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法显大师:横渡沙漠游历印度


   日期:2010/6/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   

    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二十岁时,感叹律藏残缺,因而发愿前往西域、印度寻求戒律原典。 东晋隆安三年(三九九),法显约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出发,取道河西走廊,行到张掖。适逢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殷勤挽留,竭诚护持供养他,法显因而在此安居。 

    在张掖期间,一行人又加入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人,彼此结伴,继续向西前进到了敦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一出敦煌,就是一片广大无垠的沙漠,沙漠之中,气候酷热,多恶风,沿途所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目所极,茫然一片,只凭偶而见到的枯骨为标志。后经鄯善国(今新疆鄯善)、乌夷国(今新疆焉耆),与宝云等一行人相逢。

    当时的乌夷国奉行小乘教,一般居民不知礼仪,拒绝资助求法的费用,智严、慧简、慧嵬遂转向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求助,而法显等人则得到符公孙的供给,又继续向西南方前进。在杳无人烟的沙漠中横渡,一行人走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到达于阗国(今新疆和阗)。此地物产丰饶,人民信仰大乘佛法,法显等人因而受到优厚的礼遇。不久,慧景、道整随着慧达先出发前往竭叉国,法显等人则滞留在于阗国三个月,主要是为了观看从四月一日到十四日的行像盛会。结束后,僧绍独自一人随胡僧到罽宾,法显等人则经子合国,南行入葱岭,到达麾国过夏。其后,法显等人再翻山越岭,经过了二十五天,到达与印度接境的竭叉国,与慧景等人会合,并参加国王所举行的五年大施会。

    晋安帝元兴元年(四○二),法显等人向北印度前进,越过葱岭,地势惊险,常有恶龙吐毒风,又经年飘雪,当地人称为雪山。到北印度境内的阮历国后,一行人又沿着葱岭向西南行,山路崎岖。法显等人攀过了七百多所简陋艰险的梯道,踏踩绳桥,过印度河,到达乌苌国,在此盖屋居住后。又南下,经历了宿呵多国、犍陀卫国、竺刹尸罗国,到弗楼沙国,其间,僧景、宝云随慧达回国,慧应在此病故。法显独自前往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合,并在这里度过严寒的冬天。

    后来法显等三人南度小雪山,忽遇寒风暴起,慧景突感寒疾,气绝身亡。 法显一行越过雪山,又先后经历三十余国。他们抵达王舍城后,打算前往城东北的灵鹫山礼拜,却遭一僧规劝:"路况不佳,吃人的黑狮经常出没,不可前往。"法显说: "我远涉数万里,经历艰险,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参拜佛陀当年说法处,纵有险难,也绝不退缩。"后来法显独自上山,并感化了黑狮。 

    此后法显再到中印度,在城邑的摩诃僧伽蓝取得《摩诃僧只律》。据说,这就是只洹精舍所传的律本,十八部律由其衍生而出,是佛陀在世时,大众所共同奉行的法规。此外,他又得到《萨婆多部钞律》七千偈、《杂阿毗昙心论》六千偈、《 经》二千五百偈、《方等般泥洹经》五千偈以及《摩诃僧只阿毗昙论》。法显在印度停留期间,也用心学习梵文与梵语,抄得经律等,终于达到了他入印度求律的目的与愿望。

    后来法显坚持要把戒律流通到汉土为目的,独自一人回国。法显沿着恒河东下,经瞻波国,又经东印度的印多摩利帝国,停留两年之后,泛海前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狮子国停留两年,得到《弥沙塞律》及《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藏》等梵本各一部。 义熙七年(411),法显搭乘载有二百余人的商船泛海东行归国,遇风飘泊九十日至耶婆提国(爪哇),在此住了五个月。 义熙八年(412),法显再搭乘贸易商船,航向广州,又遇暴风,经八十余日,才到达长广郡界的崂山(山东青岛)。法显登陆后,青州太守李嶷遣使迎请法显到郡城,热忱款待,法显在此住了一冬一夏。

    法显从长安出发时,已经是六十岁左右,一路西行,经六年到达印度中部,停留六年,归程经狮子国等地,又三年才回到青州,前后已经过了十五年,游历三十国。 义熙九年,法显到都城建康(今南京),在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从事翻译,前后译出《摩诃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藏经》等。

    法显在建康居住数年后,再转往荆州(今湖北江陵)的辛寺,在此圆寂,终年八十六岁。 法显把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佛国记》(又称《法显传》)一书,记载求法经验、见闻及游历各国的风土民情、佛教状况等,提供后人西行求法的指南。这本书是我国僧侣旅游印度传记中,现存最古的典籍。书中内容保存有关西域诸国的古代史地资料,为研究西域及南亚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至今,《佛国记》仍是世人公认的不朽之作,近代并有英、法、德等译本,备受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的重视。 法显在佛教史上,不独为佛教的高僧,在我国留学史上也是空前的第一人,他对民族文化贡献与影响,可说是彪炳史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法显       印度)(五明学佛网:法显       印度)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 

 魏道儒教授: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李利安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 

 李利安教授:法显的内在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李利安教授: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 

 李利安教授: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 

 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 

 温金玉教授:法显大师与中国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