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子然:体悟生命的真谛


   日期:2010/10/3 11: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便是语言文字的发明与运用。因为语言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生活的经验得以累积和传承,后人也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文字充当了提升人类认知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便难以抵达认知的彼岸。但桥梁毕竟是桥梁,而不是目的。所以,如何透由语言文字,真正体悟其背后的内涵,然后再用适当的语言文字,来加以表达,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实际上就是对言辞与其内涵之间关系最为精炼的概括。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下略称《百法》),到了六种无为法和二种无我时,也便接近了尾声。本文希望透由无为法和无我的介绍,并结合整体内容的回顾,谈谈如何体悟生命真谛这一话题。

  首先看看生命是什么?这个貌似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看待的角度也很多,这里主要从《百法》的角度来做些探讨。总体来说,生命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生命;第二个层次,是群体生命;第三个层次,是生命系统。那么什么是个体生命呢?实际上就是由命根所摄持的单个生命体,或者说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有情个体;那么群体生命呢?就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生命的集合,又叫众同分;而生命系统,则包含了作为个体生命及群体生命的正报,以及作为正报环境赖以生存的依报两者共同组成的系统。很明显,以上三种层次对生命的界定,是逐步开放的:个体生命所对应的是局限的小我;群体生命所对应的是有限的大我;那么生命系统所对应的,则是无限的无我。

  对生命不同层次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境界。如果仅仅将生命界定为个体生命,那么就很容易割裂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割裂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个体生命与群体的对立,个体生命与环境的对立。如果将生命界定为群体生命,那么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将得到应有的重视,群体生命内部人我的对立将会大大衰减,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对立,乃至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对立,将同样不可避免。如果将个体生命、群体生命,以及周围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当作我们完整生命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上各种关系之间的对立将被衰减,乃至最终消除。当对立消除的时候,那么和谐也就产生了。所以,完整的生命界定,实际上是包括了依正二报的整个生命系统。既然是整个系统,那么完整的生命内涵,也就涵盖了一切法。也就是说,生命涵盖万法,万法中均体现着生命。

  既然生命涵盖万法,那么万法又是什么呢?这就是世亲菩萨简其扼要所概括的一百种法。先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百法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能显的有为法,另外一个是所显的无为法。也就是说,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关系,是能所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观待而成立。如果没有了能显的有为法,那么所显的无为法也就无从谈起了,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这世间即是指有为法,这菩提即是指无为法。如果想离世间求得菩提,就好像要寻求兔子的角一样虚妄。更进一步地,这有为法又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心法,二是心所法,三是色法,四是心不相应行法。心法即是八种识,又叫做识自性;心所法包括五十一种,又叫做识相应;色法包括十一种,又叫做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包括二十四种,又叫做识分位。这样一来,虽然有为法分成了四位,但实际上都围绕着“识”来转,因此又叫做自性唯识、相应唯识、所变唯识、分位唯识。有为法如此,无为法也是如此。那么无为法与识是什么关系呢?“言无为者,是前四位真实之性,故云识实性也。”也就是说,无为法是识实性,并因此成就实性唯识。如此以来,也就是成立了唯识宗中万法唯识的基本观点。

  有为法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下面再来粗略介绍一下无为法。在《百法》中,世亲菩萨列了六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既然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而有为法又分了四个层次,那么这六种无为法是不是也有层次之分呢?不妨尝试做些分类。先看虚空无为。窥基大师解:“谓于真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虚离碍,从喻得名。”由此来看,虚空是一种比喻,用来表征所证无为境界的特征,即“豁虚离碍”。从此介绍来看,实际上此无为法是有为法中的色法所显现出来的。色法的基本特征是有质碍,那么质碍的消弭,便是虚空无为。再来看择灭无为和非择灭无为。大师解:“择灭者,择谓简择,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这里所说的简择,主要是五遍行心所法中思心所的作用,而这里的无漏智,也主要与五别境心所法中慧心所法相应。也就是说,择灭无为实际上是心所法所显的对象。那么非择灭无为呢?“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灭所显;或有为法,缘阕不生,所显真理。”从其特征来看,这个无为法实际上是由慧心所所显示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择灭无为和非择灭无为,并不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而是一个递进的概念。也就是说,非择灭无为是由择灭无为而来。那么转折点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见道。见道之前的权位菩萨,主要是与择灭无为法相应,神秀大师所作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即是;而见道之后的实位菩萨,则主要与非择灭无为法相应,慧能大师所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便是。但无论是见道前,还是见道后,菩萨境界的深浅,都是以其证得无为法而为表征,所以《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面谈了前三种无为法,现在来看看后三种无为法。第四种和第五种分别是不动无为和想受灭无为。什么是不动无为呢?“以第四禅,离前三定,出于三灾、八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也就是说,不动无为是与色界相应第四禅状态下所显现的;而想受灭无为,“无所有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是与无色界相应第三定状态下所显现的。在《百法》介绍心不相应行法的时候,有无想定和灭尽定两种心不相应行法,其中无想定即为第四禅所摄,而灭尽定即为灭受想定。因此,这不动灭无为与想受灭无为,自然应为心不相应行法所显示。再看最后一种真如无为。大师解:“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简于妄,如简于倒,遍计依他,如次应知。”也就是说,真如无为是从理体上来讲的,这个自然应为识自性即心法所显示。如此来看,六种无为法实际上也可以分四个层次,与有为法的四个层次一一对应。那么更进一步地,相应有为法转染成净彰显无为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由色法到虚空无为的转化,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由心所法到择灭无为与非择灭无为的转化,是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由心不相应行法到不动无为与想受灭无为的转化,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由心法到真如无为的转化,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因此成就唯识中八识转四智的基本教义。

  总结一下如上所说要点。对生命完整的认识,实际上涵盖了一切法,而这宇宙万法,包括有为法与无为法,又皆不离识而存在,即万法唯识。净化有为法显示相应无为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

前面一篇文中谈到了对生命的界定,及万法唯识、转识成智的粗浅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再进一步尝试谈谈生命的真谛,及如何来体悟这真谛。

  那么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呢?即是无我。在《百法》中,无我又分了两种:一是补特伽罗无我,二是法无我。什么是补特伽罗呢?即“数取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为所趣。”这个补特伽罗,即是对五蕴和合身心的称呼。为什么补特伽罗是无我呢?“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因缘和合而有的身心五蕴,并不另外存在一个实我,来主宰此一身心,这也就是补特伽罗无我,或者说人无我。那么法无我呢?先看法:“言法者,轨持之义。”轨即轨生物解,持即任持自性。也就是说,任何一法,之所以称为一法,必然有它自身的特征,失去了这种特征,那么也就不再是此一法了。百法中的每一法,都具轨持之义。那么为什么法是无我呢?“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也就是说,一切有为诸法,都是因缘而起,因此不能自我主宰,常随因缘变化。更进一步,既然能显的有为法无我,那么所显的无为法自然也是无我。

  既已分别了解两种无我,现在再来看看两种无我的关系。在世亲菩萨所归纳的一百种法中,并不存在补特伽罗这一法。实际上,补特伽罗是九十四种有为法,或者说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聚合体。其实本来只是一个聚合体而已,只是人们慢慢将这个聚合体误认为我,并执此为一法,便形成了人我执。正因此,其虚妄性,恰如龟毛兔角,完全出于人们的颠倒妄想。因有此执,故而轮回世间。二乘圣者,破除此执,证得人无我之境,从而跳脱轮回。尽管如此,对二乘圣者而言,五蕴假合的人我执已破,但构成人我的每一蕴,或者说有为诸法的每一法尚且实有,不可破故,因此尚未证得法无我之境。由此可见,人无我是粗分无我,而法无我则是细分无我。粗分无我破,细分无我尚能存在;但如果细分无我破,那么粗分无我必然不再存在。

  联系前面对生命的界定可知,对人我的执着,实际上是认定生命只为个体生命,并仅关注此一个体生命。如有因缘听闻佛法,并依所闻所思而修证,即能使个体生命得以解脱,成就阿罗汉的果位。如若不然,则会对个体生命的执持越来越坚固,对人我的执着越来越强烈,终至沦落生死而不得解脱。而当生命的界定扩充到一切法,并以一切法为所缘境的时候,那么生命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了一个开放而又完整的系统。这种情况下,如能依着所闻所思佛法进行修证的时候,所成就的,就不单单是个体生命的解脱,而是所有生命的解脱,乃至圆满报土的成就,这就是佛的境界了。佛与阿罗汉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内在境界上,还体现在外在境界上。从内在境界上来看,佛不仅破除了对人我的执,同时还破除了对法我的执着;从外在境界上来看,佛除了获得圆满的报身之外,还成就了圆满的报土,即佛国净土,而阿罗汉一旦入灭,不但没有报身,更没有报土。换句话说,当初认知的起点,决定了修证的终点。

  下面再来看如何体悟生命的真谛。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前演变的过程: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中观派,再从大乘中观派到大乘瑜伽行派,乃至中观瑜伽行派的合流及密宗的兴起。佛陀在世所宣讲的中道教法,到了部派佛教后期,逐渐让位于以法有我无为宗旨的一切有部。该部派佛教承许人无我,却认为一切法实有,并不断增益对法我的执着。面对此种境况,中观派作为大乘空宗方才应运而生。大乘空宗,在承许人无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破除了对法我的执取,从而成立了一切法无我的宗旨。但在大乘空宗兴盛不久,学人便又堕入了对空的执取,无形中忽视了缘起有的价值。针对此种境况,瑜伽行派作为大乘有宗又得以生起。在了达一切法无我这一宗旨前提下,以境、行、果为修证路线,系统开显了从凡夫至成佛的完整修行次第。在大乘有宗中所特别强调的是,空并不离开有而独立存在,无为法只是有为法在转染成净之后的自然显现。因此,对佛法的学修,最终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境界上的用功,把万法当作修行的所缘境,面对此一切所缘境,造作种种无漏行。这所谓的无漏行,便是与“一切法无我”这一宗旨不向违背的诸行,虽然还是有为法,还是需要主动造作,但已不再随顺生死轮回,已由流转生死走向还灭生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佛陀已经证悟到最究竟的宇宙人生真谛,此一真谛本不堕空有二边,任运中道,但因为学者常常不是落入空边,便是落入有边,所以佛陀应机讲法时,便会凸显另一边,来补足学者所欠缺的一边。后人再去学习这些佛教经典时,若不明了佛陀讲法的现实因缘与背景,便无法恰如其分地体悟佛陀想要表达的中道实相的本怀。因此后世所立种种宗派,都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都是当时大德针对学人的偏失,而着重开显佛法某一方面的内涵。所以,如果忽视时空因缘的变迁,不分青红皂白,固守某一宗一派的教义,并希望通用于一切时一切处,本身就已经产生了对法的强烈执着,虽然用的都是佛法的语言名词,本身与佛法的内涵早已毫无关联矣。

三、方法论

对世界观和生命观的层次性有了大致了解以后,那么下面一步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建立起相应的认识。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渠道才能建立起对世界和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这个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首先看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次的生命里,建立正确的唯物观。这个就要靠心所有法中的五遍行心所有法,即:作意、触、受、想、思。这里“遍行”的意思,实际上说明了此五种法遍及的范围很广。范围广的一个体现便是,这五种心所有法能遍八种识。尽管如此,与前五识和意识相应的五遍行心所有法尤其强盛,因此成为前五识和意识认识外在世界的最好的通道。 

在认识外在世界的过程中,五种心所有法又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一是前行,即作意;二是加行,即触、受、想;三是正行,即思。前行,主要是做思想准备或者说做规划,这便是作意的功用;加行,主要是通过实际的接触和调研,来搜集第一手资料,这便是触、受、想的功用;正行,便是对这些搜集来的材料进行加工,进行分析、推理与归纳,这便是思的功用。由此三步而完成了对外在世界或某一具体事件的认识。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行者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客观,或者说叫做尊重事实,同时尽可能避免自己主观臆断,以及根据自己主观上的好恶来评判是非。否则,这便会被当作唯心论的典型来加以批驳。

其次来看如何在内省和悟性两个层次的生命里,建立正确的唯心观。这个就要靠心所有法中的五别境心所有法,即:欲、胜解、念、三摩地、慧。这里的别境,说的是这五种心所有法各有自己特定的所缘境。只有某种特定所缘境明确下来以后,那么相应的心所有法才会生起来。由此来看,内省的生命和悟性的生命,是一种很主动的生命状态,是能够时刻保持警觉的生命状态。

在认识内在生命的过程中,五种心所有法同样也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一是戒,即欲、胜解、念;二是定,即三摩地;三是慧。也就是佛教里通常所说戒、定、慧三学。在戒学里面,善法欲是第一位的,只有对善法好乐,那么方能生起真实的心情去学习善法,去思维善法,从而生起坚定不移的认识,这便是胜解。只有生起胜解,那么方能铭记在心,念念不忘,从而成就戒学。那么念力逐渐增强之后,进入心一境性的禅定修习,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随着禅定程度的加深,那么对所观境界的观照深入程度,也就会越来越深,生命的智慧慢慢就能开启。智慧开启的时候,便是悟性生命焕发光彩的时候。

随着生命智慧的开启,悟性生命也逐渐绽放光彩,此时人的生命证入无为法,并由现象或有为的世界,进入本体或无为的世界,由此便能建立本体世界的唯物论。

四、实践论

     对世界观与生命观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以后,那么下面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付诸行动,实实在在改善自己的生命,以及周遭的环境,这就牵涉到了实践论的内容。《百法》中所讲实践论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4.1 实践的内容

    首先来看实践的内容。那么实践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断恶修善。在《百法》中与之相应的是心所法中十一种善心所法、六种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十一种善法是应该修的,六种根本烦恼及二十种随烦恼是应该断的。本来说,善法有无量,恶法亦有无量。而这里的善法只有十一种,恶法总共二十六种,能涵盖一切善法和一切恶法吗?

    那么先来看看这十一种善法。这十一种善法中,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七种善法,主要与菩萨道中的资粮位相应;轻安善法主要与加行位相应;不放逸、行舍善法主要与修道位相应;不害主要与无学位相应。在资粮位中,菩萨用功的重点,主要是断恶修善,累积观行资粮。其中信是起点,惭、愧二法是断恶,无贪、无嗔、无痴是修善,精进通于二者。在加行位中,菩萨用功的重点,主要是修四种定,累积止行资粮,从而为见道做准备。在修道位中,菩萨的用功重点,主要是转染成净,分分断除烦恼所知二种障故,这便是不放逸和行舍二法所描述的内涵。其中不放逸通于初地至七地,行舍与八地之后相应。在无学位中,即是成就佛果,那么此时佛唯一所需要的工作,便是任运无间饶益一切有情。这便是不害一法所描述的内涵。

    再来看看六种根本烦恼。六种根本烦恼中,贪、嗔、慢、无明、疑五种,通常被称为修惑,而第六种不正见,包括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通常被称为见惑。一般来说,见惑是在见道时即能破除,修惑是在修道时方能分分断除。不过见惑中,邪见、见取、戒禁取三种为后天分别所成,故见道时全然破除,当没有疑问。但萨迦耶见、边执见则同时含有先天俱生以及后天分别而来,所以见道时未必能全然破除,方留有部分待修道时来破。同样,在五种修惑里面,嗔烦恼与疑烦恼,在见道后亦全然不现。嗔烦恼在资粮位入加行位时,也就是在修止时,就已全然破除,否则若有嗔烦恼障碍,必不能入止。而疑烦恼,在见道时,亦全然破除。因此,修道中所重点破者,亦为贪、慢、无明、萨迦耶见等四种根本烦恼,而这四种根本烦恼亦同时与第七末那识相应,第七末那识与余根本烦恼亦不相应。由此可见,修道之后的重点,亦是在第七末那识上做功夫。

    下面再来看看二十种随烦恼。总体来说,二十种随烦恼又可分为三类:小随烦恼,包括嫉、忿、恨、恼、害、悭、覆、诳、谄、骄十种;中随烦恼,包括无惭、无愧两种;大随烦恼,包括无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沉、掉举八种。那么什么是小随烦恼,什么是中随烦恼,什么是大随烦恼呢?这是就随烦恼的影响面来说的。小随烦恼,只与恶法相应,影响范围最小;中随烦恼,与不善法相应,影响范围其次;大随烦恼,则与染法相应,影响范围最大。但如果从粗猛程度来说,小随烦恼则是最为粗猛的,其次是中随烦恼,最后是大随烦恼。所以,在防恶断恶的时候,粗猛的部分是要励力遮止的,微细的部分则是要尽量警惕的。

    如果更进一步来分析,则可以发现十种小随烦恼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嗔心相应,包括嫉、忿、恨、恼、害五种;一类与贪心相应,包括悭、覆、诳、谄、骄五种。而二种中随烦恼和八种大随烦恼合并之后共十种随烦恼,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累积恶法资粮,包括无信、无惭、无愧、懈怠、放逸等五种;第二类为面对境界时错乱,包括失念、不正知;第三类为修止障碍,包括散乱、昏沉、掉举。不但能分成这些类别,而且随烦恼的生起次第,亦与上面所列有关联,此不赘述。

4.2 实践的渠道

    上面简要地介绍了实践的内容,即断恶修善,下面要看看实践的具体渠道为何。一般来说,人的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以及起心动念之后,能否长养善法,熄灭恶法,这与所对的境界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凡夫心识总是在受外在环境影响,清净善良的环境,能引发人内在的善根;染污邪恶的环境,也能引发人内在的恶心。善根一动,相应的善心所法也都跟着动了;恶心一起,相应的烦恼及随烦恼心所法也就跟着起来了。所以,人要想修行增上,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能选择良好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

谈到环境,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就谈到了《百法》中所讲的十一种色法。这十一种色法即:五根,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境,包括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以及法处所摄色。总的来说,五根是五识所依,五境是五识所缘。靠着所依的五根,及所缘的五境,那么五识便生起来了。这生起的五识,会刹那刹那将诸多名言种子,熏染在第八阿赖耶识。而这些新熏染的名言种子,同时会成为将来五识再生起的亲因缘。在这个过程中,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亦耦合其中,受前五识作用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五根所对的境,一旦五识生起,那么环境对我们生命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无论是修行以求自利,还是想做一番事业利益众人,如果希望过程能不断增上,而不是不断损减的话,那么当务之急,并不是一个人吭哧吭哧闷头苦干,而是慢慢经营自己的增上环境,慢慢发现一些有缘的人,一起来学习,一起来修行,一起来共做一番事业。俗话说,二人合心,其利断心。更何况是三人、四人,乃至多人。共业的力量不可思议,环境的力量不可思议。

4.3 实践的过程

上面谈到了经营增上环境的重要性。谈这一点的着眼点,是希望我们的生命能走一条无限宽广的路子,而不是一条越来越狭窄的路子。那么这条无限宽广的路子,其时空是无限的,其努力的过程也是无限的,因此最终的成就也是无限的。那么在这样一个无限的视野下,如何来观待我们的生命状态与过程,那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谈到无限生命的状态与过程,也就涉及到《百法》中的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这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描述生命的状态,包括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第二类描述生命的过程,包括此一期生命的过程如生、住、老、无常,下一期生命的过程如流转、定异、相应、势速,以及流转过程描述量词如次第、时、方、数;第三类描述努力的方向,包括增上的凭借如名身、句身、文身,修习的层次如无想定、无想报、灭尽定,因缘的观待如和合性、不和合性。至于每部分的主要特点,在《勾画无限生命的蓝图》一文中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此不赘述。

五、总结

本文从世界观、生命观、认识论、实践论四个方面,对世亲菩萨所造《大乘百法明门论》做了一个大略的阐发,旨在开显佛教中所隐含的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学体系,以期为深受西方科学及哲学思潮影响的今人,提供一个看待佛教理论体系的暂新的视角。因才疏学浅,其中所论,必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朋友多批评指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