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的修法第九讲


   日期:2008/2/2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九讲 菩萨大行

正如常用的发愿文说:“我今发心不为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一切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愿菩提心生起后,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完全融入到求证菩提、救度众生的实际行持中去,这即是行菩提心。

自发菩提心后,菩萨便如鹅王点地而起,凭借两翼的风力度越无边的生死大海,直趋圆满的彼岸。这鹅王的两翼即是智慧与方便(即大悲)。

  《经观庄严论》说:“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其意为:如果没有般若的空性智慧摄持,尽管也努力地长时行持布施、持戒、禅定等,但是在行持的过程中难以脱开三轮的执著,如是所累积的福德只会使修行者转生到轮回较高层的境界。三轮的实执,必须要依于空性的智慧来解除,唯有如此方才可能升华菩萨善行的境界。

  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注重智慧的修习,却不积极地行持菩提心。业障未尽,可能会落入外道甚至魔道而不自觉,最多也只能悟入小乘的空性。智慧之花没有福德水的滋润,只是干慧而已。   

所以,在行菩提心的修持中,一开始就要在深观、广行两方面平衡地发展。

在智慧方面,我们精进闻、思大乘般若中观等的经论,对法界最究竟的实相有深入的认识,拥有最高的见解;在福德方面,需要有最广泛的善行,发挥大用,引导一切有情趋向解脱。在二者之间如果有偏袒,便意味着智悲尚未统一。

《无尽慧请问经》说:“无方便之般若,必受缚于涅槃;无般若之方便,必受缚于轮回。故应二者相合而修(方能趋入正道)。”

《维摩诘经》说:“诸菩萨以何为缚?以何为解脱?无方便之智慧为缚,有方便之智慧为解脱;无智慧之方便为缚,有智慧之方便为解脱

另外,在第三讲——菩提心的类别里说过:“当胜义菩提心修证现前时,即明心见性时,便见智悲原为一体,本不可分,此时便能真正做到智慧与大悲双运。”

行菩提心具体学处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六度的体相,冈波巴大师说:“能消除贫穷故名布施,能获得清凉故名持戒,能忍受嗔恚故名忍辱,能作诸胜行故名精进,能持心于内故名静虑,能知胜义实相故名般若。”

  在证悟本性之前,其中修布施、持戒、忍辱属福德资粮,修静虑、般若属智慧资粮,修精进通福慧二资粮。

我们翻开佛陀的传记,释迦本师因地 行菩萨道时,为了众生,为了究竟的觉悟,可以舍弃自己曾经爱执的一切。从一衣一食到象马 车乘、国城妻子,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只要众生需要,只要能对众生有益,菩萨都毫不吝惜地施舍,之后也绝不反悔,可以说菩萨把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等一切都献给了众生,而又不著我相、众生相。

与此布施度相同,其他的五度,菩萨都一一实践圆满。在持戒方面,菩萨的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戒律中,乃至极细微处都严持不犯。

在行道的过程中,无论经历多少屈辱、多少诽谤、谩骂和打击,身心上承受多大的苦受、遭遇多少磨难,如是种种难行而行、难忍而忍,菩萨都能以智悲双运而安忍不动,圆满了忍辱度的修行。

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菩提大愿必须以真实的行持来坚固、圆满。《三摩地王经说》:“故以正行而为坚实,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为坚实,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

为何以六度安立为菩萨学处呢?在自利方面,唯有对身财受用等放下贪执,才能很好地护戒、持戒;具足清净的戒律才能善防恶行,对于怨害方能堪忍;有堪忍力方能在各种逆缘、困难下保持精进不退;以精进力方能制心散乱,使心堪能缘境不散,而成就静虑;能入静虑才能如量地证到实相。

而反过来,有了般若智慧,才能真实有效行持前五度。其实,六度都相互支持,每一度都会影响到其他五度的修习。

在利生方面,首应以布施来满足众生的需要,解除他们的匮乏。其次要对众生不作损恼,此即持戒度。在度生的过程中,要能耐一切怨害、忍受一切苦。如是方能放下身心而得自在。又于利他,应发起精进心,永无疲厌,如是方能担起如海菩萨事业的重担。又应依静虑发起神通力,才能摄持众生之意,令其生信。如成法器,则应依智慧力善说法义,断其疑惑,令得解脱。

  在行持六度时,都需依三殊胜而行持,即最初要发起菩提心,称为发心殊胜;中间相似安住空性(悟前)或真实安住空性(悟后)之中,称为无缘殊胜;最后将一切善根回向法界众生而不著功德相,称为回向殊胜。

以布施为例,在作任何布施前,都应如是思维:为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我今行此布施。中间应以空性见安住或相似安住,知道布施的我本不存在,所施之物也无实有,而受施者亦如幻化,这样破除布施时的著相实执。最后布施的功德不为自求人天福报、权乘小果,唯愿以此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无上菩提。

如是思维才是正思维;如是发心、回向才是正念。如是以三殊胜而行布施,才是正行。

以菩提心与空性慧摄持而行舍,是趋向无住涅槃的资粮。因布施时知其性空,布施的功德便不会成为轮回之因;又因以悲心而行布施,则不会成为小乘之因。

这样不离空性和大悲来行布施,便成为无住涅槃之因而使布施行得以清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       菩提心的修法)(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       菩提心的修法)  

 益西彭措堪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能远离YIN欲的道理很深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 

 益西彭措堪布:邪YIN念头的报应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有穷 

 益西彭措堪布:金刚萨埵心咒是忏罪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灭除极重罪 

 益西彭措堪布: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 

 益西彭措堪布: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戒杀放生茹素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离我们有多远? 

 益西彭措堪布:破除对放生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