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真善知识


   日期:2017/9/5 1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家学佛都很希望,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是真正的善知识?顾名思义善知识,「善」就是善巧、方便,「知识」是指对于佛法有正知正见,有正确的了解,最好是有真正的修证功夫。这是对于善知识这方面而言。不但对佛法要了解,还要能够知道众生的根器,然后给予正确的方法,教导众生断除烦恼习气,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很多同修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位善知识来点化,譬如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一悟便休,一劳永逸,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修行。这有没有可能呢?除非你是上根,上根的人可以一闻千悟;但是中下根器的人占大多数,这种偷懒的心态不可取。有很多人在心里面,存着这样的希求,所以到处寻求善知识,希望能够早一点得到解脱。但是这样到处找、到处求,心是乱的,即使真遇到善知识,也会当面不识而错失!

  其实真正的善知识,就在你的觉悟心当中,一念觉,肯放下,这就叫做善知识;一念迷,执着随顺烦恼习气,这叫恶知识。恶知识的知见、习气是不好的,恶知识也就是自己的恶心、恶念、恶习,会带引我们起更大的烦恼,造更大的业。所以善知识在哪里呢?就在于你自己觉不觉悟,能不能回头?在于面对烦恼习气的时候,是选择哪一边?若是选择随顺习气烦恼那一边,就是恶知识在引领你,如果选择佛法,选择放下这一边,就是善知识在带引你。所以要认得,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怎么样才能帮助我们出离六道轮回,帮助我们放下得更多,放下得更彻底。

  一般人都认为有修行的人,一定是和颜悦色,实际上不一定!要看学人个别的问题,还有善知识教学的手段,如果问题严重,那你的和尚或是阿阇黎会喝斥,让你永远都不敢再犯,这一种是所谓现「怒目金刚相」,这也是善知识的一种表现。就像观世音菩萨,平常看他很慈悲,可是护起法来,就变成护法神的样子,像密宗的大黑天,就是观世音菩萨现瞋恼的样子。所以佛门里面的善知识,不一定是好言好语、好脸色!实际上佛门不光只是指道场;在生活上我们是个学佛人,在佛门里面学习,懂得落实佛法,当知有时善知识,不一定是指特定的哪一个人,也许是违逆你的,也许是顺着你的,违逆你的要懂得放下,顺着你的要懂得警觉,所以没有特定的对象,要看你会不会修行。甚至不一定是人,有时甚至是一样物品,或是一件事情,全部都是我们的增上缘,在这当中,都是看看我们面对境缘时,自己能不能放得下、能不能觉悟!这些都是在增长我们的道业。所以真正的善知识,不一定对你有好话,甚至会惩罚你、会修理你、会让你当众出丑、会让你很难看。我们自己遇到了要能善解、善学,「此则增益、成我善知识」!甚至有的还会示现破戒、示现犯戒,这在佛经上都有说过,也是在考验弟子们,对于佛法有没有信心,有没有道力,是不是真正依教奉行,或是看人修,依人不依法。

  所以回过头来,善知识还是在于我们自己一念肯学的心,真肯放下,人、事、物,都是善知识,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善知识这三个字的意义很深,含摄的范围很广,不能只看表相,只看形式上的,如果这样子看,这样子学,会错过断除烦恼的机会,会错过很多成就的机会,这就是佛门讲的「觌面失机」,当面不识!为什么说凡夫,看一切佛菩萨都是凡夫,因为凡夫是用烦恼习气在看所有的人,认为人都是带有烦恼,带有习气,如果用这个心来看,那自己是标准的凡夫,是地道的凡夫,如果还是存着这个心,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那你修行不会有成就,临终恶报必然现前,念再多的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心是恶的,看人家都是不好的,想人家都是坏的,这个心不是念佛人的心,这个心不是真诚的心,不是慈悲心,更不是智慧。所以我们佛门里面讲,要遇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识,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现在要找善知识去哪里找?我们刚讲的,就从你一念肯学的心,肯放下的心上面去找,在这里做功夫,这叫真参实学,真正修行,真正用功。所以一个学人,处处都能觉悟,顺境能觉悟,逆境也能觉悟,不顺不逆也不贪染,这样会有功夫,会有成就。其实善知识离我们不远,就在你起心动念处!不要向外求,到处去求,台湾求、大陆求,到西藏求、到印度求,大老远到国外去求,都不如一念回光,往自己起心动念上求,往自己言语造作上求,这是真正的善知识。在还没有这觉察力以前,要多听经、多读经,真正把心安住在道业上,觉性会现前,如此觉照能力会越来越强,从弱渐强,这也是佛门修学的次第。凡是修行都离不开次第,即使是上根人,还是没有离开次第,因为上根人是过去生种的善根,这一生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所以不能躐等。什么是真正的善知识?希望大家要会学、要会转,如此在佛法里面,就会得到无比大的利益,会得到真实的受用,心是定的,不是乱的。像这些人到处求、到处找,想要找个某某大和尚大法师,找个活佛给你指点一下,以为这样就能够开悟,能够一劳永逸,没有这么便宜容易的事。心要是不转,即使遇到了佛菩萨,也会把他看成凡夫,也会把他看成是恶人,所以能不能成就是在于自己这一念肯学的心,不是向东西南北四处去求取,这观念相当重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知识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善知识       悟显法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 

 陈兵教授:怎样参访善知识? 

 如瑞法师:祈请善知识应具之心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五章 四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