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32集)


   日期:2017/4/29 1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七十七页第三行看起,科题,「弃欲止恶」。经文:

  【勿随嗜欲。不犯诸恶。】

  念老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品末」,这一品最后,「重重诲勉」这一品里头,第三十六品,这到最后的一段,再劝我们,勉励我们,「应弃欲止恶,安和专诚」。这几句话,我们在这里深深体会到,佛陀的慈悲关怀爱护,不厌其烦的来教导我们、来提醒我们,希望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殊胜的成就。末后这一段是许许多多同修,无论是在家出家,一生的修行到最后不能成就,什么原因?欲没放下。欲是通常讲的五欲,注解里头有,「色声香味触」,这是五欲。为什么不能成就?都是败在这两句话里头,他随顺爱欲,他还是违背十善,造作跟十恶相应。我们想成就,这八个字要把它写在小纸上,贴到书桌上,每天时时刻刻能看到,这个话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说的,一切诸佛如来都如是说,我们怎么可以疏忽!

  经文八个字,注解说,「重复劝勉,应弃欲止恶」,我们就用这四个字做为科题。「安和专诚」,诚敬谦和,这是成功的秘诀。我们要想成就,无论在家出家,学佛就是要学这两个字,诚、敬。诚敬都包括在安和专诚,通常我们讲诚敬谦和,意思是一样的。学佛从这个地方扎根,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用心要真诚,言语举动要安和。说到安,今天的社会几个人安住了心性?问题出现的都是心不安,行不和,所以修行一辈子几十年,到最后依然是六道轮回。有些人不知道反省,不知道自己过失,反而怪佛菩萨不灵,佛菩萨没有保佑他。我们想想,佛菩萨有没有保佑我们?有。什么时候?时时刻刻,没一刻停止。用什么保佑?用经文保佑,经典摆在你身边,带在身上,你没有去读它;读了之后没有落实,读经不是读给佛听的,不是读给老师听的,读书千遍不是这个读法,一定要知道。读一千遍是一千遍的提醒,读三千遍是三千遍的提醒,是这个意思,一定要言行一致。听其言要观其行,讲得不错,讲得很好,他有没有做到?他没有做到,就不要怪他了,他不会成就的;他要真能做到,决定有成就。

  这个里头,『欲』,五欲;『恶』,十恶,真的是把修行核心掌握住了。我们最大的障碍,不能再随自己的欲望,不能再干十恶业了。「诸恶」,十恶,十恶第一个,杀生、偷盗、邪淫,身三业,我们有没有随顺?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有没有犯?起心动念是意业,有没有贪瞋痴?真正能在这里下功夫,叫真修行,必定有成就。纵然没有大成就,那就是小过还是犯,大过虽然没有,小过还是犯,起心动念还没忘掉。这也行,也有功德,不能往生净土,人天两道不会失掉。这是佛法小成就。究竟圆满的成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可以说他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这不是假的。为什么?极乐世界只有向前进,没有向后退的,他不退转,无量寿!到极乐世界,生死就没有了,生死真的了了,无量寿命。所以再笨,再懒惰,你在那里慢慢累积功德,最后圆满成就。不能不知道,不能把这个缘错过,一定要守好这八个字,就是五欲六尘不能沾,十善业道决定不违犯,这叫真修行。不管修哪个法门,如果这八个字没做到,假的,不是真的。这一品到末后,这两句话我们牢牢记住,你就得真实利益了。

  我们再看下面,「嗜者,爱好与贪求也」。这把我们的病说出来,病根拔出来了,我们对这个世间有没有爱好?有没有贪求?有。有是迷,造作是罪。所以大乘经教,世尊苦口婆心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万法皆空。《心经》上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所爱的,你所求的,得到没有?没得到,你不可能得到,为什么?那是生灭法。刹那生灭,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跟今天量子力学家讲的完全相同。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得出来的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你抓住几个生灭?一个都抓不住,随著它流转就流掉了。这是事实真相。佛这么个说法,今天科学家也是这个说法,科学给我们做了证明。

  下面说,「欲者,《大乘义章七》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什么叫尘?「色声香味触」,这叫「五尘」。色是说的眼根,你眼睛能见,声是耳朵能听,香是你鼻能闻,味是你舌能尝,触是你身体的觉触,这五大类,佛法叫它尘。尘是什么?染污,染污什么?染污我们的本性,错了,大错特错。诸佛如来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诸佛如来心里头,没有色声香味触,连法也没有,法是意识所缘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的是六尘,如来高明在哪里?他接触,他没有放在心上,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叫佛。接触,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是菩萨,菩萨比我们高。阿罗汉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六道凡夫,从二十八层天到下面无间地狱,这里面叫凡夫,六道凡夫,凡夫一接触就起心动念,就分别执著,这叫凡夫。

  起心动念是迷,分别执著是造业。功夫在哪里练?就在这练。所以我们日常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在这练功。练什么?练不执著,不执著了是阿罗汉,再向上提升,不分别,不分别是菩萨;再向上提升成佛了,不起心动念就成佛。八万四千法门,你用什么方法修没有关系,修什么?就是修的这个。没有一法不是修这个。练功夫,在六尘境界里头练如如不动,这叫什么?禅定。定久了,这些烦恼习气都降伏得住,能控制得住,不起作用。所以初步入门学什么?学放下,学看破。看破是明白了,放下是障碍没有了。不肯放下,障碍都在,他有障碍,他怎么会开悟?障碍没有了,智慧自然流露出来,那叫开悟。这些道理我们搞通了,搞明白了,知道怎么修,眼在色相上修,耳在音声上修,鼻在味上修,香味上修,舌在酸甜苦辣上修,总是要修得如如不动。初学就是要减轻,你有分别执著,希望分别执著轻,不要严重,希望这分别执著不要障道。真修行从这里讲究。

  说这五种,色声香味触,「此五者能起人之贪欲」,贪瞋痴慢疑都从这里生出来,叫生烦恼,「故又名五欲。《智度论》曰:五欲又名五箭」,古时候箭是杀人的武器,为什么?「破种种善事故。是故世尊劝诫众生,勿随嗜欲」。它对众生的伤害太大了,让这些六道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中不能超越,你想想这多可怕。所以教我们不能随顺嗜好,不能随顺欲望。这个日子要怎么过?要知足,知足者常乐。

  修行,出家了,出家修行,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全部财产在身上,三衣一钵。印度是热带,所以他不需要很多衣服,有三件就够了,叫三衣一钵,这是他的财产。他的生活,日中一食,托钵,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在哪里休息?在树下,打坐。把所有一切念头统统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修定。定成就了,自然开智慧。智慧有小悟,有大悟,有彻悟,阿罗汉小悟,菩萨大悟,佛陀大彻大悟。他们修行这个模式,我们常常要放在心上,想在心头,想想那个时候人。我们今天样样都贪著,所以修行几十年,修行一辈子,没成就,没放下。欲望要放下,爱好要放下。

  下面又提醒我们,「且诸欲之中,淫欲之毒最深,故戒出家人首重断淫也」。现代出家人在成就上来说,没有办法跟过去人比,过去成就多,现在成就很少,什么原因?这一关不能突破。这一关不能突破,不但不能往生,而且所造的业是地狱业,这个不能不知道。要想到地狱的可怕,你就不敢有这个念头了,要赶快把它放下,舍掉。这个恶念不能相续,相续给自己带来的罪孽太重太重了。「若能离欲,则可不犯诸恶」,这个欲都在十恶业里头,十恶业第一个杀生,偷盗、淫欲、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最后是贪、瞋、痴,这十恶业。

  持戒念佛,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个世间,我们遇到了。持戒念佛,持戒就是把这十善业要认真做到,不能违背,这就对了,决定不能违犯。问题怎么样克服这个难关,这个烦恼习气无始劫以来养成的,所以不容易断。今天的社会,把伦理道德因果都丢了,所以人敢犯。古时候人不敢,为什么?从小学过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无论他有没有上学,从小他的父母教他,他的长辈教他,不但教他,而且做出榜样给他看,所以他坚定信心,他不会动摇。现在社会没有了,现在社会完全做出反面,你看看电视播的是什么,网路传的是什么,你细心去看,哪一个不是杀盗淫妄,人全学坏了,天天都在看。正面东西,伦理道德因果没人讲,忘得干干净净。以为这样做都是对的,到最后堕地狱,后悔莫及。所以佛在此地「深劝诸恶莫作」。

  下面一段,「言和行专」,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佛教我们:

  【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请看注解。「言色者,言语与容颜」,就是我们的说话跟表情要祥和。「言和者,即四摄之爱语」。四摄法里头,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佛教导我们这四种方法,处事待人接物,菩萨道,菩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遵守这四摄法。摄是摄受一切众生,引导他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色和者,慈光照人也」。对待人总是大慈大悲,总是欢欢喜喜,没有愁眉苦脸,叫人一看心里生欢喜,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得大自在。「身行者,自身之所行也」。世出世间一切圣贤教诲,从什么地方落实?从自己,自身,与别人不相干。自行自然就能化他,别人看到了佩服你,尊重你,向你学习。我们要把五戒落实,十善落实,净业三福落实,我还加了两段,六和敬落实,菩萨的六度,普贤菩萨的十愿,可以说就够了,真的是修菩萨道,行菩萨行。不必求多,不必找麻烦。

  戒为无上菩提本,你们想想,十善业是不是把戒都包括了?全包了。十善是佛菩萨普遍教化一切众生,是学佛的大根大本。我们学要专一,要专诚,要专精,这三个专很重要。专在哪里?专在一句佛号,信愿持名,专求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应当专精行道。若就本经,则劝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此地讲的「专一、专诚、专精」。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恭喜你,你就大圆满了,成无上道。

  动作,行动。瞻视是看。徐这个意思是和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我们的动作,眼看耳听都要端重大方,一举一动安详镇定,从容不迫。这个要学。这里面乐在其中。人享福,享什么福?「安定徐为」是福。身口意三业都能做到安定徐为,快乐自在,一般人讲幸福。什么叫幸福?这幸福,「即一举一动,皆当安详镇定,从容不迫」。这多幸福、多快乐。这一部经给了我们,主要是我们要真干。

  末后这一段警告我们,如果不能够安定徐为,「仓卒不谛亡功」,那就犯这个错误了。

  【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这四句是我们这品经里头的总结,应该跟前面四句,八句总结,前面教我们修善,这个地方教我们要离过。「仓卒者,匆促也,慌忙也。谛者,审慎」,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谨慎小心。「作事慌忙,则必将失败与后悔。所行不慎」,慎是慎重,你所做的不够慎重,就很难做成,要面面都顾到,小心谨慎事情才能做圆满,才能做成功。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要以为事情小可以马虎一点,小小事你都注意,大的自然都顾到了,对人对事对物都应当要遵守。

  学佛,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有效果的,无非是信愿持名。是很简单,是很容易,太简单、太容易了,反而惹得人怀疑,成佛哪有这么容易。而实际上这几个字不简单,你真相信了吗?你不相信。怎么说你不相信?你没有真正去做,要真相信他会认真努力去做。他在上面产生欲望,对世间法没有欲望了,对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他有欲望。见不到阿弥陀佛,画一个像,雕一个像,供养在家里天天看它,那什么意思?仰慕他、羡慕他、爱他,意思在这里,天天在望著什么时候跟他见面。我们念佛有没有这种心情?没有,而把世间家亲眷属、亲朋好友,还常常念著的人,看看照片,现在工艺发达,也有塑像的。这个道理不难明了,细心观察我们自己有没有做错,错在什么地方,有错就要改,改过就能成功,理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儒家跟佛法没有两样,佛法讲看破放下,儒家讲格物致知,物就是我们讲的欲,欲望,儒家用物做代表。我们这边佛法讲得多讲得细,色声香味触,五欲。儒跟佛都教我们放下,一个是世法,一个是出世法。最早说这个话的时候,儒跟佛没有见过面,没有碰过头,教人居然在扎根上完全相同,这不能不佩服。他们没见过面,没有资讯往来,完全不知道,所说的话真理。千百年之后我们碰到了,世出世间的典籍我们看到了,不能不佩服,不能不仰慕,我们要学。

  特别是今天这个地球是乱世,乱到什么程度?史无前例,过去历史上没有这种记载,大乱。除了这些大圣大贤,没有人能想到。周安士讲的,「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今天人不但不信因果,还不信道德、不信伦理。父子有亲,我们见到过没有?没见到。夫妇有别,现在没有了,连兄弟长幼,长是哥哥,幼是弟弟,长幼有序也没有了,朋友有信也没有了,都是欺骗,都是利用,这是什么世界?大家都在造这个因,积非成是,都认为这是正常的,这怎么得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如果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工作是要做,不做怎么生活?事情还是要做,做好之后别放在心上,佛教我们的,工作做完了,一切放下,佛号提起来了,这就对了。否则的话,就像此地经里面讲的,最后你会失败,你会后悔,这些都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

  我这一生,年轻的时候希望教佛学院,机会是有,结果我们的知见不相同,放弃了。讲经教学也要有缘,这个缘算是成功了,不是道场,小小的摄影棚,用现代科技向外传播,跟大众结缘,这一点做成功了。要把这法传给下一代,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这个缘不容易,现在的汉学院就在干这个事情。英国汉学院,我们作梦都想不到,校长对我的看法想法完全赞同,叫我没话说,我们创立这个。这个汉学院为什么?任务是什么?任务是学习古汉语,目标是能够读《大藏经》,能够读《四库全书》。我们的心目当中,希望能培养三十到五十个儒释道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学系,第一个是文字学,第二个是儒学,第三个是佛学,第四个道学,四个系,为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希望传统文化不至於断绝,我们干这个,不是干别的。我们在银行设一个户头,成立一个基金会,筹募基金,专门支持这桩事情。如果赞助的人很多,有足够的基金,我们的老师比所有大学老师的薪资要高,尊师重道从这来表现。十方赞助的这个基金,统统是办这一桩事情,不做其他用途。所以大家放心,我们干这个,确确实实张子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有第二个妄念,很单纯。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科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科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