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佛弟子每日三省吾身诀窍


   日期:2016/6/19 1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嘎玛仁波切

  1、晨起:为如母众生发菩提心愿

  每个人都习惯了一日三餐,养足体力做好一天的事情,早晚刷牙洗脸,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他人。给肉体的补给很足,给精神的补给是不是足够呢?你一天吃了多少精神大餐?

  早上起来,要先想想:我的心,今天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要先把心洗刷干净,发出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也许你觉得自己现在很幸福,短暂的快乐最喜欢遮盖苦痛的真相,让你觉得“出离心”很遥远。其实“出离”,是每个人的内心呼喊,当你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哭着喊着闹着的时候,内心痛不欲生的时候,“出离”就会从天而降。既然“痛苦”是我们甩不掉的老朋友,出离就是我们与之相会的见面礼。只要有出离心,你不会太在乎人世间的得与失,从世间的各种痛苦烦恼中很容易走出,对出世间的出离也会做好准备。

  特别是当你发出强大的愿力:“为了天下所有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能够脱离轮回,能够离苦得乐,愿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能利益众生。”有了这样的大愿,你不会计较别人对你的看法,你的身材长相、你的面子地位、你的财富名声等等,因为你所做的,都是在为众生而做。既然决定默默为众生无私付出,众生对你的任何看法都要当做鼓励,笑着去接受。

  2、中午:思维反省身口意,行持善法不放逸

  中午之时,我们要给自己一点思维的时间:从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已经过去了,我的身口意到底做了什么?有多少是善的?有多少是恶的?有多少是无记的?要好好去思维:

  (身)我做的事情中,有多少是好事?有多少是坏事;

  (口)我讲的语言中,多少是真实的、美好的,对别人有利有意义的、能够和合别人的美语?有多少是骗人的、恶口的、挑拨离间的,八卦的?

  (意)我想的念头中,有多少是有利于众生的,有多少是有害于众生的?

  以此提醒自己,下午到晚上这段时间,不要荒废,不要作恶,要尽力行持一切善法。

  3、睡前:持诵百字明忏悔,思维一天如梦幻

  到了晚上睡觉之前,我们会把奔波忙碌一天的身体洗干净,刷牙清洁嘴巴,但不要忘记顺便把心也洗一洗。要用心去想:我今天到底是付出多?还是索取多?身、口、意如何造作,再回忆一遍,这样多层次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思维,就是“深思”,深思我们的身口意中“十不善”占了上风,还是“十善”占了上风。

  如果发现自己的身口意造作了十不善,要猛烈发露忏悔,不覆不藏,发自内心去忏悔,持诵百字明三遍、七遍、二十一遍,有时间就持诵108遍,不仅仅忏悔今天造作的恶业,也要忏悔过去造作的恶业,那些我们已经忘记却依然存在的恶业;还要忏悔未来造作的恶业,因为未来可能还要犯错误,为了防患于未然,也要好好忏悔。

  当努力忏悔完一切罪业,我们剩下的就全是功德了。要欢欢喜喜地,把我们的功德全部供养给十方一切诸佛菩萨,请诸佛菩萨欢喜纳受,并将所有一切功德,回向给遍布法界的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十方诸佛菩萨和所有传承上师如何回向,我们也如何回向。希望六道一切众生暂时得到人与天人的快乐和福报,种下善根,因缘福德具足,早日脱离轮回之苦,得到佛的果位。

  我们把功德圆圆满满地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时候你可以说出自己的小愿望:健康长寿,财富丰饶,早生贵子等等,这些世间的福禄寿愿望,与众生成佛的大愿比起来,都是很微小的。连成佛这样的大愿力都可以发,为了利益众生发出自己的小心愿,当然可以。

  临入睡之前,你要思维:从早到晚,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天所经历的一切,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法重新来过。虽然这一切会储存在阿赖耶识里,但这是多么如梦如幻的一天。就像一场梦,这梦显得如此真实,会对未来有深刻的作用,所以不能轻视这个梦,要将如梦如幻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如此思维,有助于破除我们的执着,提升坚定我们的虔诚心,让菩提心越来越往上增长,福慧资粮也就会不断圆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菩提心)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 

 体方法师:发菩提心即至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