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修心七要》讲记(二十六)


   日期:2017/11/21 1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9月2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解《修心七要》。

  成就三无离。

  修行想获得成就,就要在一切事、一切处、一切对境中,身口意不离善法。如果能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这些道理真正弄明白,就不会懈怠。因为人身难得,尤其是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通过因、喻、数三个方面进行思维。

  首先思维因,我们想再次获得暇满人身,需要有世间的正见,即深信轮回因果。但是,现在以智慧观察自己,我们学佛这么多年,甚至出家修行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对轮回、对因果生起定解。生起定解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人身的。

  以前我在汉地听说过这种话,动物来世还会做动物,人来世还会做人。不知道这些人说种话有何依据。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做动物,还是做人,都是有条件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变成动物,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人。

  投生为人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世间的正见,这是很难的。我思维人身难得的时候,心里有些害怕,很多人连基本的世间正见都不具备,或者时而有时而无,在此正见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大家可以对照自己,自己有没有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很多人都没有做到,却还在分别:我修密宗、修禅宗……根本没有资格,也可以说还没有到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断十种恶,行十种善,都属于世间的正见,连这样的功德都没有。杀生、偷盗、YIN欲,断了吗?妄语、绮语、恶语,断了吗?贪心、害心、邪见,断了吗?没有吧!

  贪心。总想得到这个,得到那个;总想占这个便宜,占那个便宜。害心没有断吧?尤其对自己不太好,或者伤害过自己的人,有没有心存害心?邪见,有的人邪见太重,即使已经学佛了,还在那胡思乱想,该想的不该想的都想,相续也太不清净了,那些琐事跟你有什么关系?这种人邪见特别重。我们这样一观察,一衡量就知道,很多人甚至连世间的断十种恶、行十种善都没做到。这是殊胜的因。

  还有殊胜的缘,想得到暇满人身,只有愿还不够,还需要有福德的支配。谁都有愿望,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白日梦,但是不可能实现。想实现要有福德的配置,上供下施等。这是因方面。今天不展开讲,若展开讲,一天也讲不完。

  我们连这些基本的功德都没有,还自称修净宗、禅宗、密宗,我觉得讲这些为时过早,还是先打好基础再说。基本的功德指,世间的普通凡夫也可以具足的功德。

  我们最好的打算是即身成佛,如果不能实现,临终往生也可以,如果连这个都不行,那来世一定要得到暇满的人身,还要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继续学习、修行,这样才有超脱轮回的希望。

  若做不到即身成佛,做不到临终往生,就自暴自弃:堕落就堕落,爱怎样就怎样,不能这样。即使没有即身成佛,没有临终往生的把握,但若是有来世得到暇满的人身,继续修行的把握也可以。我们太好高骛远了。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一旦失去了人身,就再也得不到了。

  佛在经里有几个比喻,今天我们只讲一个,往光滑的墙壁上撒一把豆子,会不会有一粒豆子,有一次停留在墙壁上呢?这个成功的概率特别特别小。若不相信,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试一试。我们可以给你安排一个光滑的墙,也可以给你准备几把豆子。你就不停地撒,一天不吃饭地撒,也不会有一粒豆子停留在光滑的墙壁上。

  这都不是闹着玩的,佛不是在给我们讲笑话,这都是真理,这都是事实。再次得到人身真的非常难。我刚才讲因缘时,大家都觉得太难了,有点失落。确实是,这是佛给众弟子讲的比喻,不是我们编的,在佛经是里能查到的。若不相信,可以去翻《大藏经》。我们这里也有汉文《大藏经》,可以给你几天的时间,一卷一卷地翻。

  还有几个比喻,一个比一个难。可以想象,这个比喻说明,根本没有机会再次得到人身,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凡夫和习气重的人的来说,再次获得人身很难。

  再谈数目,地狱众生的数目,如同整个大地的微尘。即使手中一把土的数量,我们用几个月也数不清,更何谈整个大地的微尘数量。这里形容地狱众生的数目,数不胜数。若六道轮回的众生都聚集到一起,只能找到地狱的人,找不到其他道的众生,不停地寻找,一百年也找不到。地狱的众生太多太多了,众生无边,但是大部分都在地狱里。下地狱特别容易,现在一说下地狱都胆战心惊,其实没有什么,你之前下过地狱,之后也会下地狱。

  你曾经下过地狱,未来也会下地狱,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精进修行,将来一定还会下地狱的。

  人道众生的数目犹如指甲上的微尘,可指甲上几乎没有微尘。其他道也是一样,天界的众生也少,阿修罗和旁生稍微多一点。

  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恶鬼道的众生,其次是旁生道的众生,接下来是阿修罗,最少的是人和天人,如指甲上的微尘,寥若星辰。

  也许有人会觉得只有藏地地广人稀,汉地的每个城市都人山人海。我们初到汉地时,非常好奇哪来这么多人。有个藏民第一次到成都,看到四处都是人,一拨一拨的,还以为是刚刚散会出来呢。虽然是这样,但跟其他道的众生相比数量不值一提,整个世界目前有六十多亿人口,但不算多。这是数目上的差距。

  在座的同修都会说暇满难得——人身难得,却不懂为什么难得,还是没有明白。我们学佛,参加百日共修,就要搞清楚,弄明白这些,之后相续中才会产生定解或智慧。这种智慧具有遣除无明和烦恼的能力,即对治力,否则不可能!

  我们也说暇满难得——人身难得,但都是纸上谈兵。都没有明白,没有深信。相续中更没有产生定解,所以改变不大。

  百日共修期间,学修了十天的暇满难得,一年期加行,将近学修一个月暇满难得,三年期加行大概学修一年的暇满难得,无论修十天,修一个月,还是修一年,我们的相续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因为还是没真懂。

  有些人感觉自己懂了,已经能讲出来了,其实并非如此!能讲出来也不代表真懂。如果对这个道理还没有产生定解,就是不懂!定解是智慧——明白了、懂得了,就是智慧,这叫定解。有了定解,才可以遣除相续中的烦恼和邪念,我们的相续才会有变化。无明变成智慧,烦恼变成菩提,这叫相续变化了。若是相续没有变化,就是没懂。

  如果对暇满难得的道理产生了定解,怎么会懈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一切事、一切处、一切对境中,身口意不离善法。我们现在的状态是懈怠、不精进,得过且过,最终一切错过。

  百日共修已经接近尾声,有些人还盼着快点结束,你是不是早就成就了?已经快成佛了?不然盼什么呢?还有人一天天地数天数,盼着百日共修尽快结束,难道你已经成就了吗?为什么不精进?就是没有弄明白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的道理。

  暇满的人身是解脱的机会,非常稀有、千载难逢。世人常说千载难逢,都是夸张的说法。我们今生能得到暇满的人身,才是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暇满人身就是解脱成佛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这叫珍惜暇满的人身。珍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空说百遍千遍也是无用,不浪费才叫珍惜,让自己解脱,到达彼岸,成佛度众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这叫珍惜暇满的人身。

  还要真正理解寿命无常,想解脱,想成佛,却没有紧迫感。不能再等了,因为必死无疑。这一点大家都能接受;有生就有死,都能明白,但是死期不定啊!旧噶当派的格西们讲寿命无常的三大根本,第一个是必死无疑,除了过去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极度愚痴者,其他人都明白并接受必死无疑,有生就有死,最终都将死亡,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对此毫无疑问,必死无疑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根本是死期不定,这是很难发现,也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修行不精进,总是得过且过,就是因为不相信死期不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过死期不定,这是我们的思维观察能力差,或思维观察的不够,如果仔细思维观察,并不是特别难懂的一个道理。

  死期是不确定的,谁会先离开这个世界?是年轻人或是年长者?是健康者或是患病者?今天还是明天?今年还是明年?谁都无法确定。今天在座有几百个人,谁能确定?有些论典里讲,你跟阎罗王、狱卒也不是亲戚,难道他们给你通风报信了?否则凭什么确定自己今天不会死,今年不死?确定不了,这叫死期不定。这个问题很难发现,很难解决。

  对于学佛人,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是最关键,也是最要紧的。死期是不定的,无论是印度的,藏地的,还是汉地的。那些修行好的大德高僧,成就者们,主要修的都是死期不定,都对这个道理产生了定解。

  我们举个例子,密勒日巴之所以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一心一意的求法,就是因为懂得死期不定这个道理,才会分秒必争。再看看我们,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吃饭睡觉就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你们算算,十几个小时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几个小时。

  现在百日共修节奏很快,时间安排的很满。一天四座,不到四个小时,以前晚课一个多小时,现在还不到一个小时,速度越来越快,一年比一年快,我在外面听着,这速度也太快了,根本就没有思维和观想的时间。有一些老出家人、老居士也许会适应,新人根本没有观想和思维的时间。即使这样也不到一个小时,加起来是四个小时;加上接传承,一个多小时,加起来有五个小时;晚上如果有我的课,一两个小时,这样有六七个小时。

  其他的时间,就算学修七个小时,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主要是睡觉、吃饭。如果能将吃饭、睡觉转为道用也可以,但是谁有这个功夫呢?吃饭不起恶念,不生起嗔恨心,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去斋堂打饭,觉得别人态度不太好,就开始生气,气得饭菜都咽不下。

  人和人的习气也不一样,有些贪吃的人,一看到斋堂有馅饼、鸡蛋等有营养且美味的东西,贪心就生起来了,一定要多拿点、多吃点。不生烦恼,不起恶念,就已经不得了了,谁能转为道用呢?

  晚上睡觉,有的人做梦都不闲着,在梦里造恶业骂人。有些人虽然没有做梦,但是睡的像死了一样,早上睡过头了,起不来,这样一天的时间就没有了。

  死期不定,分秒必争,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两个小时,不会有事。现在的人毛病多,觉得要多睡多吃,而且要吃好,否则对身体不好,其实,如果你的精神充足,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

  以前我在喇荣学修时,睡的很少,习惯晚上很晚很晚才睡觉,十二点,有时候一两点钟才会睡觉,十二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觉过。以前藏地晚餐晚,九十点钟才吃饭,然后收拾一下,再看看书,睡觉时就十二点多了。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来,六点钟起来是最晚最晚的了。如果六点钟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要上课了。之前我们还要背偈颂、看书,四五点钟就起来,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现在跟你们学坏了,有午休的习惯了,不午休就感觉不太舒服,以前哪有午休啊,都没有听说过。

  那时所吃的食物非常不好,几乎没有蔬菜,后期才吃到一点。之前没吃过鸡蛋,后来快离开喇荣的时候,有一堪布同学,学会了吃鸡蛋,他叫我去他房间,说有好吃的东西,我们这里不养鸡,也没见过鸡蛋,他说这是鸡下的蛋,可以吃。他之前吃过,已经习惯了,煮熟就吃了。可我恶心,吃不下去,就没吃!后来有一天,他又找我,让我吃鸡蛋,我吃了一点点,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之前没吃过鸡蛋,也没有高营养的食物,但身体棒棒的,特别好。色达的冬天特别冷,比这边还冷,藏地最冷的时候是十一月份十二月份,那时我可以裸露着手臂,根本没有感冒过,身体特别棒。

  后来到汉地之后,条件太好了,身边侍候的人也多了,给我吃这个吃那个,就吃坏了,毛病也多了。不能着凉,着凉就会感冒,还得早点休息,否则身体支撑不了,可能会难受,就是学坏了,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你们大部分是城里人,从小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很好,所以有这些习惯,现在,大殿里铺了很厚的地毯,上面又铺了一块纯毛地毯,可有人还拿着厚垫子。你们对自己这么好,不是好习惯。有太阳不行,下雨不行,刮风也不行。总是拿着伞,几滴雨落到身上又能怎样?也不是纸盒做的。

  天气好了还不行,怕晒,又拿着伞,多麻烦啊!我们以前在喇荣学习,经常刮风下雨,全身都会淋湿的。我在喇荣的时候哪有伞啊,都没见过伞。那个时候喇荣条件也不好,有时在外面草地上上课,太阳实在晒,特别热的时候,就把披单放在头上当帽子遮阳,这样会好一些。

  寿命无常,因此,学佛要分秒必争,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少睡几个小时,少吃几顿饭也无所谓。以前我们在喇荣,早上没有吃饭的习惯,再说也没有时间。那个时候毕竟是小孩子,爱睡觉,早上五点了,要背偈颂,看书,因为六点钟要考试,要上课,不准备不行。喇荣的很多修行人都是日中一食。

  我不是特别精进的人,但我的同学都很有出息,特别精进,精进到夜不倒单,晚上只休息一两个小时,可能打个瞌睡就算睡觉了。以前的堪布都是这样修行的。很多人的身体也都特别健康,特别壮。自己的精神、心态是最重要的,心里清净,精神没有压力,活得充实,身体就不会有问题。

  我生病都是后来的事,一到红尘,开始弘法,心里压力大了,操心的事多了。那十年也确实辛苦,大家可能不知道,我自己知道,很辛苦。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我到汉地弘法,那些居士都是一步一步、逐渐生起信心的,有时候来三四个人,甚至一两个人。但是都要讲啊,那时从早上到晚上整天都要讲。

  相对来说,现在还不太辛苦,现在集中一个小时给大家讲一下,集中一个小时就接见完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刚开始谁来了都得讲,接见也是一个一个地接见。那时汉语说得不好,语言上的障碍非常大,导致后来生病,否则我的身体也不会出状况的。如果心里没有压力,心里清净,活得充实,身体不会有问题。

  藏地的老人,很多都是这样的。我们寺院里有几十位老人,活得很充实,他们天天听法,有的七八十岁,腿脚不好,因为有风湿,是小时候不注意造成的。

  我出家有点早,那时我们开完法会就放假,在家里可以呆几个月。我们都是牧民,回家帮父母放牦牛,也是不注意,随便在草地上坐着或睡觉。下雨不怕,淋雨也不怕。他们也是不太注意,所以腿脚不太好,其他都没有毛病,身体都特别棒,这都是精神的力量。他们虽然不太懂佛理,很多都是牧民,都是文盲,有些道理不太懂,但思想很简单,不复杂,生活也简单,没有那么多要求。

  昨天来了一位老人,八十多岁了,腿脚特别好使,就是眼睛有点花,远处的东西看不清,其他什么毛病都没有。他说自己八十多岁了什么病都没得过。他没有什么物质条件,住在儿子家,家里儿媳妇说的算。他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事,他说自己不参与,少听少说,但是觉得特别幸福,什么烦恼都没有。他不多说,不听也不管,吃完饭就去自己睡觉的地方,念咒修法,然后休息。有时候出去绕殿,转转经筒,每天活得都很充实,他觉得自己很幸福。

  我觉得他的生活条件,按世人的眼光看,哪有什么幸福,但是他自己感觉特别幸福,他自己觉得幸福就行。他是个文盲,不懂那么多佛理,但是他说他一心念阿弥陀佛。因为三十年前,他见过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上师如意宝亲自跟他说,念一千万遍阿弥陀佛,保证能往生。如果他先离开这个世界,他会先到西方极乐世界等他们,到时候会来接他们;如果他们先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可以先到西方极乐世界等他,到时候他们可以接他。他们有这个约定。所以他深信不疑,绝无杂念,他不需要别的,就是一心一意念佛。念佛的原因是上师如意宝亲自跟他说的:念一千万遍阿弥陀佛名号就会来接他。

  他对死亡没有恐惧,他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充满了信心。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如果你们看到他,跟他吃顿饭,可能会轻视他。但人家活得这样自在。你们看看,有点势力又怎么了,有点文化又怎么了,年轻又怎么了,这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大灾难来临时,我们跟蚂蚁没有区别,或者说蚂蚁都比我们强。在那样的环境中,在那样的灾难中蚂蚁还能活下来,我们被埋在地下可能无法存活,那时我们能怎么办啊?所谓的势力毫无用处,身上那块石头也推不出去,困在废墟里也出不来。

  突然地震了,被埋在地下了,“我有势力,跟孙悟空一样,可以出来……”“我年轻没有事,我可以飞出来……”不可能,在大灾难面前,在死亡来临时,我们都是平等的。除了有修行的成就者,也许他也出不来,但至少没有恐惧,很宁静,很祥和地面对死亡,这才是真本事。

  如果突然地震了,虽然都埋在地下了,但对死亡没有一点恐惧,能保持淡定,依旧能在那打坐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就不得了了。

  如果不是这样,象我坐在高高的法座上,滔滔不绝给大家讲大道理讲佛法,突然地震了,跟凡夫一样,肯定会跟你们一起跑的(笑)。如果突然地震了,被埋在了地下,我也肯定很无奈地在那期待来人救自己。凡夫就是凡夫,一群凡夫在一起。如果那时真的埋在地下了,真的不慌张,很淡定的,也没有恐惧,这样有本事了,有成就了,了不起了,这才是真本事。

  有些人就想,到那时有神通会好些吧?不会的!灾难真的来临时,神通也帮不上你。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但是也没管用啊,他是被外道打死的。他到了地狱,看到了外道的道士在地狱里,然后回来传话,那些外道的弟子很生气,你这么大胆,敢说我们的道士在地狱里,还给我们传话,就把他打死了。业力现前时神通也没有用。

  智慧、觉悟、定力才有用。真的看破了,有禅定功夫了,内心不会动,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痛苦。

  死亡随时都会来,阎罗王已经把狱卒们派来了,就隐藏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会把我们抓过去。这里有几个年轻人说什么:“百日共修结束后,我要找个好的工作,找一个好的公司,我要赚钱,要谈恋爱,要结婚……”你的人生可以有计划,但也不要忘了死期不定,死亡随时随地都会来。也许还没等找工作,没等赚钱时,阎罗王就把你叫去了;也许你还没有谈恋爱,还没结婚,阎罗王就来了,你随时随地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要分秒必争,希望大家多思考这个问题,多思考这个道理。

  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根本,是离开这个世界时,谁也帮不了你,只有自己积累的善根,只有佛法可以跟随你。如果你有正知正见,如果有佛法里讲的功德,这些可以跟你走,其他都不能跟着你走。第一,你什么也带不走,家庭、儿女,操这个心没有用,到时候谁都帮不了你。第二,你自己也没有办法带你们走。还有我们积累财富,一毛一块在那攒,攒到几十万块钱,到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舍不得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临终时一分钱一毛钱也带不走。

  有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没有事,临终的时候上师可以帮我,阿弥陀佛可以帮我”。如果你平时没有修行,自己不精进,到时候什么都帮不到你,不是不帮你,你在无奈的恐惧中,上师给你指导引导也没有用,起不到作用。你现在好好的时候,上师指导你不听,到那样一个关键的时候,病情恶化疼痛的感觉,还面临死亡的恐惧,在这样悲惨的弥留之际,你还能听上师的话吗?你还能听上师的引导吗?

  也许上师会引导你,上师也没有别的方法,不可能直接把你送到极乐世界。到时候上师怎么帮你?就是引导你,教你不要心乱,不要心慌,一心祈祷阿弥陀佛,要安住在本觉当中,你能做到吗?你能安住在本觉当中吗?你能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吗?不能的话你就没有希望。

  “没有事,也许阿弥陀佛会来接我……”阿弥陀佛能来接你吗?心净则土净。心清净时能见到清净的阿弥陀佛,心不清净时见到的是不清净的阿弥陀佛。就是那些恐惧的现象,比如说,如果在地震当中离世,地震就是阿弥陀佛;如果在海啸当中离世,海啸就是阿弥陀佛;如果在绝症当中离世,绝症就是阿弥陀佛。因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你心的显现。心不清净时,显现的阿弥陀佛也是不清净的,心清净时,才能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里讲的阿弥陀佛,那个阿弥陀佛是清净的显现。心清净才有清净的显现。当你心清净的时候,你看哪个都是佛,哪个都是菩萨,一切事物都是如此。你心不清净,见不到阿弥陀佛,那时阿弥陀佛也没有办法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

  伟大的佛陀讲,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意思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上去还是下去,下地狱还是上天堂都在于你自己。快乐和痛苦都是自己一手创造的,创造者就是自己。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个造物主,你自己就是自己命运的造物主。没有别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造物主,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不要自欺欺人。

  到临终的时候,除了佛法,除了自己的信念,除了自己积累的善根,其他都不能跟随你,都没有办法利益你。所以我说了,自己积累的善根才是真正的财富,可以跟随自己。自己坚定的信念才是真正的依怙,无论在哪里都一样,自己可以依靠它,依赖它,而其他都是不可靠的。

  这是前面讲的寿命无常,当你把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的道理真正弄明白、搞清楚之后,才能做到身处一切事,一切处,一切对境当中,身口意不离善法。

  我们强调加行,尤其强调四外加行,学佛修行的根本就在这里,如果你没有学修四外加行,如果没有明白这些基本的佛理,修禅宗,密宗,念佛、诵经、打坐等,都是空中楼阁,都不可能成功。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一切精力都要先放在加行上,尤其是四外加行。

  刚才我们只讲了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后面还有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如果这些道理都明白了,就能做到身口意时时不离善法,在一切对境中不离善法。

  今天讲的内容很简单,我们磕头,绕大殿,做义工、付出都是身不离善法。持咒、念佛、诵经、上课、说悦耳语,如果有能力就讲法,都要做到语不离善法。可你们并没有做到。

  那些藏民,那些老太太没有文化,但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口不离六字真言,手不离念珠,整夜都不离念珠。以前我没去汉地的时候也是这样。那时是小孩子,晚上醒来的时候很少,但醒来时肯定会念几句。

  以前我刚到汉地时,住在居士家,虽然睡着了,但是他们在外面听到的,是我一晚上都不停地念咒,可能是习惯了。我自己知道,醒来的时候在念,平时不知道有没有念,可能念了,说梦话一样在那念,这是习惯。后来就学坏了,不要说晚上,白天念珠都不在手里,“念珠在哪里啊”,经常找。

  你看你们,根本没这个习惯,手里什么也没有,包括绕大殿的时候,没有拿念珠的习惯。嘴也是,我们一闲了自然的、自动的会念咒。你看你们!有时候,我跟身边的人一说,都在那憋着嘴,念几句心咒、名号多好啊,撅着嘴干嘛啊?嘴也可以动一动啊,说了一辈子的废话,嘴也没磨坏啊,难道念几句咒语、念几句佛号嘴就磨坏了?不可能嘛!如果没有任何损失,你吝啬什么?

  去年大家都在神像面前发愿了,有的发愿念一百万遍莲师心咒,有的发愿念一千万遍,还有的发愿念一个亿。既然发愿了为什么不念呢?有的人说念了,可我也没看见啊,可能都是默念的。不要默念,可以出声念,这是口不离善法。

  意,虽然我看不到你们的意,但肯定是胡思乱想。如果不相信我的话,等会出去不要想别的,都观察一下自己的起心动念,在想什么,在干嘛。观察一下就知道,它一分钟也不老实;观察一下就知道,想的都是什么?想的都是没有用的,东想西想,一会儿想家里的事,一会儿想寺院的事。这个事那个事,妄念满天飞。想这些没有用的,都是妄想,那些跟你有什么关系?无非是打妄想。

  意不离善法,即利益心、利他心、恭敬心、感恩心等等心。意不离正知正见,身口意不离善,在一切对境中时刻守持善法,这样才能成就三菩提,因此,如果想要成就,身口意就不要离开善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断恶修善)(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断恶修善)  

 仁焕法师:断恶修善 回归平安 

 仁焕法师:断恶修善得平安 

 传喜法师:断恶修善戒定慧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只有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能帮助你福慧增长,消灾免难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