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84集)


   日期:2015/11/12 22: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岁次乙未年冬至祭祖,「一位省政府官员的清廉作风」。恭录自刘素云老师演讲集。

  前言

  刘素云老师,一九四五年出生於黑龙江,十九岁参加工作,成为人民教师,以平等无私的爱关怀教导所有的学生。一九八四年,因吃苦耐劳、工作勤奋而调入黑龙江省政府工作。她让名利、担重任、守勤俭、爱人民,提升为处级干部之后,又为了家庭和谐而主动辞官。

  一九九九年,刘老师罹患红斑狼疮,但是一直坚守岗位,直到病危入院之前,一天不曾休息。在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刘老师接触了佛陀教育,从此一门深入,听经念佛,当即离苦得乐,证实佛之所言真实不虚;继而以老实念佛、转变心念之故,使致命的疾病完全康复,成为医学奇迹,证明净土法门当生得度生死,人人可行。

  近年来,谨遵净空老教授嘱咐:「为世人做好样子」,老师期许自己要为世人做三个好样子:做人的好样子,做佛弟子的好样子,做念佛成佛的好样子。老师以高度的智慧、纯净纯善的真心,向世人演出一名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省政府官员,领导下属、服务大众的清廉作风。

  一、於人无争

  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失者也。(《群书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

  刘素云老师说:「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就是远离竞争。反正这一生到现在为止,我没跟任何人竞争过。所有的好事,评模范、涨工资等等,我统统都往后退,想著:这些好事,有谁喜欢就给谁。虽然好事我都不沾边,但是有时候它还会找上门,推都推不掉。我有一次在小学当校长,我们学校有一个涨工资的名额,我想:工作是大家做的,怎么能只让校长一个人涨工资?所以我就想把这个机会让给一位老会计。我将这个决定报到教育处,书记不同意,希望把机会给领导。我跟书记说:「我宁可让出去,咱也不报领导。」开完会回到学校,就给学校老师交代说,因为教育处的名额不多,我们学校的名额让出去了。但是过了不长时间,就公布了涨工资的名单,我就在那名单上。我们学校的名额是让出去了,但是领导用机动名额,还是给我涨了工资。我就特别难堪,见了老师都觉得自己矮半截似的。老师们都说:「校长骗人。」有人问:「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解释?」我说:「没法解释。」这个真相,三十多年一直没有人知道。

  一九八四年,我调到省政府。在省政府工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麻烦,就像一个大漩涡,人都在这个漩涡里转,看著太可怜了。在政府部门的二百多人中,我是出了名的活得最潇洒的一个。人们都说,刘大姐谁的脸也不看,人让她发言,她就说大实话;不让她发言,她还不搭言(即她就不说话的意思)。

  我做人的原则是我行我素,我的性格很强,别人想改变也改变不了我。政府机关最关键的两件事,一个是升职,一个是提薪,我全不放在心上。所以,好多难题在我这儿好像是很轻易的就解决了。我尽心尽力去干,不让领导挑出毛病来,我处理问题公平、公正,这就是我做人的准则。我们各级领导人要体恤、关爱人民。人民的公务员、各级的领导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京剧不是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为民做主

  我当企业前清负担办公室主任的那一段时期特别累,因为所有告到我那里的状子,我都一个一个落实,半年的时间办了六十五个案子。省纪委的某领导同志来检查工作,觉得非常惊讶,听到我说办了六十五件案子,觉得是应付差事,看了文字材料才知道真的是踏踏实实的完成的,没啥说的。他又在这六十五个里随便拿出来一个,给联系人打电话了解,证实我真的是如实报告。所以领导同志说:「刘大姐,我服你了,全省干工作也没有你干到这么细致的。你这半年这活咋干的?」我心里想,谁干累谁,得下去调查,有时候真是吃不上饭。

  所以,咱们人民政府的公务员要是切实为老百姓服务,为他们办事,他们真是高兴!冷不丁遇到你这样的一个官,人家都觉得挺奇怪。所以当时我听到这四句话:「百姓心中苦,向谁去倾诉?身为父母官,当为民做主」,我感到这就是老百姓最心底的呼声。「百姓盼清官,怀念包青天。清官今何在?就在人心间。」是不是老百姓的心就是一杆秤?我们能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自己的心间,身体力行去为他们解决问题,我们才不愧为人民的公务员。

  有一次,我解决过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县,有很多下岗工人用港田车(一种简便摩托车)拉人、运货,来赚点钱养家糊口。全县共有五百台港田车,可是政府给划定允许停车的地方,只有一个长仅八十米的小范围,并且规定,如果停车超过范围就是违规,就得罚款。这公平吗?合理吗?下午开会,港田车的代表话都不敢说。我说:「你说对了,我一定给你们做主,你说得不对,我也不批评你们,我觉得你们太难了。」我又问县政府说:「你这个事做得对还是错?」他们就说自己是对的。我说:「你这个收费,依据哪个文件?县里得有依据。拿出依据,收费照常;拿不出来,收费就要取消。」后来在我限定的时间内,县里没有拿出依据,省政府就把这个收费取消了。

  信因果、不贪财

  机关工作,升职与提薪密切相连,因为提官就升钱,所以很多人天天算计怎么升官发财,可是我从来不研究这个问题。有一次,人事处长跟我说:「刘大姐,你现在是咱们正处长里工资最高的。」我说:「不对,我来的时候是低工资。」他说:「这几年你工资咋涨的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一次只有很少的人能涨工资,其中就有我。有的羡慕,也有的嫉妒说:「你跟哪个领导也没有啥关系,怎么千分之二的人加薪,就会落到你头上?」我说:「你别问我,我不研究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后来,据说我是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所以又涨了一次工资,我就变成全委正处里工资最高的,这是他们研究的,我自己不知道。

  我是二OOO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次入院,以后就再没有到办公室去过,等於提前五年退休,就涉及到工资的问题。有人给我透消息说:「你别傻乎乎的就这么搁家待著,你勤上办公室听听什么风声,工资怎么涨。」我说:「这些事不都是人事处的事吗?人家给我开多少,我就拿多少,干嘛我要去关心?」我也一次没去过办公室。

  说起这些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命里有的不用争,命里没有的也争不来,这是一。再就是,你争来了,不是你的,你后面跟著的肯定是祸,不是所有的钱都好花。明白这个因果,咱们就不会去争这些了。「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昏昏昧昧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所以学佛人要是有智慧的话,你把你自己交给阿弥陀佛,然后你为众生来办事,你的事由阿弥陀佛负责安排。众生的事,有能力做的就努力去做,这肯定好、肯定对。

  二、於世无求

  圣人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不损其行以好其容,不亏其德以饰其身。国不兴不事之功,家不藏不用之器。(《群书治要》卷四十《新语》)

  修行人、学佛人得做到两安,一是身安,二是心安。「身安则道隆」,才能兴道。你身不安、心不安,道肯定不隆。怎样能够身安、心安?我的感受有两条,一不求人,二不怕苦,这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我长这么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求人。我老伴说我是「万事不求人」,什么难、什么苦,我挺著,我扛著,我不求人。

  我病重的时候,还没确诊,那时我连续感冒发烧四个月,天天拿著餐巾纸塞著鼻孔,就算这样,我一天班都没耽误。年底的时候,监查室主任唉声叹气的说:「刘大姐,有八个材料(就是工作报告)需要写。」我就塞著两个鼻子写了七个材料,他写了一个。写完不到半个月,我就住医院了。主任哭著说:「刘大姐,我真不知道你病这么重,你那七个材料咋写出来的?」八个材料如期上报,啥事没耽误。

  当时我得病的时候,因为基本上从来不看病,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尽管外貌已经非常明显,体徵也非常明显,我就是不知道去看病,傻到这种分上。后来有人在我写报告时站在我的背后,看著我的头上厚厚的大嘎嘣,没有几根头发,就说:「哎呀,都这个样子了,怎么还不去看看病?」第二天早上,我姑娘(就是女儿)就带我去看病。在医院,大夫一看就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我一听,就知道病得特别严重了。当时我姑娘就哭了,我还说:「哭啥,回家。」大夫说:「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想回家?赶快住院!」我说:「先不住院,我工作忙,没工夫住院。」大夫说:「你是要命还是要工作?」我说:「最起码工作得交代好。」那天我就回家了。

  我姑娘又带我去大庆,找了一个大医院去看病。医生说:「病已经非常明显,还用做化验吗?」当时就命令我住院。就在住院前一天,我还是正常上班。当时身体已经很弱,平时从我家走到省政府不过十五分钟,那时我已经走不了了。在省政府和我家之间还有一个办公室,我就早晨上班,走中间的办公室办公;中午吃完饭,再到省政府去办公,就这样我没有耽误一天工作。大夫说我太能拼命了:「假如你在工作单位不行了(指死亡),那怎么办?」我说:「那样的话,该在哪里走就在哪走,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夫听了都说:「你对自己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我说:「我还觉得自己挺负责任的。」

  其实,一九九七、九八、九九这三年,是我最痛苦、最难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我可以保密到这种程度。就是我蹲不下、起不来,没人知道;我拿筷子有时都握不住,没人知道。我工作量那么大,我的领导和同事都不知道我身体不舒服。一直到我住院的当天,我的两位领导到医院都大吃一惊说:「素云,你怎么病了?」那时候我满脸都是花斑,他们都没注意,他不知道我身体痛苦到什么程度。但是每当我面对,譬如说在省里工作,可能很多时间要接触地市来的同志们,因为他们来办些工作,我再痛苦也一定要面带笑容来接待他们,给他们解决问题。

  凡间的事你都要忍,哪件事不是凡间事?统统都包括了,一个你都不能躲过去,你逃避不掉。忍辱实在是难忍,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还加个点,叫「刃」,就是特别锋利的意思,在你心上插著一把利刃,你说你能不疼、不难受吗?就是这样,你能不能忍,能不能过这个关。在生活的历炼过程当中,那些不良习气慢慢的都会磨掉,所以一定要禁得起历炼。修忍辱,过是非关,是保持清净心的重要方法。

  我这头型(就是发型)是四十年一贯制,从来没变过。我结婚以后,那时候让剪短发,我就剪了,就一直到现在,就这个形状。穿著我老伴的一件迪卡上衣,我老伴把那领子穿破了一圈,我还不会做针线活,就拿线给它撩上了,那大针脚可大了,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衣服我穿著还肥肥大大、松松大大的,又旧又破。一个蓝布裤子洗得发白,脚上穿的一双鞋是毡底鞋,烫过绒的,带个眼的,系带的。省政府没有这打扮的,所以人家说我是出土文物。我们处长说:「你来回上下楼,没发现别人都瞅你吗?」我说:「因为我走道目不斜视,我不看别人,所以不知道别人看我。」

  我现在没有积蓄,这不是虚构的。前些年,我找出了一张存摺,是我的名。我自己非常纳闷,不知道哪来出了一张存摺?后来我一看,原来公家分的房子要缴现金买断,我就用那张存摺攒钱缴这个钱。后来攒够了,把钱缴上去了,剩下一百多零几块钱,我就忘了。我到六十六岁为止,积蓄就是这一百多块钱。我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现在儿子和姑娘都没有什么正式工作。人们都说:「堂堂省政府官员,自己的孩子一个都安排不了工作,你在政府怎么混的?」我说:「我在政府没寻思给他们安排什么工作,我觉得这些都是顺其自然。他们能干个什么就干个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现在不是没饿著、冻著吗?」一开始孩子们不理解,觉得妈妈对我们不负责任,现在觉得孩子都对我理解了。

  三、正己化人,和谐一方

  上下离而不和,故虽自安,必且危之。故曰: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群书治要》卷三十二《管子》)

  一九九二年,我们领导不知怎么的就把我相中了,提升我到监察室当监察室主任。我就对领导说:「听说有人愿意来当监察室主任,谁愿意来就给他行不行?」领导说:「你当是买卖?那可不行。」所以我就当了三年的监察室主任。后来我老伴心里不平衡,他就说我:「上学的时候她啥也不是,我是班长;现在她跑到省政府当处长去了,我啥也不是。」一开始我以为开玩笑,后来发现他是认真的。所以我一九九七年,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把处长辞掉了,就是为了让我老伴心理平衡。所以人家都说我是逆社会潮流而动的人。

  我辞官之后,派了一个主任接我的班,有人说他脾气不好,爱打仗(即与人争吵)。我说:「到我这正好,我不会打仗,他打、我不打,打不起来。」新主任到了就居高临下,一顿指手画脚。他说完了,我就说:「你比我小,你就叫我刘大姐就可以了,这样还觉得亲切。听说你脾气大,爱打仗,有这事没有?」当时他的脸真的是像红纸一样红。我说:「咱们几个人要是能和和气气好好干工作,大家完成任务一点不费劲。」我说:「如果我们仨歇著,你一个人干,行不行?」他说:「不行。」后来我们俩一起共事三年,处得特别好、特别融洽。

  我看主任喜欢喝酒,是喝酒不要命的,朋友多。后来干脆我看著他,电话放在我桌上,一来电话我先接,凡是请他喝酒的我一律挡驾。一直到我有病之前,喝酒的问题我给他扳得差不多了。我有病以后,他们告诉我说:「你在那儿,主任不跟我们发火打仗,你一病了以后,他又恢复老样子了。」我说:「下次省政府分送大米,你告诉主任,让他给我亲自送到家里。」我就让他给我送上楼,一开门,我说:「锦林,听说你这段时间有点犯老毛病,好骂人、好发火,有没有这事?」他笑了,说:「以后改、改。」就回去了。过一段时间我打电话,我调查调查,主任毛病改了没改。主任回去就对大家说:「以后你们监督我,我再不跟你们打仗,再不骂你们。」后来,他又调到办公室去当主任,脾气改得可好了。我说:「同志之间本来相处得很融洽,你发一次脾气把人就得罪了。」我说:「得罪人是次要的,人家大家不愿意跟你共事,这样你工作不就费劲了吗?」同志们在一起共事,本身就是缘分。全世界七十亿人口,怎么就咱们几个在一个办公室,这不是多生多劫的缘分吗?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

  反正我就是傻呵呵的,就干了这么多傻事,给你们说了那么多笑话。以后咱们大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好好跟大家相处,和和气气的,大家都高兴,这不就是落实六和敬吗?不但一个道场要六和敬,家庭也要六和敬,整个社会都六和敬了,哪有什么争端?哪有什么战争?

  我自认为我是比较标准的、优秀的党员。我可以自夸,入党三十四、五年,我没给党抹黑。人家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说:「不用过期,现在在我这就作废,因为我不会用。」所以这样倒挺轻松的,可能是佛菩萨那时候就已经加持我了,名利的诱惑我也不知道,对我一点作用不起。我一不喜欢钱,二不喜欢权,所以我就比别人活得潇洒自在,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名闻利养的诱惑,各种各样五欲六尘的诱惑,很多人为名所累、为物所累,太累了,活得很不自在。「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丘增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哪得几千年。世间最大唯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你想想,人世间最大的事是什么?世间最大的事就是生死,这事谁也不能逃避,都得要经过。富有的人要经历生和死,贫穷的人也要经历生死,这是人生唯一的一件大事,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明白,人生才不会白来一场。

  四、结语

  古人常常劝导人们,要「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印祖教导佛弟子,「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净空老教授劝导我们:「本分的事情认真负责,做得圆圆满满,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这样生活,心是清净的,心清净就是禅定,智慧自然就现前。」这些圣贤的教诲,每一代中国人有许多身体力行的榜样,有些名垂青史,更多的默默无闻,他们都是一生安分守己,安贫乐道,做表率给世人看,这就是我国的社会教育。如果人人都能够安分守己,放下争贪,无欲无求,社会自然安定,天下自然太平。这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人民和乐、社会安定、家齐国治的秘诀。

  刘素云老师可以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国人表法。本文的摘录,显示出老师做为省政府的一个普通的官员,勤勤恳恳的做出了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表率。老师此举,并非是个人的独创,而是继承了数千年来忠臣良士「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优良传统。老师向世人证明,古人以孝廉为干部考核两大标准,实乃真智慧!《孔子家语》有言:「其人存,则其政举。」树立榜样,鼓舞大家勇於效法,争做孝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指日可待,万邦咸宁、垂拱而治亦为期不远!

  老法师:我们读了这一篇的报告,是谁写的没有署名,但是很难得。刘素云居士,我相信我们佛门里面,至少在我们净宗学会,念佛同修的心目当中,都是最爱戴、最仰慕的一位长者。她的存心,她的言论、行持,确实可以给我们做榜样。她真正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所以她学佛真能得受用,真正体会到经典里面所说的奥义,微妙的义理能领略到。

  为什么一般人领略不到?领略不到的原因是放不下。今天这个世界,有几个人能把财色名利放下?放下,在佛法上说,得到不难,如果放不下,就是沾上一条,名闻利养沾上一个字,那就是很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以我们念佛人来说,临终求生净土这个机会可能他遇不到了。佛为什么教我们放下这些?我们要问,佛教我们什么?终极的目标何在?学佛不能不知道。浅而言之,学佛的目标是教我们怎么样出离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苦,这个我们都能体会到;终极的目标是教我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成佛,就是证得究竟圆满。能做得到吗?能,人人都能。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你本来不是佛那就难了,你本来是佛,你自己不知道。我们一般世俗人也不知道,甚至於声闻、缘觉也不知道,可是那些佛跟大菩萨知道,他们说的一点都不错。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佛?就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不知道外面境界是假的,完全不知道,都以为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这部经念的人很多,末后一首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是有生有灭。我们想想,这个世间什么是不生不灭?物质的现象,人有生老病死,老,是天天在老,一天比一天老;死,是一天比一天接近死亡,这是真的,事实真相,几个人看穿了?而且非常勇猛精进,一分一秒都不肯停止,往哪里走?往坟墓里头走。是不是这样的?如果真的看穿了,你能不害怕吗?你能不求解决吗?

  这事情能不能解决?能。佛菩萨为我们做了好榜样,他们能够超越轮回,能够了断生死。唐朝禅宗的六祖能大师,他开悟的五句话,他找到了真相,事实真相。真相是什么?不生不灭,他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由此可知,学佛,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终极的目标就是要证得不生不灭的自性,了生死,出三界。要不然,你学这干什么?可是在近代,真正为了生死出三界而学佛的人确实不多。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佛教衰了。怎么衰的?真正修学的人少了,讲经的人少了,佛教在这个世间只存这个名,没有看到实际。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於佛教误会就很深,认为这是宗教,而且是低级宗教,迷信,所以从来没有起个念头去碰碰它,这是年轻时候。

  我在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很惊讶,我说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而且是低级宗教,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你不知道。」他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这我们要学哲学,「大乘经典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老师是我们非常敬仰的人,他决定不会欺骗我。我学完了这一个课程,我对於佛教才有初步的认识,想学。老师告诉我:「你要真的想学,今天的佛学不在寺庙。」我说:「为什么?」「寺庙的出家人不学了,他们放弃了。」我说:「那到哪里学?」「从经典上学。」指出我一条路子,叫我从经典上下手。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章嘉大师。

  老师是学哲学,是把佛经当哲学看待。章嘉大师,这是佛学家,不但他学,他有真正修行,有修有证,这个很难得。所以我就跟章嘉大师,我跟了他三年,佛学的基础是在他老人家那里奠定的。那个时候我在工作,工作很忙碌,亲近的时间只有在星期天,我们不上班。每个星期天,老师会给我一小时到两小时,他客人少的时候给我两个小时,客人多的时候也会给我一个小时。我读经,向他做报告,经典里头有不明了的向他请教。三年,他老人家往生了。我这个出家,是他老人家替我选择的,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叫我读《释迦谱》、《释迦方志》,跟我说:「学佛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认识他,你肯定会走很多弯路。」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读了这个之后,我们对於世尊的生平了解了,用现代的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我们会回答,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他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在鹿野苑讲阿含,奠定佛法的基础,小乘。用了多少时间?十二年。释迦牟尼佛办小学十二年,培养这些学生。十二年之后讲方等,八年,好比是中学,从小学往上提升,给进入大学做准备,方等八年。我们就能理解到,方等跟阿含加起来二十年,这二十年是扎根教育。然后给你主要的课程,般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从它的内容来看,高等智慧,所以方先生说高等哲学。

  这些年来,我们又搞清楚了,不但是高等哲学,还是高等科学。现代尖端的科学,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家他们的研究报告,所研究的结果,大乘经上全有。他们好不容易用了四百年,多少人一代接著一代,把物质现象搞清楚了,物质是什么。搞清楚之后,跟佛经上讲的一样。物质从哪来的?相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都是大乘经上常念的,果然没有错,物质现象是从念头产生的,这个现象被量子力学家看到了,从念头生的。那念头怎么生的?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是阿赖耶的境界相。境界相从哪里来的?转相来的。转相是什么?就是精神现象,念头。物质搞清楚了,现在念头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念头?科学在研究这个。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这个问题被他们发现了。阿赖耶的三细相,宇宙的奥秘,第一个揭穿了,第二个很可能揭穿,他们更相信了。我们就相信未来,佛陀的教学在这个世界上不列入宗教了,是什么?高等科学、高等哲学。科学的走向,走的这个方向。最后佛说,用第六意识,阿赖耶的三细相都能缘得到。六识的功能非常大,与五十一个心所相应,对外能缘到宇宙,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缘不到自性。所以他成不了佛,他能缘是靠外面的,靠科学技术、靠精密仪器、靠高等的数学,靠这个来发现的。佛法不是的,佛法用定功,完全是向内不向外,所以佛法叫内学。内学,他入这个境界,起很大的作用。

  三细相这个问题,真正彻底明了,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八地以上。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发展,能够了解阿赖耶三细相(但是他不能做八地菩萨,他没这个分),向外只到这个地方,画休止符了,再没办法提升。可是佛法里头上面还有,等觉上面还有妙觉,最后证得圆满的法身,就是净土讲的常寂光,这个时候完全回归常寂光,极乐世界也没有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极乐世界例外。但是极乐世界它不是生灭法,它不是有为法,它是自性。自性有隐现,现,现相,现十法界庄严,现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密严世界,它能现。能现不能叫生,不现不能叫灭,它没有生灭,有缘它就现,没有缘它不现,隐现不同。阿赖耶以下的这有生灭,它不是隐现,它是生灭。隐现是真的,生灭是假的。大乘经教上说得清楚,说得细,精细,《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这部学习的《无量寿经》,中本《华严》,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说的没有两样,一个说得细,一个说得略、简单扼要,一个说得详细,同样一部。所以我在过去曾经给同学们介绍过,真正要想把《无量寿经》讲清楚、讲明白,不能不学《华严》,学了《华严》之后就会讲得更清楚、更明白,《华严》是《无量寿经》的细说,《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略说,它两个是这个关系,都是登峰造极,究竟圆满。

  刘素云居士,不但她真学,她真的落实了,她能把她所学的变成她的生活。她虽然在政府服务,那是什么?菩萨从政。菩萨哪个行业里头都有,政府里头也有菩萨,把所学的落实在她的生活,落实在她的工作,落实在她的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一位从政的菩萨。我们相信不止她一个人,但是毕竟是少数,不是多数。如果是多数,天下大治,那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太平盛世。为什么?学的人多,学佛的人多,各行各业里头都有菩萨。在我们现前,菩萨比较少一些,学佛的人虽多,他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落实佛陀教诲,原因在此地。所以她的行谊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效法。

  这里头提出来两句话,也是我们常说的,我也常常勉励,学佛的人一生不跟人对立,一生做到「於世无求,於人无争」,这才能真正得佛的真实利益。如果要有对立、要有竞争,那就不是真正学佛,那就学偏了、学邪了,这个不能不注意。刘素云居士做到了。好,我们再看下面。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居士慈悲,惭愧凡愚弟子甘肃省骊靬古城金山寺学佛班开启,今天恭敬报告的题目是「行究竟方便,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大乘无量寿经》学习心得报告之二「世尊现瑞放光与宝莲佛光」之义海蠡测(上)

  ◎提纲:

  甲一、开篇语:我们本来都是佛!

  甲二、世尊现瑞放光之表法意义

  乙一、放光益众,彻上彻下

  乙二、内重己灵,授记作佛

  乙三、外慕诸圣,信愿持名

  丙一、法藏菩萨之他力

  丙二、法藏菩萨之自力

  丙三、合法藏菩萨之「他力」与法藏菩萨之「自力」,为今净土法门之「他力」

  乙四、直彻心源,即心即佛

  甲三、莲花表法,佛号功德

  甲四、诸佛共赞,万善同归

  甲五、末法时期的恒忏悔人

  甲六、带业往生,别无选择

  甲七、结束语:四字《华严经》

  这次的报告是从师父上人一次讲经结束时的一段话开始。《科注》曰:「真实利者,指此名号,即是佛智也。」师父上人开示说:什么是真实利?这一句名号是真实利,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这是祖师大德全程肯定真实的教诲。我们把这句名号看得一文不值,这一句阿弥陀佛谁不会念?自己就不肯念,认为佛法高妙,这一句阿弥陀佛比不上八万四千法门。错了,真错了!盖净宗法门是智慧之门,难信易行之法,故《弥陀经》列智慧第一之文殊师利菩萨居最初,以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又特呼大智舍利弗三十六次而与之言,以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故本篇报告浅谈一下念佛法门的殊胜和一句佛号之究竟圆满的功德利益。是会集稿,有点长。

  甲一、开篇语:我们本来都是佛!

  我们学佛、念佛,不是为了人天福报,而是为了超越六道十法界往生作佛去。我们要坚信弥陀称性大愿,为我而发;长劫大行,为我而修;四土为我严净,三身为我圆满。以致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我今感恩、发愿,直趣净土,当仁不让。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今念佛,必定成佛。然不可有怯懦之心,常起我业障很重之思,而不敢承当。如有此心,既是不信佛,不信自,不信理事因果。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故信之一字,可不急急讲求?是故师父上人在讲席中常常劝导大家。

  师父上人说:《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到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容易成就?就是因为你本来是佛,所以阿弥陀佛才能帮上忙;你本来不是佛,他帮不上忙。学佛的人要承认这句话,不要客气。我不敢当,那就坏了,不晓得到哪一劫你才能成就。就要希望你直下承当,听到之后:对,我就是!你这一生就能作佛。在这个世间无论干什么要谦虚客气,这句话可不能客气,这不是一般人说的,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真的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当作佛。所以作佛是应当的、应该的,人人都可以作佛,只要你信得过。「信」这个字是关键,不信就难了,一定要相信。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即得现前。印光大师曰:「是知一念心性,本是智慧功德海;由烦恼障蔽,无智慧照了,则全体成烦恼业苦海。今以智慧觉照之,则即烦恼业苦海,成智慧功德海。」在当今末法时代,欲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转烦恼成菩提,当生恢复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离念佛一门无有是处,所以世尊悬记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念佛得度生死。所以印光大师曰:「心之本体,与佛无二,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炼凡夫夹杂烦恼惑业之佛心。俾彼烦恼惑业,悉皆四散消落,唯留清净纯真之心。」又云:「吾人但以净土法门为一座大须弥山,全身靠倒,庶几不被一切知识所夺,而现生可以了脱矣。否则随风倒流,了无已时。」「大众闻法有素,深望至诚恳切修持去。吾保将来,成佛有分。勉之哉,勉之哉!」

  以上是略明相信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如真的真信、真愿、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真实慧,亦即是经中所云:明信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有此信愿,阿弥陀佛必接引我们往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下面将进一步说明本来是佛之旨及速圆佛道之法。

  甲二、世尊现瑞放光之表法意义

  乙一、放光益众,彻上彻下

  释尊将欲演说无上殊胜净土法门,故现瑞放光,以兴起阿难之问端,并令闻者生稀有想,生难遭想,依教奉行,求生净土。按圆顿诸经,具说本师释尊放光之相。今经亦然。《魏译》中,两度云「光颜巍巍」,又云「威神光光」。《唐译》云:「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凝照光辉。」《汉译》曰:「面有九色光,数千百变,光甚大明。……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身体光曜,巍巍重明乃尔」。佛放光,按《佛学常见辞汇》:「如足底放光,是利益地狱道的众生,膝盖放光,是利益畜生道的众生,小腹放光,是利益饿鬼道的众生,肚脐放光,是利益修罗道的众生,胸口放光,是利益人道的众生,肩上放光,是利益天道的众生,口里放光,是利益小乘的众生,眉间放光,是利益大乘的众生,肉髻放光,是利益上乘的根机。」是故大凡佛的种种放光,都对众生有利。

  如是则上文「身体光曜,巍巍重明乃尔」一句之「身体」二字,「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之「色身诸根」(色根、身根,指一切根)四字,尤应著眼。正是标明世尊欲说一乘无上妙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之净土法门,遂从足底之至肉髻通身放光。光所利益众生之范围,正如印光大师所言:「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如来为众生说法,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耳。……唯此一法(念佛一法,彻上彻下,即权即实,即渐即顿),不论何种根性,皆於现生往生西方,即生死即了。」又「念佛法门……摄机最普,得益最深,最利末法钝根之士,大畅如来出世之怀。」

  《科注》曰佛光有二用:「一者破暗,二者表法。因佛之光明,正是智慧之相。」是故世尊色身诸根,放光显瑞,是表法意,是破暗意,是智慧之相。以此智光能照破众生无明长夜,斩断生死根本。进言之,实表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此真实之慧,即是信愿持名也。又光中现瑞者,《宋译》有云:「面色圆满,宝刹庄严。」此一句更有深义!大慈念老释曰:「则更显佛光明中,影现十方宝刹,如大圆宝镜,映现十方。」

  师父上人开示宝刹庄严时说:这一句好!光中见到十方诸佛刹土,像我们看电视一样,在萤幕上能看到全世界各地方的传播。佛的光中能够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刹土,清净、庄严。老法师又说:像此地《宋译》的「宝刹庄严」,这一句很重要,其他译本里头没有,会集里头圆满,统统都有。由是可见会集诸译之必要。

  乙二、内重己灵,授记作佛

  上文佛光中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者,即是现在诸佛、过去诸佛、未来诸佛,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在当下,时无先后,延促同时,故三世古今不离於当念,十方世界不离当处。如《大教缘起品》云:「能於念顷,住无量亿劫。」由此,宝刹庄严之殊胜瑞相,实是显示如《华严经》所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之旨。亦是本经「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此三个「自」字皆是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亦正是《观无量寿经》中「是心是佛」之玄旨。《科注》曰:「此三个自字但欲一切众生内重己灵,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亦正是本经,佛对一切念佛众生,授与当来必定作佛之记,所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师父上人说: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声「极乐世界」,我们听到了,我们记在心上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就是将来成佛的因。我们过去有因,这一生当中遇到缘了,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就有可能去作佛去了。老法师接著说:「经中授菩提记表与会大士均蒙授记,定当作佛。复指是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这句话特别注意,「是诸大士广为众生授记作佛」,我们得佛授记了,我们读这个经就是佛给我们授记。我们要常常劝导一切众生,要真信佛,要真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要真正发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你必定作佛。这是我们为别人授记了。佛给这些菩萨授记,菩萨给祖师授记,祖师给我们授记,我们现在给大众授记。说明什么?说明这部经是真经,这部经是第一经,这部经是直捷成佛,一生成就的大经,再找不到第二部。

  「授菩提记」,老法师说:授就是给予,记是预先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成佛,在哪个世界、在什么时间,佛的名号,可以预先告诉你。据《首楞严三昧经》,授菩提记有四种:一、未发心而与授记,二、发心即与授记,三、密授记,四、现前授记。若据本经,则四种授记全部具足,盖因过现未来,佛佛相念,诸佛成佛皆因念佛故。如《文钞》曰:「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本经「愿力宏深品」云:「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如是辗转,不可复计之义,《华严经.行愿品》亦云:「若人诵此愿者。……是人临命终时,……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於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能於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本经「十方佛赞品」云:「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又,「必成正觉第七」云:「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一切皆成佛,是指虚空法界一切有情、无情悉皆成佛,此正是四十八愿之本体,故科注赞曰:「此一句子,剖出三藏十二部心髓,道破宗门一千七百公案玄旨,直显密宗大圆胜慧、大圆满之密意。」过现未来,诸佛成佛皆因念佛,后文(甲四)更有详说。

  今尤应注意者,经中「宝刹庄严」现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正是世尊授予与会大众以及现前当来一切含灵授记(当然包括您、他、我,我们将来成佛之佛刹也在佛光中显现)。

  乙三、外慕诸圣,信愿持名

  世尊但欲一切众生内重己灵,即是「是心是佛」。世尊放光显瑞,宝刹庄严,阿难喜悦请问,继而演出一部凡圣齐收、利钝悉被、横超三界、迳登四土、诸佛同赞、经论共指、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不可思议、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经中法藏菩萨请佛广演,即是「是心作佛」之旨。《科注》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

  丙一、法藏菩萨之他力

  经曰:「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科注》释曰: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请佛广演,是即外慕诸圣也。法藏菩萨此答,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虽有不同之三义(三义见科注),但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也。专求佛力者,如经文所示:「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丙二、法藏菩萨之自力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於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於彼。」此段经文是表法藏菩萨之自力。下面对照经中三个「自」句,表明法藏菩萨开显净宗纲宗:信、愿、行。

  经文:「於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思惟究竟。」即是世间自在王如来教导法藏比丘「汝自思惟」,正是净土法门三资粮之「信」。经文:「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即是世间自在王如来教导「汝自当知」,正指净土法门之「愿」。经文:「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所摄佛国,超过於彼。」即是世间自在王如来教导「汝应自摄」,即表净土法门之「行」。

  丙三、合法藏菩萨之「他力」与法藏菩萨之「自力」,为今净土法门之「他力」

  今法藏比丘欲度十方一切含灵,仗世间自在王佛之他力与自己遍参十方佛国,经五劫长时思惟、选择、修习、摄取之自力,取人之长,舍人之短,结四十八大愿,感得清净佛土,圆满成佛。今又以佛地果德大悲愿力,作十方众生之他力,若众生具弥陀大愿所示之信愿行,就必与弥陀大愿相应,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其第十八愿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大愿正是本经之纲宗,确指信愿持名:「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此表「信」,「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表「愿」,以下「乃至十念」表「持名」。是故印光大师曰:「唯此一法,全仗阿弥陀佛慈悲誓愿摄受之力(他力),及与行人信愿诚恳忆念之力(信愿行,是自力),故得感应道交,即生了办也。」

  《科注》曰: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故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念、若十念(一念、十念指临终),乃至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七是不定数,功夫圆满的一日是七,表圆满),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又《悲华经》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於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窴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是经均显他力妙用,弥为明显。经中「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其心喜故,得宝窴三昧……令心得念及无生忍」,是为净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乱。於是一念乃至十念相续,便得往生。故称净土为果教,是他力法门,是易行道,是普被万类之慈航,均在是也。

  乙四、直彻心源,即心即佛

  或有人问,何故临终十念一念,如此微小之「行」,即得往生净土圆证三不退之殊胜妙果耶?实因此句名号乃弥陀历劫无量无边万德所形成,故名由德成,名具万德,名即万德。故《要解》赞叹持名功德说:「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此地黄念老有三个很巧妙的譬喻来说明名具万德、名以召德:「如蜜蜂采集了多种鲜花,酿成了蜜,我们吃的是蜜,不要直接吃花粉。我们念佛,同於吃蜜。这是佛采集百花之精而成的蜜,我们食蜜即是吃了百花之精。佛的名号就是蜜,这是万德庄严圆满的果实。佛成佛了,成就了名号,所以这个佛号就具有了万德。你念这个名字,就召来名号中的万德。」

  如果还不容易体会,黄念老又说:「例如人们修房子,房上有了师父,你做他的助手。师父说我要灰,你就把灰给他拿上去了;要瓦刀,就把瓦刀拿上去;要榔头,把榔头拿上去。师父说的都是名字,但依靠名字他就召来所要的物品。说灰就召来灰,说瓦刀就召来瓦刀。所以你念阿弥陀佛就召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无量功德,这个名字就这么重要。」

  再有道绰大师《安乐集》中的两个例子。他说,人要是被狗咬伤了,有个治法,把虎骨弄热,然后按在被咬的地方按摩,就能治好。但是在得不到虎骨时,就可把自己的手弄热,然后按在被狗咬的地方,嘴里念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也能治好。这不就是名字的作用吗?底下还有道绰大师亲自实践过的例子,扭伤了脚可以用木瓜弄热之后揉脚。如无木瓜,就口念木瓜,道绰大师本人脚伤就是这样治好的,把手弄得很热,按在伤处揉,嘴里念木瓜、木瓜,真的好了。这就说明了名字能起实际作用,即是名以召德。由於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名号的功德也就不可思议。

  是知众生信愿持名,弥陀万德全入众生介尔心中,由弥陀万德,庄严念佛人之自心,由是自心顿具弥陀万德。故《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云:「……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其犹摄像机摄像,山河大地尽摄於机中转为数字信息,而此信息又於电视、电脑中复转为山河大地。今此一句佛号亦复如是,极乐净土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此句佛号。若十方众生心念口言求生净土,此句洪名所具之无量功德、智慧、德相复转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犹彼电视转数字信息为山河大地。然犹不可思议者,正当转时自身亦在其中,亲得受用,是以《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由此,是心作贪瞋痴慢,是心是贪瞋痴慢,贪瞋痴念则转为三途地狱境界,自身亦在其中,备受大苦,无归无救。所以印光大师云:「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不随三乘之缘,便随六道之缘;不随人天之缘,便随三途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云:「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从来交彻,心佛法尔一如。」「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炽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则根身世界,密随其心,念念转变,殆非凡心肉眼,所能知见者也。及乎报终命尽,弥陀圣众,忽现在前,或现异香天乐,诸灵瑞相,世人方谓净业成就,然净业之成,岂此时乎。」师父上人讲《科注》「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时说:为什么因果是同时的?我们凡夫看不到,圣人看到,佛菩萨看到。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我们还有些烦恼、业障障碍住,如果烦恼、业障没有的话你立刻看到。所以佛用莲花表法,莲花就是表因果同时。

  因此信愿持名,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故大慈念老曰:「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亦可曰:念佛时即是导师之行,念佛时即是最胜之道!《科注》云:「名号即实德。」正是此义。《文钞》曰:「弥陀净土,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矣。」夏莲老诗曰:「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以上略明「名以召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众生信愿持名,自心顿具弥陀万德,因果同时,即心即佛。是故大慈念老讲:「因众生根基不够,佛才说三乘法,是权说,善巧说法,不能把真实法向大家和盘托出,而到最后究竟处就会三为一,统统都成佛,叫一乘法。佛最真实说法,最究竟法,表佛境界的法,就是《无量寿经》即是一乘法,老实念佛即可达到。」以上略明名号功德如何不可思议。

  以上是惭愧凡愚弟子开启粗浅的学习心得报告,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以及诸位善知识惠予慈悲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凡愚弟子开启顶礼感恩!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光寿无量,早日叶落归根,讲经说法,广度众生。惭愧凡愚弟子开启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开启师这一篇报告,写得很好,也是一篇接引初机、劝导念佛的好文章。末法我们遇到了,而在现前世界的动乱,人心的迷惑,造作种种不善之业,一年比一年严重,不是十年十年,一年比一年严重。我们如果是明了一点佛法,读过一些经典,细心观察目前的现象,都明白了。现代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中国外国,这些人在想什么?你细心去观察,他们说什么?他们在干的什么?不能迷惑,不能置之不问,都在造作恶业。确实也有一些好心的人士,希望拯救这个世界,苦於找不到方法。这些人,我遇到一些。实际上,方法很简单,到哪里去找?到古人那里去找。这个事情难了,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相信古人,认为过去的社会都是封建迷信,帝王都是愚民政策,不相信有圣贤,不相信有道德,不相信有智慧,这个才是真正的障碍。所以真正障碍,我说过是信心危机。没有相信的人,也没有相信的事,也没有相信的依靠,这怎么办?几个人在一次、两次讲演之中就能觉悟,就能回头?太少太少了!

  毛病到底出在哪里?五伦丢掉了,社会大乱;五常丢掉了,人心坏了。五伦是父子有亲,现在父子没有亲了;夫妇有别,现在没有了,夫妻都到社会上去争名逐利,下一代不要了;君臣没有义,统统为的是利害;人与人关系是以利害为标准,有利的是朋友,没有利的是敌人。这种现象在过去历史里面没看见,那结果怎么样?结果必定有灾难。能不能化解?能。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现象是从我们意念产生的,跟佛说的一样,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把伦理(五伦)找回来,把五常找回来,把四维八德找回来,灾难就化解了,这个世界就恢复安定和谐兴旺,太平盛世就出现了。

  许许多多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对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有研究的人,都非常肯定的说,孔孟学说、大乘佛学,东方的文化能救世界。说得更具体一点,唐太宗所编的这部书,《群书治要》。现在我们是将其中的一部分翻成白话文、翻成外国文字,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三六O》,就是这本书里头,《群书治要》撷取的三百六十个小段。现在翻成的,有英语、有法语、有德语、有西班牙语、有日语,日文也翻了,很受人欢迎。我们在联合国跟每个国家大使代表结缘,把这些书赠送给他们,没有一个不欢喜,这是好现象。这个我们也在探测风向。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够普遍到全世界,翻成各种不同的文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理解,都能够学习,都能够生欢喜心,世界灾难就没有了,自自然然就化解。为什么?它随著人心转,这部书能帮助我们建立共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佛的同学,学佛同学要全心全力做好榜样给一切众生看,我们才对得起佛菩萨。我们坚定的方向目标,就是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报告讲得很清楚,句句话都有根有据,我们做榜样,往生的时候有瑞相给大家看到,启发人对於念佛求生净土有信心、有愿心,这就是普度众生,这就是替阿弥陀佛宣扬净宗,多带一些人到极乐世界,是众生心中的愿望,也是弥陀心中的愿望。弥陀与众生心中的愿望,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努力把它促成,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苦难众生,同生极乐国。

  极乐世界有多大?无穷大。它是法性土,法性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无量寿;没有空间,就是法性土,法性遍一切处,这真正是一切众生的老家。我们迷了,弥陀慈悲,展现给我们看到了,我们明白了,能不求往生吗?只有往生,我们才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福德。以圆满的智慧福德,才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离究竟苦,得究竟乐,证得大圆满,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科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科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