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衡量菩萨的真正标准是什么?长得慈眉善目就是菩萨了?


   日期:2017/5/9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成佛的必经之路是什么?是成为菩萨。菩萨是什么样子呢?是否长得慈眉善目,就比较像菩萨了?要怎样才能成为菩萨呢?经常吃素、念佛、诵经、放生,这样就可以了吗?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菩萨”的涵义吧。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醒”,“萨埵”意为“勇士”,合起来就是“觉醒的勇士”。也可以说,“菩提”是“上求佛道”,代表大智慧;“萨埵”是“下化众生”,代表大悲心。大悲度生的勇气包括三个方面——不畏时间久远,不惧众生数量无尽,以及不畏难行、苦行。菩萨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勇士”。

  在佛教各个传承中,关于菩萨的定义略有不同。按寂天菩萨的观点,任何一个人生起了世俗菩提心,在名称上,就可以称为菩萨;在意义上,人天众生都应向他恭敬顶礼。如《入行论》所说:“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而按照月称菩萨的观点,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才能称为菩萨。《大智度论》中也说:“得智慧分,名为菩萨。”由于初地菩萨获得了胜义菩提心,既具备入定的甚深智慧,又具备出定的广大悲心,可以自在度化众生,续佛慧命,担荷如来家业。因此,证入初地的修行者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这是比较高的一个标准。

衡量菩萨的真正标准是什么?长得慈眉善目就是菩萨了?

  观音菩萨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信解胜乘为种子,般若为母生佛法,禅乐胎处悲乳母,具足彼等诞佛子。”意思是说,成为一位菩萨需要具备四种条件:一,信解大乘;二,般若智慧;三,殊胜禅定;四,大悲心。这里是借用转轮圣王诞生在人间时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来进行比喻,即种子、生母、健康胎处和乳母。

  龙树菩萨说:“自与此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意思是说,一位菩萨应具备三种特点:一,菩提心坚固如山王;二,大悲心遍满十方;三,不依二边的智慧。

  从前面所说的这些标准可见,要想成为一位菩萨,不是外表长相,也不是修行的形式,而是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如果我们真心想成为一位菩萨并最终获得佛果,应当将上述标准铭记于心,使自己逐渐具备这些条件。否则,我们很可能会落入无垢光尊者所说的陷阱——“虽勤利众若为私欲缚,终成骗子危险当谨慎”。大意是说:虽然一个佛弟子在表面上精勤地利益众生,内心却没有菩提心,而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这样为私欲所缠缚的人,终将成为佛教和众生的大骗子,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可怕的,所以千万要谨慎。

  《华严经》中也说过:“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即便我们日夜不停地闻思、布施、持戒、放生、诵经、念佛等,甚至舍弃一切,长期住在山洞里闭关禅修,如果没有菩提心,这些行为不仅不属于菩萨行,反而会变成魔业。“是否具有菩提心”,这是衡量菩萨的真正标准。

  腾讯佛学独家原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桥旦曾堪布       菩萨)(五明学佛网:太桥旦曾堪布       菩萨)  

 楼宇烈教授: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净界法师: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二十八轻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佛菩萨加持进入目标重点高中 

 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 

 蔡惠明居士:无著、世亲两菩萨的学说 

 陈永革博士:从大乘菩萨道看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正如法师:观音菩萨是如何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