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 :敢说自己会学佛吗?最重要的学佛方法你掌握了几条?


   日期:2017/7/21 6: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我们开始认同佛法的真理,渐渐发起了普度众生的愿心,这时我们也就踏上了学佛之路。

  踏上学佛的道路然而,我们会学佛吗?

  有时,学佛的方法甚至比学佛本身更重要。当我们听闻佛法时,该如何去做呢?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珍贵的窍诀,以及学佛最基本方法和要求。

  文:太桥旦曾堪布

  一、一门深入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人均寿命在延长,但大家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却并不多。

  从出世间的角度看,众生的智慧和福报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尽管佛陀的法教共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深入了解所有法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幸,八万四千法门中,每一种法都可以让我们成佛,所以不必学习完所有的法门,只要懂得抓住重点就好。

  在末法时代里,好好学习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并且闻思修同时进行,也同样可以成就。

  二、闻思修同时进行

  闻思修是佛法修学的次第,每个佛教宗派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一般来说,多数法门都要求先闻法,再思考,最后修行。

  而噶举派则强调在听闻一句佛法的当下便开始实修,并尽量做到。

  这就是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的珍贵窍诀:“闻思修同时进行。”

  如果发心清正,在听闻佛法的当下思考,在思考的当下实修,学佛的效率就会特别高。

  与此同时,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务须谨记。

  三、务须谨记的方法和要求

  首先是,听法时须断除三种过失:

  其一,耳不住如覆器之过。听闻佛法时耳朵要专注,否则,就像往一个倒扣着的容器中倒水,无论怎样永远也倒不进去。

  其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耳朵听见了,却没有铭记在心,就像往一个有漏洞的容器里注水,永远也不会满。

  其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听法时心中生出各种杂念,譬如:上师的智慧没我高吧;听法以后,我的佛法知识比其他师兄们高;我的生意可能会好起来吧;我不喜欢身边这位师兄……诸如此类的杂烦恼。

  若是这样,就像把水倒进了有毒的容器中,水虽漫溢,却成为了毒药。

  当年佛陀传法之时,即使听法的弟子大都是具有神通智慧的阿罗汉,佛陀也是以上述三条要求来约束他们的。

  所以,我们在每次听闻佛法前,一定要记得以此提醒自己。

  其次是,听法时须有四种观想:

  一, 把自己观想成病人;

  二, 把上师观想成医生;

  三, 把佛法观想成良药;

  四, 把听闻佛法的过程观想为接受治疗的过程。

  此外,听法时还须避免四种错误:

  一, 把自己观想成猎人;

  二, 把上师观想成麝鹿;

  三, 把佛法观想成麝香;

  四, 把听闻佛法观想成取麝香。

  世事或许可以如此对待,但修学佛法则绝不可以。如果以这样的错误心态听法,就是对上师无恭敬之心,对佛法无感恩之心,对解脱或成就必然毫无帮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