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阅微草堂笔记,新白话版因果选录1


   日期:2017/8/12 19: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御史(监察官员)胡牧亭说,他家乡有人养了一头猪,见到邻居的老头就瞪眼狂叫,猛冲过去想咬他,见别人就不会这样。邻居老头开始很生气,想把猪买下来吃肉,后来忽然醒悟道:“难道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宿世冤孽吗?但世间没有不可解的怨仇。”老头就以好价钱把猪赎买下来,送到佛寺中作为“长生猪”养着。此后那猪再见到老头,就很温顺贴伏,没有以前的凶态了。我曾见过孙重画的伏虎罗汉图,四川巴西郡人李衍题诗说:“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诗大意是圣人骑猛虎,就像骑骏马一样,不是老虎本来温驯,是有道力消除了它的凶猛,于是知道天地间的有情众生都是可以和谐的,只要保持真心,没有什么害怕的)可以为这件事作注解了。

  2、沧州的举人刘士玉,他的书房被狐狸占据。白天与人对话,扔瓦块石头打击人,但看不见它的形像而已。平原的知州董思任是个好官,听说这事,亲自去驱赶狐狸。正在大讲人妖不同路的道理,忽然屋檐边大声说:“大人做官,很爱百姓,也不贪钱,所以我不敢攻击大人,但是大人爱民是喜好名声,不贪钱是怕有后患罢了,所以我也不回避大人。大人歇一歇吧,不要再多说自取困窘。”董狼狈回去,闷闷不乐好多天。刘有一女仆很粗蠢,却不怕狐狸,而狐狸不攻击她,有人与狐狸对话时,就拿女仆的事问狐狸,狐狸说:“她虽然是下等干活的人,却是真正的孝妇啊,鬼神见了她还要避让,何况我们呢?”刘就让女仆住到书房,狐狸当天就走了。

  3、沧州城南的上河涯,有个无赖叫吕四,凶横到什么坏事都干,人们害怕他就像害怕虎狼一样。一天傍晚与一群恶少在村外乘凉,忽然隐隐约约听到雷声,风雨就要来临了,这时远远望见好像有个少妇进到河岸的古庙里避雨。吕四对恶少们说:“她是可以YIN乱的。”当时已经入夜了,又有阴云一片漆黑,吕四突然冲进庙内,捂住少妇的嘴,众恶少扒衣服相拥强奸,不久闪电穿过窗户照亮庙内,吕四看少妇的样子好像是自己的妻,急忙放开手问她,果然不错。吕四大为恼恨,要拉妻子丢到河里去,妻子大哭说:“你想奸YIN别人,才导致别人奸YIN我,天理昭昭,你还想杀我吗?”吕四无话可说,急忙寻找衣裤,已被风吹到河里漂走了,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自己背着赤裸的女人回家。这时云散月明,满村的人看见哗然大笑,争相上前探问,吕四不知怎么回答,竟然自己投河自尽了。原来吕妻回娘家,约好一个月再回来,不料娘家遭火灾,没有房屋住了,所以提前返回,吕四不知情结果发生此难。后来吕妻梦见吕四来对她说:“我罪业深重,应当永远堕入地狱,只缘生前对母亲还算孝顺,冥官检阅档案,我要受蛇身的报,现在就去投生了。你的后夫不久就到,好好对待新公婆,阴间法律是不孝的罪最重,可不要自己跳入冥府的大汤锅受罚啊!”到了吕妻改嫁那天,屋角有条赤练蛇低头探视,好像恋恋不舍,吕妻想起前梦,正要抬头问蛇,忽然门外传来鼓乐声,蛇在屋上跳跃几下,奋力溜走了。

  4、献县的县令明晟,是湖北应山县人。曾经想昭雪一件冤案,而耽心上司不答应,犹豫不决。县学公差有个叫王半仙的,交了一个狐友,谈论小事上的吉凶多有灵验,于是叫王半仙去问卜。狐友严厉的说:“明大人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只应当论案情冤不冤,不应当问上司答不答应。难道不记得总督李大人的话了吗?”王半仙回报后,明晟很惶恐。因而谈起总督李卫没有发达时,曾经同一个道士渡江,当时有人与船夫争执叫骂,道士叹息说:“性命就要没了,还计较几文钱哪?”不久那人被帆蓬打中落江而死,李心中感到奇异。船到江中风大起来,船要倾覆,道士踩着禹步(作法时的步法)诵咒,风就停止平安过江。李再三拜谢道士使自己重生,道士说:“刚才落江的是天命,我不能救。您是贵人,遇危难得救,也是天命,我不能不救,何必谢呢?”李公又下拜说:“领受师父这个教导,我终身安于天命了。”道士说:“这也不是一概而论。一生的穷困发达应当安于天命,不安于天命的就是奔忙争斗,没有不用的办法。却不知李林甫(唐朝奸臣)、秦桧(宋朝奸臣)即使不陷害好人,也能做宰相,结果白给自己增加罪状罢了。至于国计民生的利与害,就不能说是天命了。天地降生人才,朝廷设置官位,是为了补救气数的。身居要位掌握重权,不作为而推托天命,那么天地何必降生这个人才,朝廷何必设置这个官位呢?看守城门的人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论语》,大意是明知不行还是要去做)诸葛武侯(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大意是尽力去做,到死为止,成败好坏不是我能预料的)这才是圣贤安身立命的学问,您应当知道。”李恭敬地受教,拜问姓名,道士说:“说出来恐怕吓着您。”下船走了几十步,忽然不见形迹。昔日在省城,李曾说起这件事,不知这个狐狸是怎么知道的。

  5、北村的郑苏仙,有一天梦到冥府,见阎罗王正在审囚犯。有邻村的一位老妇人来到殿前,阎罗王改换笑脸拱手相迎,送上茶一杯,吩咐冥官尽快把她送到善处投生。郑苏仙私下问冥官:“这位农家老妇人,有什么功德?”冥官说:“这位老妇人一生没有损人利己的心。而利己的心,就是贤良的读书有知识的人也可能难免,可是利己必会损人,种种的机巧就因而发生,种种的冤仇就因而造作,甚至遗臭万年,流毒四海,都是这一念为害啊。这位村妇却能够控制自己的私心,那些读书讲学的儒生面对她也会多有愧色吧。何必奇怪大王对她的礼遇呢?”郑苏仙做人一向有心计,听了冥官的话很惶恐就醒了。郑苏仙又说:“这位老妇人未来以前,有一位穿官服的官员昂然而入,自称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水,所以如今无愧于鬼神。阎罗王微笑着说:‘设置官员是为管理百姓,下到驿丞闸官这样的小官,都有利弊的道理。但不贪钱就算好官,那么放个木偶在堂上,连水都不喝,不是更胜过您吗?’官员又辩解说:‘我虽然没有功劳也没有罪过。’阎罗王说:‘您一生处处只为保全自己,某案某案为避嫌疑而不说话,不是有负百姓吗?某事某事为怕烦重而不去管,不是有负国家吗?“三载考绩”(出自《尚书》大意是考核官员的功绩)是为了什么?无功就是有罪啊。’官员感到很不安,傲气顿时减下来。阎罗王看着他笑道:‘主要是怪您盛气凌人。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的好官,来生还不会失掉做人的机会。’阎罗王说完就催促把官员送到转轮王(传说中的第十殿五道转轮王)那里。”通过这两件事看来,可知人心有一点阴暗的念头,鬼神都能察觉,即使贤善的人有一念私心,也不免受责备。“相在尔室”(出自《诗经》,大意是独在室内,也要无愧于神明,不要以为神明不知道),难道是真的吗?

  6、雍正壬子年间有官宦家的儿媳妇,素来没有什么不良的表现。突然狂风雷电穿过窗户,如火光激射,直贯前心,从左胁穿出,她的丈夫也被雷火烧着,整个后背都是焦黑,只剩一点气息,很久才醒来,望着妇人的尸体哭泣说:“我性子刚劲,与母亲争论是有的;你不过私下诉说抑郁,背着灯光抹眼泪而已,怎么雷就误中你了呢?”这是不知律法注重主谋,阴阳两界都是一样啊。

  7、无云和尚,不知是什么人。康熙年间在河北河间府资胜寺挂单(借住),整天默默静坐,与他说话也不理。有一天忽然登上禅床,用界尺拍案一响,就从容地坐化了(圆寂)。再看案上有一首偈语:“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圣人。”(大意是出家为生死解脱,世间事有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去管,不用牵挂)佛法比较接近墨子(战国思想家)的思想,这位僧人却比较接近杨朱(先秦哲学家)的思想(僧人的自在往生是真实写照)。

  8、宁波的吴生,喜欢逛妓院。后来亲昵一个狐女,时常幽会,但还是出入青楼。有一天狐女请求说:“我能变幻,凡是郎君眷恋的,我看一眼就能变成她的容貌,您心中一想念,我就随念变化出来,这不是比去青楼花钱买笑好吗?”吴生一试,果然是倾刻就换形,与真人没有差别,于是不再外出了。吴生曾对狐女说:“现在这种眠花宿柳,确实是很开心,可惜是幻化的,感觉好像总是隔着一层膜了。”狐女说:“不对啊。声色的娱乐,本来就如雷电闪光、石头撞出的火星,难道只有我变的某某女子才是幻化的吗?其实那某某女子也是幻化的了。又岂只是某某女子是幻化的,其实我也是幻化的啊!就是千百年来名姬艳女也都是幻化的啊!白杨绿草,黄土青山,哪一处不是古时的歌舞场地?欢爱如握雨携云,哀艳如埋香葬玉,分手如别鹤离鸾,不过是一支曲子甚至是伸出手臂时那么短暂。至于男才女貌两美相合,或者按时刻计算,或者按日子计算,或者按月份计算,或者按年头计算,终究是有绝别的那一天。待到最终诀别时,那相聚数十年而分离的,和片刻暂遇而分离的,同样都是悬崖撒手,转瞬成空。倚翠偎红多么快意,不都是恍如春梦吗?就算是过去的缘分深厚,能终身聚在一起,但是青春容颜不能留驻,白发已经侵满头,同是一个人,却不再是原来的旧态。那当时年轻动人的黛眉粉颊,也可以说是幻化的啊。你怎么只以为我变的某某是幻化的呢?”吴生忽然就醒悟了。几年后,狐女离去,吴生竟然绝迹青楼妓院了。

  9、交河的及孺爱、青县的张文甫,都是老儒生了,并且都在献县教书。曾经一同月下散步在南村和北村之间,离教书馆稍远一点,就是荒凉幽寂的原野,杂草丛生。张文甫心中恐惧想返回,说:“废墟和坟墓间多鬼,怎么可以久留?”突然间一位老人手扶拐杖而来,礼请二人坐下,说:“世间怎么会有鬼,没听说过阮瞻(晋朝人)的无鬼论吗?二位是儒家学者,为什么相信佛家的妖妄呢?”于是阐发程朱(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都是宋朝理学家)关于阴阳二气交替往来的道理,讲解通达,论证明确,条理清楚,文辞流畅。二人听得直点头,都感叹宋儒的见解深刻,互相反复讨论,竟然忘了问老人的姓名。这时几辆大车远远而来,牛铃铮铮响。老人抖抖衣服急忙起身说:“黄泉下的人(死后的鬼),寂寞很久了,不持无鬼论,就不能留住二位通宵长谈。现在要告别了,就坦白实话,不要怪我是有意捉弄你们。”就在一低头一抬头行礼时,老人转瞬消失了。这一带很少有文人,只有董空如先生的墓在附近,也许就是他的魂吧。

  10、河间府的唐生,喜好恶作剧,当地人至今忘不了他,所谓“唐啸子”就是他的外号。有位教书先生总是讲没有鬼,曾说:“阮瞻遇到鬼,哪有这回事?僧人们凭空捏造谣言罢了!”唐生夜里洒土到他的窗户上,又呜呜叫敲打他的门。教书先生惊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二气之良能’(儒家语是鬼的意思)啊!”教书先生吓坏了,蒙住头浑身发抖,要两个弟子陪他到天亮,第二天疲惫不堪起不来了。朋友来问,只是呻吟说:“有鬼……”后来都知道是唐生的恶搞,没有不拍手大笑的。但是从此鬼魅真的大闹起来,抛击瓦石,摇晃门窗,没有一天晚上安静过。开始还以为是唐生又来吓人,后来仔细观察发现是真鬼,教书先生实在受不了惊扰,终于放弃教书逃走了。其实受到惊恐后,教书先生越来越羞惭,他已经气馁了,狐鬼便乘机捣乱。妖由人兴,说的就是这事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阅微草堂笔记       因果)(五明学佛网:阅微草堂笔记       因果)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法门名义集 因果品法门名义第六(李师政 

 仁俊法师:略说佛教因果 

 仁俊法师:从不昧因果到扭转因果 

 王志远教授: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