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如果真能做到心是道场,这样任何地方都是道场,这种功德是非常了不起的


   日期:2018/3/20 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居士们,总觉得自己难以生起“出离心”,因为总归还是要处理家庭、事业、子女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似乎生活和修行之间,总感到隔着许多障碍。

  真是这样吗?其实,身处于这样的生活模式中,要发“出离心”反而更容易,修行也有更多的机会——因为你在红尘俗世中,一定会碰到不少烦恼、挫折。有了这些烦恼的存在,就会有生起“出离心”的机会了;有了出离心,就会发出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要力所能及去付出自己的心力,去尽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也是在利益自己,而这一切都是在修行。

  一般人认为修行一定要找间寺宇、佛堂,有法师和坐垫,在这种环境下修修法才叫修行。的确,这种修行比较能约束自己的心,但是在没有这种条件的环境中,我们要将自己的心当成道场啊!

  如果真能做到心是道场,心中就会永远有佛、有虔诚心、有菩提心存在;这样任何地方都是道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行菩萨道了。如果对此不能理解,我们的言行永远无法与心灵结合,即使身在道场,心却在红尘,道场也无法约束你的心。

  我们要学会将闻思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所有的生活,就变成以佛法为指引的修行方法,这时也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能进行其它修行。密法修行中常常说,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转换成佛的身口意。”凡夫的身体无论处于“何地”,要将该处转化成佛的道场、佛的净土、佛的坛城。身转了、语转了、心也能这样转,才是让自己的身口意真正转换成佛的身口意。所以,世俗舍取的转换,必须先从心做起。能够理解这一点,在世间修行就不难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佛法跟世间的生活没有太大关联,甚至是对立且无法兼容并存的事;好像学佛就是要背弃所有世间的生活,就只有念佛、剃度出家这一类的事情。以小乘的观念来说,的确是如此,但是以大乘或密乘来说,除非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否则你的所作所为,都能影响到一群人。

  因为人是最没办法独处、感受寂寞的众生之一,除非是真正的修行者,心中充满对佛菩萨的虔诚欢喜之心,能为众生而活;大部分人都是耐不住寂寞的。不单是耐不住寂寞,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的作为都与他人相互依赖,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依赖别人的情形下过着正常的生活。世间上没有人是万能的,大家都有不同的能力范围,也都有需要别人扶持补足的短处。因此,如果有人依赖你,你就有依赖的价值存在,而你的修行也就从别人需要你的地方开始了。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出发点是为了脱离轮回,同时具有菩提心,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让自己问心无愧,再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就是行菩萨道。佛菩萨都不能让所有一切众生感到满意,还有人会去挑剔佛菩萨,又何况是凡夫俗子呢?但要让一群众生感到满意,就不是很难。例如,努力求学,可以让父母感到欣慰;用心做菜,可以让家人吃得健康,精神饱满;用心照顾家庭,可以让家庭幸福美满;在工作上努力付出,可以让事业有所成就等等。

  若是连这样你都无法做到,那就好好吃顿饭——因为佛陀说一个人体内有数不清的众生存在。所以,如果没有太大的能力以布施帮助别人,总可以让自己渴了喝水解渴,饿了饱餐一顿,让自己三餐吃饱,照顾好身体里的这些众生啊。它们都会因为你的付出而得到满足,得到你布施的功德。这种功德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自己没有能力供养所有佛菩萨,就观想所有的佛菩萨安住在喉咙,将美好的食物首先供养给他们。如此一来,自己饱了,佛菩萨也供养了,也布施给体内无量的众生了。用这种方式,人人都能做到,这也属于修行。

  总之,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先转换心态,要思惟自己的出离心是为了脱离轮回,因为要脱离轮回,所以要有菩提心;而菩提心就是要利益众生,因为“我”有能力利益众生,所以要脱离轮回也就不难了。先培养这种自信心来肯定自己,再自我期许而努力付出,踏踏实实在心的道场,不断精进前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脱离轮回)(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脱离轮回)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净土法门法师:“三生石”的启示,脱离轮回唯有念佛最妥当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