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佛菩萨守护,如影与形不暂舍离


   日期:2017/11/2 7: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念佛行者佛菩萨守护,如影与形不暂舍离

  第二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

  又念佛行者,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等,常来守护,如影与形,不暂舍离,余行不然。又念佛行者,舍命已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余行不定。

  这段法语出自法然上人的著作《观无量寿佛经释》。《观无量寿佛经释》,是法然上人对《观经》简要的解释,并不是就《观经》的经文一句一字逐句逐字的解释,是将《观经》的要义说出来。

  这段法语,法然上人将念佛与诸行做一个分判。不论是现前的利益或当来的利益,都是念佛比较殊胜。也许修余行的人心中会这样思惟:“难道诵经、持咒、朝山、拜忏、放生、修诸万行,不如念佛吗?”就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而言,确实,唯有念佛是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的真因。

  法然上人的净土思想,可说完全继承自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将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彰显的淋漓尽致。《观经四帖疏》这部祖论就可以看出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也将念佛与诸行做一比较,说出念佛是殊胜,余行是下劣。诸余众行虽然是善,然与念佛做一比较,念佛是胜。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都做这样的分判。

  就机与法能够相契相应得到法益而言,因为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余行非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是就法而言;就机而言,念佛是众生堪行,余法是众生不一定堪行,譬如以念佛和诵经做一较量,念佛是人人都能,诵经就不一定人人都能。所以就机与法而言,念佛确实是殊胜的,所以法然上人才会如此开示:

  “念佛行者,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等,常来守护”,我们如果想要得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守护,我们就要经常念佛。佛菩萨如何守护念佛行者?

  “如影与形,不暂舍离”,法然上人如此的开示,令我们念佛行者,更能对念佛的修行生出信心、生出兴趣,因为念佛人可以无时无刻不受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守护,只是我们凡夫障眼不能亲见佛菩萨的真身妙相。如果我们能看见佛菩萨的真身妙相随时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会很有兴趣念佛,也会很喜爱念佛,也会很认真念佛。

  “余行不然”,念佛以外的余行,就不一定能够得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如影随形的守护。所以,将念佛与余行做一比较,当然念佛是殊胜的。

  而且就往生极乐世界当来利益而言,“念佛的行者,舍命以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法然上人在《观无量寿佛经释》,对念佛往生这件事,用“决定往生”非常肯定的话来说,这容易使我们念佛人内心能够安心念佛。了不起的祖师所开示的法语,当然句句字字都是为了要坚固我们的念佛信心,使我们一生念佛不退。对凡夫而言,念佛如果肯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利益是得的到的,凡夫众生当然就会认真念佛,就会有兴趣念佛。凡夫众生对有可能得不到的,或者是要得到的希望是非常的渺小,就没有兴趣了。所以,法然上人如此的开示,我们就对念佛一行的修持,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

  “余行不定”,余行的修持,舍命以后,不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修诸余行的行者,所修的余行未必然就是为了要往生极乐世界,譬如古今不少的参禅行者,参禅是为了要求开悟,不是为了要求生极乐世界,当然也有不少的参禅行者兼修念佛,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不管修持任何法门,在相应往生极乐世界的修因都一定要具足,往生三法信、愿、行,念佛的行者、参禅的行者或者修余行的行者,只要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论是自力的修行、二力的修行、他力的修行,都必定要具足往生三法信、愿、行,这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契相应。

  念佛人经常受到佛菩萨的守护,当然就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当然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普摄,带给念佛人吉祥如意。既然念南无阿弥陀佛,受到佛菩萨如影随形的守护,就是阿弥陀佛的不断光明普摄故。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念南无不断光佛,不少的念佛人对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的道理,不是相当深入的了解,所以念佛很怕自己在临终阿弥陀佛并不会现前来迎接,或者是深怕自己在临终失去念佛的正念,恐怕不能感召阿弥陀佛的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有这样的担心或顾虑,不妨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改念南无不断光佛、南无不断光佛、南无不断光佛……顾名思义,就称念的佛号,南无不断光佛,心中自然想到,阿弥陀佛在我们念佛人念佛的当下,以不断光明对我们念佛人的普照,那这样念佛的心就能安心。

  《观经》第十二观普观,说到佛菩萨常常来念佛行人之所:

  《观经》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这段《观经》的经文说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经常来到念佛人之前,也就是法然上人所说的“念佛行者,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等,常来守护,如影与行,不暂舍离”。我们凡夫因为有烦恼、有业障、有无明,所以障住真如本性的见性,所以我们凡夫障眼,无法亲眼目睹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真身妙相。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因为乘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愿,所以你我在将来临命终还未断气的时候,也就是这口气还在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会对临终者威神加持,并且开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净信的善男子与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的思惟系念不乱,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对这位净信的念佛男子或女人,“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八字对我们念佛人而言,我们如果明白意思,心中决定是相当的法喜与安心,因为临终的事情,阿弥陀佛早就为我们设想的非常的周到。阿弥陀佛相当了解凡夫众生的烦恼很重,在临终很有可能业障现前,在临终很有可能障碍很多,在临终很有可能失去正念,所以誓言临终接引愿,就是要使我们这样烦恼厚重的凡夫众生在临终,能因为佛现前的“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所以,阿弥陀佛对凡夫众生的心情非常的了解,誓言念佛人的临终现前接引,对念佛人开示,慈悲加佑。诸位菩萨!观想自己现在就是临终,当你以凡夫障眼亲见阿弥陀佛现前,你会欢喜吗?当你临终亲见看见观世音菩萨现前,你会欢喜吗?当你临终亲眼看见大势至菩萨现前,你会欢喜吗?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对你威神的加持护佑,能不能使你正念分明?能不能使你心不颠倒?能不能使你意不凌乱?很多念佛人就是因为对佛菩萨的神通道力还不是相当的了解信受,所以很怕自己业障深重,在临终心会颠倒,这种担心顾虑,就是对《阿弥陀经》的经文“心不颠倒”这句,没有深入的体会了解;再来,对阿弥陀佛本愿绝对的救度信心不足。

  《阿弥陀经》正宗分往生因的经文,相信诸位一定很熟。经文世尊说: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段《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可以分成三段,因为有三个时态。这三个时态明白了,你就不会对“心不颠倒”这句经文充满担心顾虑。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是第一段文。第一段文,“若一日至若七日”,是说平时的时间。第二段文: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临命终时是这位执持名号的善男子善女人,还未断气的时候,所以第二段文所说到的“临命终时”这句经文,就是在说临终的时间。第三段文:

  “其人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人命终”是指这个执持名号的善男子、善女人已经断气了,这是指死后的时间。

  “若一日至若七日”是平时的时间,“临命终时”是临终还未断气的时间,“其人命终”是已经死亡之后的时间。“心不颠倒”是在死亡之前还是死亡之后?死亡之后——“其人命终,心不颠倒”。第一段平生的时间,“若一日至若七日”的念佛之因,感召临命终还未断气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这个时候执持名号的善男子或善女人还没有死,才叫做临命终。还没有死,叫做临命终,就是当生,所以古德都说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的法门,从《阿弥陀经》这段正宗分往生因的经文,可以得到印证,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是当生见佛,不是死后才见佛。有平生念佛的因,感召临终佛菩萨现前的果,这是第一重因果。

  第二重因果,有临终“佛菩萨现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的因,所以随佛往生极乐世界,心不颠倒,有这样的果报。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平生“若一日至若七日”的念佛。临终很重要,平生就不重要吗?非常的重要。

  所以,从《阿弥陀经》这段经文,可以使我们得到这两重因果。原来,我们将来临命终能够受到阿弥陀佛现前威神加持,就是因为平生念佛的因。后面我们就会说到法然上人的法语——法然上人说,就是因为平生念佛之因,感召临终阿弥陀佛现前,才有临终正念。一般念佛人都会有这样思惟:“我临终有正念,才感召阿弥陀佛现前。”不对!是因为平生正念的因,感召临终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使临终者有正念,这样才正确。这样的道理,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所以重要的是平时念佛的修因,这样才符合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要让我们念的欢喜、安心、自在、快乐、幸福、美满的道理。如果念佛念三十年烦恼三十年,念五十年担心五十年,念越多的人越担心,这样怎么会有道理?这样就没有道理了。

  平生就会知道自己将来临终,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那平生的念佛当然就会法喜充满。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心意识往生的,还是肉体往生的?心意识往生的。既然是心意识往生的,何必要等到这个身体死了才能往生!这样思惟,你就知道,往生有体失往生,有不体失往生。不体失往生就是,往生决定在平生。所以,念佛确实是非常殊胜的修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 

 洪修平教授:净土宗的主要思想及信仰特点是什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八 往生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