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百喻经卷上》10、三重楼喻


   日期:2017/12/14 2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译文: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感到荒唐可笑极了。

  这个故事譬喻佛门四众弟子的修持,必须循序渐进,若是偷懒懈怠,不敬三宝,不修三学,而欲不修预流、一来、不还三果,直步阿罗汉圣果,妄想超越修行阶段,正如这个愚昧的富人一样,为时人所嗤笑。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百喻经》10.三重楼喻

  原典: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①,见三重②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③,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④ 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⑤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⑥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⑦,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 余富家:其他富贵人家

  ② 三重:重通层,即三层楼。

  ③ 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④ 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⑤ 经地垒墼: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⑥ 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⑦ 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源流:《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从地而起。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牦

  3、网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百喻经       修行)(五明学佛网:百喻经       修行)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