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四章 积善 (2)


   日期:2010/9/11 14: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文:慈心20于物21

译文:人应该以大慈大悲的心面对世间,不但要周济人间的贫苦,还应当爱护一切物命,戒杀放生。

分析           

慈心就是仁心,为万善的根本。救苦寻声,拔除贫病之人的痛苦,是慈心的行为。学佛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亲友,还是敌人,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他们做我们的父母的时候,从怀胎起就珍爱保护我们,生下后更是百般疼爱。为了保卫我们不受侵害,不惜用生命代替我们受种种灾难,挣来的钱财毫不犹豫地花在我们的身上。尽自己的一切所能,凡是利乐我们的东西无不给予我们,凡是损苦我们的事情,无不救护我们,对我们的恩德极其深重。他们为了我们造下了贫穷病苦的业力,今生沦落为弱势群体之中,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如同路人呢?所以,我们应当尽自己力量去救助他们。有人认为,他是我过去生的父母,但今生不是,所以,我没有这个责任。那么,昨天的母亲,在今天已经成为过去,也应当不再是我的母亲,然而,昨天的母亲和今天的母亲并无差别,对自己的恩德也无差别。同理,自己过去生中的母亲和今生的母亲也没有差别,对自己的深恩也没有不同。所以,我们帮助贫病之人,即是帮助自己的父母,即是报答他们的深恩。还有人为,我也不富裕,那么多穷人,病人,我也救不过来。其实我们要培养的是这一颗慈心,没有钱布施,可以出力,可以号召社会力量去资助。反之,你广有钱财,如若为了个人的名声,地位,心情麻木地去布施,拿得再多,也没有多大利益。

戒杀放生,也是慈心的行为。就世间来说,生命是最保贵的,就物命来说,贪生怕死是普遍的心态。即使是胆小和软弱无能的人,一旦生命受到威胁、危害、损伤,他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保卫它,会拼命与侵害者博斗。生活再穷困的人,也会倾家荡产、乞讨、甚至卖人体器官来医治危及生命的疾病。人类是这样,其它生命也是这样。我们且看动特被杀时的挣扎和哀号,就知道他们也是贪生怕死,也是有知觉,有血有肉的生命。我们自己想快乐,想脱离苦难,其它生命又何偿不是这样?所以,戒杀放生乃是仁慈之人所为。

大藏经说:“人若是不杀生,爱护动物的生命,以及放生布施食物,就会得到长寿的果报”。生命是宝贵的,所以救命之恩是大恩,也是大德。反过来,杀生之仇是深仇,也是大恨。放生是救命,比一般济穷排难更迫切。为此,仁慈之人在生活中会做到三个字,一是禁字。就是不但自己不杀,还要教育后代,不要以生命为玩具,要禁止他们捉蜻蜓、蚂蚱、鸟雀等,以免种下杀生的业果,损害孩子的福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仁慈之心,具慈心之人,一言一行都会爱及生命,他们会解救落在水中的虫子、受伤的小鸟、受侵害的蚂蚁、蚊蝇,千方百计保卫他们的生命。古代有一个高僧,行走迈步不踩虫蚁,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彼此都在生死轮回之中,或者他比我先证佛果,到时还希望得到他的救度,我怎么敢轻慢他呢?所以,佛视众生皆是佛。二是放字。放生可以增长慈悲心,放生是救命,可以广结善缘,放生可以增长善业。人们都希望善增加,恶业减少,放生就可以增加福德,消除业障。三是劝字。劝人放生止杀,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要用因果的道理劝化身边的人,讲放生杀生现报实事,可以化一方风气。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事例一

孙宝成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自小体弱多病,生活在十分痛苦之中。成人后,常年离不开医生,药品,医生也说他寿命不会太长。后来他有机会听闻到佛法,知道自己多病,短命是杀生的恶报,于是他尽其所有去买放生命。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他不能现场参加,就把钱寄到寺院,参加共修放生。一晃几年过去了,他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好了许多,他也终于有机会享受没有痛苦的日子。他自己的经济条件也大为改善,收入增加,亲人之间也更加和睦。为此,他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发表在网上,用以感化更多的人加入护生放生的行列中,同时,他自己放生也更加精进了。

事例二

200779下午,雁滩一牛肉面馆的6名员工日下午450分到黄河边一沙坑游泳,当他们游到沙坑中央时发现两名同伴下水后发生不测,他们急忙在一名好心市民的帮助下将一名同伴救上岸,等到再营救另一名同伴时已不见了对方的身影。他们急忙拨打110求救,水上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并联系来羊皮筏子进行营救。其中一名员工被及时救起,另一名员工沉入坑底。溺水者今年16岁,和政县人,事件引起近千名群众围观,闻讯赶到的水上派出所民警叫来羊皮筏子下水营救,可是筏子客因费用问题几次放弃打捞。他们与筏子客协商救人,可是筏子客要价太高,使得救援工作一再延误,最后才把费用协商到3000元。这些筏子每在水中打捞一会,就会上岸和警方及面馆临时负责人协商价格问题。看到筏子迟迟不能将溺水者打捞出水面,现场4名会游泳的热心市民先后冒着生命危险下水进行营救,没想到此举竟引来围观者的鼓掌起哄,每看到义务救人者呛水,现场的围观群众就会发出嘘声。当晚820分,经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营救,溺水者终于被打捞出水面,但已经身亡。

再析

围观者的行为是十分错误的,见死不救,和杀人没有区别。特别是筏子的经营者,为了价格问题多次停止救人,本来应当救起的一条生命,就这样在众人的麻木中失去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今天你见别人危难不救,以后,当你有危难的时候,别人也是不来救你。人们就是这样,当你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候,你多么想有一个人到你面前救苦救难,那你为什么见到他人生死之际,为什么不去救苦救难呢?自己的良心能安吗?

故事三

田明自幼身体一好,后来因为堕胎过多,更加生活贫困,健康日下,她自己都明白自己生命不久于人世,2002年因子宫肌瘤手术,输血一千毫升,出院后,她知道自己杀业深重,为忏悔罪业,开始大量买放生命,原来她老态龙钟,才四十多岁,如六十岁的形象。放生几年后,体态均称,恢复了生机,身体的各种疾病都好了许多。过去她人际关系紧张,现在人际关系融洽,事业也有发展。田明深深忏悔自己所做的一切,精进修行,忏悔堕胎杀生的种种罪业,发愿度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求命终时,能往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