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在无常相续中转命


   日期:2017/4/15 17: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我们的存在是一种相续存在。什么叫做相续呢?就是生灭、生灭、生灭连续不断,而又不是完全割裂的一种状态。就像电影底片每一张都是单独个体,底片放在光前乍现了一个世间,瞬间挡板挡在光前,换下一张底片,挡板抬起,光投放来的是另一个乍现的世间,2个乍现的世间虽然已经不同,但是却有诸多的关联。

  我们的存在就是这样,在微细众多的乍现和乍灭中相续不断的发展而来。昨天、刚刚、当下已经乍现过,就成为历史过去了,就死去成为不可扭转和修改的。即使我们做了再多的错、再多的恶、再多的厄逆、再多的不满、再多的悔恨,都会随时间被定格在过去,成为8识里的一片记忆基因。

  8识会动用强大的能量,试图修补和调整这种状态。所以波动就必然产生,当我们造作了善恶,就会在不远的空间里接受到对应的回馈和反应;若没有及时获得回馈,当回馈出现时可能超出承受范围、超出预期,这是8识调整使然,如波动的反方向力量。

  所以当我们发下了一个愿,这个愿在当时不能圆满,就会携带这个愿行走在各种场景和空间,在不同的区间寻求满足;如果满足了就可以鸣锣收兵;若不能满足就要继续被此愿裹挟前进,直到圆满为止,善的愿如此,恶的愿依然如此。

  当某人想着,我现在为什么这样苦啊?我为什么求不到福利顺畅啊?其实他不知道,是之前的自己太顺畅了而不懂反省,太大福利而不懂珍惜。修正的力量施加上来,你不珍惜的,让你以后缺乏,待你再次拥有和遇到才会珍惜,才不会轻易放手,才不会那么容易就喜新厌旧。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缺乏觉悟导致现在要去从中觉悟的内容,于是你的懒惰,是你要觉醒的,是你要惊醒的,是你要修改的,如果现在不修改,那么未来会如何?吾我恭高者,说卑使下贱报,傲慢者得饿鬼报,就是这样。

  过去说,没有真正的外在审判,你自己才是你的审判员,才是你的判官,才是你的地狱,才是你自己的天堂;而非别人,非是外在的某人能赐福或降罪的。

  当我们的行做偏颇灰暗了,必然会促动力量拉回正常状态,于是偏颇灰暗的越严重,拉回的力量就会越强烈。只是在其中的自我感受并不很好,短时间内承受巨大的痛苦,和长时间承受持续的小痛苦,痛苦的总量相同,但是身处其中的观感完全不同。

  而我们在相续不断的存续中就像一张纸,画了第一笔,第2笔必然要在第一笔存在的基础上书画,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否定还是认同,这第一笔你必须接受,你也必须认同,就算是错的,就算是极大的罪恶,你也必须接受,因为那就是你自己做过的,而不是别人做的。

  肯面对自己,直面真实的自己,才能看得清自己,善也好恶也好放在那里先不要去评判,但是要面对这些,在不断的面对后才能真实的认识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此时的我们才适合去做忏悔。能认识真实的自我,这个忏悔才略真诚,这也是迟迟不肯带大家做集体忏悔的原因,这个门槛实在是不容易跨越。如果能真实的认识自己,那就相当于“真人”这个阶段,再上努力贤圣可期了。

  这就相当于佛教说的“直心是道场”,你的心要真诚纯净,其中没有谄媚没有文饰,是即是,非即非,不需要为此大费周章去辩论善恶人我,不需要为此做太多的注解和诠释。直心不是不加遮拦的释放自己的恶性情绪、暴力不满;而是要以直心面对真实的自我,你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我是道场”。直心是面对自己,而非是毫无遮拦的面对大众,因为我还不圆满,还不是纯善,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善巧方便,所以我只能对自己有要求,而不能对周遭的别人有要求,最多是建议罢了,不能提要求,因为我没有资格提要求。

  任何的相续,都会因为当下这一瞬能通过行做释放影响,而会出现预期以外的局面。所以对过去的观察是可以准确无误的,但是对未来的观察就会因为众多的当下一瞬而有偏差。生死本身就是无常的,所以生死其实就是无常的相续不断,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不一定发生什么事情,不一定产生什么结果,不一定引发什么样的影响,不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所以每个事情都是你要觉悟的。你在这一刹那,在这一个乍现里,已经站在这个山头了,就要想怎么解决眼下的事情,我们眼下是什么?是源源不断的业力,是无尽无际的众生,是自己命悬一线的危急,也是身后无人为做救疗的凄凉。若无常来临一刻,可有期望获得来自亲人的救助帮扶?亦如有的同修说,老师,我要是死了请你超度我!我会很严肃的说,要死就死一边去,别在我眼前死,你如果还要被救助,那我很没面子的。这个系统你们自己握的死死的,如果还要自己被临终救度,那可能就不好救了。你想一想这个怠慢佛法的罪过,谁能救得?不投生边地受几万劫的轮回苦,如何消得?

  当下这个乍现里面临的局面就是这样,而过去的种种已经如昨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已经过去了,对也好错也好,我认了;结果是好是坏,我承担,而不做其他想这是老实真诚,这是真实,这是真的懂得因果、认识因果、理解因果、接受因果。我们还有种种的想法念头,都是因为没有真实的理解因果,认为自己还有另外的美好出路。所以形成的种种压力也并非完全都来自外在的环境,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给的压力。其中的计较最重,每一次的计较掂量都是在贴加一次压力,于是计较越多、越难抉择、越难轻松,那些因为压力失眠的人,就是因为没能及时的做出抉择,计较计较给自己贴了厚重两难的压力和困境。

  我们现在如果不逼迫自己,那是因为对未来的局面不理解,对下一个乍现没有做好准备,对下一个相续中是否会出现无常根本就没准备,如果下一个乍现中无常来临,在一呼吸间一吸不来,你有什么准备?你还能做什么准备?你还想做什么准备?

  学佛并非只强调苦空无常无我的理念,而是要以这些作为我们的基础心态,作为我们对待世间看待事物的最基础的观点态度。你这样做了可以说是佛弟子,于是佛说了有3法印,印之则是佛说,是佛弟子;不能印之,就不可以算做佛说,不能算做佛弟子。诸行是苦是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们能自印吗?能自己印证自己是佛的弟子吗?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诸行是苦;因为诸法无生无灭,所以诸法无执无断,所以法无常态、法无定法,所以诸法无我,所以一切法由心想生,遇缘而不同。我们真的能印一条在自己身心上吗?当说自己是学佛人的时候,千万收起那种骄傲和自大,我们认佛是老师,佛认我们是弟子否?于是佛没说话,丢下一个印,你捡起来自己咔身上,你就是佛弟子;你迟迟咔不上,就暂时不算是佛弟子。就算穿得再像那么回事,做的再像那么回事,说的再像那么回事,装的再像那么回事,这都啥也不是。如《金刚经》说“若尊重弟子”,“有此经处,即是有佛!”可是怎么尊重我们啊?我们何德配受尊敬啊?如《地藏经》说到那么多利益,我们何行何愿堪受此利益啊?做不到要承认,但是要努力去趋同,而不是我做不到,就随顺习气放任自流。

  昨日种种亦如昨日死,今日种种亦如今日生。你要和昨日的自己说拜拜,要面对每个新生的当下,过好当下,活好当下,才能延伸出预期的未来。简而言之:承认过去的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毛病,肯于改变和修正;不为过去忧愁,把握当下,不要随顺习气,要扭转生命走向;真实的了知身处何地、周遭如何,才能知道当做什么选择。发愿往生这是一种选择,这是结果,你如何发愿、为什么要发愿、此愿真伪?这个过程才是智慧所在,智慧得以彰显处。智慧不像某些人想的那么高大上:智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慧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答案可以很容易获取,但是你能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你才在过程中体现了智慧;想有智慧不自己思维分析,哪里来?求来了,又要闲赋于炒豆子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常       转命)(五明学佛网:无常       转命)  

 魏道儒教授:四《阿含》中的“缘起”和“无常”学说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蔡惠明居士:研习“杂阿含经”论“无常,苦、无我”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当念无常精进用功 

 如瑞法师: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如瑞法师: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明奘法师: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 

 明奘法师:无常无我——人生就是一杯茶 

 体方法师:观察生灭乃至无常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4 三法印 一 诸行无常 

 其它法师:云深不知处──说剎那无常 

 传明法师:快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