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七)


   日期:2017/4/4 19: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龙王啊,你应该知道作为菩萨有这样的一个法,依止于这个法,就能够断除一切世间的畜生、恶鬼和地狱道众生遭受的苦。”

  这里的“菩萨”翻译过来是觉有情的意思,觉悟的有情众生或令有情众生觉悟,都可以称呼为菩萨。

  【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这一个善法是什么呢?是能够在昼夜都恒常地思维善法、观察善法,通过这个观察善法、思维善法的手段,让所有的善法都能够在这每一次升起的思维观察中得以增长。要让自己的心念精纯起来,纯一而无杂的去思维善法,善就会念念增长,恶就会慢慢消亡,善法得到圆满,就可以恒常地亲近诸佛菩萨、亲近超越轮回的各位圣者了。”

  文中的这个“念”字是简体字,融合了过去的两个念字为一,第一个念是口字旁加个念字,表的是用嘴在念,现在这个念是代表心念 。

  我们现在拿出这个念字,多会理解为用嘴唠叨,所以用嘴在念,这个念是方法,是持名念佛的方法;总不如用心念投进去的念,把所有的心念都投进去,这就完全不同了。于是不懂这个道理,真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是娑婆与极乐不隔一尘。

  “念念增长”,在《三七道品》中第二块就是“四正勤”:一、已经升起来的恶要断除 ;二、还没有升起来的恶不让他升起来;三、对还没有升起来的善要让他升起来;四、对已经升起来的善要使他增长。这部分的内容就是真正的精进,能绵绵密密的思维善法、观察善法,就能同时做到这四个精进正勤了。

  能常常的这样做,善根会得到长养,善法会念念增长,善缘会慢慢成熟。这里面有一个要求:不能夹杂分毫的不善在里面,也就是做到思维善法的时候就专心的去思维善法,不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要让自己的心念乱丢,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到这一处来。这是修行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点,也是所有进入禅定、进入所有三昧的必由之路。如果心念不够精纯,乱七八糟的,怎么修都是枉然。

  密宗的三密合一是让心念精纯而不杂,禅宗的绵绵密密是让心念精纯而不杂,净土的督摄六根依然是让心念精纯而不杂,然后才能进入到三昧中去。你是得禅定还是得念佛三昧,这个就是手段不同了,但是这个要点一定是心念专注、不夹杂、不放逸。

  “不善间杂”,“间”就是间断,“杂”就是混杂,这两个都排除,真做到恒常地思维善法而且不夹杂、不间断,这个心念就可以做到精纯了。那么不能入定的两个干扰是什么?就是夹杂和间断,于是昏沉会导致间断,有各种欲望会导致夹杂,内心有某种诉求会导致夹杂,怜惜自己的色身不堪用度是间断。

  我们现在看来罪魁祸首是这“间、杂”,但是实际里面还有东西,这间杂表现在外是能被我们发现的,至于是什么导致了间杂,这就会因人而异,因为人不同、思维结构不同、基础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乃至种种的不同最后导致了走进某个环境做出的选择不同。于是,你有这样的欲望,他有那样的诉求,你有这样的困惑,他有那样的疲劳,最后这些都导致了我们的念头不够精纯、不够专一、太混乱、太散乱、太放逸,这样一来我们心念的力量就不会专注到一个点。

  佛教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志心一处、无事不办 ”。这句老法师也常常提起,真是这样的,把自己的心念完全投在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为什么这样呢?我们每个人使用的这个心念,是完全和佛陀一样的圆满自性的能力,这个能力一动用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中间夹杂了,这样就导致了这个念头没有办法突破一个界限,形成我们希望的那个结果。就像推门一样,当使用的力量不够的时候,用了多久的力量都是白费,当力量加大超过了门的重力摩擦后,门才慢慢地动了,这个门才被我们叩开了。也就是说,我们把所有的力量都投放到一处,如果中间有夹杂间断,这个推门的力量就达不到把门推开的那个量,于是这个释放出去的力量就白费了,但是最后还要我们自己收回这个力量对外在的业力影响。

  这就是我们轮转六道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会用这个心的力量,我们把心念的力量释放出去,却没有得到一个结果。这个力量对外在的影响的这个业力,最后还是要回受到自己的身上。这一生随便地做,来世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就会让自己进入到酬偿业力的生活中去,这样一来我们生死轮回的苦也就种下了。我们懂得了这一层意思,就要让自己的心念精纯起来,纯一而无杂地去思维善法,善就会念念增长,恶就会慢慢消亡,善法得到圆满,就可以恒常地亲近诸佛菩萨、还有超越轮回的各位圣者了。

  这里埋了一个包袱,就是这个善法得到圆满。这个圆满是什么?如果我们只是说这个圆满是做好了,那么为什么能恒常地亲近圣者呢?能恒常地亲近圣者,说明这个人也一定是圣者,于是成为圣者的道路,就是这个善法圆满,于是这个善法,这个刚刚佛陀提到的一法,这一法重要不重要?这一法就是成就为圣者的一法,于是不管你有百千种的愿望、百千种的求索,在这一个善法中就已经可以超越轮回了。那么这个善法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后面要涉及到的十个项目,也是十善业道的细纲了。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