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渡法师:如何注意言行和起心作意


   日期:2016/4/24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注意言行和起心作意呢?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1.凡佛经、佛像、佛画、佛具、香花、法物,如用钱“买”或向人“要”,应一律说“请”,请经书、请佛像等等。

  2.凡见佛像,无论金银铜铁、泥塑、木雕、布画、纸印等材质均应视同真佛,不起分别心,如是作观,增福长慧。

  3.纸印佛像日久破损,可修补者应尽力发心修补,护持圣相,实不能供时应于佛前言明另请新像,此旧佛像可恭敬焚化,泥塑木雕的、则可装入较大的、对等的佛像中。

  4.佛像、佛相不可做装饰物品。随身之小佛像乃供随处礼拜,兼护身平安用,应心存恭敬,祈求加护,一切吉祥想,宜放在上衣口袋或挂胸前衣内(如洗澡时应将佛像除下)。如放入裤袋,即为不敬。

  5.香、烛等不可制成菩萨的形状,香熄、像塌或燃烛毁像,均为大不敬,类同于出佛身血,商买之间不要因此等无知而造下无边重罪。

  汽车上飘荡之挂像及用佛相为商标等易生亵渎,有失恭谨,不但自己获罪也会殃及无辜。

  6.迎请佛像、佛经,应恭敬捧迎,不可放在腿上、或单手提携、或垂向膝下、或夹在腋下,宜顶戴或捧于胸前或敬重包装。由于现代印刷方便,初学佛者因此以为佛教经论典籍较易获得,由此也容易生轻慢心、犯失意过,不可不察。

  7.借阅佛经应按时送还,切忌涂、抹、剪、撕、抛、掷、遗或未经许可动用取走,佛刊佛报佛书应转赠他人阅读,不可任意毁弃或包扎物品等。

  8.阅经时,宜洁手净案,身端正、口禁(杂)语、意不散乱,摄心一处,直看经文不可空过。不明大意时反复数遍,自能体会妙旨,切忌退却心志(若能广修供养以助道心、种慧根,则为最上善待自己)。阅经时宜捧卷或平放在案架上,不可放膝上,尤其不可将衣帽压在经上。

  9.无论诵经、阅经、持咒、经行、礼佛、供僧……皆应普皆回向:愿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归敬三宝,速证菩提。

  10.僧即僧伽,这里指的是现前已求受具足戒的和合众(三人以上的清净团体:即实践佛陀教戒、志求解脱烦恼与觉悟真谛的实践团体),并非出家的个人。出家人可通称为沙门,精通经藏、能讲经的为经师,精通律藏、能弘戒律者为律师,精通论藏、能辩论者为论师;得到佛法传承、通达经律论三藏佛法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称为三藏法师。

  “和尚”是亲教师之意,能授皈、授戒、授法等等,也是对出家的比丘至高无上的尊称,切切不可亵渎。一般地,一个丛林(大寺院)首座、座元和住持(尊称为“方丈”),才称得起“和尚”。没有建立丛林制的小寺院或庵堂当家(负责人)不能妄称,与一般的出家人一样自称“衲子”;已有一定修为、德行上已受大众恭敬者才称“学人”,包括大丛林的住持和尚也如此自称。

  11.在家弟子信众见出家二众不依法恭敬、礼拜、供养,是为犯轻慢罪。十方僧伽皆为我师,不只限于皈依师,皈依也非皈依一人,而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佛教有别于他教和外道的特点之一。在学法、求得依止师之前,不可分别“你的师父是某某,我的师父是某某”,皈依师是代表常住三宝在佛前为你做个证明,证明你已求受“反邪三皈”、对过往的过罪已发忏悔心、发愿回头向善、决定做佛法僧三宝的弟子了。

  12.师父有统称和别称,别称指各自的皈依师、受戒师、学法师和依止师等。

  13.要问出家人的称谓时,应说“请问师父德号上下?”,回答他人问你的皈依师时,应称“我在上某下某法师处受的皈依”。

  14.在任何地方遇到比丘、比丘尼均应合十问讯。除坐禅、诵经、饮食、入厕、行脚或卧床外,其它地方遇到比丘、比丘尼,无论年龄大小都可顶礼,这是折服我慢心,增长恭敬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若与出家人同行应居后。

  15.入寺时,先应到大殿礼佛,再去礼拜住持和尚及其他出家师父。在法师说法时、传戒时、法会时、共修时,必须向主法的法师顶礼:开始时是为礼请,圆满时则应礼谢。

  坐,宜安稳坐,专注听闻、善自思维,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若遇法师已升座,在不扰众的前提下,向佛和法师顶礼,不可向熟人招呼;若不能听毕,只向法师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呼他人或影响他人听讲或参修。

  16.出家人的衣钵,在家人不可穿着或持用。已受三皈五戒后可穿海青,求受菩萨戒后,可披缦衣,切不可披着五衣、或以五衣代替缦衣。

  17.在家人私自挪用常住财物,罪过甚大,因常住物为十方所供养;在家人毁谤出家人及破和合僧,皆获重罪。对在家同修之间也不可念其过失,应有抑恶扬善的美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渡法师       言行)(五明学佛网:智渡法师       言行)  

 梦参法师: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 

 蔡礼旭老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传喜法师:圣者言行用心体解 

 嘎玛仁波切:一切言行都满自己心意的,才是慈悲的师父吗?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鬼神可以感应到人的言行,而人却不能? 

 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预知其祸福! 

 益西彭措堪布: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 

 宗性法师: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是拥有幸福的第一步 

 道证法师:如有信愿,心念电波发出来,表现在言行上,就能引 

 所有不善的言行中,邪YIN被称为“万恶之首 

 智渡法师:佛像很​多,应如何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