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诚信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


   日期:2016/6/8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令人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据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考证,《论语》中“信”字一共出现了38次,高于“善”、“义”、“勇”、“耻”、“诚”等字。

  诚信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的习惯;

  实事求是的习惯;

  真诚待人接物的习惯;

  守时的习惯等。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读硕士。小伙子在实验室里成绩非凡,很受赏识。

  一天,导师说:“先生,明天我要外出开会,您能一个人在实验室工作吗?”

  小伙子连连点头。

  第二天,导师走了,小伙子拼命打公费的国际长途电话。月底结账时,导师发现电话费很高,一核对恰好是她外出那一天电话费最高。她问中国学生:“先生,那一天是您一个人在实验室工作吗?”小伙子点头。

  导师又问:“那么,您打国际长途电话了吗?”

  “没有。”小伙子一口否认。

  导师什么话也没说,内心里却非常愤怒,不久便辞退了这位中国学生。

  也许,有些人不把撒谎当回事,可在许多国家是难以容忍欺骗行为的,人们更不肯与撒谎者共事。

  坦率地说,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正受到严重挑战。儿童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或让孩子因说真话而受惩罚,或自己就常常说谎。实际上,谎言是灾难的导火索。

  1996年10月13日《羊城晚报》曾发表一篇令人难忘的文章,题目是《小孩撒谎引起的屠杀》。事情是这样的:

  1946年7月4日,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了一年零两个月。

  这一天,离华沙170公里远的凯尔采市的几百名群情激奋的市民冲向街头,见犹太人就打、就抓、就杀。有的犹太人被抓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幢房子里活活打死。这场肆无忌惮的屠杀从早上10点持续到下午4点,有42人被杀害,其中2人因为被误认为是犹太人而被打死。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次屠杀竟是由于小孩儿说谎而引起的。

  赫里安,波兰一个鞋匠的孩子,当时他和父母从20公里外的乡村搬到凯尔采市,住了才几个星期,对城里的生活很不习惯。

  7月1日,他偷偷搭车回到乡村小朋友之中,3天后他又溜回城里。见儿子回来,父亲不禁恼恨交加,拿起鞭子就揍他,并大声责问:“你这顽皮鬼,这几天跑到哪儿去了?是不是给犹太人拐去了?”

  孩子见爸爸凶神恶煞,害怕了,于是顺水推舟地“承认”了这几天是被犹太人拐了去,还谎称犹太人把他拐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个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愤怒的父亲到警察局去报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问父子俩发生了什么事,父子俩绘声绘色地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拐去折腾了几天。

  当时,虽然二战已结束了,但德国法西斯的排犹思潮阴云未散。几个群众听信了谎言,异常愤怒,声言要对犹太人报复,而捏造的“事实”在几小时内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甚至传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杀害了)。于是酿成了这一天对犹太人的屠杀惨剧。

  如今赫里安已经59岁了,每当他回想起这段历史,就有一种负罪感。

  帕兰蒂大街7号这幢房子如今已重新修葺,改为纪念馆,让世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信任犹如一根细丝,一旦折断了它,就很难再把它接上。”这是巴基斯坦前总统阿尤布.汗曾说过的一句话。

  2015年6月底,我应邀在上海市图书馆做家庭教育讲演。一天早晨,我去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参观,通过一件件文物和一段段史料,被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爱精神所感动。其中,诚信是宋庆龄最鲜明的人格特征之一,这让我想起在《好父母》一书中,作者讲她童年的一个守诺如金的故事。童年时,母亲倪桂芝对她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鲁哀公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

  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

  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么长得越来越胖了?”

  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

  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父亲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么啦?”父亲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么不能去,孩子?”母亲望着女儿问。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咱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小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宋庆龄的英文名字——作者注)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父母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父亲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小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么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母亲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小庆龄说。

  听了小庆龄的话,父母满意地点了点头。

  作为父母,如果对孩子守信用,孩子就会仿效。当孩子诚实守信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小庆龄的做法虽然有儿童的幼稚,但那就是她当时的理解,父母的尊重和鼓励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如果父母讥讽嘲笑或者强行拒绝,可能让孩子不知所措。

  请记住,孩子撒谎有三大原因:一是说真话受到惩罚;二是为了逃脱困境;三是把想象中的事当真事说了出来。因此,只有让说真话的孩子得到鼓励,而让说假话的孩子受到惩罚,并持之以恒,才会让孩子逐步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