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生命的福音大手印之九


   日期:2017/6/1 2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中国的禅门当中由于根器渐降之故,因此出现了很多参禅过程中不同的辅修法门,例如有主张用觉察的方法,当修持的时候为了平息一切妄想执着,如同防范小偷一般,防范心中贼,当心中有任何的念头生起时立即觉察到,于每一个念头前即刻觉破,用此方法不断练习到最后会形成妄想和觉察两种具灭的境界。这也就是古德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方法。也有人用休歇的功夫来调息自己的妄念,这个方法是在一切时、一切地都处于没有好坏念头,不执着于美丑,也就是所谓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功夫,当心有任何的想法、念头生起时马上就让它停息下来,碰到任何的外境现前的时候就保持知道就好的信念,不再加上任何的作意。也有一些人在作功夫的时候,不管是内在的心念或者是外面的所对一切声尘外相,全部化成空空无有,把注意力只专注在自心,也就是所谓的「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修心的功夫。也有人在修心的时候使用心就让它安住在原来的位置上,不管外面的对境,外境也让它原封不动的维持住它原来的所住上,当你想练心的时候,有时可以去感受心融入对境可是不让心执着于对境,久而久之直到心中不会生起任何妄想执着为止。更有些功夫深沉的老参使用把自心融入于外境的一切日夜星辰,湖光山色之中,内情外器,一切世间诸法万象跟自心都成一体,这是把一切妄想融入一心后,令心处于不乱的境界。

  大手印是教我们如何直接观察自己本心的妄想执着,去认识它同时融入它,最后很清楚地看到它,当你彻底地透视真正的面貌以后,你便会不起任何执着与分别,就如同你和自己亲身的母亲数十年的相处一般很自然彼此了解,一样地看到自己的心原本就是那麽自然,自然到你熟悉的生活中吃饭睡觉一般都是浑然天成。当我们的心渐渐地去认识接触并且了解到执着妄想和痛苦的本质以后,你的心裡也不会产生未认识大手印之前那般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在如此自然不造作无声无息之中,让自己伴随自己长久以来的习气,自然地鬆绑和脱落,这是一件既新奇又不可思议的大事,修行如果通过了捆绑和束缚这个阶段的时候,心暂时已经得到了鬆脱,当你在这个境界上已经练习到很熟练的时候,在一切时一切地你会有一种感觉,每当我们自心再度生起任何的妄想执着的时候,你观察自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此时心非常地宽阔无垠。你再进一步观心的时候,你会察觉到在这一片无云的晴空中有一个别具隻眼的自心,明亮亮地观察所有的一切,如果这种境界无论是在醒中或梦境中都能清楚掌握,可以称之为「明」。但是到这裡行者本身自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注意到,任何的修持执有和执空都是修行的过患与法执,因此要进入到「明中有空,空中有明」,空明不二。就如同「色中有空,空中有色」,最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声中有空,空中有声,声不异空,空不异声」一般地境界之中,才能够得上「明空不二」的境界。就如同虚空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星辰斑斑,但虚空还是虚空,不会因为有了太阳、有了月亮、虚空就不存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的原貌也如同虚空一般,不会因为高兴与悲伤,痛苦与欢乐,以及一切的妄想贪执,心就不叫做心,这个基本概念是一定要保持的。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简单地介绍初学佛者所应了解和遵守的修行基点之三十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修行)(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修行)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