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这个小女孩太厉害了,她父母到底怎么教的呢?


   日期:2016/1/10 5: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妈妈的话: ......小孩子没有难易的那个概念,她最早读的书,很有韵律感的《笠翁对韵》,我就发现这本书特别有韵律感,我跟她就做游戏一样来读,“天对地”,她就“雨对风”,我俩就这么做游戏的对。她喜欢,把这个读完了以后,后来别的就不喜欢了,她读古文,我们知道古文难,现代文简单。她没那个概念,等她学着学着就到了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像她读完《论语》之后,我想还小,是不是应该读《声律启蒙》,类似于《笠翁对韵》,那样很有韵律感的。结果她自己要读《孟子》,她说妈妈我要读《孟子》,《孟子》其实篇幅很长,我说你为什么要读《孟子》呢,她说孟子的妈妈为了他搬了三次家,我觉得孟子挺棒的,而且她读了这些书,她有她自己的理解,我特别地佩服这个小家伙......

  编者按:在“传喜法师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专访的开示中,是对上文的最好的诠释。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启发人的心智。——爱因斯坦

  传喜法师专访

  解读中华传统文化

  【圣贤教育的恩德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传喜法师:“教育”就是把一个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普通人或是一个盲目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让他知道自己可以不做凡夫,可以告别生死烦恼。父母对孩子的爱,有衣食住行就放心了,而圣人对大众的爱,是告诉大众天地宇宙间的真理、真相。教育的伟大有时会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父母的爱有时还是短浅的,圣贤对众生的爱,是给众生生命终极的目标。所以,圣贤教育有给众生终极关怀这样的恩德。

  李炳亭:对大众来讲,这种教育也要这样去追求吗?

  传喜法师:大众教育要符合圣贤教育的根本价值观。现在党中央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教育也要遵循这个核心价值观,不能与此相违背。

  李炳亭:再从“教育家”、佛家的角度看“教育”究竟是什么?

  【老祖先留给我们的都是智慧的精华】

  李炳亭:具体来说,从佛教的教育再往外迁移一下,到学校这个层面,面对“儒释道”孩子先从哪个入门更好?

  传喜法师:作为小孩子受教育,应当先让他认识,而不是入门,就像货物的一个说明书一样,先让他看说明书,了解什么是儒、道、佛?这是老祖先留给他的文化财富,他有这个知情权。

  李炳亭:但对孩子来讲,暂时不具备这种选择能力。

  传喜法师:对。就像小时候大人让我们读《唐诗三百首》一样,你读下去了,即使不懂,因为它是文化正能量,正能量自身的这种氛围、这个种子会种下去。所以, “儒释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对我们子孙的这种滋养,这种正能量的呵护,是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去学习、了解,都是正面的,不可能产生负面。

  李炳亭:多年来,关于传统文化一直存有争议,甚至在建国后逐渐达成了共识,即对传统文化要“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您怎么来评述这个观点?

  传喜法师:古人的求学精神,应该说比我们现在要严谨。老实说,《四书五经》,我的眼睛真看不出哪里是糟粕。老子《道德经》五千言,这“五千言”里哪个是糟粕?这都是智慧的精华!只有我们不懂的份儿,仰视还来不及呢,哪有资格去俯视!

  《四书五经》是这样,佛陀的经典更是如此。爱因斯坦曾说:能够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的只有佛教,当今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

  这里面不存在糟粕的问题,最多是我们的不理解,认识上存在盲点。你不认识不了解,不代表“它”是不对的,反而是我们自己没有那个人生高度,能够去看,等我们慢慢、慢慢成长,会越来越理解古人的智慧。

  2014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红头文件,通知各教委让青少年读经典,上半年还说儒家经典,下半年就直接说经典了,这是非常明智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暂时不用去说什么,只要先学起来、读起来,这是迈出的第一步。

  【传统文化是知识方法,更是一种高度的智慧,还是祖先对我们爱的流露】

  李炳亭:您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才有了今天这样对文化的认识?

  传喜法师:首先,中华文化是从低处往高处走,是一个转凡成圣的安心之法,它需要我们用心灵,甚至需要用我们整个身心和这个方法相结合并一起去实践的学问。

  我有幸把我的生命接受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去深入实践后,反过来证明了祖先没有欺骗我,句句箴言。尤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它就变成了生命的正能量,变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李炳亭:传统文化是一种知识吗?

  传喜法师:在理论的层面,它是知识;在实践的时候,它是一种方法;当我们实践了之后,再去证明的时候,它更是一个高度的智慧,还是祖先对我们的爱,是爱的流露。

  李炳亭:今天的学校教育,是放大知识,让孩子去背、去记忆,您觉得这种方法对吗?您当年在学法时也这样很辛苦地背诵吗?

  传喜法师:对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吧,但不是目的。

  我当时学的时候没有背,我是捧着书看,当看到“这一句话”不懂,要去“理解”它,理解了要“消化”它,消化了还要“沉浸”在里面,还要“享受”它。所以,“这一句话”就让我的生命“体验”了很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贤教育       正能量)(五明学佛网:圣贤教育       正能量)  

 学愚教授:学愚教授:更需要正能量的佛教 

 传喜法师:恢复传统文化 弘扬正能量 

 传喜法师:念佛就是正能量 

 传喜法师:佛教——注入暖流的正能量 

 传喜法师:佛教赋予生命正能量 

 净土法门法师:有两种人可以救世界,古圣贤教育能长治久安 

 要学会用正能量看问题,到处能发现自己的慈悲心 

 看到不好事情的优点,就是正能量的心态 

 净土法门法师:回归圣贤教育,安定社会人心 

 净土法门法师:回归圣贤教育安定社会人心 

 净土法门法师:重振圣贤教育,祈求世界和平 

 戒色要浑身散发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