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端心正意,不为众恶


   日期:2017/4/5 13: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看下面经文,“赞无恶成德”。我们要把这个恶断尽,断得干干净净。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这佛赞叹。你们大家生活在这个世间,要端心,心要端正。怎么叫‘端心正意’?不造这些众恶,就是“端心正意”。端心,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慢疑,这五个字不好。没有贪心、没有瞋恚、没有怀疑、没有傲慢,这就是端心正意。守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十善业,身,不为杀、盗、YIN;口,不为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不贪、不瞋、不痴;再加两个,不傲慢、不怀疑。这就是端心正意,不造众恶。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端心正意,指正心诚意”。中国古人教给我们的,做人的根本,儒家教给我们从哪里开始下手?从格物、致知。物是什么?欲望,代表的,五欲六尘。五欲,财、色、名、食、睡,人所贪恋,这不是好事情。我们今天浓缩起来讲,财、色、名、利。人不能没有,适可而止,最好是能够欠缺一点,不要太满足,满足,罪业就现出来。要淡然处之,生活清淡一点好,身心健康就是宝。没有忧虑,没有操心的,没有贪欲的念头,没有瞋恨,对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你跟我对立,我不跟你对立。心坦然,意才诚,意诚,心就正,心不偏不邪,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悟。所以,正心诚意,儒家讲修身,身就修了,都讲的身口意。

  “善护己念”,最重要的,好好的保护你的善念,保护你的真心,保护你的善念,绝没有伤害别人的念头,这就对了。念老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远离三毒,不思邪恶”。恶,十善反过来就是恶,杀、盗、YIN,身恶;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口恶;贪、瞋、痴是意恶,你的念头恶,邪恶。所以,远离三毒贪瞋痴,不思邪恶,就是杀、盗、YIN、妄语、两舌、绮语、恶口。

  又义寂大师告诉我们:“直趣菩提名端心”,心端正,“不求余事名正意”。从学佛的人来说,菩提是什么?菩提是智慧,是觉悟。人生在世求什么?求菩提,叫端心,除这个,什么都不求。所以,佛门里头,学教的人求什么?大开圆解,对于世出世间的真相真的明白了清楚了,叫大开圆解。修禅的人,他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明心是智慧,见性是看到自性的体相用,不可思议。念佛的人,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都叫正意。世间人求什么?求财色名利,贪瞋痴慢在其中,杀盗YIN妄在其中,后面还有,三途苦报在其中,不能不知道。下面说,直趣菩提名端心,心中有佛,我们修净土的,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头没有别的,只有阿弥陀佛。我们所向往的,不是世间功名富贵,不是的,我们向往的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对了,完全正确。

  下面说,“其义更深。盖以唯趣菩提始称端心”。什么叫端正心念?直趣菩提。我们求什么?求智慧。人生最快乐的、最高的享受是什么?真实智慧,很多人不知道。古时候读书人求什么?求孔颜之乐,孔夫子、颜回之乐,就是《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要这个。这是什么?真乐。孔子、颜回,我们在《论语》上读到,他们没有做过高官,没有财富;换句话说,没有社会很高的地位,也并不富有,他乐什么?他乐的就是对于整个宇宙明了,他有智慧,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所以快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论语》上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这是真乐,于地位没关系,于财富也没关系,谁都能得到,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世间名闻利养可以能够相比的。一无所求,对于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叫正意。我们念佛人,除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外,无所求,我们的意就正了,我们的心就端了。

  “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为众恶”,自然是,纵然是有缘,你也不会干这些事情,这叫大德,“故云甚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是说一个人的德行达到一定的高度,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孔子、释迦达到了最高峰。孔子生在平民之家,代表平民可以成圣人。释迦牟尼佛生在帝王之家,身为太子,他明白了富贵不是真正之乐,所以他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出去做一个苦行僧。为什么?乐!比做国王快乐,国王比不上,他有真乐,我们无法想像。所以,释迦、孔子都是德之至者也,大德!到今年二千五百年了,中国人还尊称他为至圣先师,他的生日大家还纪念他,还想向他学习,这就对了。我们读书要明理,学佛要像佛,学儒要像孔子,这就对了,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

  文摘恭录自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409集2016/12/3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修行)(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