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如何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转YIN欲火为清凉风?


   日期:2017/6/22 1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引言

  《普门品》云:“若有众生多于YIN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说的是,如果有在YIN欲方面过度炽盛的众生,如能恒常地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可以脱离欲望的枷锁。本文人间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佛教对YIN欲的态度,修行出轮回与YIN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对治过度炽盛的YIN欲,阿弥陀佛!

  1.佛教对YIN欲的态度

  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这个问题上,佛教的态度也很明确,只是现在这个问题略复杂一点,在人道有出家人,有在家人,有学佛人,也有不信佛的人,所以对这样的问题就不一而足了。

  对出家人而言是要断绝YIN行的,这个YIN欲的行为是要断绝的,但没要求必须断YIN心。在戒律层面最基础的戒律是守身不犯,如《楞严经》文殊菩萨评二十五圆通说到:持戒但束身,云何获圆通?并非持戒不能得圆通,如果只是在持守身不犯这个高度的戒,是不足以获得圆通的结果。而在《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章》中又非常直白的对阿难说:如果你不能在心念上断除YIN念,你阿难将落魔道,上品的结果就是魔王,中品点就是魔中的普通民众,下品一点的就是低贱的魔女!这是因为阿难的修为有资格落魔道。我们常常听说某人修行走火入魔,这其实更多是传说,能达到走火入魔的水准的人也不那么多。

  所以在出家层面就分出了持身戒、持心戒等等的不同。同理在家学佛人也是如此,在家人的基础五戒中对YIN的要求是不邪YIN,夫妻间正常的行为是可以的,所以不是夫妻、夫妻以外、不正常的形式都会触犯邪YIN。

  在世人看来,YIN并非是多不可饶恕的罪过,有的人更不会觉得这是多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人投生入胎,是以YIN心催动为因!在等待投胎的阶段,这个灵魂会受三缘和合的关系被牵引,也就是说在他三缘和合匹配度更高的状态下,他能看到自己投胎后父母在交合的场面,随而YIN心一起,就会被招感吸引进入胎胞之中。所以说: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真不生极乐。这也是之前说到:小乘要修看心!YIN心是投生为人的根,如果这个心看不住,会为投生人胎埋下可能,只是可能,并非就一定能。因为等着投胎的灵魂非常多,按正常节奏排号,且得好等一阵子。我们平常认为,这个人死了多少年,也该投胎了!其实这都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愿望,和事实不相符的。在较为明显的四种生中——胎因情有,卵因想生!这个情最基础的就是YIN欲心,然后就是各种债务冤仇啊等等的情绪,越深厚和复合的情绪,被招感投生为人的可能性就更大,只有YIN欲心可能也会投生到动物道的胎生类里,不一定都会投生为人。

  2.佛教的实修部分如何对治YIN欲?

  在佛教的实修部分中,对YIN欲来说观之如猛兽、防止如山火、避之如巨溺。在《清净明诲章》,YIN是列在第一位的,这是按实修角度排序的,这个要求就不只要求出家人,如果在家人想靠实修获得出轮回的结果,也依然要把对治YIN欲心排在首位。它的重要性关乎到随后的所有的实修进程,比如我们知道,三世诸佛都在宣讲三学,绝对没有任何异议庞杂在其中,戒定慧这三学往往我们都知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想要有智慧,要修禅定,入种种禅定境界,可得种种三昧正受,从而获得对应的智慧。但是想进种种禅定正思里,要靠什么样的戒律?那就不是五戒这个高度的戒律,也不是身戒这个水平的戒律了,而是心戒的高度!所以持心为戒、因戒得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的整体全貌是这个,而非只是后两句。

  YIN欲心是投入轮回的第一大内因,轮回不息是因为杀业酬还,杀业是第一大在牵引。如果YIN欲心不除、杀业又不息,轮回的局势是不能自然休止的。靠实修就要一个又一个的去解决,内因要解决,外业要处理。禅宗靠的套路是把众生观空,但这是中间的部分,你要不就把自己完全彻底的观空,没到这个高度,只把众生观空,众生也不会干的。所以禅宗讲的是度自己内在的众生,度自性众生,而不讲度外在的众生。因为讲度内在的众生,所以见内在的本性就等同于见佛了;也因为度内在的众生,所以外在的任何干扰,都要依靠定力去克制。你定力够高就能承受对应强度的干扰,所以修禅讲求深挖定力,于是身体上的种种感受要舍、要忍,通过观空,我身是空,四大和合,本无我所,亦无我得!通过这样的方法,有点感受,就马上提起心念。就如烦恼是菩提,或者痛苦是老师。发现痛苦烦恼能升起正念,观察自己的身心都空掉了,这样的烦恼可以是菩提,这样的痛苦可以是老师。

  通过把自己观空,到最后破掉我相,就算是步入高速大道了。我相一破,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随后全破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物相破了,就要去破法相了。到了破法相阶段就是菩萨阶段要修的内容了,而在我相还没破的阶段谈论破法相,这就是越了次第。就有点像扛工具过河,但是他思维明白了:这个工具最后也要丢下的,不如现在就丢下,还轻松自在!待看到河了,想过去却没了工具,这个时候就傻眼了。所以在没过河前,你的过河工具就算再笨重,你得扛着,哪怕用牙咬你也要拖到河边;如果提前放下了,就代表不打算过河了。法就是这个过河的工具,如佛陀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像划船过河,那么就要过完河再丢弃这个船筏。

  通过实修能企及这个高度(过生死河),也都是因为有足够清净和强大的戒律做基础,而此要求对任何时代的世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就算过去无量劫来,在无量无边的世界里,出现过无数无算无喻多的世尊如来,以种种法教化众生,也很难把世界的众生都度完。

  3.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出轮回

  净土法门没出现前,出个轮回就是这难。有很多同修数世前修禅起步的,现在还不舍禅宗路数,靠观空的方法对治众生袭扰,这样不是不行,但对自己的要求就非常高。咱们要量力而行,自己没那两下子了,还要靠这种方法,对解决问题是没什么大帮助的。

  你想观空,想在禅定下得这个受用,是否有足够的戒行做支撑啊?这五戒尚且对世人很难了,要达到心戒的高度:想念具无,内心里一丝毫的念头都不能起的!这个高度我们能企及否?所以现在的时代是净土时代,并非是其他宗门法门不行,而是因为我们的根基水准不行,达不到那个最低门槛,效用出不来。

  在YIN欲心这个部分,佛陀也是三令五申的讲,各位看一下《四十二章经》,好些条都在对出家比丘说要戒除YIN欲:就像房间里进了毒蛇,你想安睡,得把毒蛇弄出去,不然就有丧命之险。各位想一想这个标准是否自己能达到?为什么现在劝大家死抱净土大腿,包括说我们是大乘净土往生一路,有新同修一听这样水准,就退群出去了。不是我只能讲这个净土,而是现在我们的水平也就只能靠抱阿弥陀佛大腿才能有希望出轮回,这个事情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了,你认可不认可就是这样的了,不管我们情绪上再多的不愿、不肯、不接受,事实不会因为我们的情绪而扭转半分。另外在出轮回的问题上,你自己的意见没效力,当这是投票选举呢?还选自己喜欢的、顺眼的、讨欢喜的?这是轮回的苦还没吃够啊;吃够了,在出轮回的问题上没有资格讲条件啊。

  出轮回就两条路:一条是靠实修获得真实的证量,破五阴魔,出三界狱;另外一条就是往生极乐一条。往生极乐和实修净土还不一样,不管是什么法门,只要涉及到实修,就必须探讨对应的戒律。想靠对应的法门实修出轮回,这个戒律就必须是心戒高度,而且还要持守不犯,做到绝对的清净,就算实修净土法门,也依然是这样的戒律高度。所以不要把修行一路和往生一路混淆,那就麻烦大了。

  4.恭敬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对治YIN欲

  经文此处提到,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灭除YIN欲。灭除YIN欲的方法过去很多,比如刚提的空观,还有不净观,和更有名气的白骨观,这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对治YIN欲的办法。但要逐步扎实的落实各种观法,这依然还是有门槛,亦如这个白骨观前前后后十多步的观法,光记下顺序就很难了。经文提到的方法更方便了,更简单了,更亲民,更普世了。确实复合三乘并举,钝利兼收的法华精神,但是各位注意其中的两个名词:常念和恭敬。要保持恭敬的心态、保持常念的行为,才能在这个方法里获得效果。这就又出现信愿行了,你愿解除多于YIN欲的苦恼,要相信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方法,并落实在行动中,做到常念和恭敬。所以经文里提到的利益,各位千万千万要懂得,不是字面上说你一念观世音菩萨,就马上火焰化红莲、YIN欲火转为清凉风,不是那样一瞬间偶发的行为就能形成的结果。

  佛理我们懂了,就知道,要驾驭自己的身口意,贴合信愿行,落实戒定慧。亦如这句里:什么是戒?恭敬是戒;什么是定?常念是定;那么慧就是灭YIN欲烦恼的结果。你如果没有恭敬心的戒,很难做到常念的定,就无法获得灭除的慧。这句经文获得利益的门槛,不是在观世音菩萨圣号上;而是在于对观世音菩萨的恭敬上,这是基础!这是修行这个法门灭除欲望的门槛!而手段是常念,这个常我们现在理解是常常,古代却是恒常的意思,高度明显不同。但一提恒常就很令人没信心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恒常忆念啊;所以有人为了方便接引大众就说常常念。

  常常念能不能达到灭欲望的结果?要看我们怎么用心啊,因为欲望不是常常有,你有欲望了,就恭敬地念菩萨圣号,这个时候恭敬的作用就显现威力了。为什么要恭敬啊?YIN欲心是染污的,而恭敬心是清静的。恭敬心一起,就会对治染污心,如果恭敬心足够强大,心念一起,YIN欲就消了。同理如想作恶了,或者内心里恶心炽盛了,恭敬心一起,对应的恶心也就如汤消雪,这个恶心就在恭敬念下转化掉了。为了能保障恶心起时,恭敬心就能随即起来,就要常常诵念菩萨圣号养成习惯,养成敏感度。

  而实修净土提到的方法套路是,要恒常诵念圣号,让念头没有空过的,让心里全方位被圣号覆盖,没有一点点生长恶念的空隙。发现有了空隙马上佛号覆盖上,这就是传说中的功夫成片;如果从始至终只有佛号一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杂念,这就是一心不乱。你能两天、三个月的的一心不乱,就能达到一年、十年、直至临终都一心不乱;如果偶然一瞬间得到了一心不乱的效果,保持不到五分钟,就仅是偶发的,不是通过实修真实获得的。

  对治欲望的恭敬心怎么起来?各位可以观察一下观世音菩萨的像,最简单的是,看一看菩萨的光明清澈,心里清凉下来了,欲火也就熄了。再深一点,要思维菩萨的种种功德威严,就像一个将军面对一个匪贼,这匪就得跑了,不可能出现对峙的局面。

  我们越多的理解观世音菩萨的种种威严、功德、神通、道力,也就更容易树立恭敬心、建立信心,就更容易去落实在平常的诵念坚持里。遇到问题了,马上想到菩萨的种种威势德能,对菩萨有绝对的信心,在这样的状态下诵念圣号,一句可能就解决问题了。所以这个常念的落实,是要达到一句就见效的结果。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普门品析4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观世音菩萨圣号       感应)(五明学佛网:观世音菩萨圣号       感应)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占察感应录(2021版).pdf 

 关于观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开愿法师: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如瑞法师:念佛的感应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四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三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二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一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序 

 传印法师:传印法师开示念佛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