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从地藏菩萨一鞠躬对治我慢


   日期:2017/9/26 12: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位同修随着系统走了一阵子,就能看到些什么了,尤其是在超度的强大加持下。当他一次参与做完超度,同我说看到地藏菩萨了,然后地藏菩萨竟然向他鞠一躬。他看到这个情形,瞬间就泪流满面,我问为什么呢?他说,那可是顶顶大名的大菩萨啊,怎么可能向我鞠躬呢,那么谦虚低调;而我还有傲慢不平,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的。当然这一鞠躬并没有治好他的傲慢癌,没多久因为有了所谓的神通,不和我玩了。

  菩萨为什么会鞠躬?一定不是我做了什么超越了菩萨,或者令菩萨折服,或者让菩萨羡慕,一定不是这些;最多就是为了鼓励我们继续做而赞叹一下罢了。当他描述这个场景时,我的感受和他不同,他是感动、震撼、疑惑、想不通;我在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最后只有这个鼓励的赞叹合理,并在其背后是表演了平等观。也就是在菩萨眼里,真正的没有“我”如何多厉害,我是多久的大菩萨了,我多了不得,我做了多少的事情是多么地难以企及!而是在对治我们的傲慢心。

  过去说“疑是菩萨第一大病”,当菩萨有了疑惑心,就动摇了菩萨的基础。所以广义菩萨是以十个信位做基础,换句话说,作为菩萨要么你就是走通十信位的阶段,要么你就是在陆续建立十个信的过程,如果这二类都不是,就不适合当广义菩萨或狭义菩萨了。所以当我们投机取巧的把大乘心作为奉行的目标手段,以此方便契入大乘,可是如果疑惑纵横,这个状态也确实把自己出卖了。

  有傲慢心就会失菩萨意,所以在五盖里“贪嗔痴慢”都要去处理的,在《决定毗尼》经里佛说贪嗔痴三个问题,对小乘而言犯了就是犯了,没回旋余地;但对大乘而言,如果犯了要及时的回转,想着我要救护众生、成就众生、圆满众生、成就菩提、成就智慧!这样戒律就不算破。对大乘戒来说,贪触犯的事情是很频繁、很常见的,却是可以容忍的,菩萨行于世间他可以有贪,哪怕以贪造作业力这都是小犯,但愚痴和嗔恨造作业力就都是大犯了,都是大毛病。

  因为起码是和众生起贪意,虽然形式是贪,并以贪触犯业力,结果却是菩萨和众生粘在一起,成就了“菩萨不舍众生”的局面。

  而嗔恨就是大犯,是菩萨远离众生。你恨他,他也恨你,你作为菩萨都恨意难消,怎么可能要求众生一定平等面对嗔恨?我们学佛都处置不了这个,怎么可能寄希望于不学佛的人淡然处之?所以你恨他、远离他,他也会如此对你,嗔恚就导致菩萨和众生分离,从而断绝了以后救度的可能,平添了以后救度的难度。

  愚痴也是大犯,因为菩萨和众生接触,要晓得这对众生而言都是非常难得的。换句话说,我们要修很久,积累非常多的福报才有机缘遇到菩萨点化。在很多经文里都描述见闻菩萨一念一瞬都是无量福德的事情,可是你想得这无量福德起码要有点本钱的。

  为什么见了菩萨会有福利?并不是菩萨见了一切众生都洒糖、发红包、派利市,而是因为众生遇到菩萨,菩萨会以各种渠道模式去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圆满众生,就像《普门品》的三十二应身一样,各种愿各种圆满,你遇到了菩萨,等于满各种愿的机会来了,等于遇到受教奉行的机会了,这是无量福德的所在。就算你想学外道,菩萨也依然不吝赐教,但是你得能遇到吧!

  如果菩萨愚痴了,就会耽误了对众生的引领,或者会指错路,导致对方付出了相对较高的福报成本,却没有更多地收获。这愚痴之下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分离后这个众生要经过更长久地积累福报,才能回到没接触前的状态,所以愚痴犯业是因为救度众生的错误,大犯的原因在这里了。

  傲慢是各种毛病的基础之基础了,如果还有傲慢就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小犯、大犯、大病了。我过去认识一个人也是学佛,后来有一个众生上来指着他说:如果他的傲慢不除,以后干不了什么大事情,不可能有大成就,更不要说出轮回了。

  我们可以用平等观对治傲慢。看一下我们哪里又比别人多些什么?你认为的那个我很强、我比你好、我比你多的情绪心念都是你的罪过。所以越是强烈的抱着傲慢,就越是强烈的在对抗回归的清净平等。经文里提到了七种慢:慢、过慢、我慢、傲慢、邪慢、慢过慢、卑劣慢。不管哪一个都叫慢,只是用傲慢或者我慢来代表这七种罢了。不管我们如何和大众对比,总会有一个对比的结果,好或不好,多或少,如果我们认为暂时表现的好坏就能以此开心一些、执念一些,那就大错特错!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带不走的。今天你投生的好,技术不错,当了各种二代,节省了大量的努力时间,可是这些真的带得走吗?既然比就会有对比的结果,我们就争取不要去比,所以阿兰若处就是静处,也可以理解为不争!你起了争心就失去了清静安住,也就会受种种慢的轰炸,所以不去比就最好了。

  如过去也一直强调“不必求同”,他如此境遇那是他的因缘果报,我如此,这也必然是我的因缘果报如此,既然这些都可以不同,我们如何在诸多的表现上求同?如何要去比?或者攀比呢?所以学佛锻炼不争、不辩、不比、不求同,这是一个很艰苦漫长地工作,这也是一个解脱烦恼,获得当下受用的好方法。因为我们的心念本就是无端释放,就像电的释放一样,他一定会找最好走的那个路,找电阻相对较小的,心念释放念头和这个很类似,也会找最熟悉和容易的方式释放和链接,所以这种攀比对比的情绪和习惯也是非常坚固和隐藏在内的,不容易发现,当然就不容易修改了。所以发现自己有毛病是修改的前提条件。

  地藏菩萨这一鞠躬,其中深意浓厚了,我们不能说:因为我做了《普门超度》,我送众生走了,我就可以受菩萨一礼!这绝对是荒谬的,这也是我一直强调《普门超度》不参与回向,不要在《普门超度》里求福报求功德,抱歉,这里没我们什么事,都是佛菩萨在工作,我只是帮了一个小忙,还收获巨大,我的亲人眷属被送走了,我的债主借此释解冤仇了,认识我的众生机缘成熟得往生极乐了,这已经是我的收获了,怎么还敢贪求福德功德呢?这就是贪天之功了。这样心态就平衡了,我也确实做了努力,但我的收益已经是非常巨大了,就不应该再想着更多的利益。做超度的福德或者功德,有或者没有我说了不算,但你想有,就会烦恼纵横;反过来如上思维,就可以淡然处置,平静对待,从而把《普门超度》更好的抽离出名利场,让《普门超度》更简单、更纯粹、更干净。

  阿弥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的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