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19


   日期:2017/10/4 1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元必才

  必才,字大用,姓屈,是台州临海人。母亲赵氏,供奉佛很虔诚,梦到梵僧进屋,醒来生下儿子。十二岁,依归报恩寺的瞿法师出家,没多久,受具足戒。以后跟从玉冈润法师,博览群经,深明教观。玉冈叹道:“这孩子大概是灵山会上的人吧?”泰定元年,继承玉冈主持海盐的德藏寺,又历任杭州的兴福寺、演福寺主持。为人凝重沉默,精修观行,至于讲演经义,纵横发挥没有妨碍,听讲的人没有不佩服的,顺帝赐他名号佛鉴圆照。有一天,头眼沉重,就对众人说:“我的世缘尽了。”于是焚香面向西方,高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整整一昼夜。又告诉众人说:“你们不要认为修持没有灵验。我净土的缘成熟,三昧境界现前了。”随即沐浴更衣,写信告别相识的人,合掌往生了,享年六十八岁。火化时,有五色光芒,从佛龛(放遗体的小阁子)中发出来。火化后,不坏的有两种,舌根如红莲华,齿牙如珂贝,舍利无数。(《明高僧传》)

  元悦可

  悦可,字中庭,不清楚他的出身。住持嘉定西隐寺,建筑十六观堂,用来修净业。延祐年间,朝庭赐他名号广慧大师。至正年间,没有病态就盘坐往生了。火化时,牙齿舌头都不坏。(《苏州府志》)

  元维则

  维则,字天如,姓谭,是永新人。出家后,继承中峰本禅师的教法。至正初年,住持苏州师子林,朝庭屡次召请,维则借口有病不去。维则单独传承后,又推广天台永明大师的旨意,并且宏扬净土的教法,著有《净土或问》,破除各种疑惑,鼓励修行人,现今记录它特别警切的内容。有人问:“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能往生,又没有退转。那么我就先做世间的事,等到临终再念佛,可以吗?”回答:“苦啦,苦啦!耽误了自己,又耽误了天下僧俗男女,都是这话啊。五逆罪恶凡夫,临终念佛,是过去世有善根,所以遇到善知识,而能念佛。这样的侥幸,一万个里面也没有一个。《释净土群疑论》说,有十种人,临终不能念佛。一,善友未必能相遇,没有劝念佛的人。二,业障痛苦缠身,顾不上念佛。三,中风说不出话。四,狂乱疯癫痴呆。五,遭遇水火灾难。六,遇到豺狼。七,恶友破坏他的信心。八,昏迷致死。九,打仗死亡。十,坠落悬崖。这都是寻常能见闻到的,不论在家出家,人们都会有的。过去的业力感招,现在的业力感应,忽然现前,不容回避。忽然遭遇一种,就是什么办法也没用了啊。善知识或活佛,也救不了了啊。然后随着业力去三途八难中受苦,到那时,要听到佛名,也不可能了啊。就算是没有这些恶缘,正常善终而死,未免有风刀霜剑一样切割分解身体,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分离,就如生龟脱壳,痛苦逼迫,恐怖惊惶,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病而死,世间俗缘未了,世间贪念未休,贪生怕死,扰乱胸怀,又有家事不明确,后事没有办,妻啼子哭,百种的忧虑,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死以前,只有些小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的没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弱的样子现前,老态龙钟,忧愁烦恼,落在衰老的身上,左边安一个右边排一个,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没老以前,正是年少力壮,或者狂心未歇,俗事缠身,东奔西忙,胡思乱想,业识迷乱,念佛不能够了啊。更好一点清的闲自在,有志修行,有点对世相看不破、放不下、拿不定、斩不断,有些境界现前,一个主人翁就随他颠倒,念佛不能够了啊。你看老病的时候,少壮清闲的日子,稍有一事挂在心上,早就不能念佛了,何况临终的时候呢?还要忙着做世间的事,你真是痴人,说痴话,肯定你把心用错了地方啊。而且世事如梦,那一件事能代替生死?纵然是修造寺院、增添庙宇、攀缘名位、交结官豪,以为是多做好事,却不知犯了不关心自己的修道,广造伽蓝等戒。难道没听说过吗?有为法的功德,多有过错,天堂还没修好,地狱先造成了,生死大事不清楚,所做的善事都成了苦的根本。眼光落地(沦为动物),受苦的时候,才知道平日所做所为,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地狱的汤锅下增加木炭,地狱的剑树上助长刀枪。袈裟下失去人身,万劫难恢复,铁汉听了,也要落泪。祖师如此苦口婆心,哪里许可你临终念佛呢?死心禅师说:‘世间人的财宝堆积如山,妻妾成群在面前,日夜欢乐。可是无奈未来的日子有限,时光暗中逼迫。催命符到了就要上路,不容许停留,阎罗老子,不讲人情,无常鬼王,有什么情面?况且根据人们的耳闻目睹,前街后巷,亲人眷属,朋友兄弟,强壮青年,死了多少?世间人多爱说老来念佛,岂不知黄泉路上不分老少?’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死心禅师如此苦口婆心的劝人,哪里许可你等到临终念佛呢?人生在世,能有多少时间,石头撞击的火星打雷闪电的光,眨眼就过去了。趁着还没有老还没有病,抖擞精神,抛开世间的事。能有一天的光景,就念一天佛号;能有一时的工夫,就修一时的净土法门。不管他什么时候命终,我的路费预先备好,前程就稳当了啊。如果不是这样,后悔难追。”有人问:“定力没有修成,念头没有止住,眨一下眼,千里万里去了。又或者惹着一点世间事,就是五天十天,半月一月,都摆脱不掉,应当怎么对治呢?”回答:“呜呼!这是天下学者的通病啊。当你在间断念佛的时候,如有不是痛加鞭策,那就是专修无间地狱的心念,永远没有成就的期限。我听说古人有三种痛加鞭策的办法。一是,报恩。二是,决志。三是,求验。第一报恩就是,既然修净土,应当想到报恩。佛恩国恩,固然不用多说。就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促成,这个恩难道不重大?你出家以来,便说要报重恩,离乡背井,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你都没有管,父母老病,你又不看,听到他们的死,你也不回去。如今他们若是在三恶道,受罪受苦,盼望你救他,盼望你度他。你却念念间断懒散,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己都救不了,如何救别人。既然不能相救,你就是忘恩负义,大不孝的人。经上说:‘不孝之罪,当堕地狱。’那么一念间断懒散的心,就是地狱的种子啊。又况且不织布就有衣服穿,不耕种就有粮食吃,僧房的生活用具,享受使用现成,你应当勤修净业,想着报答信众布施的恩。祖师说:‘这布施是施主一家从自己福分上,减省下来的。道眼没有修成的人,一滴水一寸丝,也是要变牛马牵犁拖耙,偿还他才算完的。’你却念佛间断懒散,净土不成。净土不成,你就要偿还,那么一念间断懒散的心,就是畜生的种子啊。第二决志就是,如果要专修,意志必须坚定。你一生参禅,禅还没有悟,又去学教理,教理又不明白。弄到如今,念头不死,又要说几句禅,又要说几句教,又要写几个字,又要做几首诗。情趣牵挂两头,心念分成四路。祖师说:‘一丝一毫的系念,就是三恶道的种子。瞥一眼情发,万劫都被锁住脱离不了。’你却意志不坚定,情念多端,因为这个多端,间断了正念。那么一念间断的心,便是三恶道的枷锁恶业啊。再说守护戒根,意志不坚决,或者因为身口,念念都在奔忙追求。有教导说:‘宁可洋铜灌口,也不能用破戒的口,受他人饮食供养。宁可热铁缠身,也不能用破戒的身,受他人衣服供养。’何况因为守戒不严,邪心妄动,因为这个妄动,间断了真修。那么一念间断的心,何止是热铁洋铜的恶业啊。再说断除憎爱,意志不坚决,每当面对虚名浮利,自己看不破。我有名利,便生起贪爱,名利属于他,便生起嫉妒。古人说:‘贪名贪利,都趋向鬼类。有爱有憎,都跳入火坑。’你却因这个爱憎,间断了净土。那么一念间断的心,便是饿鬼火坑的恶业啊。第三求验就是,既然要专修,就要求灵验。你如今头发白面皮皱,死相现前,知道临终,还有几天?必须在眼前,就要见到佛。只如庐山的慧远法师,一生三次见佛。又如怀感法师,称念佛名,便能见到佛。又如少康法师,唱佛号一声,就有一佛从口中飞出。这样的灵验,万万千千。你如果心没有间断,见佛不难,间断的心生起,决不会见到佛。既然见不到佛,就是与佛无缘,既然没有佛缘,就难往生净土,净土不能往生,必定堕落恶道。那么一念间断的心,便是三途恶道的恶业啊。如前面说的三种办法,应当自己痛加鞭策,使那念不离佛,佛不离念,感应道交,现前见佛。见到极乐净土的佛,就是见到十方诸佛;见到十方诸佛,就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就是有大妙用现前。然后推广那悲愿,广化一切众生。这叫净土禅,也叫禅净土啊。”(《苏州府志》,《净土或问》)

  元善继

  善继,字绝宗,姓娄,是浙江诸暨人。母亲梦见神僧给她莲花,因而有身孕。善继出生就能说话,或者见母亲念佛号,便合掌跟着念。大德年间,剃度出家,第二年,进一步受具足戒,不久跟从天竺寺大山恢法师,修习天台教。后来前往南竺,拜见湛堂寺的澄公,澄公很器重他。至正年间,善继主持天台荐福寺,又迁移到能仁寺。晚年,专修净业,一心系念弥陀,昼夜不停。有一天,忽然告诉众人说:“我要回去了。”说完端坐往生,享年七十二岁。火化时,舌根不坏。(《明高僧传》)

  元子文

  子文,字宗周,是明州象山人。跟从北溪闻法师学习佛法,后来主持宝云寺,博览教观,戒规很严。与人交谈,好像不爱说,到了升座讲法,滔滔不绝不能止住。有一天,讲完《十六观经》,就在座位上告别众人,将要往生。有人问:“和尚,后事还没有嘱付,为什么突然走呢?”子文说:“僧家要走就走,别搞世俗汉子的伎俩。”众人更加恳切,子文于是下座,又回到方丈,一条一条安排好,就合掌称念西方阿弥陀佛圣号,回向发愿完毕,然后往生了。火化后,舍利无数,异香袭人,一整天才消失。(《明高僧传》)

  元盘谷

  盘谷,字丽水,是海盐人。志气超越常人,博览通晓经史。在杭州的慧因寺讲解《华严经》的大意,辩才没有妨碍,信众都敬服。后来到松江,构建精舍,勤修净业,每天课诵弥陀佛号。享年七十多岁,没有病态,预知日期,端坐往生。(《明高僧传》)

  附录山堂法师念佛修心术

  大乘经典,劝人往生净土,因地有二种,一是定二是散。定,就是这心观想佛,想那西方净土依报正报主与从属,是唯心所造本来具足。因为我心空,所以如来本空;因为我心假,所以如来分明就在;因为我心中道,所以如来绝待。或者想像莲华开合,我在其中。莲花合表示空,莲花开表示假,色香味触本体相同,就是表示中道。所以经上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如来亲自开示的唯心三昧,圆满常住的本体。了悟那净土众生与佛的依报正报色法心法,都是我自心本性本来具有的功德。境界就是观想,心外没有佛,自性外没有净土。观照不休止,就证无生法忍。二是散善,用诚实的心,信有西方净土,一心不乱,系念弥陀。一日至七日,声声不绝,念念不间断。经上说:“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那么在事相上想那国土,但没有空假中三观,就叫做散善罢了。所以三种净业,回向愿生净土,都能登上极乐。我祖师智者大师说:“根有利根钝根的不同,行有定与散的分别。观佛三昧叫做定,修其它善业,叫做散。散善的力量弱,不能灭除五逆罪。这部经说明观,所以能往生。”这样看来是定是散,或者钝或者利,都是净土的因,都能达到无生法忍,永远没有退转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圣贤录       白话)(五明学佛网:净土圣贤录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