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部转为真正的修行


   日期:2017/2/15 21: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噶当教言27

  忙于毫无意义之事会影响学修,所以应弃绝与学修无关之事

  这一点对于家务繁忙的居士来说难以做到,甚至对出家人来说,也难以做到。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不会影响学佛修行,当然无需多虑。那么,如何避免此类影响学修佛法之事呢?那就是,把它们转变成学佛修行,而不必特意放下。

  为何阿底峡尊者强调这点呢?原因是告诫我们,一切行为都要转为学佛修行,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全部转为有意义之事,才是真正的修行,这就是窍诀。如果我们做到了,就可禁绝与学修佛法无关之事了。

  那具体如何做呢?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在衣食住行的过程中,视我们所接触到一切众生为父母。之前曾讲过,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若我们懂得此真理,深信此真相,今后做起来就容易了。

  如果我们不懂佛法所讲的这些道理,没有深信轮回,就难以做到。视所有众生为父母,并不是把非父母观为父母,而是坚信他们本来就做过自己的父母。明白了这些道理,深信了这个因果,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若以慈悲心善待一切众生,并且去感恩、报恩,我们的衣食住行就变成有意义之事了,此为大乘佛法的观点和境界。还可以观一切为清净,把这些众生观为清净的形象 ——佛尊、菩萨。

  学修五种圆满时曾讲过,并非把非清净的观为清净,而是将本来清净的观为清净。这是密乘里所讲的,也就是大光明的境界。当我们明白、深信这些道理之后,将一切众生视为佛菩萨,就不成问题了。

  以恭敬心善待众生,为他们奉献,即便是吃喝玩乐,也成为有意义之事了。再者,在行住坐卧的过程中,观想诸位佛菩萨在头顶、在肩上、在喉间、在心间,时刻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一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全部变成了学佛修行。

  行走时观想佛菩萨在右肩,作为绕转的对境,此为绕佛绕塔;安坐时,观想佛菩萨在头顶,作为祈祷的对境,时刻不离三宝的光明,获得佛菩萨的能量加持;吃饭时,观想佛菩萨在喉间,作为供养的对境;睡觉时,观想佛菩萨在心间,作为梦转为光明的对境、所依,这样一来,睡觉不离佛菩萨的能量,梦会转换成光明。如此这般,衣食住行皆是意义非凡的学佛修行之举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视身边的人为有缘众生,并努力去利益他们,即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乘修行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而并非单纯自己解脱 ——仅为自我解脱不是大乘修行人,仅为自我成佛也不是大乘修行人,为利益众生才称得上大乘修行人。

  我们身边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都是与自己有缘的众生,是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众生,也是最需要自己的众生,在这种见地之下,为他们付出、为他们做事,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即是行菩萨道,才真正是成佛之因。

  大家应当明白,首要之处是利他菩提心,若因为对方是 “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而为他们做事、付出,这并非行菩萨道,更非成佛之因,因为你没有心怀利他菩提心。在生活中转念是最重要的,念一转,一切行为当下即变成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转念是最重要的。念一转,一切行为就变成了修行,一切行为都可以成为成佛之因,这都是窍诀。

  此前曾讲过这些,今天再次强调,仅仅明白了此道理还不够,还要尽力去落实,落实到每位众生身上,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起初也许做不到,无法对某些人如此这般的对待与付出。但是逐渐的就能做到了。这样一来很多的恩怨当下就可以了结,许多功德当下就可以圆满。因此,转念非常重要。

  工作同样如此,无论是为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做生意,都可以当作利益众生的平台,然后为众生奉献,这一切行为都可以转变成修行,都可以成为成佛之因。以上这些窍诀可以让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圆满。

  也许很多人的心念转不过来,认为成佛的事与自己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成佛是何种概念?解脱是何种概念?成佛之因是什么?我跟大家讲过:福德和智慧圆满叫成佛;永恒的摆脱烦恼与痛苦叫解脱;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变成断除烦恼、痛苦之因,成为成佛之因。这是很殊胜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为别人打工、做生意这些行为很普通,表面来看好像在造业,实际上心念一转,都可以变成修行,变成解脱、成佛之因。这一切都在于你的心,都在于你的动机。

  之前也曾讲过,不要为了世间福报、为了那点工资或一点利益去做某些事情,你真的不至于为了这些事而呕心沥血地努力。所以一定要有修持方法,一定要转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懂!

  有的人见解较为高深,修行也比较好,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都在无我及空性的见解中进行,即以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摄持。也就是说作为修行人,了知万法无我及空性的本性,有这样的见解、见地,保持这种觉悟的心态去做一切,才真正称为放下。

  刚才讲 “一切无关于学佛修行之事都要放下”。放下指以无我及空性之智慧摄持。要具有此种正念,一切的一切,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都不离无我及空性的本性。

  若了知并且能把握此觉悟的心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一切行为及所有其他事情,都可以变为一种殊胜的修行,成为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殊胜助缘,具备此种殊胜的见解才叫放下。

  放下是一种心态,并非行为。心态心量打开了,内心是觉悟的,可以做到放下。吃东西是放下,走路是放下,睡觉也是放下,一切的一切都是放下。

  如果特意放下, “我要学佛,我不工作……”然后在家里念修;“我今天不能陪家人,我要去供佛……”看似放下了,自己也觉得放下了,实际上并没有放下,这并不是放下。

  敬录自达真堪布仁波切2016年莲师法会最新开示《噶当教言》讲解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修行)(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