主义的切入点。

  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生于文化,文化的灵魂体现于道德,道德的支撑在于信仰,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仰的缺乏是人类道德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正因此,有些伦理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把摆脱人类道德困境的希望寄于纯正的传统宗教,希望从中找到良方。

  第三是文化功能。

  在许多以宗教为文化传统的国家中,抽去宗教就等于没有文化。基督教塑造了欧洲与美洲文明。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如佛教龙门石窟和道教永乐宫壁画,如中国语言中的“世界”“实际”“体会”“觉悟”“平等”“作业”“解脱”“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燃眉之急”“回头是岸”等等,都产生于佛教。“宗教是文化”的理念,将淡化无谓的意识形态之争,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宗教的丰富内涵,它以多姿多彩的哲学、道德、艺术、习俗影响着社会。

  除上述功能外,宗教还兼具社会整合功能,通过社会救济来体现;社会认同功能,通过社会交往来体现。

  宗教的存在首先不是政治形态,而是社会文化形态,宗教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不是私有制社会的垄断品,它并不固定随着一种社会制度的兴亡而兴亡,所以它能够从古至今延续下来。正是宗教自身的延续性、独立性和可变性,也给自己创造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

  宗教是否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与意义?舍勒说,宗教是“人的头脑和灵魂的一种基本天赋”。贝格尔认为: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他不只是寻求生存的手段,他也关注生存的意义,而且是在最深层次上寻求生存的意义。斯塔克把宗教视为人之本性――寻求补偿――的体现。鲁克曼甚至把宗教定义为“人类有机体的一种能力。”罗伯特逊指出:“一切真正属于人性的东西,事实上本身就具有宗教性。”当今这些思想家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2、信 佛 非 迷 信

  只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一瞥剃着光头的出家众,或到寺院旅游观光而从未读过佛书的人,一听到“佛教”二字,意识里马上冒出——“迷信!”其原因一是西方唯物文化长期熏染,二是极左思潮的宣传,三是大陆佛教徒大多是没有什么科学知识的老太婆,她们进寺庙烧香点蜡、焚纸放鞭炮,对着泥塑木雕磕头礼拜许愿,祈求保佑。这不是迷信是什么?

  诚然,不懂佛教教义,分不清佛菩萨和鬼神,更不明白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人云亦云,盲目轻信,确实是迷信,或者说是层次最低的信仰——民间信仰。但是这种“迷信”也比不信好。因为他们毕竟对泥塑木雕背后隐藏着的神秘力量还心存畏惧,不敢贸然干坏事,即使干了坏事,也心怀忐忑。这比那些只唯物、只信钱权色、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干、一心钻法律漏洞的人好得多。至少这些迷信者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时还能劝劝那些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遭报应!”

  中国佛教信仰,一是知识精英的信仰,偏重于智慧的开发、德性的提升,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另一种则是文化层次较低的民众的信仰,偏重于对现实苦难的救赎,求福求保佑。人们在寺庙里看到的就是第二种类型。佛教信众中不乏盲目的迷信者,这不能说明佛教本身是迷信,佛法是智慧,是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大智慧。佛教本身也是反对迷信的。

  如果你不先入为主,起码有一点好奇心,有一点求知欲望,认真去读几本佛教小册子,了解了解佛教到底说了些什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佛法原来如此博大精深!仅佛教的《大正藏》,厚厚的一百大本,每天阅读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读三年都读不完。

  佛教经典所涵摄的内容极广,包括人生论、宇宙论、认识论、戒律学、实践修持法等;若与现代学术对当,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分析、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护理学、死亡学、逻辑学、社会救济,甚至还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足球报、股市报、甚至一些无聊的小报读得津津有味,就是看不进佛教小册子,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的陈见太深了。用行话说,就是慧根浅薄,属可怜悯者。

  人生世上,究竟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无数圣哲、无数思想家、宗教家,甚至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在用一生的行为回答这个问题。人需要用有意义的行为,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方向和价值,否则人就会限入绝望和虚无的境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

  环顾我们周围,如果打开一个个现代人的灵魂,恐怕看到的只是黑暗与空虚:没有信仰,精神没有依托,生命没有归属感,什么都不相信,只会追求时尚,缺乏人的精神境界。金钱、权位、性、酒精、毒品、赌博正摧毁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他们借此来打发时间,消耗生命。他们需要的是某种可信仰的东西,某种可以向他们证明生命是有意义的东西。

  家庭、事业、信仰,是人生三大支柱。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目标,没有中心,没有依靠,就像一叶扁舟飘浮在大海上,随波逐流,听凭命运的摆布,就会感觉空虚、百无聊赖,就会在灵魂最深处充满恐惧。

  信仰,就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人类的精神追求,是人类对真、善、美、圣的无限渴望。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赋予生命全新的意义与价值,给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勇气与无穷的力量,给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宗教向人们提供了终极目标和价值的定义,宗教信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它使我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不再流浪,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人的根性不同,许多人不能体验宗教信仰的力量。有的理智上过于悲观或者过于追求实利,有的可能太迟钝、太无味以致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热诚与安宁”。头脑极端固执的人往往彻底拒绝宗教。

  正确的主张则是:既不盲目迷信,也不轻易否定,应该让信仰去经过实践的检验。凡属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品位者,使人倾向真、善、美、圣,使生活得到充实,使精神有了依托,使人生有了高尚的目的与意义,那么它就是健康的,是应该加以提倡的。

  有人说: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将来科学发达了,宗教自然会消亡。但现实证明,这种判断完全是错误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三四千年了,世界上亿万人死去了,众多家族灭绝了,万千国家衰亡了,独有宗教却能在各种激荡变乱中长存,这个铁的事实,说明宗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需要。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类的第二生命。

  有些人以为食和色是人类两个最根本的需要,其实这是片面的。著名学者王雷泉先生说:“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堕为畜生,也可以提升为圣贤,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自然、社会层面,使相对、有限、有缺陷的存在趋向绝对、永恒、完美。”

  食和色只是人类两种生物性的需求,是动物的基本需求,是动物性在人类身上的体现,是低级需求。人类还有一个与其它动物不同的需求、高级的需求,那就是宗教性的需求——人类心灵对真理永恒、圆满,或至善、至美、至真、至圣的不停地追求。这就是人的超越性。在这个短暂、烦恼和迷茫的人生中,人类最需要心灵的依托、凭藉和归宿。人生有许多非人力所能补救的缺限和迷惘、悲哀和苦恼,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释和安慰。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是倡导自尊、尊他、自爱、爱他、和谐共处、慈悲济众的最有力的精神旗帜。尤其是流传在中国广大地区的佛教,早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日益广泛地与中国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变成我们的文化底蕴。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一定可以在解决现代人日益增多的心灵困扰等方面,发挥无有穷尽的伟大作用。它在给我们指出精神终极目标的同时,也会带着我们一步步坚实地迈向人性大解放的彼岸。

  星云大师说:我们应该信仰实在实有、道德高尚、能力强大、戒行清净、正法圆满、智慧超然的。释迦牟尼和他所创立的佛教就全部符合上述条件。佛的意思是觉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就是佛。

  对于某种观念和结论,没有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也没有身体力行的求证,就盲目地信奉推崇,就是迷信。释迎牟尼最反对迷信,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地信仰,而是鼓励他们发问。佛陀认为一个人不可被流言、传言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陀不止一次地教导说:"众比丘、众善知识:要像锻炼、切磨、鉴别真金那样,对我的言论经过鉴别再进行取舍,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陀要求人们信仰自由,认为任何人皆可修行成佛,没有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只要人们依法修持,转迷成悟,皆可成佛。要做到这一点,全要凭自己身体力行。

  世人供奉神祇,往往出于各式各样的贪执迷求。如财迷求神,是为了发财;婚迷求神,是想早得心上人;官迷求神,是想来个三级跳,坐直升飞机……

  佛教则与此相反,认为世间一切皆有其因果规律,种什么因,便结什么果。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告诫弟子们:“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观吉良日。”又说:“不得卜问请崇、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所以,佛教是要求完美人格、德智并圆的宗教,是没有丝毫迷信的。梁启超先生说:“佛教是启迪人生心智的宗教。”

  佛法是佛教的核心。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佛教二干多年来是东方人的文化,现在西方人也开始信仰佛教,对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布莱克先生说: “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彻底的平等观)。”

  佛陀想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个国家,也不仅仅是为全人类。佛对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关心的,都是平等对待的。佛所追求的目标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这就是佛的思想境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守五戒,行十善,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诸佛的教导。这四句是佛法的总纲。信奉它,于人于己于社会均有益,能说这是迷信吗?

  佛教的哲学体系磅礴,且深沉缜密,鞭辟入微,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诸法因缘生”,“因缘尽故灭”,“缘起性空”,“因果不昧”。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条件才能生起,若条件离散则消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果”是因缘结合的产物。

  缘起,因缘和合而生起,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缘起现象后面的本质是性空。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的聚合,没有一事一物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故云“无常”,没有一样是可以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的,故云“无我”,这就是“性空”的意义。

  各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是有产生的条件的;当这些原因和条件不具备了,它们的果——现象也就消失了。星体运行,时序流迁,有其因果;生老病死,穷达寿夭,亦有其因果。《杂阿含经》说:“你所播下的种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作善的人收到善的,作恶的人收到恶的;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丝毫不会乱来,这便是业力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现象不是由神掌管,人生遭遇也不是上帝主持。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佛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没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这就是佛教的主要观点。释迦世尊说“法尔如是。”这些现象在自然法则上本来就是如此。相信这种因果律、缘起论,难道是迷信吗?

  把握“缘起性空”的正见,能使人成就圆熟的生命智慧与和谐的处世态度。“缘起性空”,这是佛教哲学的核心。你能说它是错误的?哲学大师方东美说:“佛教的哲学是全世界最高深的哲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掌握了这种哲学,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生活中,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少烦恼的人。

  佛教以正信正皈依正见安心,让人们的精神有所依靠,在人生大海中航行有一个目标。如果你有成熟的佛教信仰,那么,守戒,会使你成为社会的好公民,道德高尚的人。忏悔,能带给你自我认识、摆脱罪感并推动必要的“生活上的改弦更张”。禅坐,让你淡薄财、色、名、食、位,心地清净安定。念佛,使你产生安全感,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完全不必惧怕死亡。

  佛教的特质,对无限生命的憧憬与解脱,而它的方法、解决之道,必须反求于自心;以“自”为灯明而不依他,以“法”为灯明而不依他。佛教的立场,以解脱为门,开展无限生命的想象,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对佛法的信仰是靠内心对自己的自我的体验来保证的,它是一个不断的、积极的自我创造的过程。佛法看重个人的实践,如何将佛法与现实生活融合,我们的心是转变,或者还是像从前那样没有控制?贪嗔痴的习气和烦恼是否减弱?这,就是佛法。佛法如水,能洗净众生污染的心。

  下面摘录伟人、名人从多种角度对佛教的阐述,帮助朋友们进一步理解佛教不是迷信,信佛是智信、正信。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万雷说:“现今世界急需拯救!我以为只有佛的光明,佛的圣洁,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认为:“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奥登勃格博士:“(佛陀)教给人们拯救自己的道路……人们接受他的教法……这种教法确实能使人信服,并且鼓舞人心;同时,它也是人们自身精神灵光的显现。”纳腊达·特拉尊者说:“佛教让人能够自立,能够让人生起自信和力量。”

  德国佛教学者戈兰那提罗卡说:“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阴暗的、忧郁的宗教。事实上不是这样,佛教是要让它的实践者聪明而欢快。”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名哲学家尼采:“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佛教本身蕴藏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艾略特教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佛陀向世人宣告: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就在此生、此世界,即可使自己得解脱,而无需靠任何个人化的‘上苍’或‘神’。”

  著名学者汉普内斯:“佛教是一个思考的体系,是一种宗教,是一种精神的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理智的,又是实际的和无不包容的。两千五百多年来,它满足了近三分之一的人类的精神需要。它博得了西方的好感,主张靠自立和对他人见解的容忍,它包含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并指出,人是他现前生活的‘造物主’,同时又是他自身命运的唯一设计者。”

  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梁启超:“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鲁迅先生赞叹:“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这些有智慧的人,这些社会精英,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着尊重的态度。而那些见识浅薄、根本没有读过佛经、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却说佛教是迷信,这不是很可笑么?

  佛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现象,以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修养、人们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漠视它,甚至把它当成异己力量,对社会的有序、和谐是十分有害的。

  3、佛法非唯心论

  半个世纪了,常常听到人们说佛法是唯心论——自己看不到的事物就不承认其有,不承认其客观存在。这实在是莫明其妙。这顶帽子戴在科学主义的头上,或许还要恰当些。因为他们只相信眼睛及其延伸显微镜、望远镜等,除此以外一律是“迷信”。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子。”

  要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哲学与佛法,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前者的根本问题,在于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后者则在于证到真如实相,以解决生死为主题。当然佛法也涵摄哲学,其广度与深度远超过哲学。

  其次要明确,佛教对于“心”的界定与一般哲学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哲学上所说的“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佛教里所说的“心”含义极其复杂丰富。有时单指第六识——意识;有时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时不但包括思想认识的主观部分,同时也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既有认识,也有意识和认识活动之主体的含义,还有“集起”的内涵,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以西方哲学所特有的唯物唯心之说来硬套佛法,只能是望文生义,盲人摸象,无法把握佛法之要旨。

  我们研究唯心唯物,必须先将“唯”字搞清楚。唯,就是为主的意思,也就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一个认识的形成,必须有能认识(精神活动主体——心识)与所认识(客观对象——外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佛教著名学者月称在其名著《入中论善解密意疏》中说,能见的根(眼睛等感觉器官)、识(认识能力)与所见的外境和合,才有认识的产生。佛学研究人的认识,从缘起法则出发,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诸识,是佛学所说认识形成的基本条件。

  《菩提心经》说,人的认识的产生是依赖外境,如果不存在外境,就不会有认识。七佛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如果没有外在环境就不会有内在的认识和意识。以上论述,正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物是第一性的,心是第二性的,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完全是唯物的观点。

  佛法还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的说法,这是被扣上“唯心论”帽子的主要依据—典型的望文生义!佛学面向自我的心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关于心念相续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内在因果之学理。内在因果是心识的种子与现行的关系,即前念与后念的关系,是相续因果(或者称为时间线性因果)。佛学是转识成智的观心之学,是心地法门,它唯一的对象就是自我的心性,故云“万法唯心”。这是第一层次的理解。

  人们都把心物分开来看,只知其为不一,不知其为不二。在佛法,则心和物是不可分割的两面,是一体圆观的,圆融无碍的。心因物而有,物因心而显。譬如眼见茶杯,便起茶杯的影象,所以心乃因物而有,是存在决定意识的。但茶杯虽客观存在,若“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又如学佛至相当程度,转识成智时,也能心不系属,不受客观的反映,所以物必因心而显。

  所谓万法唯心,也就是万法唯识。客观世界所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真理,是要经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觉知,需要人们用心去认识了知。否则,那些虽然客观存在的事物、真理,怎么能显现得出来呢?

  譬如说我们脚下踩着一个金矿,而且品位很高,极富开采价值。但是在没有勘测发现并实施开采以前,客观虽然存在,主观(内心)却还没有认识到。虽然是个品位很高的金矿,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没有也无多大区别。只有当你勘探它,开发它——认识到它——这时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在当今科学界,美国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他在对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者促变律”。

  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它不可看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这是第二层次。

  心的现象,细分是很复杂的,不但起心动念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取得完成的形态,而且所起的心念的性质,又各有不同。心是幻生幻灭、终日随缘的东西,忽喜忽忧忽贪忽嗔都是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无明,就它的能障复自性来说叫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烦恼,就它的固执自是来说叫执见,就它的贪恋不舍来说叫情爱,总是生灭的妄心而已。

  佛法对于心理现象和思维规律的说明,最为详明,远超一般心理学之上。佛法把心分为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哲学与科学仅理解到前六种。现代心理学揭示出“潜意识”“无意识”,开始摸到一点第七识、第八识的边。

  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及大脑对应前六识。我们平常能见色闻声等,是前面六个识的作用。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各识传过来的意义,再采用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参考资料后,最后才经由意根下令给其它五根作反应的动作。

  第七末那识,其义为“思量”,其思虑量度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恒审思量”,其思量的功用无时不在发挥,为第六意识生起之本,亦名“意根”(意识之根);二是思量的对象主要是内自我,思量内心深处有一恒常不变的自我,产生深层自我意识,这种思量念念相续,无有停息之时,贯穿于一切表层意识活动中,为维系众生生命的本源动力。

  第八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又称“本识”、“种子识”、“心”等。它深潜于末那识层下,其见分(能认识的作用),即是末那识所恒审思量的内自我。其相分,即外在世界的一切。此识名“藏”,谓其功能以储藏为主,阿赖耶识可看做一意识层下的心灵电脑,具有储存信息,按自然的因果律等法则处理信息的功用,实为心识之本,被称为“心体”、“心王”、“本心”,比喻说:藏识犹如大海,前七识就像海面上兴起的波浪。

  阿赖耶识,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有为与无为和合、有漏与无漏和合、清净与染污和合、真与妄和合,具足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也因阿赖耶识有此和合性,是故能因无明之熏习,成就众生于五趣轮回不息、因果不爽之六凡法界;能因净法之熏习成就四圣无漏法界,故名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一切都是因八识心王而有,万法都是从八识心王的运作,以及它们运用各自的心所法等,方能出生或显示。所以,此心在此非指意识,不是西方哲学唯心论(夸大的观念论)的“心”,而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即“集起”,一切诸法当然是因缘所集而起的,此心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阿赖耶识不仅是众生前七种识及“净色根”(最微细的感知器官)生起的根本、众生个体生命的根本,而且还是众生所居住的依报“器世间”(客观世界)的根本。从哲学体用论、体相论的角度,统主体与客体、众生与诸佛、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于一体,说宇宙万有、生死涅槃等一切现象,皆是此绝对真心内蕴功能的显现。

  真心被认为是众生心的体(主质、本质)、性(不变的本性),是生灭变异的心理活动底里的不生不灭、不变不易者,喻如众水中的湿性、各种金器中的金性、各种面食中的面性。这是第三层次。

  日常的心识活动是受到潜意识所左右,我们之一切认知、判断皆与第八识中的记录有关,我们所以无法以“真心”去了知事物的“真相”,就是这些根深蒂固的业障所致,也就是说我们被囚禁在自己的躯壳里,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活在习惯的思维模式里,以旧有的经验分析、评判一切事物。

  阿赖耶识,这是佛法里的特殊概念。其中道理甚深,有兴趣深究者可研读唯识学、如来藏系的佛教书籍。

  心有它的主观能动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意识也就有决定存在的意义。即心之处物在其中,即物之处心在其中,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佛法就存在与思维关系的密切来说,还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心物共说的教理和即心即物、心物不二的说法,那末佛法又像是亦心亦物论。

  佛教实际上反对任何走极端的“唯”,“唯心”、“唯物”都是从分别执着产生的,佛法讲,这都是属于妄想,这不是事实真相。佛教强调心跟物是一不是二,强调身心的不可分割性,强调根境识三者的相互依存性。而对“心”的地位加以突出,是因为“心”——即众生的认识活动,是世间最为活跃,又最为主观、最具主动性的因素,一切的意义、价值,都是相对于众生的认识及认识程度而言的。但因为心和物都是运动变化、生灭不停的假相,《中论》又说“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那末佛法又是非心非物论。

  可见佛法说心说物,原无定法,它的目的总在使人破除主观的分别执着而归到客观的真实,既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空有齐资,纵横无碍。所以光说佛法是唯心论者,对佛法是不够了解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并非要看得见、摸得着,而是客观实在性的体现。而一般人认为脑子里想的是主观的,“眼见为实”,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学过光学的人知道,眼睛只能对电磁波中很窄的波段(可见波)作出感应,而且视网膜成像后所看到的东西也被离散化了。我们自以为最忠实的眼睛,其实看到的只是对外在事物一个不完全的而且又搀杂了我们主观意志的反映。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已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已。”

  如近现代心理学所言,感觉乃是客观对象在人的感知中所形成的主观映像、主观经验。感觉经验的形成,通过心识和感官的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实体的“影像尘”,由见分进行分别。所谓“影像尘”,即如影子和镜中像,虽然不离实物,相似于实物,但非实物本身。即实物本身,终归不离心识,如蒲公英花,人看是黄色,蜜蜂看是紫色。同一清水,在不同众生的感知中会完全异样:天神见它为珍宝庄严,人见其为清水,鱼以它为窟宅,鬼类见它为脓血。由此可见,从浅层观察,外境和心识独立存在,而从深层次观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心识的认识水平。

  即使所谓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看得见,摸得着,细分为分子、原子、粒子,再分下去,都是由一种非常微小的“弦”构成,而“弦”就是一个震动的能量的体现。量子力学已经证实物质最终没有实体,存在的只是能量,而能量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经过许多的实验才逐渐明了:物质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这个说法与佛经的说法很接近。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包括了宇宙中除心识思维外的一切存在,“空”是代表一切事物的本体,而不是“没有”。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空”可不恰当地类比为“能量”,“色”则是指由“能量”幻现的万物。通过这几句话,可看到佛陀两千多年前对当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质能守衡定律的精确文字表述。

  但遗憾的是,现代科学只研究出了“能量”的表面状态,在佛法中还指出了“空”是心识思维和行为的根本出处。换句话说,“空”比“能量”代表的层次要微细得多,广泛得多。从佛法看,“物”与“心”都由“空”组成,二者一而二,二而一。

  量子力学里有一条“测不准”原理,观测者的主观意识已经影响了客观物质。如此看来,主观、客观的分界绝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明确。而且主观客观都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即互入的。

  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相依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业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最后归纳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可名之为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从认识论出发的“缘起性空”的缘生观。

  4、佛法与科学简说

  许多人把宗教与科学对立,同时又把宗教与迷信混同。对于古老的佛教,一般人更是认为与时髦的科学格格不入,这其实是不了解佛法造成的。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是因为所受教育和广泛的宣传,而且科技成果已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佛法是什么?佛法包含极广,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乃至宇宙之微妙善语、一切智慧和方法,乃至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一切真、善、美、圣,“一切法皆是佛法。”狭义的佛法指佛所说之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是佛的一切表现形式及其方法,也就是天地宇宙乃至超越可观测宇宙的、涵盖一切智慧的方法、技能,其显现无所不在,涵盖于一切缘起——色空——灭度及其运化之中。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只不过是焚香磕头,烧纸放鞭炮,保佑发财,保佑平安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这当然不是科学,也不是正信的佛法,而是浅层次的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粘附在佛教上。

  佛法,将整个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分成胜义与世俗两个层次。胜义即是最本质、最真实之义,它已超越了世间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是人们修行、实践所要达到的终极境界。世俗层次是人们所能感知的表层境界,因果缘起等即是佛陀所揭示的这一层面上的真理。现代科学所致力研究的,正是这世俗范畴中的部分内容。

  佛法与科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各有其庞大的深奥的内涵。佛法非现今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是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体系、社会教化体系。

  佛法很少与科学矛盾之处,“而且有许多地方和科学不谋而合”(王季同《唯识研究序》)。佛经中,有重视工巧技术(科技)及不少与科学发现相符的说法。佛法不反对而且相当重视科学,大乘菩萨自身必须具备五明的学问,其中的工巧明,就是掌握科技手段。

  佛法尚智重真、真修实证的精神与科学的基本精神相通;因佛法的理论乃系对宇宙人生理性的、如实的观察,故科学的许多发现,都可做佛法的注脚,太虚大师在《佛学、科学及其它宗教之异同》中说:“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科学家尤智表以科学知识考察佛教的理论,发现“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论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而另有一部分已超过了科学的领域。”

  尤智表还通过比较,说明佛教和科学一样,是理智的产物,其重理智、扬弃感情、破除迷信、重实证的精神,与科学一致。参禅修定念佛等修持方法,与科学研究将研究的对象单纯化的方法相通。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亦非哲学,有理论,有应用,是一种“可以实验,可以获得实际效果的学问”。

  当代多门科学的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表现出某种与佛法遥相接轨的趋势。

  佛法在世俗层次,不仅具科学所覆盖的三方面内容,而且均有极其突出的贡献,略举数例。

  佛法对数学的贡献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释迦牟尼在《华严经》卷65第11、12页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而且说数大无限。

  这些,现在中学教材上都有,但是退回去2500年前,这简直了不得。这是对世界数学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天文学

  佛教《俱舍论》描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四周有水蒸气,水蒸气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见《华严经》卷8、9、13。佛陀常说“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这个宇宙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浩瀚。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赫伯尔发现,宇宙在不停地扩展散开,世人此时才开始注意到宇宙的辽阔无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家阿伦·古斯,发表“大泡泡学说”,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是由虚无形成,源于几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就是迄今为止科学上最先进的宇宙学观点。符合佛经“无中生有”的说法。

  现代天文学证实了佛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成住坏空四劫:太空中确实存在许多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而且每个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都有其诞生、壮大、保持、衰落、灭亡的过程。

  佛陀指出:人类住的南瞻部洲,形状如庵摩罗果,略为扁圆。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佛陀还说天有无数层次,世界之外还有无穷的世界,有无数的各种众生!(详见阿含经内的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科学界现已不敢否定宇宙其他星球中可能有生命存在。

  现在藏地通行的日历,就是按佛经《时轮金刚续》排定,不借助任何科学仪器,计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不差一秒,这即是佛法已包含先进的科学因素的一大佐证。

  物理学

  随着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的进展,科学理论揭示的宇宙图景已越来越趋近于佛教关于宇宙“实相”的内涵。表达微观粒子在描述上的不确定性的波函数看不到也测不到,因此可以说其本体是“空”的。这里的空表示在实质世界及实数世界没有实质存在的意义。波函数的这一性质说明,佛教所谓“色不异空”、“当体即空”的说法存在着微观世界里的量子论基础。

  当代物理学最先进的弦论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有如交响乐中的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物理学博士F.卡普拉在其畅销全球的《物理学之道》中,将现代物理学新说与“东方神秘主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华严经》哲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模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佛教哲学思想表现出与现代物理学的相对论、量子场论、靴袢理论等的惊人的平行性,说明东方哲人早已通过神秘直觉认识了世界实相。

  《楞严经》中,佛陀认为没有独立的空间与时间,必须时、空交织才能形成世界,这正如相对论所说的时空是打成一片,不容分割的。

  《妙法莲华经》里佛陀说:你们在这儿听我说法,觉得经过的时间并不长,但外在的世界已经过了几千亿年了。爱因斯坦“时间相对”的理论,佛在2500年前就说过了哩!

  中科院牛实为教授借助量子理论说明佛教的修炼过程:当人体内的混态转为纯态时,特别是心脑系统内的混态平息,纯态开显时,具有寂照功能的固有真空态就以心脑之光的形式呈现出来,能为修持者所觉受,这便是参禅者所达到的顿悟状态,其信息可能由脑中的生物量子场所产生的振荡波传递。

  牛教授引述科学上的引力场理论诠解人的“业力”问题,认为业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物质与意识场的作用,逐渐形成业力场。又由于业力场的次级效应,辗转相因,导致业力根深蒂固。”

  以一句佛号或一句话头击破我执,与科学家利用中子击破原子核极为相似,都是向内用力以解决能量的解放问题。

  牛教授认为,科学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佛教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参与,佛教的诸多理论问题也有待通过科学的途径给予解答,二者可以互取所长,互相弥补。

  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在对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者促变律”。这与佛教“心外无物”的观点如出一辙!

  当代新出现的一些前沿学科,如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遵循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这与整体论的佛教思维方式十分相似。佛经里许多超乎经验法则的说法,如“一即一切”、“芥子纳须弥”等,可以在“分形理论”中得到说明;佛教的因果观,可以用当代科学中复杂系统所体现的不确定性的因果论来解释。

  生物学与医学

  佛陀说一碗清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即非常多)。现在用显微镜才从晶莹透明的水中看到了千万计的微生物在游动。佛陀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现代医学证实人体内的寄生虫,确实有数十种之多。佛陀更进一步指出虫所在的确定位置!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

  佛教所说认识发生的过程与生理心理学的说法相契,“净色根”显然就是感觉神经。《修行道地经》记载人类胎儿由受精卵到出生前的详细发展过程,与现今科学发现,颇为吻合。

  佛经对于一个人生病的原因也有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阐述。

  广西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刘立红说:“中医的原理及其药方,都可在佛典中找到根据,修学佛法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医的研究与实践。”由此可见,佛经论典可对医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补充许多不足。正因如此,西方在进一步研究佛教中的医学经典、治疗方法、人体结构及对各类病源独特的描述。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各种关系、各种现象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语言学、道德伦理学……等。佛法中包含了完备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发展的智慧和方法。无论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伦理学等方面都提供了最为完备的智慧和方法。在这些方面的智慧和方法也远远超越了世俗人类的层次。

  1998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大会上,学术界、宗教界的代表以及政府的有关领导一致认为:二千年来佛教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社会、人民生活、文学艺术、语言乃至民风民俗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积极巨大的影响,已成为古老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孙中山先生认为:“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教授指出:“佛教在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思惟科学

  思惟科学是研究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科学,研究人类应当怎样认识主、客观世界的科学。它通常包括逻辑学、哲学……等。

  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可以补充其它科学的不足。"赵朴初先生说:"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

  佛法中讲认识论,讲思惟方法,讲哲学,讲逻辑学的经论非常多,中论、唯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实际上,在每一部经论中几乎均可找到非常高级的逻辑学、哲学。缘起性空的观点充满辩证法,能完满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如以《金刚经》“所谓、即非、是名”观察任何现象,都可得到最合理透彻的了解。不少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因学习佛法中的思惟科学而获得重大成果。

  威勒博士创造了专门研究黑洞的“黑洞物理学”,他还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体系之内发展了新的“几何力学”,他说:“宇宙的一切事态发生,都是循着因果关系而发生的。”在他眼里,因果律无疑是宇宙间最重要的法则,他说:“倘使没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完全不是我们所知的物理现实了!”

  这与佛教的因果律看法一致。英国的列摩尼爵士说:“凡作一事,造一业,必有后果。既已造成的罪恶,不可能因受到饶恕而消除,如有人损害了别人,别人虽可宽恕,而其罪业仍然存在。并且因此罪业而引起的后果,又绵延无尽。因此既造了业因,必将受到其果报,业力高于一切。”这与佛教的业力因果律完全吻合。佛陀早就在般若二万颂里告诉我们:“只要因缘聚合,就必定会产生因业力所显现的轮回妄相。”

  佛教的因明学与世俗的逻辑学类同,而更深刻细致,没有破绽。

  心理学

  佛教与当代心理学的对话是现代学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佛教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意识状态转换、生死体验、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重要精神现象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关注。

  现代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理论不但在观念和结构上存在很多的相关性,而且在心灵的认识深度上也有可类比之处。精神分析学中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概念都可以在佛学中找到相应的解答,精神分析的治疗机制和治疗原则在佛教的各宗派理论中也有类似的应用。

  现代许多学者尤其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学者已证明、接受了佛法的“轮回”、“业力缘起”等真理,知识界中学习佛典、信奉佛法的人越来越多。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一生致力于研究《西藏度亡经》,他认为书中所揭示的生死因果确实存在。他写道:“这部著作一直是我的忠实友伴,我不仅要把许多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发现归功于它,而且还要把许多根本的洞见归功于它。”海德格尔自称铃木大拙的“禅”说出了他想要表达东西。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对禅宗与精神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对禅的认识和实践能提高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和深化精神分析者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彻底地洞察本性、把握真实。

  “初知科学远离宗教,深知科学归依宗教。”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

  初知科学的人会很自大、很自以为是,以为天下事很快就可以为自己所全知,并以为科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浅层次上变得很唯物,其实是非常执着于物质世界的表相,而丧失了人性中极其宝贵的空灵、妙觉自性。认为宗教只是宣扬迷信的虚幻的东西,而根本不能领悟和感受宗教的精髓所在。

  他们根本不懂得伟大的宗教思想学说中,不但包含了至高妙的能在精神上超然于不可企及的无限,和超脱、化解烦恼苦难的智慧和方法,更包含了宇宙的终极智慧和方法,包含了人类如何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大智慧和至妙法门。

  而深知科学以后,才会深深地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如“宇宙有96%的质量是目前天文学上无法观测到的,这些到底是什么?”因而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赞叹之心,不再自大和狂妄,进而想要追寻如何才能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智慧和方法。而伟大的宗教正可以提供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因而宗教是其自然的归途。

  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爱因斯坦文集》卷三182页)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类重大问题。此外,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

  在科学上找不到途径或方法去成就内心世界的转变,去“建造”德行兼优的人民。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科学不能完全解决一切事物的本相。

  如果说科学着重的是事实,它针对的方向主要朝着现象界的话,佛学则无疑可为它提供灵魂。因佛学以其大智照破了现象的虚幻不实,又以其大悲引领世人走出实执的轮回。科学可使我们摆脱贫穷的困扰,佛教则使我们不被物欲所累,并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

  科学只是把事物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并不是高屋建瓴和以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更不把人心的因素考虑进去。科学研究的初衷本是为了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但现在的结果是:各国储存的核武器随时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农药的使用最终还是危害到人们自身的健康;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大量生产使用汽车产生有毒的尾气,以及温室效应等,危及到人类总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国家、地区、民族彼此之间的仇恨与冲突愈演愈烈。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科学没有一个更上层更高尚的精神指导,人类社会的幸福发展有赖于人心的改善和精神灵魂上的升华。低层次上的物质再怎样发展进步,也不会使人类精神生活变得充实丰富,一味追逐物欲,只能导致人心的贫乏无聊与极端的残忍凶劣,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

  所以今日的科学世界急需更广大上层的理智和更高尚慈悲精神的指导。西方人正转向佛教,因为它超越西方物质主义和西方科学传统局限性。

  英国的鲍罗登博士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

  而那些科学无法涉及的方面有:纷繁复杂的因果关系,甚深的空性,远离言思的胜观,以及牵涉到心性奥秘的五道十地等等。

  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李石岑教授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则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 “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阿诺德爵士则说:“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科学与佛学,乃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双轨,缺一不可。越精通佛法,便越会带来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这一点诚如著名学者法兰西斯•斯多利在其《佛教作为世界宗教》中所言:

  “今天的佛法同当初的佛法一样,不受时间变化和文化发展的任何影响。无论将来人类的科学知识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佛法的大框架里面永远都会有知识积累和新发现的余地。因为它的智慧不依赖于原始大脑的局限性认知结构,而且它的优势在于不被思想所推翻。”

  随现代科学、哲学的深入发展,近代片面尚科学而非宗教的观念在今日已大有过时之势,西方文化人持对宗教与科学双重肯定态度者渐多,如普朗克在《科学向何处去》中便说过:

  “宗教与科学之间,绝不可能存在任何真正的对立,因为二者之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补充。”

  所以佛教才在近年来的西欧、北美、澳洲、东南亚等地广泛流行起来,人们日渐发现在佛法中竟蕴含了无尽的宝藏,只要能按照它的教导依次闻思实践,自他的烦恼、痛苦、争斗乃至整个世界的无序、浮躁、颠倒都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外的学佛环境越来越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东西方的人们在初涉佛法后就已感到受用不尽,故社会和人群才开始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欢迎佛法的到来。

  附录: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原著 朱清时

  摘要 大 舟

  朱清时:著名物理化学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的高振动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200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然而,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实体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经典物理学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他们将质子、中子等统称为基本粒子。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除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寿命较长、较稳定,其他都是瞬息即逝的,它们只能生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二十世纪后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弦论认为,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不同振动态。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天啊!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实在的。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

  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全文原载陈兵教授任主编的《慧恩》09、08]

  5、佛 教 基 本 思 想 略 说

  佛教是以佛的觉智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着重教育人类向善向上。

  佛教经典所涵摄的内容极广,包括人生论、宇宙论、认识论、戒律学、实践修持法等;若与现代学术对当,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分析、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护理学、死亡学、逻辑学、社会救济,甚至还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要从浩如烟海的佛典中概括出基本思想,确实太难了。有位老同学向我提出了这个要求,这也代表了初涉佛法者的共同心声,因此勉为其难,挂一漏万,不准确,不恰当,甚至错谬之处,势所难免,恳请大德、方家斧正。

  一、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的宇宙观。阿含经讲:宇宙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浩瀚。“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一切物质世界皆有成、住、坏、空的变异。华严经讲天有无数层次,世界之外还有无穷的世界,有无数的各种众生。楞严经中,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有很精采的说明。

  二、缘起性空、心物一如的世界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

  佛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法(心、物、事、理),互依互成相对存在,没有独立存在的不变的实有性,这叫性空。因,起主要、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

  佛教强调对世界的认识不离心、依心现,境不离识,物不离心,甚至可以说能现、所现都是心识,心物一如(统一同一)。《法句经》说“心为法本”。量子力学才发现思想的重要性,物质和能量是相对的,思想和物质并无什么截然的划分。

  三、无常的社会观。世间一切现象,如人的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一闪即逝,人的一生,由出生、成长、老病到死亡,外表与内心不断变化,迅速无常,转眼成空。社会上,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再不提阶级、阶级斗争。其它如花开花谢,世界的苍海桑田,哪一件事能永久不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确实如此。

  四、“无我”、利他的道德观。一切事物因缘和合,离开因缘,便即散灭;人身五蕴四大积聚,生命无常,故佛教说诸法无我。一切众生却以为有常一、主宰、固定不变、自在之我,有此我执,就起贪瞋痴等烦恼,造恶损人。

  佛教要人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而不随流沉迷,应积极向善行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欲救护诸众生”,培植美德,以无我的精神,作自利利他的事业。

  五、慈悲、平等、报恩的伦理观。佛经中反复倡导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予众生快乐、幸福。悲,愿为众生拔除痛苦。喜,对众生持欢喜友爱的态度。舍,舍弃怨亲分别和自己的财物生命以帮助众生。

  佛教的慈悲是对所有众生皆无分别的大爱,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平等,不分怨亲亲疏,不论信佛与否,甚至对伤害、毁谤自己的众生,都应以慈悲心平等对待。知恩、报恩,乃佛教伦理思想的重要法则,是做人应起码具有的道德。为人所应报答的大恩,有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师长恩等。

  六、随缘消旧业的生活观。佛教教人用一颗淡泊平常心来生活、处世:宽容、平和、自然,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不贪财色名食位,不慕虚荣,不追求感官享受。人有了平常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才能在当今令人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凝气静,才能让人性回归到纯净、充实、自由、洒脱的高境界上,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七、菩萨行的人生观。一切修学菩萨道以求成佛者,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众生,作一切众生的孝子,为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服务。弟子问佛:“谁将入地狱?”佛答:“我将入地狱,非但入地狱,而且要庄严地狱!”这种敢入地狱最深处救度众生,以庄严地狱为乐事的精神,曾鼓舞过不少仁人志士为民请命,为国捐躯,为真理献身。

  八、人身难得,成佛在人的人本思想。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一只鸽子,八万大劫都脱不了鸽身。《经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解脱自在的全部契机都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是众生自选的道路和自种自收的果实。

  著名学者王雷泉说:“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堕为畜生,也可以提升为圣贤,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自然、社会层面,使相对、有限、有缺陷的存在趋向绝对、永恒、完美。”

  九、知苦断集、涅槃寂静的成佛观。缘起性空,一切无常,就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诸相发生,于是佛教观察到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佛教要我们认识到产生人生诸苦的根源是贪、嗔、痴等烦恼,这叫集谛。只要从自心中止息、消灭烦恼,便会从诸苦中获得解脱,达到涅槃境界,不死,无生,无病,无恼,解脱,清凉,常(永恒)乐我(自在)净。

  十、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论。三界一切,业力所造,人生诸苦,以业为因。一切善恶行为叫业,一旦产生,就具有巨大的力量和功用,称为业力。报是由业所引生的结果:善的行为引生好的结果,恶的行为引生不好的结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众生的一切受用、贫富、贵贱、美丑、寿夭、愚智等,都是自己所造业的果报。业之受报,强者先牵,无有定期。有现报,有后报,有暂时隐伏待机缘成熟才受报的,极深沉极复杂,但“因缘生果,业必受报,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后受,不作不受”是其基本原则。

  有人说:为什么有善人受苦、恶人享福?因果通三世,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行善,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以后,才受好果。

  善恶有报乃一种不依人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法则,可以从人际关系、生活经验中去反复体认,以大量事实来证明,如骂人得骂,击人得击,贪污受贿受到法律严惩等。

  十一、业果轮回的生命观。佛教认为生命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河流,一期生命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

  佛教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依其心态之不同而区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鬼与地狱。前四种为圣道,不轮回,后面六道要轮回,在这六种状态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杂阿含经说:“这个身心灭了,又会以别种身心相续而生存。”这一道死了以后生到哪一道?那要看心的状态而定,心接近哪一道,死了以后自然就会投生到那一道,这种力量叫“业力”。

  十二、非空非有、不落两边的中道观。中道即不偏向任何极端、邪径的中正之道,它既是一种哲学观,又是一种方法,是佛教坚持用缘起法观察任何问题的根本立场。如佛教既反对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也反对无益的苦行,提倡八正道。中道是对立统一的,是圆融无碍的,佛学把中道理念贯彻始终。

  十三、三学六度严整的修证体系。全部佛教的学说,论证人们如何从痛苦中解脱,精深的哲理与具体的操作方法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庞大、严整的修证体系。

  三学:戒、定、慧。戒,诸恶不作,如戒杀、盗、邪淫、妄语可保人身。净心、明理、临事不受诱惑,坚决不做,是改正错误、防止犯戒的良方。

  定,禅定,思虑集中观悟佛理,可断除情欲,禅悦之乐大大超过淫欲之乐。修定的方法有专注呼吸、观身不净、观心、念佛、持咒等。慧,智慧,修学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理解领悟,并用以指导修持。戒为定基,由定生慧。

  六度即六种达到涅槃彼岸的途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布施,以自己的财物、技术、知识等施舍予需求者。忍辱,是忍受、承受能力的自我锻炼,忍受打骂欺辱怨害、冷热病痛而不生嗔怒,心不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动,对任何刺激都不执不取,在任何条件下都镇静安和。精进,是对毅力、意志的锻炼,其修持贯彻于诸度中。

  十四、佛法修学的核心——内证。生命的升华解脱,唯有向内实证,转识成智,破除我法二执,证我法二空。关键就在于对无我的体悟。内证是理性与直觉相统一的工夫。理性是慧学,直觉是定学,慧定一体,故佛学讲止观双运。

  佛法的核心就是和谐,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中,最后达到人心内在的和谐,无著无求,无有恐怖,无有挂碍。

  6、佛与成佛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宇宙万物、掌握众生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简称,是“觉者”义,觉的意思是觉醒、明了、领悟、智慧,所知正确真实而无邪见妄执的错误。“佛”不是全智全能、具有无上威权的至上神灵,佛是觉悟了宇宙人生实相、大慈大悲、人格最高超最圆满最伟大的人,是彻悟真理者,是自觉觉他的人生导师。

  佛的弟子叫僧伽、居士。菩萨是佛的好学生,是学佛学得最好的人,包括僧伽、居士。佛菩萨都是佛弟子的榜样,是佛弟子的师长,礼拜崇敬他们,是对老师的尊重,愿意向老师学习。

  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和众生除智慧的差别,始终是平等的。佛教认为“众生都具佛性”,众生只要奋发向上,都能成为智慧和德性高度圆满的佛。佛的作用只是把终极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交给众生,让众生个个自觉、自度。佛只是启蒙教师,被称为“人天导师”。佛陀揭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缘起性空,因果不昧,众生受苦享乐,都是自作自受。佛是大慈大悲的体现,没有世俗的爱和恨,不保佑谁,也不惩罚谁。

  人心是智慧的发光体,本性清静光明,只因被无明尘垢遮蔽,而产生主客分离、二元对立,只有转识成智,消除内心的愚暗,本有真智显露,便是成佛。因此说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

  人伦世界最完美的人格塑造就是成佛之道,人生的道德实践就是法尔道理的最高境界的呈现。

  太虚大师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达到内在的和谐,智光闪耀,便是成佛。世尊的教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潜能的本质特点,人类思想的能力。

  佛教中众多的佛,无论形象如何,总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并非抽象的精神实体,不是一种人格神或超级神灵,而是一种体悟真理的内证理性的象征。

  7、佛教、佛学、佛法

  佛教是以佛的觉智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着重教育人类向善向上。

  佛的言教称为佛学、佛法,彻底地揭示了宇宙万有的本性,被誉为博大精深的哲学。佛法是转识成智的观心法门,于是又被当成心理学。教主、教法、教团,宗教三要素具足,就被当成宗教。其实它超宗教、超哲学、超心理学。

  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内要觉悟人生本身,外要觉察宇宙环境,从而支配人生宇宙得大自由,获大解脱。佛法即佛教的各种教义和学说,是成佛的方法与途径,是佛陀宣示的一切理论与实践方法,其中包括了一切能使众生觉悟的思想及修行方式。

  佛法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是理论与实践统合的大智慧。其它任何—种知识、学问都包括不了佛法,而佛法却能包括一切知识和学问。所以说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就像宇宙一样无限。因此把佛法概括成几句话或几部经典或几种学说都是不全面的。知识是无限的,佛法也是无限的。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佛法,有的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人从艺术的角度,也有的人从思想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佛法,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佛法都是无限的,宇宙也是无限的。宇宙无限的理论也是从佛法上来的,科学的发达将会证明佛学的观点。

  日本著名学者木村泰贤说:宗教的本质是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追求精神的满足和绝对的自由,甚至憧憬无限生命的展开。佛立教就是为导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佛法以道德实践为根据,以生命的大圆满、无上的幸福与智能为目的。

  佛教从公元前两年的汉朝传入中国,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明清以降,中国佛教日渐衰落。近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视佛道为妖魔,太平军所到之处,寺庙被占,佛像被毁,经书遭焚,出家人被驱杀。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又将传统文化儒、释、道从思想上批倒批臭,十年浩劫,又被踏上一只脚,佛教被污蔑、糟蹋得不像样子。

  本来,佛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现象,佛教以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修养、人们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8、学佛

  现实生活中,众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妄想并执著那些虚幻不实的外物,贪、嗔、痴带来的物欲横流、争斗不休、急功近利,正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我们不知道怎么关心自己精神的渴求,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跟着时尚走,随波逐流,浑浑噩噩,被盲目的欲望引向深不可测的黑洞。

  想想看,如果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求取功名利禄上,那该是对生命资质的多大浪费啊!这些全都是些空中楼阁,无常一到,立刻灰飞烟灭。人类所创造出的一切物质财富,无论外表多么光鲜艳丽,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主人与生活的动机、目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且追求的不过是财色名食位;学佛是为了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佛法认为世事的不常不永恒为一种必然趋势,凡是因缘生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和合而成,或时刻变化的,流转的。我们将此理观察清楚,就可以不固执,不随着流转。取消了这些执著流转的观念,便可将心念证入(体会到)真实境内而得到真如,真常,极快乐,极安静,极平稳,极坦然,无挂无碍,自由自在,消除一切烦恼,痛苦,恐怖,得到最大解脱的崇高内心世界,这就叫学佛。

  佛教认为具备良知,清醒自觉,对人类社会和一切众生的幸福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有价值。

  佛教认为:世人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穷人因衣食愁苦,富人被贪欲煎熬,男男女女为欲火燃烧,但总的根源只有一条,即品德和智慧素质低下,作茧自缚,不能清醒自觉。这样的人群组成的人间社会也将是一个病态社会。

  解决这样的人生和社会问题,要从提高人的品德和智慧入手。消除愚昧,消除贪欲,消除自私,提高人的理智和自觉的道德,实现 “地狱变成天堂,人们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鲜花。”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是靠神佛的加持,而是要靠教化,即实施道德智慧教育。佛陀就说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恶,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无法直接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教化,使人们自脱。”

  德国波恩大学布莱克教授说:“佛教在当今西方国家如此深入人心,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它那深邃的哲理,一是造福于一切生命的崇高的价值观念。”

  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生死,提升生命境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利群生。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

  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所以说佛学就是心学,学佛就是修心,力争做到能以正念看顾好自己的心。

  佛法教我们在生活中历事练心,教我们能一点点放下自私自利之心态,并逐渐看淡以至消灭名闻利养心。这就叫“自净其心”。《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基本纲领,是佛教徒修持的根本依据。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上,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决不把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建筑在他人的损失和痛苦之上。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随地去做。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才能逐渐消磨一切以我为中心的自私习气,才能提升精神品质,从而在成佛的漫长道路上一步步前进。

  第五部分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择法。

  佛法高深圆融,博大精微,佛法惟其微妙,则难于领悟;惟其高深,则不易了解,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古文辞意艰深,佛教专用的名相术语特多,这对初学者确实困难重重。又因佛经是记载释尊四十九年内,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讲解佛理的意义与事实,因人而教,因时而教,因地而教;因而说法不同,入手不同,观点不同,着重点不同,读经者自难免感到困惑。

  佛教在两千多年流传过程中,由于各人环境不同,观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资质不同,依据的经典不同,虽真理则一,而探索真理的途径可能不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宗派。各种宗派,因对象的不同,内容悬殊,有的甚至互相矛盾,互相冲突。让初学者无所适从。八万四千法门,都说自家最高最好,也让初学者眼花缭乱。

  佛陀是大医王,佛法是应病与药,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成佛,关键是要当机,要药与病合。什么法最好?适合自己的法最好。怎样才知道这个法门适合自己?首先是自己喜欢,感兴趣,愿意修学这个法门;其次是自己的内、外条件适合修学这个法门;三是有这个法门的师父指导,如禅宗,没有过来人开了悟的师父指导,很容易出偏差。净土宗这方面的要求不高,多读净土五经、《印光法师文钞》《心声录》等,多看净土法门法师的讲经碟子,深信切愿,认真念佛,有机会去寺院参加净宗培训班、佛七,像庐山东林寺“百万佛号闭关修行”,就很殊胜。

  我的体会是,先从读佛教小册子入手,读得多了,对佛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去读经典,就有轻车熟路之感,较易把握佛法的精神实质。实则佛理不多,任读几种,就可以通达,在乎人有无深究的心。先不要匆忙选择法门,多读多比较,多试试多实践,在学修过程中再看机缘与条件。

  我先学的是禅宗,因为我在寺院静修时结识了一位禅宗的比丘师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参禅打坐。学了几年,才知道自己不是那种根器,为稳妥起见,于是改修净土宗。知识分子学佛,一开始就叫他老实念佛,他绝不可能老实。只有让他多读经论,对“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深奥义理有了真切的了解,又见到往生时的瑞相,产生了信心,然后才可能逐渐老实起来。

  经过几年的摸索、比较、试修,最终确定了自己终生要修习的法门,那么就要专精一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保证每天都有修习此法门的时间,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不要杂修,要咬住不松口,直到大限到来。坚持几十年,不问收获,只管耕耘,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位比丘每天拜佛三百次,长年坚持下去,疾病没有了,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而且得到了拜佛三昧。一位在终南山住茅棚的比丘,每天诵《金刚经》七部,感得天龙八部现身。有位女居士每天诵大悲咒,坚持了十几年,她祈求的大悲水,竟然治病有效果。上海一位博士,每天拜佛四个小时;成都一位女博士,每天背诵楞严咒五个小时,这是多么精进啊!有位老居士,每天念佛逾万声,坚持了二十多年,五次见到了阿弥陀佛,他深有体会地说:“念佛念进去了,心里舒服得很。”

  关键就是专精,就是坚持。不要怀疑,不要动摇,要坚信佛菩萨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

  不管修学什么法门,首先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即是四宏誓愿,没有这个思想基础,修学就成了魔事。其次要注意回向,回向给十方三世一切冤亲债主,回向给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回向给十方一切佛国净土,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量扩大心量。另外,要多拜佛,既消除业障,又是全身运动。高血压、容易头晕者,磕长头更好。拜佛如佛在,一定要虔诚,要恭敬,动作宜轻缓。

  2、急与缓。

  我认识一位博士出家的比丘,看他走路,好像一只腿长,一只腿短,总有点毛病。原来他在练习双盘时过于精进勇猛,将膝盖韧带拉伤了。这种例子不少。西安卧龙寺禅堂里坐香刚开始,一位比丘突然腿抽筋,他用双手死死压住那只腿,疼得大汗淋漓,棉袄都湿透了,坚持到打板。结果落下了终生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这是修行急于求成的典型。

  有的居士十分精进,整晚打坐,半夜两点起来拜佛忏悔。佛陀也没有提倡夜不倒单,叫弟子至少中夜、后夜(11点至凌晨3点)要保证睡眠,那正是肝胆排毒时间。寺院里一般凌晨4点或4点半打板起床,6点早饭,11点半过堂,下午6点晚饭,9点止静。“寺院三顿早,免得饿鬼吵。”这个作息制度非常科学,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半夜至凌晨4点是脊椎造血时间,要熟睡;7至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时间,所以早饭宜早,多吃淀粉类食物提供大脑活动的能量;夜晚胃空,有利于胃粘膜细胞修复,所以晚饭宜早宜少。

  过缓,懈怠,悠哉游哉,没有如救头燃的紧急感。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我练习双盘整整八年,现在勉强能盘上几分钟,最高纪录十分钟,还有附加条件,气候冷不行,关节僵硬,还要先单盘一阵,才能双盘。后来在网上看到“晃海”的视频,在盘坐前先练习晃海,使气血流通,关节和软,再去双盘,时间大大延长,现在能双盘一个小时了。“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但身安则心安,腿练好了,打坐的时间就可以长一些,注意力就集中一些。师父批评我:一点不精进,腿刚有点疼,赶快放下来,就像烧开水,才起鱼漩子,就把柴火抽出,一辈子也烧不开!哎,怕苦怕累怕疼,意志薄弱,耐受力差,是多生累劫的习气,难改哪。

  世尊曾说:修行就像弹琴一样,弦要调得不紧不松。可是紧与松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因为人与人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就拿双盘来说,有的人喜欢蹲着,蹲下去,臀部能贴着脚跟,说明他关节活泛,韧带弹性好,很容易练成双盘。怕蹲的人,如本人,练双盘就很困难。八年来,我每天单盘打坐后都要练一阵双盘,还要专门锻炼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像古人那样练习跪坐,臀部上下反复压脚后跟,才取得了双盘几分钟的成绩。我的体会是,单盘是双盘的基础,单盘时左下右上、右下左上都要反复练,单盘姿势越标准,双盘越容易练成,双盘时两腿六个关节都改变了常态,又增加了对小腿骨的磨压,所以比单盘困难得多。

  3、杀生。

  我最讨厌蚊子、苍蝇、老鼠,过去遵照最高指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一旦发现,就“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读佛书以后,知道这些坏东西跟人一样平等,也有佛性,将来也要成佛,而且它们还是我过去世的六亲眷属,确实让我难以接受。

  2001年我参加乐至县报国寺净宗培训班时,有一位北京来的比丘在台上讲,心甘情愿让蚊子叮,就是六度齐修,不打它是持戒,让它吸你的血是布施,又痒又疼是忍辱,如如不动是禅定,坚持让蚊子叮是精进,认识到让蚊子叮是六度,这是智慧,是般若。高则高矣,俗人如我等,确实难以做到。

  不打它,赶它走,蚊子、苍蝇们又不听话,跟你捉迷藏,真是无可奈何。四川大学就有这么一对学佛的夫妻,夏天晚上发现有蚊子侵入,妻子就命令丈夫把它们赶出去,丈夫挥动衣服,满屋子追逐奔驰,折腾了半夜,也无战果,惊动了左邻右舍,在川大传为经典笑话,成为学佛是头脑不正常、迂腐的证据。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了我许久,直到读了台湾大德圣严法师的文章《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才消除了疑惑。该文说:“从原则上说,不杀生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它动物是轻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乃至老鼠等的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池、浴室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去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是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生。”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杀伤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及其它劳务,也会无意杀伤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蚊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

  4、吃素。

  汉传佛教,特别重视素食,出家人素食是守戒。学佛的居士,常常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学佛。其实,学佛与吃素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并不同步。一般人看到有些学佛的,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还要另备一套锅碗,家庭里的亲人感觉讨厌,以为素食、荤食,一家两锅太麻烦。

  学佛的居士,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在社会,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里清净,使家庭中其它的人,觉得你在学佛后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气,贪心淡,瞋恚薄,对人慈爱,做事更负责,使人觉得学佛在家庭、在社会上的好处,那时候要素食,家里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生起同情心,渐渐跟你学,如一学佛就学吃素,不学别的,一定会发生矛盾,引起讥嫌。

  虽然学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确是汉传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说素食可以培养慈悲心,不忍杀害众生的命,不忍吃动物的血肉,不但减少杀生业障,而且对人类苦痛的同情心会增长。以世间法来说,素食的利益极大,较经济,营养价值也高,可以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痛,可以减肥。

  学佛的人更应该提倡,但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学佛的标准提得太高,认为学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学佛的人就会问:你吃素吗?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不吃素呢?这样把学佛与素食合一,对于弘扬佛法是有阻碍的,吓得许多人不敢来学佛。

  我在寺院里跟大家一起吃素,回到家里,老伴吃素我也吃素。她有胆结石、胆囊炎、胃溃疡,吃了三四年素,胆结石缩小了,胆囊炎、胃溃疡也没有复发。我到长兄家去做客,他们吃荤,我也随缘,堵住这位医师的嘴,否则他就要攻击佛教不讲科学,学佛不讲营养。不要过分执著,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弘法利生为原则。

  5、放生。

  我认识一位学佛多年的女居士,早晚课诵倒背如流。她丈夫庆祝生日,大宴宾客,杀了不少鸡鸭鱼,她为了替丈夫赎罪,就买了十个人工养大的乌龟,准备放生。可是当时是寒冬腊月,乌龟正在冬眠,河水又冷。于是她就把乌龟分别装在纸箱里,放在床下。屋内气温高,干扰了乌龟冬眠,乌龟在纸箱里爬来爬去,拉了几天稀,就一个接一个地死掉了,十个还剩下两个活的。她一看等不到春暖花开,就赶快把两个幸存者放入冰冷的河水里。这两个是死是活,只有天知道。

  现在有许多人,每天大鱼大肉,还以吃珍稀动物为荣,一个月放几十块钱的生,就以为功过相抵。许多学佛人抱着放生能求得自己和亲人身体健康、现世安乐的自私动机,与佛菩萨做生意:我放了这么多生,你还不保佑我么?一些人过分宣传放生的功德,有位法师在法会上讲:放蚊子的幼虫最划得来,一块钱可以买几千条命!

  我听得背皮发麻。蚊子的幼虫长大干什么?吸人的血,而且传播可怕的疟疾。本人就得过疟疾,冷的时候全身发抖,牙齿打战,热时高烧41度,烧得打胡乱说,不及时治疗,是要命的,全世界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疟疾。请问:买蚊子的幼虫放生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是有功还是有罪?这样的片面宣传,这样的推波助澜,于是各地放生组织如雨后春笋,放生活动蓬蓬勃勃,结果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各地报刊电视台均有这方面的报道。

  05年11月1日《南方日报》载:广州白云山放生近万只麻雀,死了8000多只,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06年2月26日北京《竞报》载:后海放生的30多只甲鱼,闷死在冰面下。06年5月23日《北京晚报》载:有人不当放生,导致500条蛇大闹居民区,怨声载道。07年3月8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台报道:北京八大处的山上,放生的鸟儿尸体到处可见,皆因冻饿而死。

  我住在汶川县莲花山顶的莲池寺时,一群都江堰的居士来朝庙,他们在半山坡放生了几百条蛇,其中还有毒蛇。每次上山下山走这条路过,我都提心吊胆,害怕路边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毒蛇来。过往的山民破口大骂放蛇行为,诅咒这些放生人不得好死。你们看,这种不考虑后果的放生,造成了多坏的社会影响,对佛教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对弘法利生是有利还是有害?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种放生活动进行指责。而且由于大规模的放生活动,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大肆捕捉野生动物、贩卖野生动物。庐山东林寺办的《净土》杂志07年3期载文批评这种商业化的放生活动,说“商人为供应放生之需,常不择手段滥捕野鸟、海龟等野生动物,造成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加速野生动物的灭绝。放生行为只有加速猎捕行为。”

  你放生一只,在猎捕过程、运输过程中会死亡八九只。捕鸟人发现有受伤的鸟、生病的鸟、弱小的鸟,知道卖不成钱,立刻往石头上使劲一摔,摔得粉身碎骨。有一种鸟叫张飞鸟,性格暴烈,关在笼里,拚命撞笼子,直到头破血流,死而后已。这种酷爱自由的鸟儿不少。有一种山雀,专吃松毛虫等森林害虫,国家林业部定为重点保护动物,捕鸟人才不管这些,只要能卖钱,照抓不误。抓获后喂粮食,不吃,只吃虫,结果是饿死。许多鸟都是只吃虫子,抓获后也只有饿死。这些只吃虫子的鸟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

  有人狡辩说:“我放生是我的功德,他们害命是他们的罪过,与我无关。”平心静气地想一想:真的与你无关吗?如果大家都不买野生动物放生,商人就不会收购,不收购,就没有人去捉。所以“这样的放生行为不仅没有功德,而是在造业!”是在杀生,大量地杀生!你说你是有功还是有罪?是功大还是罪大?

  《广东佛教》杂志07年4期载文:“而且法律规定非法收售、购买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你购买野生动物去放生,还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你知不知道?

  有人又说:那我不买野生动物,我买人工饲养的草鱼、黄鳝、泥鳅、乌龟,总没有问题吧?这是缺乏科学知识的说法。“放生后的动物,离开原来的生长环境,常因适应不良而死亡;”如同温室里的花,突然搬到室外暴冷、暴热,受得了吗?这不是放生,而是放死,只不过换了死亡的地点而已。“侥幸不死者,常造成放生地环境改变或生态上的不利影响,间接影响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甚至引起严重的生态灾难或疾病传播”。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而不是为了得什么功德。学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要学会看破、放下,放下贪嗔痴,放下我执,放下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为中心的自私观念。

  凌海成大德说:“放生要有学问。有的动物放之则生,有的动物放之则亡。放生变杀生,善事成恶事,与初衷相违,是不谙放生学问所致。放生有大学问。热带动物,不可寒带放生;寒带动物,不可热带放生;海洋动物,不可淡水放生;淡水动物,不可海洋放生;人工养殖动物,不宜野外放生;季节迁徙动物,不宜过季放生;凶猛危险动物,不可胡乱放生;危害其他物种生存的动物,不可随意放生。”

  他还说:“放生的概念,不妨加以护生的概念。放生,一放了之,可以不负责任;护生,护持生存,不可不负责任。放之护之养之,以科学为依据,不必一概而论。”

  印光大师也说:“生亦不可乱放……是宜极力提倡戒杀吃素,以为根本解决之法。”我们应该听印光大师的话,极力提倡戒杀吃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6、持戒

  有人说:学佛不自由,戒律太多。他们不敢学佛,怕受戒,怕犯戒。他们以为:不学佛,不受戒可保自由,学了佛,受了戒就不自由了。其实,不论学不学佛,受不受戒,做错了事,便要负责,便要承担后果。这是自然规律,造了恶因,必有恶果。

  若不学佛受戒,对因果律不了解,做坏事的可能性更多,造下了恶因,自己还不知道,其后果就可怕了,其下场就可悲了。若学佛受戒,懂得因果律,就不会造恶因。即使犯戒,赶快忏悔,及时回头,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行是不造恶因的保证,是获得善果的前提,是修习定慧的基础。受了戒,虽会偶尔犯戒,总比不受戒而经常作恶好得多。因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便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便有一天的功德。

  7、出家与在家。

  为什么有出家的制度?因为要将佛教传下去,要弘扬佛法,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它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佛教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它,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发展的主体。有出家人存在,表示佛教存在,佛法存在。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汉传佛教出家人示现三大特点:僧装、素食、独身。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为了事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摆脱家庭欲累,而专心致志地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这次居士培训班上,一些学员当面问讲课的两位博士:“你为什么不出家?”如果问我,我就会反问:“你为什么不出家?”他们又问讲课的比丘:“你为什么要出家?”这种问法是非常不礼貌的,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有的人,一学佛便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不可。有的居士一见年轻人学佛,就劝别人出家,使人不敢来学佛。这些作法都是错误的,对佛教的正常发展极其不利。有句话说得好:劝人行善,莫劝人学佛;劝人学佛,莫劝人吃素;劝人吃素,莫劝人守戒;劝人守戒,莫劝人出家。意思是说,弘扬佛法有不同的层次,要当机,对低层次的人,不能提出高层次的要求,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出家不易,应先做在家居士,搞清楚佛教基本道理,依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愿意献身佛教,且要福德因缘具足,本人、家庭各方面条件具备,要先在寺院住几年,全面了解出家人的生活,充分考虑自己能否适应,出家以后能干些什么,还要做好俗家亲友的思想工作,不能让他们对佛教心生怨恨。一切成熟,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对佛教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台湾原国防部部长陈诚的孙子,哈佛大学硕士毕业后出家为僧,父母、亲友都表示祝贺。

  出家是大丈夫的事,通过生活形态的转变,为修行带来突破与助缘,最终自度度人,度父母。他们探索、求证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不同于世俗的积极奋进,是更崇高、更美好的人生追求,这要有高尚的情怀和坚韧的毅力,要能真切发心,要正信特别坚定,对佛法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持守出家戒,能勤苦修行,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作出家事,甚至犯戒,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害了自己,又给佛教带来恶劣影响。

  出家,并非是一般人误解的“离家出走”,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出离自私烦恼,出离狭隘的小家。出家,并非六亲不认,父母依然是父母,出家人对父母之孝心是更超越的。一位出家的孩子如何报父母恩呢?佛陀曾说:即使亲手扶养父母百岁,或令父母过着君王般、有权有利养的生活,也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于万分之一。

  真正能报父母恩的,乃是精进修学佛法,再度化有缘众生,缘最深的当然是父母。报恩的最佳方式是使父母增长善法善行,皈依佛门,使父母生命品质提升。出家的形象,加上出家所累积的善法功德,最容易影响父母,感化父母。佛陀成道后归国度化父母眷属,便是最好的例子。依佛陀的教导,出家修道,是以德行的提升来感化度化父母,共同修善向上。这是比一般世间的孝道观更为超越的。

  有人说:出家人抛妻别子,太不人道,太不懂感情。

  未婚就出家的僧尼少牵挂,有利于专心办道。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半路出家,实不得已。为了追求人生的终极真理,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实相,为了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只有辞亲割爱,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

  至于感情,佛教认为:男女之情以性爱为基础,与性欲紧密相联,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排他性,属于有染污的贪爱。男女互相好奇,互相迷惑,互相吸引,互相利用,互相占有,又互相给对方制造烦恼和痛苦,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贪爱,被作为佛陀四圣谛中“集谛”的主要内容,过患甚多。贪爱令人热恼不安,欲火焚身,十分难受。由贪爱造业,纠缠不清,因业受报,跳不出六道轮回。贪爱、淫欲障碍禅定、神通,使人难以开发出潜在的功能。《四十二章经》说:“人怀爱欲不见道。”这种情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不能执著。出家人要想彻底、快速了生死,必须断男女欲,必须斩断情执。

  有人说:现在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出家,自己不是白学了?社会和家庭不是白培养了吗?

  这些知识他们没有白学。佛教要求行菩萨道的大乘行者,必须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知识,所谓的“五明”。为什么?世法(世间学问)和出世间法(佛法)是相通的,是一不是二,世法掌握得越好,对佛法领会就越深。这就是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脑电专家诺贝尔奖得主艾克理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容易理解佛法的原因。另外,学位高,也便于去度化同类的人,佛法叫同事摄。

  他们没有白学,社会和家庭当然也就没有白培养。现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而精神文明大大滞后,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宗教家为挽救世风、人心贡献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中国佛学院慈云法师说:“目前住持佛法主体的僧尼队伍,可说是整体素质较低,龙蛇混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僧尼来自农村,初中和更低文化程度者占了大多数。”“乱收徒、滥收徒情况严重”,“不少僧人出家动机不纯。”“佛教界对人格低劣的僧人,淘汰机制不顺。”

  人们到寺院,看到这种阴暗面,就对佛教产生极坏印象,认为佛教一团糟。有的甚至一叶障目:“现在哪还有真和尚?现在和尚是一种职业了!”但这和佛教的本质毫不相干,不能遇到一个坏果子,就断定这棵树上的果子全是坏的。研究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把握它的主流和本质,对宗教也不能例外。

  他们误以为僧尼即代表完善而无可批评之佛,又以为只要出了家,马上就成了高僧大德,不食人间烟火,道貌岸然,言行不俗。殊不知和尚的学识和修养,程度深浅,各人不同。高僧大德毕竟是少数,而且也不是三五年就能修成。

  一些僧尼其行为不足以为一般人的表率,或言行不能一致,或修持工夫不够,人遂误会佛法为不足崇信,实则我们应“依法不依人”。我们是学佛,学佛法,而不是学人。不能误会僧尼个人的好坏即代表整个佛法。

  太虚大师说:“僧格清高,佛法兴盛;僧格卑污,佛法衰替。”迦叶尊者告诫:“将来佛陀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而是在僧团的庸化崩溃。“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家人指出肩上的责任:要绍隆佛法,必须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你的形象随时随地在影响着周围的人,稍一放纵,就会给圣教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许多人以为和尚,特别是有名气的和尚,不能生病,更不能横死:“他们道行那么高,怎么会得癌症、怎么会遭车祸呢?他们在保佑信众,怎么连自己都保佑不了呢?”这些认识是对佛法的无知。

  人的命运,都是因缘关系的表现,实为其过去许多世所思所想所说所为产生的结果。往日造何因,目前现何果;今日种何因,他日现何果。这一世的命运,不能只找这一世的原因,还有过去无数世所造的因。如果说要保佑,只能自己保佑自己:起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就是最可靠的保佑。因为它符合因果律,符合自然规律。

  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净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谬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甚至有人说:出家人什么都不做,是寄生社会的消费者,一点用处都没有。

  出家人虽没有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其实许多乡村、山区的寺院种的有农作物),但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勤佛道”。一般寺院,凌晨4时僧众就要上殿做早课,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除修行自利外,还要宣扬真理,弘扬佛法,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使社会得到安定,预防犯罪于未起之时,怎能说是社会的寄生虫呢?

  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医生、人生导师。例如《佛法与婚姻》一书刊行后,颇受欢迎,作者“观雾”就是一位大学文化的比丘,书中的素材就来自居士们向他的倾诉。

  任何人若指责僧侣“不事生产”,可能都已不慎骂到自己。试问:除了直接从事农工业者之外,谁有资格骂别人“不事生产”?任何一种身份职业的人,都可以用他的方式服务社会,人类社会分工不同,互相依存,僧侣也不例外。他们常年在寺院为信众或弱势者服务,无形中化解了多少人心的苦闷与罪恶,鼓舞了不少人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这些若换算成钞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还有人说:寺院中等级森严,分什么政治和尚、管理和尚、劳务和尚……

  他们所说的政治和尚,是指在各级佛协担任领导职务的,出席政协、人大会议的。寺院并不是世外桃源,也是社会的一个单位,总得有人出面与政府打交道,与社会其他单位打交道,总得有人代表佛教发言,反映佛教徒的愿望和心声,这是必须的,无可非议的。

  他们所说的管理和尚,是指方丈、住持、监院以及八大班首。寺院是一个单位,很像50年代末的农村生产队,总得有队长、会计、出纳、粮食保管员、伙食团长等,寺院要维持正常运转,还要有人扫地,守殿,种菜,看门,干各种劳务,这是分工的不同。

  此外,寺院里还有讲经说法的和尚,有办佛教刊物、网站的和尚,有闭关几年不与外界接触,专心修行的和尚,也有经忏和尚,这些都是正常的。

  至于说等级森严,任何社会都有等级,不可能绝对平等,西方提倡的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经济待遇等方面不可能平等。佛教宣说的平等,是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而事相上不可能平等。

  8、学佛误区。

  青年居士、知识分子居士在佛教徒里数量要少得多,主要原因是宗教是精神鸦片、佛教迷信落后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覆盖了社会各阶层。一些学佛的青年、知识分子,一般不敢在单位和社会上,公开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别人议论为头脑不正常,怕受歧视。他们很少跑寺庙,偶尔去只是为了找佛教书籍。下班之后就躲在家里看佛书,越看越觉得佛法博大精深,确实揭开了人生宇宙的实相,慢慢地产生了信仰。

  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只要你肯认真看佛书,只要你对真理有求索的精神,最终你一定会对佛法产生真诚的信仰。

  城市青年居士,许多人不善于处理工作与学佛的关系,事业上失去了上进心,错误地认为那是世间名利,不值得追求。这也是产生“佛教消极悲观”误会的原因之一。

  这些青年居士食古不化,不理解“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免角”,他们不懂得工作与事业是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佛恩)必不可少的内容与途径,菩萨行的六度、四摄都离不开它,是弘扬佛法的极大方便与最佳手段。一位名人、一位事业的成功人士、一位社会地位高的人去弘扬佛法,就比无名之辈去弘扬佛法,影响力就大得多,效果有如天渊之别。

  我一直遗憾妙真法师(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过早离开人世,如果不是这样,三五年后她出来弘扬佛法,将会带动多少演艺界的人士学佛啊。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它自有入世的一面存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所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实的人生问题。佛教四圣谛的根本教义、八正道的基本内涵,无不以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内核是一种人生哲学。

  佛法对出世理想的追求,不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简单否定、一味逃避或故意轻忽,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和努力改进来实现的。离开了积极的入世精神,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失去了意义。

  佛经上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说修行要在世间,觉悟也要在世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间,逃避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你要学佛,就必须与世间的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才能化导群众。

  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佛教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欲则刚”,因此更彻底、更积极、更无私无畏。一个人要想成佛,除了具备般若智慧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度众生,要以这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

  城市青年居士,许多人不善于处理学佛与婚姻家庭的关系,不少人学佛后,脸上无喜色,胸中无热情,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变得冷漠、孤僻、古怪、不近人情,言行举止不正常,神经兮兮的,不愿意尽妻子(或丈夫)的义务与责任,失去了家庭和睦与喜乐,甚至造成婚姻破裂,给自己和亲人带来极大痛苦,“学佛学得家破人散!”给佛教造成极不好的影响。

  你明明知道人生如戏,但你仍然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敦伦尽分,妻子要像妻子,丈夫要像丈夫。这就叫空有不二,这就叫中道,这就叫智慧,这就叫佛法。

  所谓的“觉醒”,意味着拥有一颗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心,发现自己逃避现实的行为,愿意负起该负的责任,承认并改正过去所犯的错误,做好修正偏差的准备。要懂得:最重要的人是――“跟你在一起的人”,因为你们朝夕相处,关系密切;而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他行善”,因为我们必须仁慈,然后整个世界的人将会很快乐,你自己和你的家庭更是其乐融融。

  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让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般人不学佛,固然有许多执着,但学佛后,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执着:这样不对,那样又不符合佛教规矩;整天头上安头,无事找事,如卧室里贴了佛像,就不能过夫妻生活;坐的时候不能背对着佛菩萨像;屋里成天香烟缭绕,家不像家,庙不像庙。举一个典型事例,一位大学文化的青年男居士,新婚蜜月期间,躲进寺院读《楞严经》,反复吟诵“玉体横陈,味同嚼蜡。”“淫欲不除,尘不可出。”

  其实,这样的修行已经出了偏差,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祥和。这也是“学佛是头脑不正常”误会产生的原因之一。学佛是快乐的事情,是心情舒畅的事情。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啊!

  9、小处着手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上,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身、语、意是否伤害了别人,是否损人利己,不断地克服多生累劫形成的一切以我的利益为中心的自私习气,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磨掉心镜上的尘垢,本有真心才能放出灿烂的光芒。

  我在圣泉寺住的时候,有天快到中午时,来了几个绵阳的女居士,她们跑寺庙很有经验,先守在厨房,等菜炒好后,就拿起舀菜的勺子,跟随端菜人进了斋堂,每人整满满一大碗菜,站在我前面的胖居士,一边往碗里舀菜,一边说:“我是菜虫,多吃新鲜蔬菜身体好。”这时候盆里已现底了,她还在往自己的碗里垒。轮到我时,菜盆里只剩下一些汤,而我后面还排着六七个人。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也配学佛?下辈子只有当菜虫,一条肥肥胖胖、身体健壮的菜虫!

  我在莲池寺住时,来了三四个都江堰的女居士要交功德款,老和尚叫我在本子上记。每人交了十块钱,写了一长串名字,老公、儿子、女儿、孙子、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她们在寺院住了五六天,有人提出回去,其中特壮特肥的一位说:“着什么急!住在山上多凉快,多舒服,回到城里受热,哪点安逸?”十块钱,包吃包住五六天,还要继续凉快下去,而我在这里长住,每月交两百元。这种吃寺院、吃十方信众供养的学佛人,下辈子还不变牛变马还债么?

  打开水,打饭,不遵守先后次序,这更是住寺居士中屡见不鲜的现象。这都是把学佛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把学佛与修心、修正自私自利之心割裂开来。学佛首先要破我执,破除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习惯思维模式,要随时随地想到他人,想到大家。

  佛教菩萨乘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不求回报,不论得失。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作为佛弟子,就要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追求真理,实践真理,传播真理。

  10、神通问题

  对超出人们常识的特异功能、神通现象,不能仅以自己狭隘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我们对它如发生疑惑,第一应当求科学上的回答,在目前科学的境界上看,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它,没有法子证明它有,但是也没有方法证明它绝对没有。第二应当试用佛法来体证,假使对些许的异境或异相能稍有体证,神通一事就不难推知其为禅定深时应有的现象。人类的大脑细胞90%以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我们的潜意识具有神妙的力量,一般人都不会运用,一旦能运用了,自然可以说是神通。神通是修练定力而使潜意识产生妙用来影响环境,是宇宙本然法则的显现,人心潜具功能的显现。

  我有两位兄长,都是名牌医科大学毕业,我给他们推荐了不少佛教书刊,对缘起性空的哲理、戒恶行善、宽容助人的道德规范,佛法的核心就是和谐这些观点,他们都表示赞同,但是他们坚决不相信有前生后世,坚决不相信有六道轮回,坚决不相信有鬼神,是典型的断见论者、唯物论者,代表了绝大多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他们说:如果有鬼神,把它请出来,我们亲眼看见了,就完全相信佛经上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用谁来劝说,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

  现在,要弘法利生,必须以教外人士、特别是教外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而断见论是弘法利生的第一大障碍,可是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引起佛教界的重视,众多佛教杂志上难得见到批驳断见论的文章。

  有句话说得好:“智慧度学人,神通度俗人。”现在学人太少,俗人太多,这真是末法时代的悲哀。原始佛教一般不允许显示神通,因为那个时代,有神通的外道多得很,而佛法是以智慧见长。佛法禁止卖弄神通,神通只是圣末边事,若与智慧相比,是次要的。不重智慧专重神通,是舍本逐末。

  大乘佛教是允许显示神通的,龙树菩萨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断见论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潮,不用神通难以度化刚强的众生。凡夫肉眼不见地狱饿鬼的苦,看不到苦果,他就不怕种苦因。不知道宿命,就对善不进,对恶不怕,于是懈怠。阿罗汉想到在地狱中受的苦,他就流汗,甚至流出血汗,知道可怕。阿罗汉得了通,所以不忘,一般众生都忘了,地狱中人更健忘。所以神通度众,效果特佳。但是许多佛教界人士误解了佛说“不尚神通”之意愿,而排斥佛教的神通,以为不可讲神通。这都是矫枉过正的偏差!

  佛法的目的是济苦度厄,倘若我们能以从戒定所得的智慧来诊断人们的疾病根源或因果,帮助他们脱离苦难,并且接引他们来信仰佛法,读佛经,行慈悲,这又有什么不对呢?如妙法老和尚、水莲居士运用天眼通、宿命通就度化了不少人改恶从善,皈依佛门。美国万佛城的宣化上人说:为了度众生,你有神通就显出来。就怕你没有神通。

  学佛十几年,总的体会是,首先要起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什么叫“好”?有利于他人、大家、人类、众生,有利于佛教,有利于弘法利生。对弘法利生是有利还是有害,是检验好与坏的根本标尺。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如果人都没有做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连起码的公民道德准则都作不到,还学什么佛?

  在此基础上,文化程度高的,应该多读佛教书籍,搞清佛教的基本道理,不断加深对佛法的认识,将佛法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融合,学佛就是修心,在起心动念上下功夫,牢记对弘法利生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个标准,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佛法的主要精神就是和谐,从消除内心的贪嗔痴,达到自心的和谐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宇宙的和谐。当内外一致,泯灭了我执、法执,就到了佛的境界。

  附一 二 世 奇 人(摘要)

  原载:海南省妇联主办《东方女性》杂志2002年第7期。

  作者李书光:海南省计划生育局副处长,学医出身,在1984年《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第7卷第4期发表《一例枸椽酸杆菌误鉴分析》,在《新医学》1984年7期发表《肠道蝇蛆病1例报告》等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李书光从朋友处听说此事后,一种揭示事实内在联系的科学责任心促使他亲自去调查,他坚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任何现象的成因必然具有内在的客观联系”。《东方女性》杂志收到稿件后,立即派出记者与李书光、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海南省遗传学会秘书长符生苗先生等前往调查核实,并调查“唐江山的家谱和他母亲林顺流的家谱”,写出了《对“二世人”唐江山的特别调查》。本摘要综合这两篇而成。

  在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居住着一位叫唐江山的“二世奇人”。据唐江山父母及村里老人说:唐江山3岁时(1979年)的某一天突然对父母说:“我不是你们的孩子,我前世叫陈明道,我的前世父亲叫三爹。我的家在儋(dan)州,靠近海边(在海南岛北部,离东方市160多公里)。”他还说他是在文革期间武斗中被人用刀和枪打死的。更为奇怪的是他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儋州方言。(注:东方市讲闽方言,儋州人讲军话,一种由不同方言形成的特殊地方方言。)他的腰部还留有前世被砍的刀痕。唐江山6岁那年,父母禁不住他的再三催促,在他的指引下乘车来到唐江山前世所在地儋州市新英镇黄玉村。6岁的唐江山径直走到陈赞英老人家:

  “我走到三爹面前用儋州话叫他一声三爹。三爹大惑不解。我说,我是你的儿子陈明道,那年被人打死,后托生到东方感城不磨村,现来找你。三爹惊得目瞪口呆。我知道我这么小年纪,说话大人不相信,我便跑进房间,把我死后他们给我立的神牌抱出来,对他说这是我的神牌,现在我是活人,不要放在上面了。并且告诉他,我以前睡哪个房哪张床,并一一找出我以前常用过的东西。三爹见我说得一丝不差,确认了我是陈明道后,他一下子抱起我大哭不止,我也抱着他哭,跟着我一起来的唐崇进父亲也哭。这时,惊动了四邻,东方那边的父亲把事情经过向他们说了。一场伤感过后,三爹把我放下。我这时才见到很多人。这些人中有亲人二爹的儿子陈军助弟弟(我在前生比他大),还有以前的好友,每一个人我都认得,并且上前叫他们名字,说以前与他们一起做过什么事,说得一点不差,他们不得不承认我是陈明道。”

  接着他认出了自己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以及村里其他亲友,他还能认识他前世的女友谢树香: “有一天我见到一位3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在人群中偷看我。我认出她来了,便叫起她的名字。这妇女一听大惊失色。我便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说你是谢树香嘛,我们以前是好朋友,你不要怕我,我很想念你。”接着唐江山说以前曾与她在北门江堤上散步,一条毒蛇,咬了她的脚背,自己用口为她吮吸毒汁,然后把身上穿的白衬衫的袖子撕破为她包扎,背她回家。“她听我说得一点不错,勾起了心中的往事,眼泪流了出来,一下子抱起我大哭。她哭,我也哭了。”

  “第一次来黄玉村,村里的亲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正式确认了我与三爹的父子关系。这时母亲已去世,二个姐姐、二个妹妹都已出嫁,三爹成了孤独的五保户。我这一来,他得到了亲情的欣慰。”

  “村中的人对我都很好。有些人是我(陈明道)以前的要好兄弟朋友,有些人我是他的兄长叔伯,现在我都比他们小,他们都是我的兄长叔伯。我(陈明道)以前在黄玉村是一个好青年(团支书),没有得罪过什么人,还为村里做过一些好事,现在他们如待故人陈明道一样对我。我长大后准备结婚时,村委会干部曾讨论过,提议我搬回黄玉村结婚,由村里各家各户捐款盖新房给我们住。”“我回来住固然愿意,可以给孤独的三爹带来更大的欣慰,照顾他的晚年。但我也考虑,今生父母会有意见,我也舍不得离开他们。前生已经不幸造成三爹晚年孤独,现在怎么忍心再制造新的骨肉分离?另外,还要黄玉村的兄弟叔伯捐钱,担当不起。故我还是决定在不磨村结婚,与今生父母住在一起。”

  “三爹在黄玉村,是五保户,他心中的孤独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常去看他,他也来看我。不幸的是,三爹于1998年去世了,他死前一个星期我还带钱给他做生活费。三爹走了,我带着妻儿前往料理他的后事。”“三爹死了,一切葬事完全按那里的习俗,以他亲生儿子陈明道的身份安葬他。葬事过后,我们一直在黄玉村守灵尽孝三个多月。”

  “三爹虽贫,但也有一些屋基园地。现在三爹去世了,但村里的人认为陈明道还活着,我就是陈明道,要把这些财产归我。我说千里程途,我要这些东西干什么,都归我二哥陈军助吧。”

  陈明道初中毕业,唐江山只读过小学二年级,他的文化水平、智力与他的学历存在很大差距,好像认得许多字。“这些字我感觉是以前读过的。比如说我6岁那年,还没有上过学,但‘新英’、‘黄玉村’、‘儋县’这几个字,我见着便认得。现在也是这样,有许多字,见着便认得,可以读出来,但写便很难写出来。”“以前我当过民兵经常弄枪,现在生在东方,从未见过枪,但步枪、大肚驳壳枪,以前玩过的都很熟悉。这些枪现在拿来,我可以很快把它拆掉,又很快装上去。现在如果有枪,我可以射得很准。” “以前我还开过二吨半车,现在没有车开,从未开过车。但现在我感觉开车技术、手势我都很熟悉。如果有二吨半车,我不加学练马上可以开。”“这些手艺,实际上是以前(前世)学过的。”

  陈明道的大姐陈木彩,63岁,她说:“我就只有陈明道这么一个弟弟,唐江山来认亲后,我问他,我的弟弟前世身上有什么特征时,他说陈明道的左腋窝有一颗大黑痣。就凭这一点,我就认他了……”

  黄玉村副村长冯刚举:“我当了二十多年的村干部,都是现场见证人。我们村委会对此事的态度是不宣扬,也不否定。唐江山认陈赞英为父,在物质上他没有什么利益。他来认亲是东方那边父亲亲自跟来的,而且两地相隔那么远,八辈子够不着,从心理上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

  村干部陈必宏,49岁;赵裕杰,43岁,纷纷提供当初唐江山第一次来认亲的细节:唐江山6岁来的时候,能够分辨出哪一位是长辈,陈明道应该叫叔叔或伯伯,并用儋州话讲得很顺畅不结巴。他指着一个比他大30多岁的男人阿四说,咱们以前是很好的朋友,并且一起在北门江中游过泳,摸过鱼虾。咱们还在白衣庙敬神烧香,结拜过兄弟,还一起去那棵古老的龙树上摘过果子。听唐江山说完,两人抱头痛哭。

  对陈军助夫妇进行了采访: “唐江山第一次回来认亲,整个事件我都在场。那是1982年中秋节刚过,当时唐江山才6岁,由他东方那边的父亲背着,他从黄玉村路口径直走到我现在居往的地方。这段路有500多米,且七拐八绕,就是对于一个在黄玉村生活了六年的孩子,也是极不容易找到的,何况是一个相隔了160多公里的地方,一个从未到过黄玉村的外地孩子。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唐江山为什么3岁就会讲儋州话?唐江山为什么3岁时就说自己是儋州人?唐江山为什么能认识160公里以外陌生地的路、物、人?唐江山为什么能知道15年前(1967年)陈明道死亡的过程以及陈明道生前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一群陌生人为什么会相信一个6岁小孩的话?陈明道的父亲、姐姐、妹妹、亲人以及恋人为什么就确信唐江山就是陈明道转世?唐江山真的就是陈明道吗?世间真有转世奇人吗?

  如果真如此,那么唐江山将是人类遗传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这一现象将揭开新的生命之谜。如果是弥天大谎,那一定能让许多善男信女们从迷信和骗局中获得科学启蒙。正是本着这样一种严谨的理性态度,《东方女性》编辑部经过几个月调查采访后,决定向社会、向读者、向科学界公开报道唐江山事件。希望引起全社会,特别是科学界的关注。

  附二 濒死体验揭秘

  新华网( 2004-02-25 15:09:38 )稿件来源: 《大科技》杂志

  濒死体验,即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深刻的主观体验。国外早已把其列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濒死体验”在各民族间普遍存在。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一位名叫查维·亚艾那的24岁青年工人,不幸被一只装有机器的大箱子压伤,成为一个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年3月的一天,亚艾那突然清醒过来,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钟,却向人们叙述了他长眠不醒时的奇遇:“我变回一个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妈领着。她带着我,走进一条发光的隧道,它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她对我说:‘你要我找的永恒的平静,在另一个世界你可得到的。’我用手掩住双眼,但玛丽亚姨妈轻轻地把我的手拉了回来。”10多分钟过后,亚艾那又长睡不醒。

  无独有偶,美国一位65岁的“死而复生”的商人,向抢救他的医生们叙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我记得自己好像一朵轻云一般,逐渐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医院的墙壁与铁门都阻挡不了‘这时的我’。我很快地飞出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缥缈的太空。接着我又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的隧道中前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点亮光;这个亮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大。当我到达隧道的尽头,那光亮变成强烈无比的光源。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爱。我不再有忧虑、沮丧、痛楚与紧张。”

  有趣的是一些名人也有过“濒死体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19岁那年就曾经历过一次“灵魂离体”的体验。当时他在意大利前线的救护车队服役,1918年7月8日的午夜时分,一枚弹片击中了海明威的双腿,使他身受重伤。事后他告诉他的朋友盖伊·希科说:“我觉得自己的灵魂从躯体内走了出来,就像拿着丝手帕的一角把它从口袋拉出来一样。丝手帕四处飘荡,最后终于回到老地方,进了口袋。”

  德国大诗人歌德、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作家爱伦·坡、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等,都曾有过类似的体验,他们认为:“人的灵魂藏于人的肉体之内,而且是肉体完美的复制品,由极轻的东西组成,发光、半透明、十分适合于进行体外的活动,灵魂离开身体时,跟做梦差不多。”

  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处于与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觉的境地。在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有的看见彩光;有的看见了亲友;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学界对人的临终状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试验的方式和研究的成果各不相同,但对于有过“濒死体验”者的感受,大家的意见基本还是一致的:和平宁静、穿过一条隧道进入另一个世界、前方出现一种光亮并进入花园等。许多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相信,他们经历了一种“生命回顾”;另有人会说,感觉像是与一种宇宙智能或意识融为一体。这些幸存者们因为“被带回来”而感到愤怒和悲伤的例子并不鲜见。

  许多经历了濒死经验的人坚持认为灵魂离体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决非虚幻。然而由于这类经验一般人很少能体验到,仪器的测量也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因此人们对此争论不休。

  在日本东京, “阿尔法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有16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他们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

  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

  头两年有4位志愿者离世,但是,电脑并未接受到任何信息。科学家们对电脑程序又进行了修改。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此后4位志愿者先后离世,电脑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死亡,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信息至此突然停止。

  参与“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相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死后自我意识还存在的有力证据。鉴于此点,“阿尔法3号”计划还要深入进行下去。

  附三 张宁自述

  张宁是谁?张宁是林彪家的“老虎”──林立果选中的妃子,1951年出生。她的父亲1955年授衔少将,57年去世。她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演员。1968年张宁被邱会作夫人送上北京,进入毛家湾林家大院。1969年第二次进京。1971年林彪出事,她被关进专案组审查,1975年释放,和邱会作的一个警卫员结婚,后来离婚,生有一子。张宁带着孩子回到南京原单位,母子相依为命。附近有一男子,看见张宁美貌,千方百计接近她母子,这个男子经常带张宁的儿子出去玩,有一天两人去南京武定门节制闸游泳,十一岁的儿子不幸溺死。张宁怀疑这个男子求婚不成有意害死爱子,苦无证据。

  江苏某出版社要出《张宁回忆录》,出版社的头目们设宴招待张宁,推杯换盏之间张宁喝了许多酒,谈起了自己的传奇经历。

  张宁说自己一生奇事迭出,出生时母亲曾经梦见白虹入腹,生有奇相,长了一身黑毛。谁知十岁以后,黑毛脱尽,皮肤美如白玉。张宁说小时候有慧眼,能见异类,但不敢讲出去,有一个老婆婆经常在她睡觉时为她哼儿歌,拍她入睡,后来发现家里并没有这个人,看到外婆的照片,才知道那是死去多年的外婆。

  1963年张宁随歌舞团到安徽黄山地区搞社教,有一天她从村里回住地,已经看到了指导员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只要跨过一条水沟就到了。张宁踏上当桥的树干时,忽然发现树干会动,大惊之下低头观看,树干上有许多鳞片,原来是一条大蛇或者是一条蛟龙的躯干,两头没入水中不见头尾。张宁骇极大叫,指导员饭碗一丢就往这边跑。他跑到水沟旁看来看去树干还是树干,哪来什么大蛇蛟龙?张宁被指导员一顿批评,心里实在是觉得冤枉,“我又不是白痴,怎么会看不出树干和大蛇?”张宁这样对酒席上的人说。

  还有一件事在杂志上登过,一九八二年初,诸事不顺,一种不甘的心绪,促使张宁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剖释。经熟人找关系,终于“引”出了一位退休隐居已久的星相家,擅长摸骨,能知人的休咎祸福,平日里不论别人怎样请求从不肯乱说。见到张宁忽然一改常态,主动为张宁摸骨,摸着摸着老教授长叹一声,“唉,姑娘,你脑子后面的一块骨头长得不好,还有耳朵生坏了,不然,你是个正宫娘娘的命。”

  以下的事是杂志和报纸上都没有披露过的。

  张宁失去爱子两年有余,想见到儿子鬼魂搞清死亡真相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打听到南京江宁县龙都乡有个姓张的神婆,能召唤死去的亲人灵魂。张宁听到这事,不大相信,决定亲自找这个张神婆,辨别真伪。

  这天,张宁骑了一辆自行车,悄悄出发,按照事先打听好的路线找到张家,当时神婆并不在家,老头子叫人从地里把神婆喊回,其人面目黧黑,年龄六十开外,语言粗鄙。

  张宁先没提思念儿子的话,只说想见去世多年的父亲一面。神婆把张宁请进东厢房,室内很暗。神婆在厢房北面挂了一块黑布幔,拿出几条画满符咒的黄色布幔分挂两旁,神案在厢房入口处坐南朝北。神婆在神案后坐定,请张宁站在自己身后,叮嘱她盯准前面的黑布幔看,无论见到什么意外的情景都不可出声。

  张宁站在神婆侧后面,可以见到神婆部分表情,只见神婆盘腿坐在大方凳上,眼睛半闭,嘴里喃喃自语,声音抑扬有致,词句粗鄙不文,仔细听来无非是“天灵灵,地灵灵,十字路口一个小人……”之类。

  俄顷,神婆全身大抖,汗出如浆,抖动得越来越厉害,最后连凳子也坐不住,噗地一声掉下地来。神婆的老汉赶来扶起,一边责怪:都是你们这些人天天找她,早晚有一天她的命送在你们这些人手上!神婆这时昏迷不醒,口吐白沫,面色青紫,老汉又是揉心口又是掐人中,半晌神婆才缓过气来。醒过来后大骂张宁:

  你这个女同志呀,你可把我害苦了!你没有告诉我呀,你的父亲是个大鬼呀,他好凶的呀,我见到他还没说话他就踢了我一脚,叫我滚回来,不许打搅他。他们三个大鬼住在一起都是好凶的呀!那里有好多大鬼呀,足有一二十个呀!

  张宁倒抽一口凉气,不由得对神婆增加了几分相信,须知道,张宁的父亲埋葬在南京中华门外,距著名的雨花台三公里,叫做菊花台,菊花台公墓内埋葬着不少军队将领,为首的就是有名的新四军政委项英。她父亲和另外两个将军葬在一起,而且张宁的父亲生前确实脾气暴躁,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最拿手的就是用脚踢人,看来张神婆是吃了父亲一记云南火腿,从阴间被踢回来了。

  神婆定下神来才细细地向张宁说,开始不明白张宁的父亲是什么人,想把他请上来说话,这个亏吃得不轻,挨了一下重的。但张将军踢完之后还是有几句话带给张宁:我在这里很好,不要来打搅我,外孙的事情我知道了,要知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告诉我女儿,沉冤大仇终究得报。张宁听完已经哭得泪人一样,对神婆已经有八分相信,尤其是自己并没有提到伸冤报仇的事,神婆竟然讲了出来,这事难道还没有八九分真实么?这时方拉住张神婆将真实来意说出,务必要神婆把儿子从地下请上来,见一面说个清楚,做妈妈的心里好有个主张。神婆听得此言,强搬动老胳膊老腿又坐上方凳,念念有词重新又入得定去。

  据张宁说,那时神婆的表情实在是装不出来的,面色由黧黑转为青绿,有时眼光如同痴迷,有时眼内闪露凶光,嘴里似有獠牙外露。等待了大约四五十分钟的样子,前面涌起一团烟雾,在黑幔的衬托下分外清楚,烟雾渐渐积聚成形,竟然眉目可辨就是自己死去的孩儿。张宁说当时自己嘴虽张而无声,喉内哽噎,眼圆睁而无光,为泪所迷,心头大痛而形同痴呆不能行动。一会儿,烟雾形状渐趋淡薄,即将湮灭。张宁急甚,伸手招呼孩儿意欲挽留。这时,忽然觉得有人拉住自己的手臂,定睛看去原来是身边的张神婆。

  神婆的眼光发直,忽然张口喊道:“妈妈!”音色口气与孩子生前一样。

  张宁醒悟到这就是常人所说的“鬼魂附体”,马上抱住神婆大哭道:“孩子,妈妈好想你哟!”

  “妈妈,我好难受,你不把我安葬,我不得安宁哟!”

  张宁一惊,是的,孩子的骨灰盒日夜放在自己枕头旁边,孩子还没有一个墓呢。

  “是,是,妈妈回去就给你造一个好大的墓。”

  “妈妈,我好恨哟,是×叔叔害死我的,……”后来的声音如同鬼哭。

  “到底是这个畜生!”

  孩子死后,张宁看见孩子的眼睛出血,这一点又对上了。

  “妈妈,妈妈,……”声音越来越微弱,渐渐低下去。

  神婆放开张宁,眼睛翻白,往后慢慢瘫倒下去,张宁抓住神婆的衣服,老汉也来帮忙,嘴里一边埋怨,“你看看,你看看,这哪是人过的日子,一天昏过去几回。”

  这回神婆好大功夫才醒过来,人极为劳累,不想多讲话,直到下午神婆才把张宁喊到房内去。

  “姑娘,你这种生意,我多做几回老命就搭进去了。”

  “刚才,我跟你的孩子到地下去了,他现在过得不错,有个安徽的老人收养了他,要他做儿子,那老头慈眉善目的,待你孩子可好了。就是你要早点把孩子下葬入土,不要老摆在家里,那样孩子不安生。”

  “这事我回去就做,再给孩子多烧点纸钱。”

  “烧什么纸钱哟,有钱多做点好事,比烧纸钱强。” “……”

  “姑娘还有什么要问的?”

  “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跟我爸爸,要跟那个安徽人?”

  “傻姑娘耶,一辈子是夫妻父子,代代是夫妻么?什么事都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

  张神婆还嘱咐张宁回去以后不要为她传名,她也不想再干神婆了,不传名是为了少找麻烦。

  后话:张宁40岁时嫁给美籍华人林洛甫,他与林立果长得很相象;原籍都是湖南;他们都属虎而且是同年同月生。

  那个杀害张宁儿子的男子,于1995年因为别的案件被捕,他竟然一五一十地向公安机关交待了多年前杀害小孩的经过。此人于当年处决,应了张将军沉冤得雪的话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