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行动遵守佛陀的教诲


   日期:2018/2/23 16: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动作,行动」,行动遵守佛陀的教诲。我们在教诲里面提出五个科目,大家一定要记着,记得很熟,一切时、一切处别人问你,都能说得出来,而我们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第一个,三福,三福是最高指导原则,我们要落实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把它真正做到。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福,这是福的根本,没有第一就没有第二,当然更没有第三,像盖三层楼一样,一定先第一层,再第二层、第三层。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这三个东西是做人的根本,人应当如是,不能违背,违背就不像人了。

  人与禽兽界限差别在哪里?人有学,禽兽没有学过。就是人有接受过教育,基本的教育就是这三样东西,男女老少人人要遵守,这是自然的规律。佛经上常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就是这一句,第一福,孝亲、尊师、仁慈、十善,这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具备了善男子、善女人的条件,才能学佛,才能成为世尊的弟子、弥陀的弟子,这有条件的。

  第二福就是入佛门了,一入佛门首先教你什么?三皈。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一时一刻不能离开,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他用个比喻跟我讲,譬如你从台北到高雄坐火车,你一定要买张车票,这个车票要随时带在身上不能丢掉,为什么?车上有查票的,到达地方的时候,这个票要收回,所以要好好保存。佛门里面的三皈就像这张车票一样,一时一刻不能离开,念念都要想到。受持三皈的人很多,想起三皈的时候不多,都把它忘掉了。

  三皈是什么?成佛之道。皈依佛是觉而不迷,佛是觉的意思,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换句话说,佛法僧就是觉正净,就这三个字,时时刻刻要跟觉相应,觉的反面是迷惑;念念要跟正相应,正是正知正见,不是邪知邪见;心地要清净,没有染污,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心要清净,心要平等。这是菩提大道的总纲领,觉正净。用什么方法落实它?用戒定慧三学落实三皈。没有戒定慧三学,这个三皈依就落空了,有名无实。

  所以三皈后面第一个,落实在五戒,落实在十善,落实在六和敬,落实在六度(六波罗蜜),落实在普贤十愿,落实在一切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我们在无量法门里面,今天选择的是念佛法门。信愿持名那就是落实三皈,所以三皈是总纲领总原则。「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入佛门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直到阿罗汉,到辟支佛。这是第二福。

  再向上提升,第三福是菩萨。你看,第一个是凡夫,第二个是小乘,第三个是大乘。大小乘的差别就在「发菩提心」,小乘没有菩提心,大乘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是真诚心,真诚是菩提心的体。从体起用,用有两种,一个是对自己,一个是对别人。对自己是自受用,自受用里面,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就是自受用,二六时中,知道保持我们的心念清净、平等、觉悟,觉而不迷,对待别人大慈大悲。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提出来二十个字,跟大家共同勉励。第一个就是菩提心,我用十个字解释,大家容易懂,「真诚」是体,「清净平等正觉」,自受用,「慈悲」,他受用,十个字,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菩萨道也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行菩萨道。这二十个字,跟净宗学会同学共同勉励。

  第三福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别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把因果讲到究竟圆满了。后面还有两句,「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经里头选一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从孝养父母到读诵大乘全是自利,一共十句。最后一句劝进行者这是利他,就是你自己成就了别忘记要教化众生,要教别人,这叫菩萨。如果不肯教别人,那就变成阿罗汉了,变成小乘了。佛赞叹大乘,大乘人的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这是总纲领,落实在生活里头就是六和敬,三皈六和。人不能离开群体,出家人称为僧团,僧团里头要和睦。六和第一个,「见和同解」,这一句,现代人所谓的建立共识,我们大家有同样的看法,有同样的想法。没有学佛之前,我们对于宇宙人生、对于现在未来都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需求,这怎么办?世法里头古圣先贤,跟佛法里面诸佛菩萨,都采用一个办法,就是教学,「教学为先」。

  特别是中国古圣先贤,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二、三千年,中国那些老祖宗就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学的方法、有教学的效果、有丰富的经验,让这一块宝地,让这一个族群,五千年的历史长治久安,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些东西好不好?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76集2014/01/1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佛陀)(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佛陀)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