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省庵大师语录新白话版3


   日期:2017/9/6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回向偈(并叙)

  听说修行的前导,没有比发心更可贵了;众多善行指一归处,没有比回向更重要了。这是由于无始劫以来,迷失了这个心,不知万法本来是空,四大(地水火风)不是实有,都是争相执着我见,平白生起憎爱的心。所修善法,只是为了自己,所得功勋,唯独归向眷属。所以白白增添业果,不能断掉烦恼的因果,三界哪能脱离,四种生命形式的轮回就难免了。我今依照佛教,发起回向心,将近前的七天功勋,远到多生多世的善法,只要有利益,都布施给众生。舍弃这“有所得”的心,归向那真如实际,运用这无生妙观,只求无上菩提。一起胡跪合掌,作如下的表达:

  稽首三界尊,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佛,菩萨及声闻,唯愿大慈悲,共垂哀摄受,我今依佛教,普发回向心,舍兹有相心,趋向无生路,愿我无始劫,乃至于今生,所有三业善,悉皆用回向,愿一切众生,身口恒清净,意常缘善法,不起贪恚心,愿以忏悔力,及诸誓愿力,请佛久住世,复请转法轮,随喜诸善根,悉施于众生,愿诸众生类,三障悉消除,生生常见佛,处处恒闻法,常生欢喜心,不起憎嫉念,又以香供佛,愿一切众生,常焚持戒香,普熏于法会,又以华奉献,愿一切众生,禅定如华敷,见者咸欣悦,又以灯施佛,愿一切众生,同然智慧灯,普照于法界,以香涂佛塔,愿一切众生,忍辱如涂香,不起于憎嫉,又以果奉献,愿一切众生,圆满佛菩提,同归无上果,以食施诸佛,愿一切众生,常餐法喜食,及以禅悦食,身心遍安乐,欢喜悉充满,以幡供养佛,愿一切众生,翻转贪嗔痴,咸成戒定慧,复以盖奉献,愿一切众生,同以无缘慈,盖覆于一切,又以幢奉献,愿一切众生,同竖最胜幢,高出于三界,以财施诸佛,愿一切众生,同具七圣财,法宝咸充满,又愿为众生,代修回向法,权教诸菩萨,同归圆顿门,无著四沙门,成趋无上慧,人天有漏善,皆成无漏因,回彼世间心,同归正觉道,深知三界苦,勿生贪着心,阿修罗众等,舍离憍慢心,所有胜善业,悉回向佛道,龙神夜叉众,干达紧那罗,八部诸众生,所有微善业,若多若少等,悉回向佛道,人道诸众生,所有微毫福,今世若过世,尽回向佛道,地狱鬼畜生,众苦逼迫时,若起一念善,所有微毫福,我皆代回向,同归正觉道,以此回向善,复施诸众生,普与众冤亲,一时成佛道。

  舍利忏叙

  曾经听说法身没有形象,万物就是它的形象;道体没有一定的轨迹,随众生的差异而相应显现轨迹。自从佛在双林(娑罗双树)示现寂灭,二月十五日中夜还本复原,玉毫(佛的眉间白毫)的光影在人间收敛,宝相的光辉在宇内潜藏。遗留的舍利,分成三份(天人一份,龙族一份,人间一份),然后建造佛塔,有八国供奉,分布在五天竺(古印度)。经历一百多年,于是有圣人君主,名叫阿育王,乘铁轮(表示阿育王是铁轮王)来应化世间,受佛陀预言成为铁轮王。阿育王志在种福田,心存佛法,一听说舍利,就开始请求。于是堵塞恒河水的刀轮,机关不能转动,打开阿阇世王(佛陀时代的国王)的宝匣,油火就干了。(《育王经》说,阿阇世王把佛舍利,藏在恒河中,制作千岁灯供养,其中安放金匣,用来盛装舍利。外面放置刀轮,四面旋转,靠流水冲击带劫,没有休止。阿育王想取舍利,始终不能得到,有个莲华比丘,教他投放柰((一种水果))去堵塞,刀轮就不转劫了。这才取得舍利,打开金匣,油尽火灭了)然后调动鬼神的智力,再求罗汉的神通,集合所有香料碾压成泥,七宝碎成粉末,八万四千个佛塔,半夜造成;三千三百个人寰,马上分布。百神脚下奋力,争相奔驰在五指的光路上;万鬼抬头向上,一起看到半空的手臂。(《育王志》说,阿育王取佛舍利,调动鬼神,用香泥七宝,一夜间造成八万四千塔。请耶舍尊者,舒展五指放光八万四千道,鬼神们各自随着一道光向前直到光的尽头,安放一塔。尊者在虚空中,用手遮住太阳,鬼神们望去,普天之下,一天之中,同时下塔)塔庙从此开始昌盛,佛法从此大兴。那中夏(指印度)的地方,塔数众多,在东方这里,只有十九处。阿育王造塔的年岁,正是周厉王的共和年间啊。其他地方,圣迹罕见了,唯有这四明山(在宁波),灵踪尚在(指阿育王塔)。昔日在西晋时,太康年间,有并州的刘萨诃,是利宾菩萨啊,怜愍众生的造业,示现同类来度化世人。他先是有罪而入幽冥地狱,惧怕恶苦而求救拔,梦到梵僧指示,要他寻求舍利,觉醒后发心,随即改正恶业。出身应化世间,暂时做打猎的居民;大士后来出家,还原了比丘的本相。于是北离并州汾州,南到江浙一带,向往顾盼各处的佛塔,不忘追寻发现舍利。万里关山,哪里怕奔波的艰苦;多年行走,怎知跋涉的辛劳。期间登上鄮峰,徘徊在玉几山(都在宁波),忽然有钟声从地下传来,舍利塔涌出高耸在岩上。(这是刘发现舍利塔的神奇过程)一片青山,显出千年的圣迹;几重磐石,长留万古的神踪。(这是阿育王寺的起源)从此建立塔亭和寺院,朝廷派僧守塔,地方叫做东南佛国,寺僧就是历代人龙(俊杰)。到了梁朝开启佛运,这山的名号才开始彰显,梁武大兴扩建,寺院的匾额题名阿育王寺重焕光彩,祥瑞屡有发生,灵异感应重叠不断。或降下瑞相在塔中,或放出光明在松顶,或几十天的礼拜,亲人就脱离恶报的祸殃,或月月熏修,尊者获得印文的吉兆。甚至然烧一臂供养,神识归向净土的九品花莲,或捐舍全身,亲自证到念佛三昧。实贤我(省庵大师)悲伤自己出生太晚,不能亲眼目睹佛身,有幸的是佛缘深厚,还能遇到圣人留下的遗迹,在己亥年夏天,特意为了瞻礼舍利,恭敬来到此山,三个月的安居,六个时辰(一时辰四小时)的悔过。但只是因为凡夫诚意的低劣,难以通达佛的慈悲,过去的罪业深重,没有得到灵圣的感应。所以以重新陈述礼仪,再次表达恳切,终身奉事,直到命终为止。不但自己反省过失,也与他人共同忏悔,久病不愈,总是可怜同病的人;浪子不归,频频流下思亲的泪。文字不值得观赏,含义也许可取,希望的是业障大山翻倒,转成功德大山;罪业大海干枯,化为智慧的大海;六根都能约束,从此一身专修净业;三昧早日成就,这一世就见到弥陀。凡是我的同志,不要忘了这个心念,愿我们千生万劫,共同报答佛恩。

  重建涅槃忏会叙

  曾经听说觉王(佛)圆寂时,正当周穆王的年代。佛教像法流向东方,是在汉明帝时期。从迦维(佛诞生地)到达震旦,计算那道路,仅有十万八千里;从正法像法直到今天,计算那春秋,几乎二千七百年。悲痛啊末法世道,谁来挽救颓败的风气?悲伤啊我佛信徒,不遵佛的遗教!仲春(农历二月)刚到,谁能兴起佛灭度的悲叹;十五月圆(佛涅槃日),谁来效仿纯陀(最后供养佛的人)的供养。实贤我从小仰慕佛的尊仪,长久思念圣人的风范,对着佛像流泪,读着佛经哀哭。曾在阿育王山,启建涅槃胜会,十年礼忏,频频瞻仰我佛的真身舍利;百味美食,屡次奉献给世尊的宝塔。现在想到四方真诚的信众,长途跋涉艰难,千里遥远,辗转曲折,因为法(事物)随顺人就容易,要人迁就法却很难,于是放弃难迁就易,取近舍远,人没有愿意劳苦的心,往来的费用就省了。那么约定来年仲春二月十五日,恭到仙林讲寺菩萨戒坛,顶礼十天的忏悔,供献百味的饮食,继续开启佳会,移创讲法筵席。希望出家在家信众,一起来道场,佛家儒家,都到达胜地,摧毁邪辅助正,必须有外面护法的人,振兴疲弱衰败,就靠同门兄弟了。发心殊胜,因果就超常,作事认真,人天就感化;修行的捷迳,除了净土我归向何方?改过的法门,不是忏悔人就不能洗净。应当生起佛法难遭难遇的念想,不要存有轻慢的心意,愿事理二忏同修,事观与理观双双运作,法报化三身并念,他佛与己佛一齐彰显。无始的昏沉迷惑,长风起而阴霾消散,多生的罪业障碍,太阳出而冰雪融化,三昧成就在现身,九品往生在后世。然后再兴起悲愿,回入尘劳世间,力挽即倒的狂澜,重归大海;捧起下沉的佛日,再照高山。这真是不肖(我)的愚意(谦词),愿与各位贤人共勉吧。

  涅槃会约叙

  曾经读《涅槃经》,佛将要涅槃,人天献供,大众悲哀,全身出现血色,如波罗奢华(鸡冠花),甚至有不忍见佛入灭,比佛先灭度的人。呜呼!怎么悲哀恋慕,到了这种程度?如今距离佛时代越来越远,这时正当末法,出家众人,在佛的涅槃曰,没有知道献供的,没有悲哀的,并不知这一天是佛灭度的日子。噫!作为佛弟子,怎么能这样呢?须知佛的涅槃日,犹如父母的忌日,作为儿子却不知父母亲的忌日,能算是孝吗?在这一天想不到祭礼,能算是敬吗?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虽有不同,但是表达孝敬的心却是一样的啊。那世间的父母,生我的肉身,养我的业报命,虽然是重恩,也有尽的时候;虽然慈爱,也有偏颇;虽然又有辛劳,也有休息。出世间的父母就不是这样,生我的法身,养我的慧命。让我得到人天的利益,去除我三途的不利,代我咽下无常的苦,给我喂常住的甘,哺育我定慧的乳,覆盖我惭愧的衣。保持爱护,没有不尽到,昼夜殷勤,如抚育自己的儿子,经过无量劫,从未休息过,也不在意劳苦,只知一心一意爱儿子,不顾其他。儿子幼稚的时候,怕他堕落;儿子长大了,又担心他夭折,所以慈悲爱念,没有完的时候。又不会对善子而生痴爱,对恶子而生憎恨,心常常平等,爱护没有偏向。但因为儿子们愚痴,误服了毒药,慈父为了救他,暂设方便,留下药出远门去,派使者回来说“你父亲已经死了”,而其实没有死啊。毒是什么?就是烦恼啊;药是什么?就是佛法啊;方便是什么?就是涅槃啊;使者是什么?就是舍利啊。当知如来怜愍我们众生,所以是方便示现进入涅槃,其实没有灭度啊。佛对众生有这样的恩德,可是众生糊涂不知,难道不悲哀吗?那如来的舍利,在震旦国(中国)中虽然有一十九处,圣人遗迹罕见存留下来,只有鄮峰一处,至今尚在,灵异感应不止一次,难道不是四明的人过去种有善根,因而在末法中,能看到如来应化的事?虽然说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无处不在),而应身的摄取教化,大概是有具体方式的。舍利在哪里,佛就在哪里,所以应当知道,虽然是处在末法,有信心就长久见到慈颜(佛);而纵然是遇到佛的兴盛时,没有信心就等于没有见到。那么我们就应当努力精进,并且生起庆幸和难遭难遇的念想啊。实贤的根机下劣,德行薄业障重(谦词),在现世中不能见到真谛,现今与大众建立这个法会。每年一次,直到命终为止,顶礼七天的忏悔,奉献百味的饮食,敢说是最后的供养(纯陀供养佛的典故),实在是表达恋慕的真诚。我们作的功德,不是为了自己,普遍施与众生,不是求人天福报,只是期望求生净土时,或许能够成为未来得度的因缘,作为往生见佛的方便,报答佛恩的万分之一罢了。然而有始很少有终,圣人告诫说“开始勤奋后来就懈怠了,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不用誓愿要求自己,怎么能保证永久?不用法则作为标准,怎么能约束身心?于是斟酌了事项,设为规约,告知大众,如果可以行得通,愿大家共同遵守;如果行不通,希望多有指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省庵大师       白话)(五明学佛网:省庵大师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