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简短12句话,教你读懂300万字的《资治通鉴》


   日期:2016/11/6 11: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据说这书被毛泽东读了17遍。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有多么崇高。

  这么长的一部书,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读全文的话,可以看看这12句浓缩了整部巨著的精华,值得一读。

  1.口有蜜腹有剑。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译】口头上温和亲近得像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刁钻歹毒得像剑一样利。

  【感悟】这句是唐人对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嘴巴像蜂蜜样甜,心计像利剑样狠,多么形象地刻画出阴谋家阴险奸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成了形容阴谋家和嘴甜心毒之辈的专门用语,长用不衰。

  2.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资治通鉴·唐太采贞观元年》

  【译】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其长处而使用。

  【感悟】使用器物要按照器物的特有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各人的长处来使用。能扬长弃短,量才而用,不但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有用不完的人才。如果看不到人的优点,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能成为一代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与他的开明的人才观和他的知人善任的用人方法不无关系。

  3.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资治通鉴》

  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子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落下怨恨。

  4.忍小忿而存大信。

  ——《资治通鉴·唐纪八》

  【译】忍住个人小的忿怒,而坚持法律大的信用。

  【感悟】李世民当了皇帝,听说应选入官的人很多是假冒上代的余荫,便下令让这些冒牌货自首,否则一经查出就要杀掉。后来果然查出一个假冒者,李世民要杀他。大理少卿戴胄犯颜直谏说:根据法律,这样的人应当充军。李世民说:我说过这种人要杀头,你却要按法律,不是叫我失信于民吗?戴胄说:诏书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应忍了小的忿怒,而根据法律来判决,坚持大的信用。戴胄不怕杀头丢乌纱,敢于犯颜执法,精神可嘉,值得效法。他认为当权者应该“忍小忿而存大信”,即摒弃个人好恶而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以权代法,不以人治代往治,的确是高明之见。这一原则,后人也当坚持。

  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唐纪》

  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6.英雄无用武之地。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译】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感悟】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

  7.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译】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

  【感悟】此名句是魏征劝告君王纳谏的著名格言,王符(汉)《潜夫论·明暗》就曾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简洁精警,发人深省。两句从“明”、“暗”两种不同效果,说明应“兼听”,不能“偏信”。只有兼听,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而偏听偏信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对于不同意见,更应认真听取,这样才能免于失误。可用以劝诫人们特别是领导应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8.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资治通鉴·晋纪》

  【译】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

  【感悟】闻其过则过改而福至,闻其誉则过生而祸临。我们千万要多听逆耳的忠告,而不要被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当然,这里的“祸”、“福”应理解为人事而不是指天命。

  9.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十二年》

  【译】富贵会产生骄奢,疏忽会导致祸乱。

  【感悟】富贵虽然不一定产生骄奢,而骄奢则必然产生于富贵,因为富贵给骄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这是富贵者不可不警惕的。疏忽大意,漫不经心,往往会对灾祸的苗头视而不见,使其由小而大,最终导致灾祸发生,这是必须警惕的。这两告诫人们富贵时要特别注意戒骄奢,处事要时刻注意戒疏忽。

  10.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资治通鉴·晋纪》

  【译】厚厚的钱币,甜甜的美言,这是人所应当畏惧警惕的东西!

  【感悟】社会生活中,当权在位的人常常会遇到甘言和厚币。对此,廉清奉公的人自会清醒地辨别甘言的企图与厚币的来路,采取正确的对策;而贪赃枉法的人则会欣然接受,来者不拒。“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殊不知厚搭搭的人民币,甜蜜蜜的奉承话正是别有用心者投下的“劳饵”,见利忘义,利夸智昏的人只贪图芳香的鱼饵,不见捕鱼的竹器,结果是自寻网罗,被人捕捉。

  11.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资治通鉴》

  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12.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资治通鉴》

  【译】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感悟】认识自己的错误也是很难。人们经历中的种种判断形成自己固有的经验,从这个“己见”中审视我们周边的事物总是带有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和判断是正确的,有些错误,怎么办?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己见”,多听别人意见,如果认为某个人的意见不靠谱,那就多听听几个人的意见,当了解到多数人的意见和自己相左了,那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资治通鉴       行善)(五明学佛网:资治通鉴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