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以神圣的爱化解冲突、消弭战争


   日期:2017/3/29 8: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诸位大使阁下与贵宾、图文巴诸位宗教领袖、诸位社区领袖,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对话活动。今天是诸位大使阁下与嘉宾出访澳洲的第八天,也是来到图文巴的第三天,上午我们一同观礼了首次在澳洲举办的祭祖大典,下午又在此相会。我感觉这是世界各民族祖先的保佑、各宗教众神的加持,才让我们有这个难得的因缘相聚在一起。

  信仰危机与宗教团结

  回首一百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有数据表明,二十世纪,将近二亿人死於暴力和战争。道德和信仰的危机开始出现,也逐渐演变成一种危机中最根本的危机。由此产生的结果,诸位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纷争愈演愈烈,人们不但要面对人口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这些挑战,还要面对战争与恐怖主义的不断滋扰。从难民的数目可以看出情况的严重性,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报告,截至去年底,世界范围内流离失所的总人数达到六千多万,比上一年增加了八百三十万人,与十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

  这一切祸患的产生是丢失信仰、抛弃道德之后,人类社会变得无知的结果。天灾人祸都起源於无知,无知产生瞋恨,演变成杀戮。宗教是爱的教育,正是对治无知的良药。宗教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带给世界永续的和平。这桩事情说起来简单,要做起来就很不容易了。人与人之间最怕的是不往来,不往来就无知,会把好人看成坏人,愈猜愈讹,误会愈来愈严重。图文巴在团结多元族群、多元宗教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各宗教、各族群、各阶层的人们把合作的诚意转化为具体的落实。来到图文巴,能够亲身感受到,几乎人人见面都有笑容、都很欢喜,像一家人一样,互助合作。

  前几天,我和市长保罗.安东尼奥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见面,市长告诉我,从去年十月到现在,图文巴已经接收了一百二十一位叙利亚的难民,这些难民是基督教徒少数群体,非常温和善良。市长还介绍了一个图文巴目前在整体发展状况呈良好的态势,给年轻人很多工作的机会,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同时也实施一些大型的建设开发专案,未来将给图文巴带来更多的教育与商业机会。我鼓励市长,图文巴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做成功之后,别的城市都会来观摩学习,会影响全世界。如果每个城市都能这样做,战争就会消失,人类就有享不尽的福报。市长赞叹我们宗教团结已经做得很好,我告诉他,现在的成绩如同「朱草萌芽」,只能算是开始有个端绪,还需要在宗教团结、宗教回归教育、宗教互相学习这三方面多下功夫。

  关於市长告诉我图文巴接受难民的信息,这是仁慈、可喜的信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各个宗教必须发挥人道主义、仁慈博爱的精神,团结一致、达成共识、面对挑战。具体的做法是各国合作,以宗教神圣的教育改变无秩序的世界中,因无知而造成的各种纷乱和悲剧。这也许需要二、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但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子孙后代在饥饿、瘟疫、恐惧、流离失所当中生活,都不希望神圣的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振兴宗教教育

  所有宗教教育,都是神圣爱的教育;挽救人类危机的根本之道,就是振兴宗教神圣的爱的教育。这桩大事业,要全世界各个大宗教同时来做。只要把教育办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每一位宗教徒都应当承担起复兴宗教教育、恢复社会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的使命。怎么样来做?我们总结了下面几个要点供给大家参考。

  一、以宗教创始人为榜样深入经典

  无论学习哪个宗教,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宗教的教主。要学习教主正确的教诲,我们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我一生宝贵的经验。

  振兴宗教要以教主为榜样,效法教主讲经教学。学佛教,就要学得像释迦牟尼佛;学伊斯兰教,就要像先知穆罕默德;学基督教,就要像耶稣……这样才能站得稳、走得顺、行得远,使圣教长久流传不息。以伊斯兰教的先知圣人穆罕默德为例,穆圣既是《古兰经》的承受者、传达者,同时还负著注释《古兰经》的神圣使命。《古兰经》七十五章记载著:「集合它和读诵它,确实是我的责任。当我诵读它的时候,你当静听我的读诵。然后解释它,也是我的责任。」(Surely up Us rests its collection and its recital. So when We recite it, then follow thou its recital. Then upon Us rests the expounding thereof.)(75:17-19)穆圣注释了很多《古兰经》的重要经文、难解经文等等,同时还解释了许多词义。后世弟子将这些注解集结成为《圣训》,做为正确理解经文的权威参考。

  《古兰经》宣传的是人类一致平等,反对奴役、性别歧视、仇恨外国人(非穆斯林)和种种的歧视。然而其中部分章节也谈到了奴隶、仇恨非穆斯林、歧视女性等的内容,这些都是适用於当时社会,并且这是通往解放过程的暂时措施。《古兰经》里所谓的「圣战」是指肉体和心灵之间的神圣对抗,总结为「为真主而奋斗」,只可惜这部分的章节被断章取义的解释,而造成了很大的误会。这些说明伊斯兰教是神圣的教育,穆圣是教育家、是文化使者。这些都是很好的典范,告诉后世的弟子们,只有深入经典,正确理解和实践经典的教诲,才能与真主的智慧相应。这些教义必须有人发心将它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才能化解当今世界发生的许多问题。

  记忆力、理解力都好的宗教徒,应当发心深入学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里面的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神圣教育,并且加以落实。补足现代人最大的缺限就是这四种普世教育,端正世道人心,如此宗教就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贡献。

  二、宗教之间应该求同存异、互相学习

  关於宗教团结和振兴宗教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求同存异,要强调各个宗教共同、共通的部分,强调和合与和谐,对於差异和分歧的部分要加以保留。穆圣也警示分歧的祸害:《布哈里圣训实录.附第六十六篇.〈古兰经〉之诸益处》(5062)记载著:「阿卜杜拉传述:我听一个人念一段天经的节文,他之所念的与我们使者(就是穆圣)那儿曾经听过的有所不同,为此,我拉著他去见(穆圣),使者说:『你们二人都对。但是,你们之前人们因为分歧之故,而导致自己被毁灭。』」(Narrated ‘Abdullah that he heard a man reciting a Verse of the Quaran which he had heard the Prophet reciting in a differenct way. So he took that man to the Prophet (and told him the story). The Prophet said, “Both of you are reciting in a correct way, so carry on reciting.” The Prophet further added, “The nations which were before you were destroyed (by Allah) because they differed.”)

  今年二月六日,我应新加坡回教哈比哈山长老的邀请,参观了位於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多元和谐馆(Harmony in Diversity Gallery),这是全球首家多元宗教和谐展览馆,去年九月开幕。多元和谐馆主要为中小学学生而设,要为中小学学生设立这个展览馆,公众也可以免费入场。四个不同的展区,利用高科技的硬件设备、新颖的创意思惟、寓教於乐的教育方式,突出展示了十大宗教之间的共同点,让新加坡青少年这一代,从小就有机会接受宗教和谐的社会实践教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个展览馆里面,陈列公元六二二年,先知默罕默德以大爱无疆的思想签订的一份盟约。穆圣迁徙麦迪那之后,代表迁士与犹太人及其同盟者签订盟约书,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保证他们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规定他们所应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学术界称之为《麦迪那宪章》。

  在佛教,《阿育王石诰》(Emperor Asoka’s Edicts Carved on Rocks)里面也有一段话说:「不可以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的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One should not honour only one's own religion and condemn the religions of others, but one should honour others' religions for this or that reason…So concord is good: Let all listen, and be willing to listen to the doctrines professed by others.)

  千年前这些神圣的教诲同样适用於今天,宽广包容、平等对待的心态,是我们成为合格宗教徒的一把戒尺。而今日世界局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大宗教之间的互相学习借鉴、互相亲近融合,势必会成为宗教不断完善自身教育与持续发展动力。而宗教团结融合的过程,恰恰也契入神圣智慧的契机;换句话说,离开了神圣的爱,离开了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指导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契入宗教教育神圣深邃的智慧当中。

  三、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代代出圣贤

  中国自古重视教育为先,古人说:「圣人之教循循有序……使之得寸则守其寸,得尺则守其尺,如是久之,日滋月益,然后道之全体,乃有所向望而渐可识,有所循习而渐可能。」圣人、先哲讲经教学,都是遵循让学生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知行合一的原则,把精力、念头都放在一处,专攻一门,潜心专力、孜孜不倦。学一章就得到一个章节,实实在在,学到一定可以做到、得到,这样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不但法喜充满,落实圣人的教诲,还能够契入圣人的境界。

  佛教里头也有一位居士,「八载寒窗读《楞严》」,这个人是我们上一个世纪末的人,「八载寒窗读《楞严》」,他的功德可以超度鬼神。曾经有过很多这种案例,让我们对他感到很尊敬。必须懂得十节的内容,才学习到新的。伊斯兰教先驱欧麦尔.本.罕塔布(Umar ibn al-Khattab)花了十二年时间来背诵《黄牛章》(Sūratu al-Baqarah)。因为他对背诵的每一节经文都要加以参悟,深思其中的含义,并且在生活当中贯彻实践。由此可见,学习宗教经典,要想得其门而入,必须要遵循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方法,这是自古以来各个宗教,有修有证的人都遵循的方法。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虚心、潜心学习,那说明我们的心里还有障碍,不够真诚。有使命感的人,容易降伏内心的浮躁,安定下来,脚踏实地的学习。我们现在需要更多有能力熟读经典的宗教徒,以真诚恭敬的心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深入经典,让各个宗教都能够代代出圣贤,代代相传。

  我们希望未来图文巴能够建立宗教大学,每个宗教设立一个学院,所有宗教徒都是同学,我们只是学的院系不一样,不但主修自己宗教的经典,还可以兼修其他宗教的学问。也希望图文巴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展览活动中心,这是取法於新加坡多元文化展览馆的做法,以创意新颖、活泼互动来展览,这个展览的模式接引青少年,对於宗教的弘扬也做出一种重大的贡献。青少年、社会大众,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每一个宗教、每一种文化,有了兴趣,就会进一步深入了解,也不至於因为无知而误会其他宗教、误会其他的族群。第二个,各个宗教在一起办公、教学、办活动,大家每天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任何一个宗教办活动,其他宗教都可以去参加,大家真正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个好的决策往往功德无量,不但利益一方,甚至於泽荫天下、惠利万代,团结宗教的举措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和平力量,其宝贵的价值也正在於此。

  结语

  我们这一生最伟大的理想就是传播神圣的爱、普及神圣的教育,化解冲突、消弭战争,不分族群、信仰,平等救度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建立人间天堂。

  《汉书》,这中国的一部古书说:「福善之门莫美於和睦,患咎之首莫大於内离。」内离就是内部不团结,是祸患之首;善福之门是和睦,所以家和万事兴,这比什么都重要。获得福报和亲善的方式,没有比和睦更殊胜;而最极端的灾祸和凶险,没有比内部分离更严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爱心传遍整个宇宙,让宇宙因我们的爱心而美好。

  我将这些经验贡献给大家,希望族群和睦一家亲、宗教团结同心同德,这个能早一天实现。同时希望我们记住这个理念,如果选择竞争、斗争、战争,人类将有受不尽的灾难;如果我们放弃竞争、斗争、战争,人类将有享受不尽的福报。

  最后,愿大家发起神圣的爱心,要以效法真主、效法上帝、效法诸佛如来,成圣成贤、救苦救难。我们如果不发心,这个灾难太可怕,如果发生第三次核武战争,地球会毁灭。所以今天是我们宗教徒、有宗教信仰的人认真努力,我们学真主、学上帝,来救度苦难众生。念念都替苦难众生想,不要想自己,我们能够做得到,能够成为神圣的子孙、佛菩萨的弟子。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六时吉祥!谢谢大家!

  摘自:以神圣的爱化解冲突、消弭战争——教科文大使团与图文巴多元宗教领袖座谈会致辞 2017/3/18 澳洲净宗学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宗教)(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宗教)  

 黄夏年教授:透过“神七”想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 

 黄夏年教授:宗教和谐与城市文明是发展的必然之路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 

 赖永海教授:宗教与文化——兼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我国宗教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宗教与邪教问题的再辨别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