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仰信佛言,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决定往生(二)


   日期:2017/12/26 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仰信佛言,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决定往生(二)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云: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半日学解,半日学行,必期于彻头彻尾,了无疑惑而后已。《楞严正脉》且作缓图,纵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亦不能即了生死,见性是悟非是证,证则可了生死。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回,决定莫由出离矣。若不通《楞严》,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决定无疑,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

  “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回决定莫由出离矣。”所以参禅的行者,要见性就很难了。见性之后还要把见思二惑断掉,才能解脱生死,那是难上加难。什么叫做见思二惑?

  【见思即见惑与思惑之并称,三惑之一。迷于界内之理者,称为见惑;迷于界内之事者,称为思惑。见思二惑为三界分段生死之因,天台一家将此二惑,并称为见思。藏、通二教至极果,别教至第七住,圆教至第七信时,尽断之。】

  就藏教与通教而言,证到了四果阿罗汉,就是把见思二惑断尽。见惑,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要把见惑八十八使伏断,谈何容易。印光大师与彻悟禅师都做这样的譬喻:“要断见惑,犹如断四十里的瀑流。”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断见惑哪有那么容易。三界的见惑有五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光是第一我执,我们就破不了。如果连我执都破不了,表示见惑第一身见,你根本就没有伏断。思惑又比见惑更难断,思惑也有五科,贪、瞋、痴、慢、疑。三界的思惑有八十一品,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讲第一个贪心就好,请问大家会不会爱钱?会!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多吃两口,这不就是贪心吗?会不会贪睡?有的人会贪杯,有的人会贪色,有的人会贪财,有的人会贪名,有的人会贪利,我们凡夫众生都有贪心,多与少而已,说不贪那是骗人的。会不会生气?会!多多少少。

  尤其疑,疑心是凡夫的通病。凡是没有亲眼见到的事物,不容易完全相信。真的有阿弥陀佛吗?怀疑。真的有极乐世界吗?怀疑。真的念佛能往生吗?怀疑。畜生道的众生念佛能往生,你们相不相信?我们看《净土圣贤录》记载,畜生道的众生念佛往生。《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到波罗奈国秽恶之处,度化百千万亿无数的虫蛆众生。观世音菩萨化作一只蜜蜂,引导这些虫蛆众生念“南无佛陀耶”。这些虫蛆众生随着这只蜜蜂念南无佛陀耶,通通往生极乐世界,成为“妙香口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他们取了菩萨的圣号“妙香口”。在我们凡夫有限的观念当中,我们一定会怀疑,怎么可能虫蛆念佛会往生?怎么可能鸟类念佛会往生?

  鸟会念佛,你相不相信?有的九官鸟很会念阿弥陀佛。我常说,在台湾东部罗东白云寺,有一只九官鸟,它很会念佛,那是我亲眼所见。这只九官鸟它是念无量寿佛,而且是念台语。这只九官鸟就是这样念佛:无-量-寿-佛~……真的,因为是我当场亲眼所见,而且一直念,不是偶尔念而已,一句一句的无量寿佛,一直念下去:无-量-寿-佛~……我就跟它说:“鸟哥,你怎么那么了不起,会念佛。念佛你也会口渴,休息一下,喝一点水再继续念。”它不理我,继续念佛:无-量-寿-佛~……鸟会念佛。鸟会往生极乐世界,你去念一念《净土圣贤录》,有八哥念佛往生的,还有白鹅念佛往生的。我们本愿山出版的《念佛感应录》,也有一则老鼠念佛往生的。你一定又会怀疑,怎么可能老鼠会念佛往生?真的!《净土圣贤录》记载,鱼念佛往生的。很不可思议。

  法藏菩萨的愿力,不是只要救度人道的众生,三涂的众生,包括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也要慈悲救度。所以,净土法门真的如印光大师所说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所以,把禅宗与净土宗做一比较,如果根性猛利的人,修任何一宗都没有问题;如果是根器驽钝的人,参禅难以见性,见性难以断惑。那念佛,不论上根或下根的人,都可以念佛往生。所以,以根器嬴劣的凡夫众生而言,念佛是最稳当的法门。

  “若不通《楞严》,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决定无疑,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因为要断除见思二惑,就算大乘的别教,要到第七住,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谈何容易。圆教要到第七信,才断除见思二惑。念佛不必,念佛“不断烦恼得涅槃分”,这是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所开示的。

  “净土法门,只要能够仰信佛言”,这句话很重要。“仰信佛言”就是仰信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经所开示的法语。譬如世尊在《观经》讲,念佛人一定往生,有一段经文,就是芬陀利华之文: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就是世尊为念佛人授记,念佛将来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听世尊在净土三经所开示的法语,就是“仰信佛言”。

  “决定无疑”,这一句话,印光大师用语用得很好。决定不要怀疑,不要怀疑世尊在净土三经所说的念佛往生的道理,不要怀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所说的“无疑无虑”。不管善导大师或者印光大师,这些了不起的祖师大德,都告诫我们,念佛决定不要怀疑。

  “真信切愿,以修实行,则决定往生”,做好往生三法,一定能够往生,“为极乐世界中人。”

  这段文虽然看起来很浅白,但是我为什么要把它讲得那么仔细?就是因为一、二十年来,信愿看到许多教界的人,修不相应法,就跟戚智周居士所犯的缺失一样,对于修学净土法门还没有完全了解,就研究不是正依的经典。研究《楞严经》不是不好,不是《楞严经》这部经不好,不要误会。是因为你要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先把净土三经研究彻底,有余力再来研究《楞严经》,这样就对了。譬如你要去学习素食烹饪,你才刚学习吃素,对于素菜还不会烹饪,你当然要去买有关于介绍如何烹调素菜的书籍,也就是素食的食谱,来好好的研究,你才会嘛。所以,世间法也是如此,佛法也是如此,要修相应教。

  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要好好的研读净土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如果你是修学地藏法门,要好好的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好好的研读《地藏经》;如果你是修学观音法门,要好好的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好好的研读《普门品》;如果你是修学弥勒法门,你就要好好的称念弥勒菩萨的圣号,好好的研读弥勒三经,就是《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如果你要学习华严宗,当然你要读《华严经》;如果你要学习天台宗,当然你要读《法华经》;如果你要学习唯识宗,你当然要读《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颂》,你要研习唯识的教法。这是一定的道理,这叫修相应教。

  所以,修学佛法,次第一定要抓对,先把本宗的经论研究彻底,有了时间、余力再旁涉他宗的经典,这样的态度与做法就正确。这段文,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对于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行者而言,非常的重要。

  所以,诸位菩萨!如果你是专修阿弥陀佛的教法,每天一定要念一念净土的经论,让你自己对于阿弥陀佛越来越了解。当然你知道往生的道理越多,你就会越安心念佛,这是一定的道理。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往生)(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往生)  

 净界法师:临命终成功往生的心要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七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五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四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三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二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