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65集)


   日期:2016/10/8 14: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古文课进入「廉」的部分。上一次我们讲到「廉篇」的绪余,可以了解到清廉是做人很重要的操守、做人的一个标准,假如人不清廉这个人格就丧失了。而且人不清廉,我们看这一篇绪余当中提到,有廉他能正直。我们看廉直、廉明、廉能、廉静、廉洁、廉平。因为廉洁有守能够正直、光明正大,能够平等公平去对待事情。但是假如没有廉洁,不正直、不光明正大,坦白讲看什么事也看不明白。因为贪婪,欲令智迷,都只能看眼前利,看不到对团体的危害,甚至於看不到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危害。你看,人被欲望冲昏了头,他顾不了那么多。所以糊里糊涂不是个明白人,他心也不可能清净、冷静、平静。人一贪婪、贪污了,这一辈子都没有平静的日子,因为生怕什么时候东窗事发。所以人一贪污、贪婪了,时时都怕别人揭发,都得用很多方法去掩饰、去辩解,其实只是一错再错而已。所以廉洁、清廉,才能让人这些好的品德,可以彰显。

  而我们看现在的社会各行各业,这个「廉」字是太重要了。首先政治界,政治办得好,各个行业都兴盛。假如政治人物、官员贪婪,各行各业发展都很困难。现在社会当中有说法,有一种人叫白狼。狼怎么是白色的?很可能就是指什么?官员;还有,我还听说指医生。我不是说所有的医生,我是说确实在医界有收红包的状况。有时候我们想想这些社会风气,真的人心被欲望给障碍住,太狠心了。比方政治界的,现在很多基层老百姓生活都不容易,政治人物贪污,是把他们的民脂民膏都给搜刮了,那人民生活就会很困难。而且贫富差距又很大,其实社会都很不稳定。政治界贪污,人民心是很不平的。要清廉,廉政爱民才对。

  请问这政治人物从哪里来的?第一、家庭教出来的,第二、学校教出来的。我讲到这里,心里就发虚了,我们在学校教学的时候,有没有教孩子不贪、要廉洁?再来,还有选民选出来的。我们有没有办法选出清廉的人?有没有办法判断有德之人?所以这个时代学《群书治要》很重要!唐太宗命魏徵丞相编的一套治国的宝典。唐太宗以及当时的这些大臣都向这一套圣典学习,大家都懂得怎么为君、怎么为臣、怎么爱民,所以当时候的政治就清明。其实人都是需要教导的,没有教育,人这些好的品德,他很难能够充分建立好。所以政治人物应该想著受人民的信任,应该是为人民谋福利才对。而尤其是在政党当中,也要负起教育党员的责任。这个都是要靠家庭、靠学校、靠政党来落实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政治人物。

  我们想到,假如是医生贪污,对病患来讲确实是非常的恶劣。到医院去,而且要开刀,对家庭来讲都是很不幸、很恐慌,这个时候还增加他家庭这么大的负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职,人饥己饥,这个时候没看到患者的病痛,没看到他家庭的困难,反而只想著还要再收钱,这个人格是尽丧了。太可惜了,在这么高贵的行业,却干出这么恶劣的行为出来。而且医生,那是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多大的栽培!怎么可以干这样的事情?

  而我们很冷静去看,所有的行业,现在贪污的现象很严重,因为功利主义太强了。假如从小就让孩子的人生观,就是去追求欲望跟享受,欲是深渊,他小时候就这么贪吃、贪玩、贪这些珍宝,等到他成年,这个贪心还掌控得了吗?掌控不了,他到各行各业又受到一些诱惑污染,很多时候就容易沉沦下去。所以根本上,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观有没有偏颇掉了。你追求欲望享受,欲是深渊,它没有底,最后就控制不了。请问大家,哪一个人贪婪的时候,他说贪婪是对的?有没有?他都知道这个是错误的行为,不过现在好像更严重。贪污被抓到了,他说话还很大声:「我才贪那么一点,你看他们贪那么多。」你看,人一点羞耻心都没有,都跟坏人比,不跟圣贤比。所以以前当父母的人,特别慎重,不能让孩子起贪念,不能随顺他的欲望。我们之前看到程颢、程颐,他们的母亲都很有德行,看孩子贪吃马上就呵斥他,不增长他的欲望。

  所以当官的、当医生的,大家冷静去看,只要他贪污,他迟早出事,而且他的后代子孙会很不好。我们曾经看到某一个赚钱很多的行业,哪个行业我就不讲了,怕得罪这个行业。赚钱赚很多,但是不义之财,结果他那个地区都住著他那个行业的人,住得特别多,然后生出来的孩子先天残障的比例非常高。有时候民间的俗话,它都不是没道理的。比方说一个人很没操守,做了很狠心的事,一般人会骂他生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不是假的,它都有很深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在其中,人只看眼前利,都不知道殃及子孙。大家注意去观察这几个在社会当中算地位很高的行业,你说官员、医生、老师,哪一个收受贿赂之后,他后半生会很好,或者他的子孙很发达。请问大家,你们有没有遇过?你们这一生几十年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家庭?真的没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认识一位长辈,他的父亲已经九十五岁了。当初在某一个情境,因为他们是官员,他父亲是官员,在某一个情形之下大家都要去贪公帑,老百姓的钱大家都拿。这么一拿,小孩子的学费十年都没问题了,他父亲如如不动。后来回到家,他父亲把这个事给他太太讲,他太太当下说:「做得对,这种钱怎么可以拿?」这是正气!大家要知道一个贪官的后面,就是因为有一个贪的太太,或者贪的妈妈,有可能。假如太太很清廉,她一定会发现一些预兆,赶紧把他敲醒,他就不贪了。这个不是我讲的,这是大陆调查很多贪官,有时候是妈妈贪心,从小养成贪念,有时候是太太很贪心,不知足。他不收这些贿款、不收这些财物,结果他太太在底下收得很厉害。还有一种更夸张,就是他的情妇很贪心,就乱了。所以为了满足自己跟身边人的欲望,他就陷进去了。后来他父亲坚持了这个操守,他们家三个孩子,在三个行业当中统统是顶尖的。在那个行业的历史当中都有记载,都非常非常优秀。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滚滚洪流当中,我们学圣教的人要如如不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刚刚又说到我们当老师的,老师这个行业尊贵,「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要让老百姓尊重学问,老师要有德行,要把无私、奉献做出来,自然而然赢得人民、赢得学生甚至家长的尊重。但是假如老师都染上了奢靡的风气,老师也要开很高级的车、住洋房,那钱从哪里来?老师假如贪,老师假如受贿了,这断人的慧命。为什么?他从小就不信任老师,他怎么成就他的道德学问?所以当老师的是整个社会品德的标竿。我们那时候听到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读书,他妈妈买了月饼,这个小孩跑过去:「妈,你把最大一盒的月饼留给我。」他妈说:「你要做什么?」他说:「送我们老师,这样老师才会比较爱我。」孩子很单纯,他也很敏锐,他感受到什么?哪个同学家里送礼送得多,这个老师对他就好。

  我们小时候的老师不是这样,对待愈贫穷的家庭愈关怀,他程度不好,下了课还留下来帮他。有时候我们学习不好,礼拜天的时候,老师还找成绩不好的到他家去,到了他们家去还吃老师的、还用老师的。家长觉得很感动过意不去,买礼物去给老师,老师不收,家长很难过。老师一看,统统不收,可能他今天睡不著觉,拿了些水果,领了这个家长的心意,把水果拿进去分给所有的同学吃掉了。这样的老师风范感动了多少学生,让他佩服老师的人格进而效法,那是为国家成就栋梁之材,这样的老师功德无量。所以这几个行业,当官员、当医生、当老师,这些行业都是可以积很厚的功德的行业;但是假如不秉持操守,那是造最深、最大罪孽的行业。

  所以现在各个行业都应该强调清廉,现在商业上也是收红包。对不起,我这个不是很熟悉,我们台湾叫回扣是吧?这个太专业了,收受回扣这些风气不好。其实坦白讲,人不知道还有来世,这种社会现象都代表,我们都丧失人格的现象,那以后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收受回扣是不忠於自己的领导,不忠於自己的团体。自己的老板扛了这么大的重责大任,让我们生活有所依靠,结果我们却是挖他的墙角,这个情何以堪。所以最大的福,又忠又孝,知恩报恩,这是享大福。不忠不孝,忘恩负义,这是最折福的。坦白讲,现在各个行业情况如此,要怪谁?这个时代得要宽恕,没人教。我是教小学的,所以应该怪我。曾子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叫「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我是说我教小学没认真,你们都很认真。你看,你们除了礼拜一到礼拜六这么辛苦,礼拜六下午还得来上古文。来,给我们现场所有的小学老师,掌声鼓励一下。

  在古圣先贤的教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慈悲,也看到他的智慧。他面对任何的境界,面对任何的现象,他都是君子务本,他一定找到根本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曾子讲的,「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上位的人都不守道义、不守道德了,底下的人民民心离散,可能作奸犯科的现象就会出来,因为你没有教他。所以这个「上」指的国家领导者要反思,在团体里面这些当老板的人,也要考虑到,我有没有尽我君亲师的责任,亲是爱护,师是教导。这一点我曾经听一位企业家说的一段话非常感动,他说到:「我们从事企业的人,难道每年交了这些税给国家,就觉得对国家有贡献了吗?假如我们底下的员工统统染上赌博、统统染上女色,然后生活不检点,在我们的团体单位当中德行都丧失掉了,其实我们在给国家社会添麻烦,而不是做贡献」。

  我之前在乡下的时候,有一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到城里打工。结果父亲到城里去打工,钱没有拿回来多少,染上了一大堆恶习。那对这些在乡间的父母、妻儿是多大的痛苦,这么期待著自己的丈夫、父亲到城里谋生活,给家里更富裕,结果钱没拿回来,在城市里染上一大堆的欲望。所以当企业主的、当领导者的,要有责任教育底下的员工。所以这个就是抓到根本,君亲师,领导者、父母亲、老师、官员要负起教育的责任。「如得其情」,假如我们针对这些贪赃枉法的人、犯罪的人,你去了解他的成长过程,他的家庭情况,他在学校的情况。「哀矜勿喜」,真正了解以后,才知道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要替他们感到悲伤,你没好好教他。坦白讲,现在的社会诱惑很大,古人这么有德行,在古代都有一些承受不起诱惑。现在我们德行不比古人,诱惑又比古人的环境多几倍?相当多倍!我们得要好好把孩子德行的根要扎稳。

  所以回到根源还是教育问题。现在面对社会的风气,我们也不要去抱怨、批评,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再来,从我家做起。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来的,我们希望我们自己也好,我们的孩子也好,不管他在哪个行业,都成为那个行业的清流,中流砥柱,好不好?让我们的老师们,期许你教出来的学生,都是社会的清流。我们先从家庭做起,有贤母而后有贤子。古代这些清廉之士、国家的栋梁大臣都是很好的家教教出来,尤其受母亲的影响特别大。

  我们翻到一百零二页,宋朝的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是为他父亲写的一篇碑文,表彰父亲的德行,尽他一分孝思。而欧阳修,他字永叔,号醉翁。欧阳修先生有另外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记」,他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居士,一般佛门对於在家的男女众称居士。所以看得出来,在古代儒道释是一家,这些儒生也常常亲近佛门高僧,来向他们请教、求学问。所以有一句俗话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因为三宝殿都盖在山上,要上去来回得要好几天,真正有解不开的问题,赶紧去问这些高僧。因为他们清心寡欲,清净心生智慧。

  欧阳修先生,他们家是在宋朝的吉州庐陵人,在现在的江西吉安县。他四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很不容易把他教养成人。而且他的母亲很刻苦,常在大冬天还用芦草当笔教他写字、读书。后来欧阳修当了谏官,当谏官可能会得罪皇帝、得罪当时的权贵,所以有被贬官的情况。被贬官,有时候就自己饮酒作诗来自娱,不要在那里郁闷,所以读书人也懂得调剂自己的心情。所以这个六一居士是什么意思?就是他有藏书一万卷,这第一个一;再来,他的墨宝,还有这些篆刻,一千卷;琴一张。古人都很懂得移风易俗,莫善於乐,弹弹古琴也调剂自己的身心,弹一弹心情就平静多了。很抱歉不能给大家表演,人家以前古人每个人基本上都会。您看,古代像孔明,他要出去,效忠於刘备,配剑,都是文武双全,还有古琴带著走。再来棋,下棋,棋一局。然后,置酒一壶,五个一了。结果他讲到这里,他的朋友说,只有五个一。他说,还有一个老翁,他自己,叫六一居士。

  而欧阳修对后世的贡献非常大,他写文章强调文章是要明道,而且要致用,要用在建设国家社会上,是「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的精神。他是承传了韩愈、柳宗元的精神,而且他还提拔很多优秀的读书人,等於后面的这几位古文家,都是他提拔起来、成就起来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先生,再来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三苏跟曾巩,还有王安石,这五位都是欧阳修提拔的。所以欧阳修对后世的贡献非常大,他非常奖掖后进。而这篇「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先生表彰父亲的德行,写墓表,碑文。泷冈在现在的江西永丰县,当时候他母亲去世,回到自己的故乡,那个时候他就曾经写了一篇「先君墓表」,「先君墓表」这篇文章。但是那个时候虽然写了,但还没有立碑,等到他父亲去世六十年,才修改了「先君墓表」,做了一点修改,成为「泷冈阡表」这篇文章。好,我们来看文章:

  【呜呼。】

  『呜呼』是感叹词。

  【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惟』是发语词,讲话一开始的发语词。『我皇考』,这个「考」字是指先人,指他的父亲;「皇考」就是先考、显考,同样的意思,都是指自己去世的父亲。先父『崇公』,欧阳修父亲的名字是欧阳观,观察的观。他的父亲后来因为欧阳修做到了宰相,对国家贡献非常大,他父亲最后被封为崇国公,所以这里称他父亲是「崇公」。等於是父以子贵,他的孩子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国家追封他的父亲,而且是追封他的三代,父亲、爷爷、曾祖都追封。其实古人这个做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孩子是父母、是祖先教出来的,要饮水思源。这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知恩报恩。

  在《孝经》里面提到「父为士,子为大夫」,父亲是一般读书人,但是儿子是国家的大夫;「葬以士」,父亲去世的时候,以一般读书的人礼葬他,「祭以大夫」,但是每一年祭祀,用大夫礼。因为他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大夫,每一年都感恩他,这个很有意义。所以一个人成就了,国家是感谢他的父母、感谢他的先人,没有父母哪有我们的成就?『卜吉於泷冈之六十年』,「卜吉」是指下葬,一般要下葬都要卜日子,还要卜地点。为什么?其实这个都是很细腻的,先人已经走了,但是那颗孝思没有丝毫的减少,非常细腻,要卜个好日子;再来,地点风水要好,观察,假如下雨会不会淹到。所以这分孝顺没有因父母离去而减少,「事死者,如事生」。以前的人观察风水,是希望下雨任何状况不要造成墓地的淹水,或出状况。现在的人说,找个好风水,以后我发达。这个存心差很多。

  而林则徐先生有说到,这些大智慧者看任何事都是看根本,说「人心不善,风水无益」。风水、福报都是随人心变的,福人居福地的话,福地福人居。这个风水本来不好,有德行的人一住,风水就变了。这个地方再好,我们自己德行不好,一住就破了那个风水,龙穴就变鼠洞。所以这个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会变,随人心变。有一个看风水的人,刚好赶路赶得非常的劳累、口渴。看到前面一户人家,说好不容易有户人家了,我有口水喝了,然后就赶紧敲门,要了一口水。结果这户人家端了一碗水,您慢慢喝。结果他因为太渴了,喝得很猛。结果一喝,上面还洒了一些东西,就是一碗水洒了一些东西,他喝很不方便,他得一口一口慢慢喝。因为那些东西也不能喝进去,他就得吹一下,然后再喝下去,就一口一口慢慢喝。他心里想,我渴死了,你还给我洒这些东西,让我喝得不痛快,心里就起了不高兴。

  刚好,看到这户人家,老人去世了还没埋。所以他就说:「我是专门看风水的,我帮你们家看个风水。」那户人家很老实,「好,好,感谢你,感谢你。」他就给他看了一块断子绝孙的地方,就葬下去了。结果过了几年,他又经过那个地方,他就进去那户人家看,发现这户人家兴旺得不得了。他就非常惊讶,奇怪了,我当初给他看的是很不好的风水,他们家怎么是这样?后来他进一步了解,他说:「好几年前,我来你们这里喝水,你们为什么上面要洒那些东西?」他说:「因为长途跋涉很渴,看到水一定是大口大口喝,很容易呛到伤了身体,所以洒那些东西喝的人他就不得不慢慢喝。」他说:「原来一杯水都含著对人的仁慈之心,所以这一家的人心是很善良。」结果他就到墓地去看了一下,奇怪了,当时葬在这里是很不好的,结果一看,那个风水变了。这户人家讲到,葬下去之后,当天下很大的雨,隔天因为雨太大了,在这个墓前面就出了一条河,然后后面的山都变化了,整个墓完全跟之前不一样。这个墓地就是前面一条河,后面还靠著山,后来他们家就很旺。所以风水的根源在哪?人心的善良,明白这一点,不要花钱看风水,风水要靠自己。

  所以「卜吉」也是一种孝顺心境的表现。刚好满六十年了。『其子修』,欧阳修自己说到,我这个儿子。『始克表』,「始」就是才能够,「克」是指能,「表」是立表、立碑文。『於其阡』,「阡」是指墓道,才可以立阡表在墓道上。『非敢缓也』,并不是敢拖延这么久才立碑文。『盖有待也』,而是有所等待。到底等待什么?我们看后面的文就知道。

  【修不幸。】

  欧阳修自称他不幸,为什么?因为:

  【生四岁而孤。】

  四岁父亲就去世了,依靠他的叔叔生活。

  【太夫人守节自誓。】

  『太夫人』指他的母亲,『自誓』就是发誓,立定志向要一生守节不改嫁,尽力教育她的孩子。

  【居穷。】

  家居生活很穷困。

  【自力於衣食。】

  全靠自己的力量维持衣食的温饱,孤儿寡母确实很不容易。

  【以长以教。】

  母亲刻苦辛劳,才能够把他抚养长大,而且还教导他,『以长以教』。

  【俾至於成人。】

  『俾』就是能,就是使得,使得我能够长大成人。

  【太夫人告知曰。】

  他的母亲告诉他说:

  【汝父为吏廉。】

  你父亲为官清廉。古代官宦之家,所谓仕宦芳规,很重要的家规。我们看这个芳,流芳百世。当官的、明智父母要给子孙后代好榜样、给人民好榜样,流芳百世。清、慎、勤,清廉,为官要谨慎、慎重,要勤政爱民。其实,每个行业都应该这样,清、慎、勤。

  【而好施与。】

  很清廉,而且,这个『施与』就是救助贫穷的人,很有爱心。

  【喜宾客。】

  很好客,尤其这当官的来的都是读书人,他们常常切磋学问,以友辅仁,以文会友。

  【其俸禄虽薄。】

  『俸禄』就是领的薪俸、薪水,虽然少,『薄』是少。

  【常不使有余。】

  不让自己的俸禄有太多的剩余。

  【曰。毋以是为我累。】

  『毋』是不要,不要因为钱财成为我的负担。其实,一来他是好官,看到身边亲朋好友已经指明需要,可能一看到这个钱就出去了,留不了太多钱。不要让这些钱财成为他的心理负担,他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不帮助,他也难过,有道义之人,他不可能见义不为。再来,人确实钱一多,每天要想著要存在哪里,或者要买哪一支股票,其实就挺累的了。再来,你常常积财,想著留多一点给子孙,有可能以财祸害了子孙。你留很多给子孙,子孙觉得我不用努力了。他本来素质不错,你给他留很多,他就没有志气,反正我爸爸给我的就够吃了,我还努力干什么?假如后代素质不好,你还留钱给他,那就更完蛋,他就骄奢淫逸了。不要因为钱财成为我的负担。

  【故其亡也。】

  就是父亲去世的时候。

  【无一瓦之覆。】

  『瓦』是瓦片。没有瓦片覆盖,指的就是没有房子住,没有属於自己的房子。

  【一壠之植。】

  『壠』是田壠,一行农作物叫「一壠」,指的就是没有留下田产。住宅、田产都没有留下来,没有留下这些财物:

  【以庇而为生。】

  这个是庇荫,就是没有留下来这些财物庇荫到我们后来的生活,所以生活上是相当贫困的。

  【吾何恃。】

  『恃』是指依靠。

  【而能自守邪。】

  这是有点倒装句,应该「吾恃何而能自守邪」,我是依靠了什么而能够守节坚持下来。这很重要,是她心里的信念、心里的依靠,支撑她的力量是什么?接著母亲讲到:

  【吾於汝父。知其一二。】

  我对於你的父亲,知道他一些事情,因为知道了这一些事情,所以:

  【以有待於汝也。】

  这个『待』是期待,知道你父亲的这些事,所以对你是很有期待的。

  【自吾为汝家妇。】

  自从嫁到你们欧阳家为妇:

  【不及事吾姑。】

  已经来不及侍奉婆婆。舅姑指公公、婆婆,姑指婆婆,舅指公公,没有能够侍奉到自己的婆婆。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但是却很明白了解到你父亲是很能够尽孝道的。

  【汝孤而幼。】

  你从小失去父亲。

  【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我还不能了解到你必定能够长大成人、成功立业,你还小,还不能确定这件事情。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然而我却知道你的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这是她坚信的。

  【吾之始归也。】

  『归』就是出嫁,于归之喜是指出嫁。「始归」,就是刚嫁过来。

  【汝父免於母丧方逾年。】

  你的父亲刚刚,这个『免於』是指服完了三年的母丧,服完刚刚才『逾年』,是指超过一年左右,等於是离母丧很短的时间。

  【岁时祭祀。】

  『岁时』,是逢年过节祭祀的时候。

  【则必涕泣曰。】

  在逢年过节祭祀母亲的时候,都会留著眼泪说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祭祀得很丰盛,都不如生前微薄的奉养更有意义、价值。等於是他很遗憾,父母去世了才祭祀丰富,心里觉得很遗憾。不只祭祀的时候他这分孝思会流淌出来:

  【间御酒食。】

  『间』是指偶尔,『御』是进用。偶尔他太太准备了比较好的酒菜:

  【则又涕泣曰。】

  看到好的食物,流眼泪:

  【昔常不足。】

  之前常常生活不够用、不够吃。

  【而今有余。】

  现在比较宽裕一点,有剩余了。

  【其何及也。】

  现在比较宽裕,没机会奉养自己的父母。这个『其』就是到底的意思,到底、究竟。『何』是哪里。到底哪里还来得及?他感叹来不及奉养。祭祀的时候,或者看到好的食物的时候,都忍不住悲伤,没有尽到这分孝。

  【吾始一二见之。】

  欧阳修母亲说到,一开始看了一、二次的时候:

  【以为新免於丧适然耳。】

  因为服完丧才刚一年左右,所以还那么悲伤应该是很正常,是因为母丧还不长。这个『适』就是才,『然』是如此,「适然耳」就是因为服母亲的丧还离不久,所以才如此伤心罢了。

  【既而其后常然。】

  『既』就是过后。过后长期观察他的丈夫,都是这样的,不只是刚满丧期是这样,常常都是如此。而且:

  【至其终身。】

  到他的先生去世,统统都是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孝思。

  【未尝不然。】

  始终都是如此。所以这个孝是发自真心,丝毫没有改变过。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我虽然来不及侍奉婆婆,但从这些事情当中观察出来,你的父亲是非常尽心尽力奉养他的母亲的。

  【汝父为吏。】

  你父亲做官。

  【尝夜烛治官书。】

  刚刚是讲到他父亲的孝顺,现在提到他父亲当官情况。这个『尝』是曾,曾经在夜里燃蜡烛,然后批阅公文,叫『治官书』。「官书」是公文。这个『夜』基本上都是指很晚了,下了班还是继续在办公家的事情。

  【屡废而叹。】

  常常会有,这个『废』就是停笔,然后叹息、叹气。太太看到这个情况,就问他丈夫:

  【吾问之。则曰。】

  先生讲到:

  【此死狱也。】

  这是死刑的案件。一般小的案件曰讼,大的案件曰狱,所以『死』是算很大的案件,这是死刑案件。

  【我求其生不得尔。】

  我寻求给他生路,但尽力了还是没办法,所以才叹气。

  【吾曰。】

  太太说到:

  【生可求乎。】

  他的生命真的可以求得吗?可以不判他死刑吗?先生接著说:

  【曰。求其生而不得。】

  我尽力给他一条生路,最后没办法:

  【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我跟这个死刑犯都没有遗憾,这个『恨』是指没有遗憾。

  【矧求而有得邪。】

  这个字念审。看我写就知道我来自台湾,不过还是不够认真,汉语拼音要多学一点。这个『矧』是指况且,况且求生路有时候是求得到的。还真的有一些情况他很努力了,最后还真的帮这个死刑犯找到活路。

  【以其有得。】

  『以』就是因为。因为求生路有时候可以求得。

  【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确实有努力,真的给他一条生路。假如都不求,很可能有活路的机会就没有掌握,那这个死去的人就有遗憾了。这个真的都是感同身受、人饥己饥的心境。因为一个人判死刑,可能他整个家庭、亲人一生都是很大的悲痛。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

  这里又提到,我常常用合法的方法帮他们求生路。『犹失之死』,就是还不免误判了他们死刑。

  【而世常求其死也。】

  而这个世间有一些判案的人,还『常求其死』,就是比较倾向努力判犯人死罪。就是面对犯罪的人,他也很残忍、苛刻,没有想著帮他找条活路。觉得当官,「好,该死!」就是「常求其死」。我们刚刚讲到曾子说的,「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你上位者没有好好教,要有责任,看到老百姓犯罪,你不能要判刑的时候,反而还这么苛刻、残忍。这是欧阳修的父亲,当官时候,常常夜里审案讲的一段话。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於旁。】

  他父亲讲这个话的时候,回头看著。这个『乳者』是保姆,『剑汝而立於旁』,这个保姆,「剑」是指挟,把这个小朋友,还很小,挟在胳膊,站在那里,然后父亲就对著保姆、还有小朋友讲这一段话。讲著,还指著:

  【因指而叹曰。】

  他父亲叹息的说到:

  【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

  算命的人,『术』是指算命,算我『岁行』,这个「岁」是指木星。民间常说犯太岁,就是这个岁,岁星,是根据木星,它是以十二年为一个循环来看。算命的算他在庚戌年寿命到了,『将死』。那一年他父亲五十九岁。

  【使其言然。】

  假如他讲的话是准确的话:

  【吾不及见儿之立也。】

  我就来不及看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功立业了。

  【后当以我语告之。】

  你们以后一定要把我这些话,告诉我的儿子,就是指欧阳修先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平常教孩子常常用这些话,所以他的母亲听得也很熟悉。

  【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所以记得很清楚、很详细。等於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把这些为官的态度给孩子讲,当然孩子因为年龄太小,而他的母亲记得特别清楚。

  【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

  指他先生在外面办公、做事情,这个他就不是很了解,因为母亲都是在家照顾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

  【其居於家。】

  他一回到家里,这个她当太太的人就特别清楚了。

  【无所矜饰。】

  『饰』是指掩饰。『矜』是指持矜。一言一行都非常的谨慎,但是过了以后就显得有点虚假,就变刻意要装了。而他的母亲看他自己的丈夫,是没有丝毫的这种造作在里面,言语行为都非常自然,所以『无所矜饰』。

  【而所为如此。是真发於中者邪。】

  『所为如此』,指的是他丈夫的尽孝,他丈夫的仁厚,当官一心一意为人民,甚至於为这些死刑犯著想。都是从内心,这个『中』就是从内心真正发出来的一分德行、真心。所以《中庸》里面讲「诚於中,形於外」,太太可以感觉到他内在的德行修养。

  【呜呼。其心厚於仁者邪。】

  这个『呜呼』也是感叹,哎!他真是居心仁厚的人。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你父亲这些德行、风范,是我能知道,你的父亲必定有好的后代。我们看古代的人,女子可能他读的书不是很多,但是其实对於很多人生的道理,他们都很清楚,也很坚定不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们很清楚因果报应,必定有好后代的。

  【汝其勉之。】

  你应该努力,这个『勉』就是自己好好的自立自强。他的母亲在跟欧阳修先生谈这些事情,尤其谈他父亲的时候,他虽然年纪轻,听的时候都是非常感动,留著眼泪。相信母亲每一次跟儿子这么讲,在儿子的心中都会受到很大的一种感动跟鼓舞,一定要为他们的欧阳家争口气。所以一个人为什么从小就很有责任心、很有使命感,把人生这个光宗耀祖放在心上,这跟母亲的教育很有关系。父母常常都告诉他,爷爷奶奶的德行,或者自己祖上、祖宗的德行,他从小就期许自己要光宗耀祖,不能给先人丢脸。

  请问大家,您知道你父母、爷爷奶奶,甚至你祖上,他们的德行风范吗?这是祖德的承传。像一些圣贤的后人,他们对祖先非常清楚,你看范仲淹的后代,他们对范公的风范很清楚。大家回去查查族谱,你们祖上留名青史的祖先是哪一位,要把他的德行要承传下来。你们都还没认祖归宗,我已经认了,我查最早的,周朝的祖先蔡仲。而我们这个先祖他就讲到,我们是文王的后代。那文王是爱民如子,所以我们姓蔡的后代,要期许自己爱社会大众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没给周文王丢脸。

  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在跟孩子讲父亲的德行,都是发自肺腑,至诚感通,这个对孩子的人格有很深远的影响。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谈到这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文言文)(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文言文)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