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师父,端午节和佛教也有关系吗?


   日期:2017/5/30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常在这天吃粽子,赛龙舟,并以此怀念屈原。

  很多人都认为,来自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端午节并无关系,但佛教真的和端午节没有关系吗?

  实际上,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年,并在印度佛教衰弱后,发展成世界佛教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也与端午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端午节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古人忌重复,五月五日重五,被视为大不吉,因此“端午”最初应该是“端五”。五月为凶月,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晋董勋《问礼俗》中就有“五月俗称恶月”的记载;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说法。

  北魏收《五日诗》曰:“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

  《续汉礼仪志》中记载道:“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由此可见,端午节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佛教怎样过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对佛教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端午时,寺庙中也有烧香敬鬼的举动,据《古尊宿语录》记载,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五月五日上堂云:“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棕子”,可见佛教在这一天也是吃粽子的。

  《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中记载,宋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聚头相耳语。”此处的“艾人”即是端午节时束艾叶为人。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僧人们自然地把端午融入禅悦玄机。

  舒州龙门佛眼禅师:“尽大地人烧破皮肉,教山僧受无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沈于湘江。后人哀之,以竹筒盛饭,系五色丝祭之,风俗至今流传不断”,遂呕吐数声曰:“世间人吃却米粽,教老僧胀破肚皮”。大众曰:“别人烧灸,别人吃物,为什么龙门长老受痛受饱,未能情忘缘虑?”这段禅机公案透露出佛门与端午文化的关系。

  佛教中的端午遗俗

  “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陆游在曾在诗中描述了大圣慈寺张灯结彩,庆祝端午的场景。

  实际上,佛教与端午节有着很多交集,一些失传的端午古俗仍在佛教中保存着。

  如《五灯会元》中就有记载:隆兴府兜率慧照禅师端午节说,“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铁旗;一盏菖蒲茶,数个沙糖粽”;

  《古尊宿语录》中则有:“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

  这些记载中的安龙、菖蒲茶、干龙船、毒鼓等,都是已经失传了的端午古俗,而今他们仍“活在”佛教典籍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端午节       佛教)(五明学佛网:端午节       佛教)  

 黄夏年教授: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 

 黄夏年教授:20世纪美国的佛教 

 黄夏年教授:21世纪佛教研究的展望 

 黄夏年教授:二十一世纪佛教研究的断想 

 黄夏年教授: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黄夏年教授: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黄夏年教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新世纪佛教发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