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闻法时必须断除傲慢


   日期:2011/2/26 10: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如果你生起嗔心,别人会看出你发脾气了,自己也能明显感到心里不舒服;如果生起贪心,你能察觉到“我对某某人生起极大贪爱,对某某事物生起贪恋之心”,别人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也看得出来;如果生起极为严重的痴心,你的行为上会表现出打瞌睡、昏沉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有点迷糊。可是嫉妒和傲慢并非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但它会一直不断地产生。

 

因此,大家应当详细审视自相续。有些人比较无知,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正确,高高在上,傲气十足,根本没意识到内心的烦恼。藏地有句俗语说:“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或者说:“傲慢的铁球上,生不出功德的苗芽。”只要相续中有了傲慢,认为自己比法师更胜一筹,那就如同身上披了件雨衣,雨水无法进来一样,所有功德从此与自己无缘。为什么呢?因为有了傲慢,便会认为上师讲的这个我懂、那个我也懂,心外就像有个防卫兵,任何功德一来,马上就被挡了出去。

 

有傲慢的话,法师明明讲得不错,自己也会挑三拣四,找出一些毛病。最近我发现外面个别知识分子,对佛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常常咬文嚼字,以世间知识去衡量佛法,认为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有些指责非常可笑。其实,这只是他自己没有懂那些内容而已。因为以前对佛教没有深入研究过,再加上对藏传佛教因明的推理方法一窍不通,总认为上师说的一句话,必须要远离不遍、过遍、不容有三大过失[1],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即便是一个大学教授,所说的话也不可能句句如此。

 

以前我们在成都编字典时,没有学过因明的有些大学教授,对每个名词的解释特别苦恼,他觉得:“这个名词这样解释的话,就会遍于另一个名词上。”其实,名词解释并不需要遣除过遍等过失,只要从本体上描述它的概念就可以了,因明和逻辑学的要求也是这样。但现在有些人,一知半解就指指点点,半杯水就开始哗哗响,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

 

学习佛法的时候,傲慢的人最可怜,法师有什么功德、讲得怎样如法,他始终看不到,唯一看到的就是法师讲错了。当然,如果法师真的讲不出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若法师具足法相,在传法的过程中,你理当恭敬谛听。有些人没有任何修证,也没系统完整地学过经论,只知道成天挑法师的毛病,可真正让他讲的话,他又一句也讲不来,这种傲慢者在如今比比皆是。所以,大家务必要观察自相续,尤其在闻法过程中,一旦有傲慢的心态,立即要把它改过来,不然的话,佛法再怎么殊胜,自己也得不到利益。

 

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非常谦虚,我看过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的传记,他们依止上师时,绝不会挑上师的毛病。大家也清楚,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的真实化身,他的智慧无人能及,若想挑上师的错误,肯定能挑得出来。但他从来也没有,由于他对佛法和上师的尊重,上师所讲的法对他利益非常大。

 

前段时间,据说学院有个别道友,听法师读错了一个字,就在下面开始驳斥。后来我对那人严厉地批评了,说:“如果这样,你不要呆在学院。也许法师读错了一两个字,但这不是很关键,在态度上,你对法师反抗,是对闻法规律一窍不通的表现,这样的话,法师所讲之法对你肯定不利!”有些人稍微受过高等教育,就始终看不起别人,但真正让他来讲,又文不对题、词不达意,非常可怜。所以,每个人一定要摧毁自己的傲慢。

 

包括我们选一些法师(堪布或堪姆)时,最主要是先看他傲慢心重不重,如果重的话,一旦他当上法师,就会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那就算他有多么高的佛教水平和世间水平,我们也不敢用,因为看不到别人功德的人,是绝不会有利他心的。所以,我们还是尽量选一些比较谦虚、比较老实的,即使他学问不是特别高,但人品非常好、戒律很清净,对众生也是有利的。这对长期闻思修行、弘扬佛法非常有必要。法王如意宝的原则也是如此,每一次评选堪布,在探讨的过程中,经常听上师说:“这人看起来傲慢心挺重的,还是暂时算了吧……”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学问越大,对别人的尊重和恭敬越强。所以,有智慧的人没有必要傲慢,没有智慧的人傲慢更会自取其辱。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大士傲慢何必要?若无我慢更庄严。劣者傲慢有何用?若有我慢更受辱。”故我们应像寂天菩萨所言:“今当去慢心,甘为众生仆。”遣除一切傲慢之心,心甘情愿当众生的仆人。

 

如果自己因在世间或出世间某些方面有少许功德,比如世间方面,曾读过大学,有超群的才华、丰厚的财产;出世间方面,闻思修行了很长时间、在学院得过密法,便认为“我现在很了不起,跟其他人截然不同”,这样一来,势必见不到别人的功德,也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任何功德都无法融入相续。

 

因此,每个人要观察自己有没有傲慢。傲慢有时不容易察觉,倘若旁边的道友发现了,也可以好心提醒一下:“你认为自己很不错,但别人说你傲慢心挺重,你应该注意平时的说话、心态!”否则,有些人始终看不到自己的傲慢。原来我寺院里有个出家人,别人都说他很傲慢,具体傲不傲慢我也不知道,但每一次开法会时,他就穿上比较漂亮的衣服,坐在那里不可一世的样子,很多人看不惯他那种姿态,可他自己并不发觉。所以,傲慢真的很难以察觉,哪怕你穿一件漂亮衣服,觉得在所有的人中最好看,这也属于一种傲慢。当然,《亲友书》中骄和慢有不同解释,但这里并没有详细地分开。

 

尤其是听受佛法时,在任何法师面前不要有傲慢,不然,法师给你讲了多少课,你的相续也不会有改变。大家不妨想一想,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及汉地著名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曾在别人面前听过法,估计他们的上师也肯定有种种情况,但他们对上师依然十分恭敬,如此才对自相续有利。

 

我本人也依止过好几位上师,在此过程中,有些上师非常了不起,出口成章,特别有智慧;有些上师显现上不是这样。以前有位堪布嘎巴,他跟法王如意宝一起去石渠求过学,他有一次给我们传《三戒论》,颂词放在上面,讲义放在下面,读一遍颂词就接着念讲义。刚开始我觉得自己看一遍都可以随便讲,根本不需要这样,但是转念又想:“我怎么能对上师如此不敬?上师闻思这么多年了,这样讲也是一种示现。”然后就以很虔诚、很恭敬的心态来听,依此遣除了自己的傲慢。

 

不仅仅是那次,后来我也听了很多法。别人可能觉得我傲慢心很重,但我自己认为,在听法的过程中,有些上师讲的虽然超不出我的理解,可我一直对上师恭恭敬敬,因为接受传承、听闻佛法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不像有些人那样,听了一次课,觉得法师跟自己差不多,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下一次就不去听了。我依止上师的时候,也许很多缘起比较成功吧,后来不管依止哪一个上师,都对他有无比的恭敬心。

 

佛法对我们来讲相当难得,任何上师若以悲心来传授,态度上要恭敬才是。否则,再过几年上师老了,显现上会糊里糊涂的,此时你每天对上师挑三拣四,攻击他、批评他,这肯定是不应理的。我们对佛法和上师要有一种长期的恭敬心,尽量遣除自相续中的傲慢,只有这样,才会自然而然获得法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傲慢)(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傲慢)  

 雪漠:愤怒与傲慢是自由的绊脚石 

 蔡礼旭老师:好话听多了长傲慢 

 蔡礼旭老师:从小要注意引导防止孩子傲慢 

 陈大惠居士:祸患的先兆——傲慢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传喜法师:破傲慢佛光入心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嘎玛仁波切:傲慢招苦,任由“自我”的放大,就是自伤自毁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嘎玛仁波切:傲慢,这种优越感错觉,不仅让人很难进步,还会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