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三)


   日期:2017/6/6 1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勒法门的现实性

  弥勒净土法门尽管具有出世品格和超越性特征,但入世精神更明显。在弥勒净土中兜率净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人间净土。兜率净土只是通往人间净土的一座桥梁。兜率净土是弥勒菩萨培植天界众生善根并使其发无上菩提心的教化场所,待众生善根成熟,悟法解脱后,弥勒菩萨就将说法道场迁移到人间,率领得道众生降生人间救度人间众生。

  太虚大师的弟子印顺法师对弥勒法门的“人间性”和“现实性”曾有精辟论述,认为弥勒法门的重心在于人间净土。末学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一般而言,信众发愿求生兜率净土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去兜率天宫享受天人的欲乐,主要还是因为往生兜率净土后可以在弥勒下生成佛时跟随弥勒重返人间,享受人间净土的幸福生活,并在人间证果解脱。

  佛教的净土一般都是灵身的安顿处,只有结束现世生命后才能往生净土,所以在普通人的概念中,佛国净土是漠视生命,弃绝人伦的。而弥勒的人间净土没有漠视生命,没有弃绝人伦。因为弥勒的人间净土就安置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地球活人生活的净土。相较于出离三界的弥陀净土,弥勒净土因关注人生、重视人间净化而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因素。

  世间凡人不管品格多么高尚,道德多么完善,大多关心的是尘世利益,追求的是现世幸福。即使是在家的佛教徒恐怕多数关心的还是今世的福报。《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描述,称念弥勒菩萨名号者,可以免除生死重罪,命终上生兜率天。如果未能往生兜率净土,未来世弥勒下生人间、龙华三会时,也可以值遇弥勒佛而得度。弥勒法门充分尊重人性和人的欲望,使善男子善女人的报偿既可以在天国,也可以在人间,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现实心理需求,也充分肯定了现世生活的意义、人的地位和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弥勒法门是佛教众多法门中最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色彩的法门。

  弥勒菩萨是大乘菩萨道的重要代表,专以善巧方便修持大乘佛教的易行乐道,与释迦牟尼佛专修难行苦道形成鲜明对照。毋容置疑,弥勒法门具有丰富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涵。勒弥法门的人本主义性质主要表现在弥勒的入世性格、施乐精神和普世化施教方式等方面。众所周知,大乘佛教中的菩萨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济世的得道圣者,由于在因地时所发的愿心不同,各位菩萨都有自己的秉性。如观世音菩萨的特点是大悲,专门救拔众生的疾苦;弥勒菩萨的特点是大慈,专事施乐与众生。弥勒的人间净土直接安设在人类世界,充分尊重人性和人的欲望,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和乐生精神。如果说弥陀的西方净土表征着出世间的解脱,那么弥勒的人间净土则表征着入世间的解脱。

  弥勒法门与弥陀法门作为佛教摄受和接引不同根性的信众的两种方便施设而言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诚如《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如《法华经》所言:佛法皆是一乘佛法。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而言,不同的法门因其各具特征,在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层面上它们的时代适应性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相比较而言,弥勒法门比弥陀法门具有更多的现实因素和当代价值,更能迎合接受过唯物主义思想熏陶和现代科学教育的年轻一代的精神口味。比起弥陀的西方净土,弥勒的兜率净土和人间净土因其具有更多的人性内涵和人本精神对于文化修养较高的知识僧侣和信仰佛教的知识分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实事求是地说,弥陀的西方净土因具有浓厚的人生终极关怀色彩,更适合老年人修行。念佛修行不但可以使老年人清净身心、消除烦恼、安度晚年,而且念佛往生也能为老人百年之后的灵身安顿觅得一方清净乐土。但对于人生刚刚起步、来日方长的年轻人来说修弥陀法门不一定合适。从佛教观念来说,往生西方净土可以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但从世俗观念而言,往生是死的代名词,只有命终才能往生西方净土,活着是无法去西方净土的。若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天到晚念佛求往生,不但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还会被人误解为是逃避现实,厌弃人世。所以不同年龄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修学的法门。对此,当代临济宗的传人明奘法师在《〈金刚经〉讲记》中回答信众提问时曾指出:选择什么法门来修行,这得根据你的受教育程度还有年龄来决定。如果你是七十岁的人了还是念阿弥陀佛最好,如果你只是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并且正在读研究生,你该尽可能的广学博闻,在广学博闻的同时还要每天坚持打坐。明奘法师此言颇为中肯。年轻人是社会的生力军,担负着家庭营生和社会建设的重任,对于他们来说念佛求往生为时过早,他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往生西方净土,而是建设人间净土,庄严人间净土,为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所以,年轻人若想选择净土法门的话,末学认为更适合修学弥勒法门。

  如今在中国民间,弥陀净土法门远比弥勒净土法门兴盛和流行,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界对其原因不乏探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有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原因。末学认为,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当今佛教界很少有高僧大德出来弘扬弥勒法门。佛教的宗派和法门众多,普通民众因缺乏佛教知识,对佛教的各种法门知之甚少。那些尚未接触佛教的大众是佛教的潜在信众,他们能否与佛教结缘,或结缘佛教后选择哪种法门修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路人的引导。当代净土宗的大德净土法门法师几十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弘扬弥陀净土法门,吸引了无数佛教信众修持念佛法门,求生弥陀西方净土。若当今佛教界也有如净土法门法师那样独具慧眼的高僧大德、法师、学僧敢于肩负起普度众生的使命,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殚精竭虑地弘扬弥勒法门的话,那么我们相信,弥勒法门一定可以被更多的人知晓,被更多的人信奉。若果真能让弥勒法门盛行于世的话,不但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将大有裨益,而且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生存环境的改造也将大有帮助。

  弥勒净土尤其是弥勒的人间净土寄托着人类遥远的梦想。弥勒的人间净土虽然安置在此岸,但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能实现,因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未来佛弥勒菩萨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能成佛下生人间普度众生。尽管弥勒的人间净土很遥远,但人间净土所承诺的是未来人类的幸福生活,总让人觉得亲切和踏实,可以作为人类美好的理想来憧憬,并为之努力和奋斗。仅此一条,弥勒的人间净土就很接地气,具有世俗味、人情味和人性味,若有高僧大德如法如理地弘扬弥勒法门的话,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信众尤其是年轻的信众修持和信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       意义)(五明学佛网:净土宗       意义)  

 黄夏年教授:《坛经》的现代意义 

 楼宇烈教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楼宇烈教授:“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 

 净界法师:阿弥陀这三个字意义重大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李利安教授: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教授: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 

 洪修平教授: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 

 佛法在科技时代的意义 

 杨曾文教授: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 

 人生的究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