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开了智慧才知道,我们过去所追求的,全是自找麻烦


   日期:2018/4/20 1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的泉源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度众生,「度」是帮助众生离开痛苦;就像孩子生病,母亲会设法找到最好的医生一样。但佛跟我们说,当你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帮助自己,如果自己很执着,也不会有能力帮助别人。所以想成佛,基本上必须无我—「体证空性(注1)」,学习一切利益众生的方法。为这个目的,必须淨除业障、累积资粮、实践很多善行。在这过程中,慢慢看到生命的真相,这才是「体证空性」的正确作为。 我有一位亲戚,年纪很大了还没娶妻,常来道场找我,但我发觉他动机不对!总是盯着女人看,看哪个漂亮、哪个适合做太太,他自己不感觉这是偏差的行为。

  我告诉他,你这样作不对,变成利用佛教。当然我也知道,要跟一个没有深入思考的人讲这些不太容易,但无论如何还是要说。我们生命道场有些义工、员工,我也常叮咛他们,来到这不要谈恋爱,这裡是追求清淨与慈悲的地方。佛教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信仰,不跟众生谈感情,也不吃众生肉、不会设计人家的钱,不会利用关係来获得利益,纯粹是为了对方好。 佛陀要我们练习正直而中道的思惟,所以八正道的最先就是正见,再来是正思惟,不管作什麽,只要见解、动机正确,无论从政、作生意、教书,都是正确的,要不然只是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已。外在的物质环境必须有所节制,够用就可以,再大再多,仍然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我们今天买一间房子,花了一千万或五千万,又要花心思装潢,终于完成了,结果发现丈夫在外面有女人,突然之间,那房子变成什麽?地狱!你每天关在面饱受煎熬:建筑很豪华,但得不到快乐。

  反过来说,纵使夫妻很贫穷,但彼此瞭解佛法,有欢喜心,这等于住在极乐世界一样,喝水都是甜的。 又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在晚上爬山赶路,口渴得很,终于找到一洼水,两个人喝得很欢喜,喝完以后就睡了。天亮以后,他们看见昨天晚上喝的水吓一大跳,实在够肮髒,都是虫,但前一晚两个人喝得很欢喜;这时他们终于瞭解「三界唯心」的道理。各位,万法唯心造啊!同样是水,用不一样的心境去喝,感受完全不同。这说明什麽?当我们在黑暗中,会将肮髒的当作甜的。开了智慧才知道,我们过去所追求的,全是自找麻烦,所有的烦恼、痛苦都是自己找的。有人想要买佛像和念珠,每天讨论「多少钱?」「上哪去买?」当然这不是坏事,但他忘了佛像及念珠的功用。还有人戴着念珠打麻将、戴着念珠跟人吵架,有人车上挂一串念珠,还超车跟人家相撞,这都不算真的学佛,甚至连佛法的边都没摸到。 一切法,不管是小乘、大乘、密乘,都是为了帮助开显我们的心性而存在的。

  寂天菩萨(注2)说:生命的泉源就是悲心,就是菩提心。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但因为有生命的泉源—大悲愿,所以能乘愿再来,不断地回到人间利益众生。这才是生命的泉源、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动力。所以各位要随时调整自己,有的人爱美、有的人爱名、有的人爱享受、有的人执着感情,或是执着于名利,这些都不是生命的泉源,必须要将这些执着消灭。所以我们要透过修行、透过了种种方法调伏我们的妄念;万一失去正念(注3),赶快起个惭愧心,拉回来。所以各位一定要找时间让自己老实修行,每天早上起来,半个钟点也好,二十分也好,静静地在三宝前保持六念法(注4):拜佛、打坐、看经书;下午、晚上的时间就好像出家人一样。每天要早课、要晚课,中午还要作午供;中间的时间要静坐,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下面几句话很透澈地点出生命重点,第一句话:「慈悲是对于悲伤的心灵反应。」例如:男女谈恋爱时,看到对方生病很难过;女孩子三更半夜为男朋友织毛衣,直到天亮。不捨得对方受苦;但这是有条件的,我为你织毛衣,不能拿给别人;我爱你,你不能爱别人,你不能爱别人。这不是真慈悲,真慈悲必须有空性,平等而没有分别。生命的悲伤是每个人内心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彼此相连。如此一来,你会慢慢生起一种温柔、怜悯,全然无条件的慈悲,感动每个有情生命。 我们一定要问自己,这辈子什麽人让我们感觉讨厌,乃至什麽人让我们难过,这就是我们不慈悲的地方。因为我们还对此人或此事起瞋心。

  早上我在诵经,念到一个很重要的咒语,背了半天背不起来,突然接到一通电话,我很快乐,过去一个怨恨我的人打电话来,邀请我参加他的法会。我心想,那麽有效!我在这儿念咒,那边感应就来了,还没背会呢!因为那是属于除障咒,去除逆缘的咒语。我觉得这是佛菩萨在这时候特别让我有信心。事情过了六年,他打电话邀请我参加他的法会,我内心很感动。菩萨戒(注5)中有一条重戒是「瞋不受悔」,别人跟我们表达忏悔,如果不接受他,这是不慈悲的。 有些女人家,先生在外面和女人同居几十年,突然想打个电话问候,妳却恶言相向,挂他电话,然后自己又哭了。这样妳快乐吗?没有必要。接到电话应该说:「谢谢你打电话来,只要你快乐就好,我也过得不错。」

  要有勇气讲那种话,大家结善缘。一旦结了恶缘,怨恨的种子便在儿子、女儿的生命中滋长,以后换成是他们离婚、吵架、打架。这是我们传给他们的,这叫「遗传」,因为心中有怨恨的因素存在。这样代代相传,等于伤害了社会,所以我们要随时感受别人的痛苦,培养温柔与怜悯,不要嘴巴太利、不要心太利,不要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这很要紧。 第二句话:「智慧跟慈悲应该作为指引我们身口意的最高指标。」事情没有对与不对,不要解释、不要找藉口,只要知道自己是否安心,这比较重要,这样才能提升服务众生的能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海涛法师       慈悲)(五明学佛网:海涛法师       慈悲)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陈星桥居士: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 

 如孝法师:慈悲的密意 

 仁焕法师:慈悲在做不在念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