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信佛的开始:如何皈依佛教


   日期:2016/4/21 15: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很多人想要信佛,却不知道从何信起,也不清楚信佛的具体意义和内容,以致远远未能得到信佛的利益,有的甚至偏离了真正的佛道。这当中有佛教本身的原因。即佛教的理论太过高深了,佛教的经典也特别多,即使是佛教僧侣本身关于佛教教理也可能有很多各不相同的理解,又何况一般的信众呢。

  佛教的这种高深和复杂,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在于佛教本身的特性。

  一方面,佛教是一门科学的宗教,它真实的揭示著宇宙的真实状况,而宇宙真实状况却是无限复杂的。我们可以看到单单研究宇宙某一组成部分的学科,比如生物学,就已经极其复杂了,即使一个人穷毕生精力成为生物学家,也只可能是精通生物学的某些个分支而已。作为一个揭示宇宙一切深奥真实的思想体系,它必然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因此难以为人所深刻理解。

  另一方面,佛教是具有无上神性的宗教,这种极高的神性虽然意味著信仰之会有极大的意义,却也意味著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过于高不可攀。

  本书前面的章节,就是以现代科学化的语言和研究方式,解释佛教的深奥理论,并力图得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结构化的佛教理论体系,以便于读者理解。本章和下面章节则主要讲如何信仰佛教和修佛。

  第一节 为什么要皈依

  有很多人虽然也相信佛法真实可信,却不愿皈依,尽管皈依佛教是有大利而无小害的事情,却还是莫名其妙的不肯皈依,实在令人遗憾。究其原因,也可能是末法时代,很多人善根福德因缘不够所致。不过我没有大宿命通,并不清楚众生善根福德因缘之事,所以就我来说,我还是要尽我所能竭力劝读者皈依佛教。

  往日行恶之人,固然要赶紧皈依佛教,消除恶业,离恶向善,但平日行善之人,也要皈依佛教,意义也一样重大。《地藏经》有云:即使是‘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要是不信佛,光向善,等于‘无根之木’,生时得不到诸佛的护佑,死后得不到诸佛的接引,毕竟比皈依佛差了很多。而现在又是‘五浊恶世’、加

  ‘末法时代’,即使很多向善的人,无形中也通常也造过很多恶,比如宰杀动物、吃过多荤腥、堕胎、或者赚他人或公家便宜、不告而取、小偷小摸、不当得利、或者婚外情、谈过多情爱、或者说谎、骂人、乃至可能诽谤过佛法,以及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行为,这些恶业,都需要信佛、修佛才好消。所以不论善恶,都该皈依佛教,得大利益。

  对于一帆风顺之人,包括大富大贵之人,皈依佛教、信佛修佛,也意义重大。

  实际上,当人们发展到未来,科技和社会生活水平极高,人类极其繁荣富足快乐,人寿也极长,达到84,000岁的时候,弥勒佛出世,那时修佛的人,反而更多。因为毕竟在三界内轮回,是有苦有乐的,就算享受一万年和美女做爱的性高潮,那过后又可能遭受一万年在地狱的极大痛苦,还是不合算,或至少远不如修成佛道,永远处在巨大的快乐之中。所以,富贵之人,因为衣食无忧,继续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意义不大,相对而严信佛修佛的意义也更大。

  从根本上讲,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利益;或者说是为了快乐,不管是长久的快乐还是短期的快乐。皈依佛教,无论是求修成佛道得永恒的快乐,还是做佛善事求福报消恶业都是大利益;而皈依佛教本身并不需要物质方面的付出(即使需要也只是极少的皈依证工本费),付出的主要是信仰,而人本身就是需要信仰的,信仰的是大慈大悲的佛菩萨,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如果一个人不信佛所讲的道理,那么不皈依佛教,虽然可惜,但毕竟还算符合逻辑;但信佛,却不皈依,则实在是很不明智了,等于明知眼前有一百万美元或更多的财富,却不肯以伸手之劳,把它取来。

  第二节 如何皈依佛教

  皈依是心的依靠和归宿。从根本上看,只要一个人信佛,决心皈依佛教,就可以称得上是佛教徒了,但一般来说,皈依的仪式还是需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一、皈依仪式

  皈依仪式可在寺庙里进行。一般寺庙都有定期为信徒举行皈依的仪式。如果觉得不方便,比如说,如果附近寺庙一年才举办一两次皈依仪式,而你现在就想皈依,那么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要你真心皈依,佛就认你,你就是佛教徒。

  面对的佛可以是寺庙里的佛像,也可以是自己买来或请人制作的佛像。自行皈依当然最好还是要有慎重的仪式,因为皈依一个宗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并且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一旦认定以后,尽快皈依是第一,尽量严肃认真也很重要。

  这儿我要强调指出的是,佛教虽然信者众多,但皈依信徒却并不多,皈依仪式的不常规、不普遍,是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

  所以这儿我根据对佛教的理解,承佛威神,略为大家定一个皈依的仪轨。

  第一,行皈依礼前要持戒清净。皈依前三天到七天之内要清净,不杀、不盗(所有的非法占有行为)、不淫(夫妻间的正常性行为亦不可以)、不妄语(所有谎话、恶语)、不食用五辛(葱、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酒肉、香烟、毒品。使自己的身心尽量清净。因为佛菩萨最喜欢清净的环境和清净的人。最好要七天,因为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都很不清净的。只是守七天净戒,应该没什么问题。就算不是为了行皈依礼单纯这么守几天戒也很有功德的。

  第二,皈依前要沐浴。有条件的还要熏香。

  第三,皈依所面对的佛像一般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佛像。其他,比如如果你倾向修净土,那么首选的也可以是阿弥陀佛佛像。佛和菩萨还是有区别的,首选应是佛像。但如果你对某尊菩萨特别亲近,喜欢把祂当你的皈依主神,比如观世音菩萨,或者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那么也可选用相应菩萨。注意必须是十地以上的等觉菩萨,我这儿只推荐这五位大菩萨,因为祂们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因缘最大。至于其他菩萨,你最好先了解一下祂是否已是等觉菩萨了。选用的佛像应具有标准的三十二相,没有三十二相的佛像是有问题的,最好不要购买和供奉。

  第四,行皈依礼时最好要由清净僧侣主持。比如说,你可以把主持仪式的僧侣请到家里来。皈依时周围可以有其他人,或者和其他人一起行皈依仪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皈依时房间里每个人都最好是像你一样持戒清净、沐浴熏香的人。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么宁可一个人自行皈依,也不可有其他不清净的人在场。

  第五,皈依前焚香,上供。焚香三支就可以了。供品主要可用香甜的瓜果,切忌不可有荤腥。

  第六,行皈依礼。至心郑重的念皈依誓言:‘我某某某,今誓皈依佛、法、僧,直至成佛’三遍,每念一遍,磕一下头。向至高无上的佛磕头,是表示恭敬,并求得加持、护佑之意。皈依佛教,主要就是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下面将详细解释皈依佛、法、僧的具体意义。

  第七,皈依誓毕,仪式结束。

  注意皈依誓词各寺庙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是‘我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但我上面所取的誓言是更大的,涉及到往后生生世世的佛教修行,及至成佛,‘尽形寿’只是这一生,虽也可以,但愿力要小。佛教的核心就是要教人修行,最终觉悟成佛。而成佛通常不是一世就能修得,而是需要很多世的修行的,故我们的誓愿要发到成佛,以此愿力保证以后生生世世不离佛法僧三宝。

  理想的皈依仪式,是在寺庙里,由高修行的僧侣主持,清净僧侣团见证,单个或和其他清净人一起皈依。但现在的寺庙似乎皈依仪式经常是批量处理,乃至周围可能有很多闲杂人,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取清净,可请僧侣到家主持,或者自行皈依。

  最简单的皈依仪式,则是自行在寺庙焚香祷告,按上面第六条的方式发皈依誓言,即行皈依。

  寺庙最好每天都接受皈依。因为救度众生是大乘佛教僧侣的根本誓愿,就算一个顽劣之人,你也要设法度他,何况人家自心皈依呢。至于人家皈依之心是否诚,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又没有‘他心通’,怎么判断人家心诚不诚呢?就算你有‘他心通’,你也未必全通,因为人心是复杂的,你读出一点皮毛,根本不能为据。就算人家确实不够诚,但至少想行皈依是确确实实的,这就是好事。

  一般来说,应该认为每个想要皈依的人都是心诚的。皈依是一个宗教信仰的确认,又不涉及任何物质利益,有什么理由要假皈依呢?

  据说有的寺庙给信徒皈依时还要收手续费,实在是非常不应该。这根本就完全失去了宗教神性的意义,而纯粹变成世俗的‘手续’了。这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了?公司么?政府机构么?寺庙接受信徒捐赠可以,但皈依的手续费决不能收。佛教徒本身应以劝人皈依为己任,现在倒好,人家皈依还要收人家钱。有这样规定的寺庙,说明其僧众是非常有问题的,建议信徒不要在这样的寺庙皈依。

  总而言之,寺庙应随时接受信徒的皈依,可按这种方式进行:

  1,只要有人提出要皈依,即得立刻接受,不可以任何理由拒绝。

  2,约定行皈依礼的日期。一般是3到7天之后,并要求其在这些天内持上面第一条内所定的净戒。

  3,行皈依礼时除了僧侣和皈依者外不可有其他人在场。

  4,行完皈依礼后,可颁发‘皈依证’。此证内容可由皈依人的姓名、行皈依礼的时间、地点、皈依时发的誓愿等组成,并由主持仪式的僧人签名作证。这个证可以收取实际的工本费(我估计不应超过5元人民币),其他费则一律不可收。

  世俗的佛教协会,比如中国佛协,也可以设立制度,给想要的佛教徒行皈依仪式,并颁发‘皈依证’,这当然同样可收取实际的工本费。

  皈依佛教并不一定需要出家。出家僧侣是专门修佛,当然比信佛更进一步了,但单纯皈依佛并不一定要出家。这就像基督教,做个基督教徒并不一定非得做牧师。

  不要小看在家皈依。皈依的核心是心的皈依。出家人如果心不向佛,等于没用。在家人如果真心向佛,则自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和爱护。这像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一样。最初的基督教也即天主教,主张信徒需要通过神甫、主教等宗教神职人员才能和上帝沟通,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最终成功与原先的天主教分离开来,成为基督教新教,也即我们现在一般所称的基督教。佛教也主张人可以直接与佛菩萨感应和沟通,而并不需要通过任何中间的媒介。

  出家人的关键是持戒和修行,得到更高的灵性成就。出家人因为深入经藏精研佛学,所以一般佛道修行和理论都高,可以向很多在家人讲经说法,传播佛教,并且,因为其持戒和修行,可以成为人家的‘福田’,在家人给出家人供养,会有很好的福报。这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总之,如果你决心持戒和修行,成就无上佛道,那么你应该出家,如果你只是一般的信佛,那么你尽可以做个在家佛教徒。

  第三节 皈依的具体内容

  皈依佛

  皈依佛首先要信佛。信佛,最简单的说,就是相信佛的言说。

  如果一个人在前面基于深刻科学实证主义精神,认为佛陀的言说也只是一系列永远无法被证实的科学理论的话,那么皈依佛之后,就要相信佛的言说就是绝对真理,绝对相信佛是全知者。

  同时,我们相信,佛还是至善者。关于这个我就不论证了,佛的全部事迹,全部经典都体现了佛的至善精神。

  佛教不认为佛是全能者。‘至善+全能’是被现实中有罪恶存在这个事实直接证伪的。从概念上讲,只有宇宙终极本原识心,或者说宇宙一切本身,或者说宇宙自然规律本身,才是全能的。而这个终极本原是没有善恶概念,没有人性概念的。

  佛是所有有人性的生命中的最高者,最强大者,是最高神,无上者。

  并且,佛是永恒的。释迦牟尼佛的人身现已从人世间灭度,但祂的生命仍然存在于宇宙间,或者说,祂就是一个与我们人类一样活著的生命,只是祂的生命形态远远高于人,一般人无法看见。

  人若执身清净,并且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看见释佛。

  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则还未入涅槃。祂成佛至今已历十劫,但祂的寿命是‘无量寿’,祂仍然有个色身在西方极乐世界。

  其次,皈依佛,最根本的就是要修行佛道,最终使自己成佛,并努力度众生成佛。

  《华严经》净行品中说,‘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是一种行愿。即皈依佛后,一定要发自觉觉他的愿,也就是说自己觉悟成佛,并且帮助他人也觉悟。

  成佛就是使自己处在全知、至善、纯净、快乐、永恒的终极完美状态中。我想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但佛作为至善者,还要努力让众生脱离苦海,也处在与自身一样的快乐完美中。修佛人发愿的时候,就一定要发自觉觉他的愿,那么成佛之后,就会广度他人,将佛道继续不断传下去。

  成佛的修行当然是要付出努力的。皈依佛就是要在信念上,开始成佛的修行。至于具体的修行,你每天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修行,也是在佛道的路上往前走。当然一般真修佛的人不能这样懈怠。

  其三,皈依佛,就不可再皈依其他神祗了。

  这一点我想大家很好理解。其他宗教并不一定不好,但信仰要纯净,而且,佛已经是最高神了,再去信仰其他宗教没有意义。偶尔尊敬和供养一下其他神祗,比如土地神、或者财神、或者山神、海神、龙神、或者玉皇大帝,还是可以的,但不可皈依。皈依就等于是说‘我的一切都付托给你了!’这种程度的皈依,我想也只有大慈大悲、全知至善的佛菩萨当得起。

  佛教中佛菩萨很多,但作为信仰则最好专一、纯净。所以我的重要建议是:皈依佛教的人,可以选择一位佛,或者菩萨,作为自己皈依、信靠的主神。

  如何选择皈依的主神呢?第一,请参考我下面的分析和建议;第二,根据自己的感觉或爱好。

  一般来说,佛教徒应该皈依本次出世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肉身在我们这个世界出世和传法,自然和我们缘分最好;其次可以根据你欲往生的净土,比如如果你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应该皈依阿弥陀佛,欲往生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应该皈依药师佛,等等;其三,如果你首先是欲求今世福报,或者感觉与某位菩萨特别亲近,可选择那位菩萨。

  与我们娑婆世界人类缘分较大的是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等菩萨。

  佛佛道同,都是全知、至善、无上的,无论是皈依一个佛还是很多佛都是一样的,信仰要专一,确定一个佛就可以了。佛是最高层次的神灵,主要关心人的成佛,因为人只有成佛才能得到最大的、永恒的快乐和自由;如果你关心的是眼前的、世俗的利益,那么可皈依、信靠菩萨。

  各个菩萨有各自的特性。

  观世音菩萨的特性是‘大悲’,也就是祂慈悲心特别强,爱救苦救难什么的。要与观世音性情上投缘,那么你也要有比较大的慈悲心,要善良、有同情心。比如念祂的‘大悲咒’可以有很多好处,但‘唯除不善,及不至诚者’。那要与任何神灵发生感应‘心诚’都是必须的,其他观世音菩萨就只有一个要求,即善。

  观世音菩萨可能是总的来说与我们地球世界因缘最大的一位菩萨。这当中有极久远的神性的因素,但我这儿就不具体说了。简而言之,佛经中有原文说‘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地藏菩萨本愿经》)。所以我们地球世界的每个人都可以信靠观世音菩萨。

  若是皈依观世音菩萨。那么以后人生活和修行中要注意的要点是:第一要志心向善,第二,修行中可念祂的‘大悲咒’(比较长,附在书后),或者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或者以祂为主角的《心经》、以及《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或者‘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别看观世音菩萨经常是温柔甜美的女神形象,其实祂威神势力非常强的,自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祂又被称为‘施无畏者’,即向恐惧中的人们施予无畏的勇气。

  观世音菩萨身边经常有位善财童子,各位要求财的或许可以求祂。注意求的这个财得是善财,如想发歪门邪道的财,比如赌博赢钱什么的,趁早不要求祂,求祂也没用。一般像婚姻、求子女等也可求观世音菩萨,或者尤其是摆脱灾难困苦。

  地藏王菩萨的特性是‘大愿’。因为祂尤其同情地狱中的罪苦众生,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那地狱众生是生生世世无量无数的,所以祂这个愿当然无量无边的大。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罪业都很重,应多亲近地藏王菩萨。

  在各种美德中,地藏王菩萨可能非常重视孝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提到祂两个为人之女救死去的母亲出地狱的故事。地藏王菩萨也是与我们娑婆世界有大因缘的菩萨。如果一个人作恶太多,那么除非立刻下大决心改恶向善,否则若是皈依观世音菩萨,估计不容易很快相应,这种情况下,也许更适合的是皈依地藏王菩萨,逐步向善、消业。皈依地藏王菩萨特别要孝。如果一个人既恶,甚至对父母也恶,那就实在有点无可救药的味道了,需要立刻悔改,否则必遭报极重。

  皈依地藏王菩萨后,主要的修行是多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膀右臂,就像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膀右臂一样。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出世,祂们当然也和我们非常有缘。文殊菩萨的特性是‘大智’,也就是说祂智慧非常高,那智慧我们都需要,修佛的一个终极目的也就是开大智慧全知一切。普贤菩萨的特性的‘大行’,修行佛道并不仅仅是持戒、禅定,关键是要有完美的道德品行,言行处事要符合佛所制定的道德标准,造福有情、利乐众生,如果一个人修不了禅定,那就要修善行,累积功德,消尽业障,也就接近成佛了。

  弥勒菩萨也就是八百多万年或数千万年后会来人间成为佛的弥勒佛,因为祂现在还没成佛,我们称祂为菩萨。弥勒菩萨的特性是‘大慈’,也就是非常慈祥和蔼的。祂现在在我们这个世界所对应的兜率陀天内院,这个内院是非常美妙的,有乐无苦,并且不受三灾所害,是佛净土。以弥勒菩萨/弥勒佛为主神修行可能往生兜率陀天内院,或者在将来弥勒佛出世时再来人间,在弥勒佛座下成就阿罗汉果。

  众佛,和上面五位大菩萨比之其他宗教的主神都要高。基督教的主神耶酥基督,根据我们的分析,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大梵天王。那众佛和诸大菩萨当然要比大梵天王高多了。大梵天王之所以对我们影响比较大,可能是因为离我们特别近,祂看我们这个地球世界可能是全知的,威神势力相对于人类来说也几乎是万能的。上面已经提到,忉利天的帝释就已经被一些中国人认做最高神‘玉皇大帝’了,那大梵天王又高了好几个层次。

  其他菩萨,比如大势至菩萨、韦陀菩萨等等,也各自有有缘的人,比如上世纪的印光法师就被人称为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如果认定自己有缘的菩萨,就可将之作为自己的皈依主神,如果不能认定,那么我推荐的首选排列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

  佛教里的众佛,或者诸大菩萨,都是完全相容毫无矛盾的。即你在首选皈依一个之后,也可以亲近其他佛或菩萨,比如你可以皈依释迦牟尼佛作为你佛道追求的最终归宿,但如碰上世俗的事情,比如要摆脱艰难困苦,可求观世音菩萨;要财,可求善财童子;要病好,可求药师佛;要求开智慧、学业好,可求文殊菩萨,等等。

  总而言之,皈依佛首先就是信佛,就是相信佛是全知者,至善者,无上者,永恒者;其次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佛,并度众生成佛。

  具体皈依的主神是:若欲修无上佛道,应皈依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若欲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首选阿弥陀佛,其次观世音菩萨;若欲得现世的种种利益,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消除罪业,避免三恶道苦,地藏王菩萨;欲求开大智慧,文殊菩萨;欲修德、行大菩萨道,普贤菩萨;欲求往生弥勒净土,或在弥勒佛出世时再来人间学法,弥勒菩萨。

  皈依法

  皈依法,这个法就是佛法,其载体就是佛经。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经,学习佛经,并按照佛经中的教导修行。

  释迦牟尼佛传道49年,讲经300余会,留下无数经典,总计数量应该超过亿字。这些佛经,加上其他佛门高僧的论,和佛教的律法,构成佛教三藏十二部大乘经典。除非专门的研究者,我想当世没人能在有生之年深读全部三藏十二部经典,所以这儿我给大家推荐几部易读的、核心的、或者特别有益的: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7,《长阿含经》,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8,《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如果时间不够,那么大家可以优先学习以上十部经书。

  对于大多数一般的佛教信徒来说,只要读上面提到的十部经就可以了。如果要进行科学或社会学研究,那么可以多看看《起世经》等阿含部经典。

  佛经在几千年的流传中,到了今天,当然有个理解的问题。我在前面‘外星文明的状况’一章中已经提到,《起世经》中关于‘四大部洲’的描述就有理解方面的问题。从根本层次上讲,人类的语言表述能力是有限的,而宇宙本身是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任何关于宇宙本质的描述都有一个理解的问题。

  关于如何理解佛经,释佛为后世留下了四项原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依法不依人,就是说法比人重要,如果后世有个人说法和佛经中的说法相违背,那么要以佛所说的为准。因为只有释迦牟尼佛是全知者,后世的人哪怕修行再高,除非弥勒佛出世,否则都高不过释迦牟尼佛,正确不过释迦牟尼佛。那么弥勒佛出世后呢?弥勒佛出世,那是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了,当然以佛亲口说的为准。在弥勒佛出世前,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佛法是会灭尽的,所以不会有人比法重的情况。

  依义不依语,也就是说人的语言有多种意义,不能光看字面意义,而要分析具体意义。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即要依了生死的意义,而不依不能了生死的意义。

  依智不依识,是强调根本智慧。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而佛法是无限的,佛法是只有以智慧才能理解,而不是见识可能了解的。

  以上是专门针对深入经藏的佛学研究者来说的,如果你不是一个专门的佛学研究者,那么我的建议是:读上面提到的十部佛经,读本书作为辅助,按照佛经和本书的论述学习佛法。

  现在有些学者,不是深入研究佛法,却喜欢考证佛经的真伪,老喜欢说一些佛经是伪经,矛头首先集中在上面提到的《楞严经》上。

  从神性角度讲,《楞严经》主要是后面关于修行中要注意避免‘五十阴魔’的论述破魔破得太厉害,因此最为邪魔歪道所憎恨,于是就竭力想要把它说成是伪经,弄得没人信,也就没威力了。

  说《楞严经》是伪经的理由没一个是有价值的。本书因为不偏重考古或历史研究,所以也就不多论述了,读者可以自己去看经书,再和其他经书相比较,问问自己的感觉。总之我要强调的是:只要是信佛的人,就要相信《楞严经》是真经,说《楞严经》是伪经的人,或者本身是邪魔歪道,或者是受邪魔歪道影响。

  美国万佛圣城的宣化上人曾经在一次宣讲《楞严经》的时候当众发誓肯定《楞严经》是真经,说如果《楞严经》是伪经,宁可下地狱。宣化上人出生时有阿弥陀佛的光,并且异香满室;在世时修行极高有大神通力,并得虚云老和尚印证为禅宗自迦叶尊者以降第48代祖师;圆寂后瑞相重重,并且烧出了很多舍利。

  其他还有说《地藏经》、《妙法莲华经》等是伪经的,但谤这两经罪业非常大,尤其是谤《妙法莲华经》,等于断人佛道,要下最深重的无间地狱的;而《地藏经》是专门救人出地狱的,谤这经,等于自己毁掉下地狱而获救的可能性。并不是说地藏王菩萨本身因为一个人谤祂而不肯救他,而是一个人谤经树了很大的业障,别人想救他也救不出来。

  《楞严经》只说了传播本经会有极大功德,但并未说谤本经会遭大罪报,可能也是邪魔歪道肆无忌惮诽谤本经的原因。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本经就是真经,如是伪造,当然也一定会像很多其他经书一样预言谤经者的罪报。

  需要指出的是未说罪报并不意味著没有罪报,只要毁谤佛法都有罪。传播《楞严经》的功德是极大的,相应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诽谤《楞严经》的罪过也是极大的。

  对于这类诽谤佛经的行为,佛教徒绝对不可姑息,因为现在我们学习佛法,唯一的就是通过佛经,佛经没有了佛法也就没有了。毁谤佛经就是最直接和最彻底的毁灭佛法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我的考虑是凡是说某部大乘三藏经典是伪经的大乘佛教僧侣,不管他是谁,均应要求其悔改,否则立刻清除出僧侣队伍。至于在家的佛教徒如果说某经是伪经,那他立刻就不是佛教徒了,至少大乘佛教僧侣团绝不承认一个说某部三藏经典是伪经的人是大乘佛教徒。

  如果有基督教的人说《圣经》是伪经,或者伊斯兰教的人说《古兰经》是伪经,结果会怎么样呢?那恐怕更不得了了。至少也是赶出去。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最大的毁教行为。

  如果容忍一个说某部三藏经典是伪经的人呆在佛教僧侣队伍里,因为他披著僧侣的外衣,向外面的人毁谤佛经,更容易让外面的人相信,危害非常大,所以这样的人不管是谁一定得彻底清除出去。

  至于外面的人提出种种关于伪经的论争,我考虑的对策是无视之,专注自己的传教工作,让他们的论争自动作废,影响小到最少。否则若跟他们争辩,一来吸引更多人,二来他们势必不断造罪,对他们来说也不好。要他们改正最好私下进行。并且不要怀嗔恨之心,也不要怀争强好胜之心。要知道这些毁谤佛经的人即使真是魔王转世,他也是众生之一,何况有的人可能只是爱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而已,对这些人主要要向他们讲清谤法的大恶报,让他们忏悔并传播真经以消除罪业。

  有些修习小乘佛教的僧侣认为大乘经典非佛说,则是出于部分小乘佛教的教法传统的缘故。大乘修行者不要去与之争,避免其诽谤大乘。我们自己则可绝对相信大乘是佛所说,并且是佛教的最高真理。

  小乘佛教只教人修到阿罗汉果位,但你若是问小乘佛教的僧侣如何修成佛,他们是答不出的。如果小乘佛教就是佛教的全部,那佛从哪儿来呢?所以小乘佛教绝对不是佛法的全部,教人修行成佛的大乘佛教才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佛教其实只有一乘,也就是佛乘,小乘只是一个方便教法。

  总之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经中所传载的佛法,并进而开始修证佛法。

  皈依僧

  皈依僧也是为了成就佛道。佛在世的时候当然以佛为首,佛涅槃了就是以僧众为首了。最初限于技术原因佛经未大量刊印,佛法主要以僧众口头传播为主,也只有皈依僧才能修行佛道。比如像把佛经结集传承下来的阿难尊者、迦叶尊者,将大量佛经翻译成汉语的鸠摩罗什、玄奘法师,将佛教在美国大力传播的宣化上人等都是僧。没有这些僧佛法的传承是不可能的。

  从法理上讲,真正三皈依中的‘僧宝’,也就是‘常住十方’的僧,应是指已超出三界的大阿罗汉。因为只有这些圣僧才称得上是如如不动的‘常住’,能感应到你的皈依。只是现在已到了末法时代,得大阿罗汉果的僧人估计是少之又少了,所以大家为了学法,对僧人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是持戒清净,有一定修行和证悟,深入经藏,能讲正法的僧人,都可认之为‘僧宝’。

  现代人知识面广,受教育程度高,理解力强,所以我们现在主张人可以直接与佛、菩萨沟通,直接通过研读佛经修习佛法,而不一定要通过僧来信佛修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找得有道的僧侣,至心皈依修习佛法,却可能事半功倍、大大有益。

  ‘僧’的本意是‘清净’,因此最初凡是心地清净的人聚在一起,就叫做僧团。这个僧团不一定非得是出家人,在家人是一样的。当然在家人因为有不净行(即使夫妻间做爱也属不净的),通常称不上僧。

  当然若是光持戒清净,却缺乏正知正见,那也当不了导师。相对而言,虽破戒,但有修行,有正知正见,也仍可为人天之师。比如著名译经人鸠摩罗什,他就是破淫戒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所译的佛经的准确性。

  鸠摩罗什是五代时西域龟兹人,后被当时的姚秦王朝请到内地,翻译了很多佛经,包括著名的《金刚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等,他圆寂前预言道:‘若我所译的经,所传无谬,死后将我焚化,舌不焦烂。’圆寂后,众弟子将他遗体火化,大火灭后,全身皆成灰烬,从灰烬中果然找出烧而不化的舌头,坚硬如铁,掷地有声。当时姚秦的皇帝因为希望他留下‘法统’,特意安排他和不少美女住在一起,所以他是有女人的。不过鸠摩罗什是修行非常高的僧人了,初修佛者不可学,据传他当时把一把钢针吞进肚子里去,然后对别人说:‘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样把钢针吞进肚里而没什么事,就能学我的样。’

  最好的僧侣,当然是既持戒清净、又有高深的修为、又佛理精深善于讲法。持戒清净,即可为他人之福田,宜受人供养。并且持戒也是修行的基础。缺乏持戒,虽也可能有很高修为,但困难,而且,终究达不到最高境界。修行主要是提升自身,把自己给度了,并且为了了解佛理自身的修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必须的,你达到那个境界你才比较有能力教人修到那个境界。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听了你的讲法后自己悟道了,但作为自身来看,总是修行越高越好。讲授佛法呢,则可以视为僧侣的主要工作。因为光持戒、修行,虽然可成为他人的福田僧,但从今世的行为来看,却是光受他人布施,自己没有布施了,而修行佛道的六度万行,第一条就是要布施,那怎么布施?对于僧侣来讲,就是讲授佛法,施行‘法施’。

  对于大众来讲,最好的僧侣是既能深入浅出的讲授佛法,又修行高深,有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力,能勘察因缘、帮助众生消灾祈福、指点迷津,并且教导弟子进行佛道修行的。至于其是否持戒,则没必要关心。对不清楚其持戒清净与否的僧侣,要认为其就是清净僧侣。对已确认破戒的僧侣,可敬而远之,但不宜指责其过失。因为佛门戒律的本质是一种自律,僧侣破戒,那是他自己的问题,他自身的修行降低,或者后世的福报降低,乃至可能的堕入地狱等,但毕竟只要在世俗的层面上与你无关(比如他破淫戒的对像不是你老婆),那你就没必要去说他。当然,如果你是怀著公正慈悲之心、或者维护佛门清誉之心希望他改正而说他是可以的,但若是怀著贬低或嗔恨之心,即使说的是事实谈不上诽谤,也总是不太好,对自己也无益。并且这个劝说也不宜多,不要超过三次。

  对于僧侣自身来讲,最重要的是持戒。你不修行没关系,不会说法也没关系,但你不能不持戒。你不持戒,那和外面的人有什么区别?而且受戒而不持戒,是非常糟糕的,按照宣化上人的说法,要‘罪加三等’。

  当然若是光持戒,但不修行、不学法,那等于是虚度生命,也没什么意思。持戒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修行,所以这么看来,修行好但稍微破点戒,还是比持戒好但修行不及的僧人更有价值。

  外界不可惩罚破戒僧侣。除非他破戒的同时又犯了世俗的法律,那么外界可以因为他犯了世俗的法律而按世俗的法律惩罚他,而不可因为破佛门戒律而惩罚他。具体的,比如说,如果一个僧人杀人了,那么世俗之人可按世俗的杀人罪判刑,至于他是否破了僧戒,世俗之人毫不关心。而如果一个僧人睡了别人老婆,虽然也犯佛门重戒,但只要双方自愿,也即没犯世俗的法律,就不可惩罚之。至于佛门的惩罚,一般应是不允许其出寺庙一段时间,或者关禁闭一段时间,而不可有任何肉刑。

  释迦牟尼佛快去世时阿难问如何对付恶性比丘(比丘即僧侣),释佛回答说‘默而摒之’,所以佛门对恶性僧侣最大的惩罚应是赶其出佛门,而绝不可有任何肉刑。前面说的关禁闭,那是在他还想要留在佛门的情况下,如其不想留在佛门,则应任其自由离开。

  这些与当前世俗的法律实践是相容的。只是因为以前有法律惩罚破戒僧侣的问题,所以这儿简单提一下,理清世俗法律和佛门戒律的基本关系。

  最不可原谅的僧侣是披著僧袍却尽说些歪理邪说的,这样的僧侣,不管是否持戒或修行如何,只要其不改正,应该立刻清除出去,以免祸害众生。

  如何判断歪理邪说?主要是要对照佛经。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寺庙里的僧侣是学佛和修佛的专业人员,一般人能判断其真假。那么主要可看其持戒情况,以及其是否贪财、贪享受、好名利等。

  僧侣呢,主要是要吃得好就行了,不该贪财。素食的主要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低,但可多吃富含蛋白质大豆类食品弥补,比如豆浆、豆腐等。多吃素有利于消化,不易生病,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正如佛教的宇宙观是精神和物质合一的,佛教的戒律其实也是身心兼修的。如果吃素、持戒、修行,那身体肯定好,但如果光吃素,却不断淫,也不修行,那身体多半跨掉,更别提精神层次的提高了。

  吃好了,就要修行,或者学法,或者讲法。除了这几件事,其他事情最好没有,或者越少越好。现在寺庙一般都香火旺得很,僧人们很少有吃不饱肚子的,社会也稳定,可以说,正是修行的良好环境。

  现在国内的僧人好像习惯于呆在寺庙里,慢慢下去寺庙恐怕得蜕变成一个个经营旅游景点的赢利机构。寺庙应该成为讲经说法、传播佛教的中心。有能力的僧侣应该多出来弘法。僧侣不弘法,拿世俗的眼光看来,等于是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教师不教书,未能完成本职工作,是不合格的。

  从超世俗的角度看,如果不出来弘法,那么僧侣只要能持戒、修行,也算做到了。但如果既不出来弘法,又不能自己持戒、修行,就完全不合格了。

  现在持戒清净、精进修行、法理深厚、能教化众生的僧人少了,所以也尤为珍贵,大家以后若碰上这样的僧人,要至心学习、多多请教。当然无论对什么样的僧人都要敬重。但若要论到学法,就要跟这样的僧人学。

  另外,判断某个人是否是可以向其皈依、学法的僧人时,不能光看神通力。有的人通了魔,或者通了些鬼怪,乃至动物仙什么的,也有一些常人眼中的神通,那你若是跟了这样的人,就往往远离佛道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除了极少数也可能是真想教你修行的以外,大多数就是被骗财骗色的结果。看一个僧人主要要看其持戒程度、佛法理论、以及作为常人表现出来的品行,有没有神通是完全次要的。

  密宗的传承尤其重视皈依僧,可以说他们是把僧看得比释迦牟尼佛祖还重的,弟子要极端崇拜上师,才能得到大的成就。这是他们修行的特色。这种情况下,选择上师尤为重要。具体的,在皈依上师前要认真的观察上师,首先要看其言说是否真正的合佛理;其次看其戒律德行如何;再次看他传承,比如这位上师的前世是哪一位活佛,谁认证的,上师的上师是谁,上师的其他弟子修行如何,等等;最后也可以看看他是否有神通,藏密是讲究修行的,有成就者往往会有一定的神通。观察的时间,我的建议是最好至少要三个月,确定了以后,再皈依。藏密宗师莲花生大士的说法是观察期要几年,更为慎重。只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了,所以我这儿取三个月的详细观察。皈依了以后呢,就要对上师生起绝对的信心,全心全意的按照上师的教导修行。

  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主张大家修净土,或者学禅宗。修密宗,关键是它的修行要把上师看得特别重,比前面的佛、法都重,如果这位上师确实是皈依佛、教授正法、并且在自身以后的修行中绝对不会出偏,那当然很好,至心跟这位上师修习,可能很快就有较大成就,而如果不是,你就可能倒大霉。释迦牟尼佛有言‘依法不依人’。以前藏地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够,难以学法辨法,那也只有让他依人,对上师生起绝对的崇拜,才好修行,这可以说是方便的教化方式。但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又类似大赌博,赢是大赢,输则大输。修净土,主要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再怎么样也不会倒楣,而若成就了,也是大赢,人在净土中感受的快乐不亚于无漏阿罗汉所感受的快乐,时间也是无量无边的长。

  修禅宗则是要自己修成阿罗汉,乃至修成佛,适合大根器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即身成就也许较为困难一些。但是修禅宗比较有意思,当中的禅定修行,可能经历各种境界,既比较有乐趣,也容易增强信心,而且禅定修行对调节身心也很好。

  以上就是皈依僧的主要内容和要注意的地方。此外,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要深信因果,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才能获得佛法的受用,才能得到信仰的利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