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五时佛经串讲10--华严经解分02菩萨问明品


   日期:2010/4/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五时佛经串讲10--华严经解分02菩萨问明品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莲友,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我们都来礼敬我们的大恩导师,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严经解分的菩萨问明品。请大家先看本品的经文:

 

菩萨问明品第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时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又如众地界,展转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财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其时、随其命、随其身、随其行、随其解、随其言论、随其心乐、随其方便、随其思惟、随其观察,于如是诸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化调伏?
  时,财首菩萨以颂答曰:
  此是乐寂灭,多闻者境界,我为仁宣说,仁今应谛受。
   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
   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
   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
   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
   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正、丑陋,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时,宝首菩萨以颂答曰:
  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
   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
   亦如田种子,各各不相知,自然能出生,业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师,在彼四衢道,示现众色相,业性亦如是。
   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
   亦如众鸟类,从[-+]而得出,音声各不同,业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诸根悉成就,体相无来处,业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狱,种种诸苦事,彼悉无所从,业性亦如是。
   譬如转轮王,成就胜七宝,来处不可得,业性亦如是。
   又如诸世界,大火所烧燃,此火无来处,业性亦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德首菩萨言:佛子,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演无量音,示无量身,知无量心,现无量神通,普能震动无量世界,示现无量殊胜庄严,显示无边种种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别相,皆不可得。
  时,德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所问义,甚深难可了,智者能知此,常乐佛功德。
   譬如地性一,众生各别住,地无一异念,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能烧一切物,火焰无分别,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波涛千万异,水无种种殊,诸佛法如是。
   亦如风性一,能吹一切物,风无一异念,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云雷,普雨一切地,雨滴无差别,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能生种种芽,非地有殊异,诸佛法如是。
   如日无云曀,普照于十方,光明无异性,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世间靡不见,非月往其处,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应现满三千,其身无别异,诸佛法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目首菩萨言:佛子,如来福田等一无异,云何而见众生布施果报不同?所谓:种种色、种种形、种种家、种种根、种种财、种种主、种种眷属、种种官位、种种功德、种种智慧;而佛于彼,其心平等,无异思惟。
  时,目首菩萨以颂答曰:
  譬如大地一,随种各生芽,于彼无怨亲,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别,佛福田亦然,众生心故异。
   亦如巧幻师,能令众欢喜,佛福田如是,令众生敬悦。
   如有才智王,能令大众喜,佛福田如是,令众悉安乐。
   譬如净明镜,随色而现像,佛福田如是,随心获众报。
   如阿揭陁药,能疗一切毒,佛福田如是,灭诸烦恼患。
   亦如日出时,照耀于世间,佛福田如是,灭除诸黑暗。
   亦如净满月,普照于大地,佛福田亦然,一切处平等。
   譬如毗蓝风,普震于大地,佛福田如是,动三有众生。
   譬如大火起,能烧一切物,佛福田如是,烧一切有为。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
  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孩稚闭其目,怪言何不睹,懈怠者亦然。
   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尽干竭,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有见虚空,端居不摇动,而言普腾蹑,懈怠者亦然。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众生心,如仁所问义,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随其所应受,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郭,为护诸人众,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本品第一小节的内容。请先看下面的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时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又如众地界,展转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

 

先来解释其中的名相。

 

关于心性 即是心之本性。又称自性。是指根本的常在的不变的心体,就是指的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把心性立为真空,圆教立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起信论义记中本中说: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三中说: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止观大意中说: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

这个心性,对于已成佛者来说,无明已经全部灭除,是纯净无垢的,比如布满灰尘的垢镜,已经把上面的灰尘全部抹去清洗干净。这个心性,对于未成佛的众生来说,由于处在无明之中,所以众生的这个心性,同时具有清净和染污这两方面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个无明,并非具有实在自体,只是虚妄幻有的东西,就象我们用手捏挤眼睛,就在天空当中看见有幻花发生,幻起幻灭。所以这个无明只是虚假的东西,由于无明而起染污,犹如在本来清净的眼中,缘于虚妄的捏眼作用,妄起幻花生生灭灭。这种无明,由于它只是虚假性的幻有存在,所以它似乎是有,而其实际却本来是无,所以由无明所生起的染污,并不能改变心性本来清净的真实本质。犹如铜镜,虽然上面布满了灰尘,但是铜镜的本体,却依然是清净无垢的。又如我们的眼睛生病了,看见本来清净的天空当中,有许多的幻花发生,不断起灭。而当我们把眼病治好以后,天空中的幻花就看不见了。虽然天空中的幻花消灭了,但是这个天空的本来清净性依然存在着。

 

关于四大 为四大种的略称。又称四界。这个四大分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简单地说,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详细地说,这个四大,是佛教的元素说,说物质(色法)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的。即:

()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

()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

()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

()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关于六根 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的功能。是十二处的内六处,十八界的六根界。根,是认识器官的意义。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功能)、耳根(听觉器官及其功能)、鼻根(嗅觉器官及其功能)、舌根(味觉器官及其功能)、身根(触觉器官及其功能)、意根(思惟器官及其功能)。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是指物质上存在的色法,即色根。色根有二种之分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他是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而生起心理作用的心法,即无色根。

 

关于法性 是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也就是指显现宇宙一切现象的真实不变之本体心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是万法之本,故而又作法本。

 

关于能所 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即之并称。某一动作之主体,称为能。其动作之客体(对象),称为所。例如能见物之,称为能见;为眼所见之,称为所见。又如认识之主体,称为能缘;作为其被认识之客体,称为所缘。总之,能与所具有相即不离与体用因果的关系,故称能所一体。

 

关于。他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这个是指的心的体性。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第二个意义,这个是指的真如心。大乘起信论中说: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第三个意义,这个是指的虚妄心。这是指的在无明支配作用下的生灭识心而言的。

第四个意义,这个是指的真如心和虚妄心的和合。大乘起信论中说: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关于真心。真心的实际意义,有两方面。

第一方面,真心是指的众生的真心体性而言的,他是指的心性,心体。

第二方面,真心是与妄心相对而言的,真心是指心体本然的真实的不生不灭的智觉及其能力。妄心是指的在无明支配下的众生的生灭不已的识心及其功能。

 

关于妄心 是指在无明支配作用下所产生的虚妄分别之识心。就是指的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识心。就是指的能生起善恶业的虚妄之识。大乘起信论所举出的四种熏习中,就有妄心熏习之说。由妄心而产生的境界,称为妄境界;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而因于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而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于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是凡夫有情的烦恼执着之对象,故而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

 

关于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是指佛菩萨之六根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离染污得清净时,一一根互具他根的作用。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中说︰如来一根亦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楞严经》卷四中说︰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中略)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关于法眼 是指彻见佛法正理的智慧眼。是五眼之一。此眼能观见一切诸法的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

 

关于五眼 是指五种眼力。即:
(
)肉眼,是肉身所具之眼。
(
)天眼,是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全部都能看见。
(
)慧眼,是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也就是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都为空相、定相。
(
)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
(
)佛眼,即具足前面所述的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佛眼无不知见,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都见。

 

现在我们来学习经文的内容。这个时候啊,文殊师利菩, 萨就问觉首菩萨: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心性是一,就是说这个心体,从他的本然的性能上来说,在他当中是唯一的空性,可是在这个绝对性的真空性能当中,为什么又显现出一切万有,为什么又显现出种种相互对待的差别法相来了呢?这时觉首菩萨就回答他,其中有一句话是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他就说啊,在真如法性这个本体界的层面来说,真如之法的一切性能是本来无生的,只是在现象界的层面上,由于法性的示现而出现有生的相状,但是对于真如之法的显相性能来说,在他当中是无有能现者,也无有所现之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如之法的性能,是绝对性的一如空性能力,在他当中是没有能所分别的。具有能所互相对待的法相,已经是虚妄的识心所反映而出的境界相了。这里所说的是真如法性之觉明能力所显现的境界,不是说的虚妄识心之迷暗功能所反映的境界。

 

我们又接着看下一句经文: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这六根的感觉知觉的功能,他们都是空无自我确定性质的。那么,这六根,为什么各各的感觉知觉是不相同的呢?这只是因为妄想心的虚妄分别所引起的,由于妄想心的虚妄分别作用,而产生一切相对的幻有的法相。上面那一句经文,是说的真如之法的真空示现性能,一真绝待,无能无所,无能现者,无所现物。而这一句呢,是说由六根的虚妄反映功能,有能有所,能所相对,而产生出来的一切幻有的法相。这六根的六种不同的幻有反映功能,都是由同一性质的妄想识心分化产生形成的。但是这六根的不同功能,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只是虚妄幻有的相对独立,他们的这些所有功能都是空无自我的确定性质的,如果灭除了六根之间的虚妄隔碍作用,就能达到六根互用。

 

其后紧接着的两句经文: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

 

这就是说啊,如果我们这些迷界的众生,对于自己见闻觉知的一切,而作如理如实的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的六根所感觉知觉到的一切,都是空无确定的自我性质的,这些由能所相对而产生的认识,都是颠倒的虚妄幻有的东西。其中虽然只是提到了用眼根作观察,只是用眼根作为代表,而实际上是暗中包含了其他五根在内的。但是对于悟界的佛菩萨来说,他是用法眼观见一切差别法相,用法眼所观见的一切差别法相,这种观见能力,就不是颠倒的分别反映功能了,这种观见能力,他是对于一切差别法相真实的正观正见的能力。依靠法眼所观见的一切差别法相,都是真实无误的。用法眼来作真实观见,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关于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这些所有一切,都是安立的虚假的分别性的言说而已,究其实际,这些分别言说都是不能契合真如理态的,也就是说这些分别言说都是不能契合真心体性的实相的。

 

现在我们来学习本品第二小节的内容。请先看下面的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财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其时、随其命、随其身、随其行、随其解、随其言论、随其心乐、随其方便、随其思惟、随其观察,于如是诸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化调伏?
  时,财首菩萨以颂答曰:
  此是乐寂灭,多闻者境界,我为仁宣说,仁今应谛受。
   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
   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
   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
   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
   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

 

先来解说其中的名相。

 

关于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佛教认为一切法都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坏灭。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如众生主体内心,与外界客尘,也互为因缘,由众生的无明生起我见,我见缘外界的客体,客体唤起众生的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为因果。

因果可以分为︰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迷界的因果、悟界的因果。并且依四谛而言,苦、集是世间迷界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悟界的因果。

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则除无为法之外,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支配。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这个称为因果异时;但是如果就空间而言的因果,则如束芦的相倚相依之情形,这是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一般所说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意思是说善的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或称为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即称因果报应。若无视因果之理,陷于否认因果的见解,则称拨无因果。

由善恶的业因而招感乐苦之果报,这种因果,是异熟因与异熟果的因果关系。一般所谓的三世因果、因果报应等,多是指异熟因与异熟果的因果关系而言。

一切诸法都是由因果之理而生成坏灭,十界迷悟之显现,就是由此因果关系所形成的,而产生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迷界的因果、悟界的因果等分别。若就四谛而言,其苦、集二谛,是世间迷界的因果,灭、道二谛,则是出世间悟界的因果。这种因果之理,实是佛教重要的基本教理,于诸经典中,常常对这个道理加以阐释说明,并以善恶的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来劝导人修行佛道,超脱污浊有漏的境界,以达于清净无漏的涅磐寂静实际理地。

 

关于无明。是烦恼的别名。是指于法无所明了,不如实知见的意思。也就是迷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也就是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就十二缘起中的无明支来解释,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唯识宗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的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着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

《起信论》中说︰这个无明,即是不觉。这个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是指忽然念起无明或最初之一念。即是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一切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都不是由其他烦恼所产生的,故而称其为忽然。由于他极其微细,故而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的状态。故而这个根本无明,即是最细微之动心,而其他的种种惑、业、苦等,都是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而由其产生出来的,故称根本无明。这就是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是依根本无明而相续生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关于 其原意是指分析对象之后所生起的认识作用。在佛教教义中,主要有二种含义,现在略述如下︰

()指精神作用的主体──六识、八识等︰即是所说的心王。又称心或心法。就是以眼等诸根对境所产生的认识作用;有时也指认识主体。相当于五蕴中的识蕴。唯识学派将八识区分为心、意、识三类︰
(1)
心︰指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2)
意︰指第七识,即末那识。
(3)
识︰指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指十二因缘中之识支︰就是我人于托胎的刹那时之意识。《俱舍论》卷九认为,识就是我人附托在现在的母胎中之结生初念。其文中说︰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这个受生时的最初位,为生有之初刹那,故其具有五蕴。但在五蕴之中,以识为最胜。故而名之为识。

 

关于“识的类别”。在大、小乘佛教中,都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的了别作用,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除以上所说的六识之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这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而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而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着虚妄的对象为我或执着为法,具有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其无我和无法之执着,故称此为五八无执

摄论宗(真谛所创)在八识之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庵摩罗识),成立九识说。阿摩罗识别名无垢识、真如识、真识,即所谓净识。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识,被解作真妄和合识。只有第九阿摩罗识才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真识。第八阿梨耶识是真妄和合识。第七末那识和前面的六识,都是染污的妄识。这种看法才是正确的。楞伽经卷一中所说三识,即:()真识,相当于阿摩罗识。()现识,相当于显现一切万法的阿赖耶识。()分别事识,即七转识。

根据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由于阿梨耶识中之根本无明,在阿梨耶识上起动妄念,以致认识对象而生起执着心,其相状可分为:()业识,起动业作之始相。()转识,因于业识之作用,所生见照的主观作用之相。()现识,转识成为客观的境界所现之相。()智识,执着现识为实在之相。()相续识,对现识执着不断之相。上记五种识总称为五意,或五识;相当于三细六粗中的前五者。

在小乘教义中唯说前六识,在大乘教义中又说其余几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佛说法的渐进深入过程,在小乘教义中佛是方便说,在大乘教义中佛是究竟说,以大乘教义的说法为圆满究竟之法,应如是解。

 

关于 音译作羯磨。是造作之义。意思是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独由意志所引起的一切活动。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此外,也含有行为上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小乘说一切有部,更进一步解释为:内心欲行某事的意志,称为意业;通过身体的行动与言语表现其意志者,即是身业、语业(口业)。对三业作用之本体(业体、业性),一切有部等诸部派,认为意业属于心法(意志),而身、语业属于色法(物质)。大乘佛教与经量部,则主张所有诸业,全部属于心之活动。若论佛教的基本立场,理应采取后者无疑。

 

关于业力 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一切苦乐之果,都是因于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

 

关于业识 () 又称业相、业相识。五意之一,三细之一。是指有情流转的根本识。依于根本无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动作之念者。也就是指依于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就是指的有情流转之根本识。起信论中说: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然而在此论中二样用之。一者,用于他之转识现识等;二者,用于分别事识即意识。因为前者,相当于阿赖耶识中的自体分;而后者,相当于阿赖耶识全体。 ()又作随业识。就是缘业而生之识。指十二支中的识支。

 

关于业报 业与报并称。是指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是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然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观念。据成实论卷七中记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因果报应的必然法则。在这个因果报应的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也是从业因生。

在业报之中,决定个人贫富、寿夭、命运之业,称为满业。决定人的共性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之业,称为引业。又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称为总报;比如虽然共同受生为人,然而具有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则称为别报。又果报的主体,即是有情的身心,称为正报;为有情所依的国土、器物等,称为依报。又国土、山河等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报,是由共业所招感获得的,故称共报。具体说明这一内容的,是十二因缘与五道(或六道)轮回。

 

关于共业不共业 共业,是指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这就是依报之业;而个人之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等正报之业,则称为不共业。

 

关于总业 这是相对于别业的名相。有情之果报有二种:若生于人趣,则彼此之人类,受同一人界之果报,名为总报。如彼此之众生,六根有好丑,寿命有长短,各自有别,名为别报。因而业因又有二。其招感总报之业因,为总报业;招感别报之业因,为别报业。

 

关于别业 这是相对于总业的名相。是指众生的各自的不同的相应的业因。随众生各自有别的业因,而招感得到各异之果报。

 

关于正报 是指由于过去世之业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这是相对于依报(国土世间)而言的,又名正果。国土是有情众生的身心所依托的处所,故名依报;而能依之有情的身心,则称正报。即依报是国土世间,正报是众生世间。在这当中,正报是别业之所感,依报是共业之所感。

 

关于依报 有情的这个心身,是正实之果报,称为正报。而这个心身,所依止的身外诸物,称为依报。如世界国土,家屋,衣食等,就是依报。璎珞本业经上说: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

 

关于攀缘 妄想识心随外境而转,也就是攀取缘虑的意思。指妄想识心执着于某一对象,并随之而转的作用。恰如老人,攀杖而起,称为攀缘。又者,这个妄想识心忽彼忽此,不断地往来奔驰于外界的事物,犹如猿人攀着树枝,忽而在这个地方,忽而又转移到那个地方,就称为攀缘。这个攀缘,通常略而称呼他,以缘这一个字而说之。心为能缘,境为所缘,心涉于境,称为缘。众生的妄想识心缘取三界诸法,这就是一切烦恼产生的根源。凡夫之人,如果妄想识心微动,就去攀缘一切诸法;这个妄想识心,既然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此,内烦众结,外生万疾;这些都是妄想识心的攀缘作用所导致的。

 

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一节经文的内容。这个时候呀,文殊师利菩萨就问财首菩萨: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为什么如来要随其时缘、随其根机、随其身、随其心、随其爱乐等等,在于如是一切众生当中,如来为他们显现其身,这样来教化调伏他们呢?在这里面,文殊师利菩萨说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话一切众生非众生。一切众生,看着就是众生呀,众苦会聚,生老病死,苦不堪言,为什么他又说这一切众生,他们非众生,他们却不是众生呢?众生观佛是众生,佛观众生是佛。文殊师利虽然是显现的菩萨身,他可是佛来化现的哟!所以文殊师利菩萨用他的佛眼观照一切众生呀,这一切众生都不是众生,个个都是佛哦!这是透过众生的表面的幻有的身心假象,深入到众生的真心本性这一根底层面上来说的,每一个众生都具有佛性,所以个个都是佛。虽然这些一切众生都是佛,但是这些一切众生,现在实际上又是处在迷界当中啊,所以一切众生虽然是佛,只是颠倒的佛而已,对于一切还是迷惑不解的,所以还是需要佛菩萨来教化的。因为这些众生呀,迷昧了自己的本来佛性,整日颠倒不已,贪、嗔、痴、慢、疑等等,众毒俱全,愚顽刚强,所以还是需要佛菩萨来调伏他们的愚狂的。

这时,财首菩萨以颂回答文殊师利菩萨,其中有几句话是: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财首菩萨就说啊,叫我们来分别观察我们自己的这个血肉身体,在这个肉身当中,其中哪一个是我呢?关于这个肉身啊,佛在《圆觉经》中是这样来为我们分别解析的: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佛把这个色身一一分解,分为四大,可是这四大都不是我啊,这个四大和合所产生的我,只是一个幻化的假相而已。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可分可解,其中毕竟没有一个坚实的确定不变的自我可得。我们看动物死了,把他埋了,不久以后它的身体就腐烂了,四分五散,只剩下一副骨架了。我们死了的人,拉到火葬场去烧,烧了之后只剩下骨头,这些骨头轻轻地一敲,就变成了骨灰。所以我们这些众生的这个色身啊,它是四大假合在一起的躯体,在它当中,实在是无有一个确定的我存在哟!圆觉经中说这个色身,是毕竟无有实在的自我体性的,只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聚合之相,实际上就是同于一个幻化的泡沫一样,地水火风这四个缘假合在一起,虚妄幻有的具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本品当中说这个色身是假安立的,只是一个假安立的虚妄之法而已。这两者都是说的同一个意思。

 

其后,财首菩萨又说:

 

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

 

在这里,财首菩萨首先发问,这个寿命,是因谁而生起的?又是因谁而退灭的?紧接着马上又回答,这个寿命相啊,他的初、中、后这三个时际,都是不可知的。这里所说的不可知,是指的什么呢?这个不可知,它是针对众生的寿命相,这个寿命的业因果报不可知。当然,这个不可知,只是说处在迷界的众生,依于自己的迷惑之心,是不可能知道寿命因果的,所以这个寿命的因果,对于迷界的众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修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有了宿命通,就可以知道了。这个宿命通,根据修行的浅深不同,所观见的时间久远也不相同。其后说,有智之人,通过观察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就能知道一切万有的法相,他们是无常的,一切现象诸法的自身体性,都是空无确定的自我体性的,都是空无不变的自我坚实性的。如是而作智慧观察,内心就要心无所住,永远离于一切虚妄法相。

 

其后,财首菩萨又说: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这个华严经,是一乘了义之佛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从一句话的意义,可以扩展为无量的意义;无量的意义,也可以浓缩至一句话的意义。这句话也是如此。众生的身心世界,山河大地国土器世界,究竟是怎么生成的?回答就是这句话:众报随业生。一切的正报依报,苦报乐报,三界流转六道轮回报,都是随业而生的。我们都知道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这其中的第二支行,实际是就是说的业行。在这个业之行的前面,还有第一个无明支。所以这个无明支,是十二缘起的最初因。那么,是谁起的无明呢?当然是我们的真心自性这个实体基础,是由他产生无明的。我们的真心自性这个实体基础,在无明作为诱发性之因的引发作用下,使我们真心的性能发生颠倒而生起妄心,这个由真起妄的过程,它的实际相状,唯佛方知,只有佛才明白了知,我们这些迷界的众生,只是从佛经的文字表达中,了解一点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大致地说明一下。

为了说明真心由真起妄,由悟界转为迷界的过程,我们先来作一个铺垫,先来说明一下与之相关的知识。艰深难懂的道理,需要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才好明白。在这里,我们用大海存在的状态来作比方。我们把静止不动的大海,比作先天本原的涅磐寂静的自性心体;把波动不已的大海,比作后天派生的无明妄动的自性心体。大海的本体是一个,只是存在的动静状态不同。虽然大海的动静状态不相同,而其实大海的本体只是一个。先天本原的自性心体,和后天派生的自性心体,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一不异。

 

这里,用觉、精的概念,主要用来表示先天心体的东西;用识、能的概念,主要用来表示由先天本原所派生的后天心体的东西。觉对应识,精对应能。对于先天本原的心体来说,一体具有两面,是同具觉、精,是觉和精的统一。对于后天派生的心体来说,一体具有两面,是同具识、能,是识和能的统一。

先天心体之觉,包括觉之性、觉之相。先天心体之精,包括精之性、精之相。后天心体之识,包括识之性、识之相。后天心体之能,包括能之性、能之相。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一下如来心体的性能问题。这个心体的性能,一个是本具,一个是能作。这个心体,本来具足一切性能。就象植物的种子一样,在他当中,本身就具有根茎干枝叶花果的潜在性能,所以它遇到合适的缘,就随缘把他们发露出来了。又比如我们的荷包里面,本身就装有现成的钱,我们才能顺手从中把钱掏出来。什么是能作呢?就象我们的手,它能够拿这拿那,可以用它写字,弹琴,绘画,拿筷子,舀水,等等,它能做这些事情。这就是能作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讲述上面的问题:

其一:这个先天的心体,原本就象平静的大海一样,静止不动,由于无明风吹的缘故,使平静的大海变成波动的大海,先天平静的心体,转化成后天波动的心体。

其二:先天的心体,他的觉之性是永远保持不变不动不生不灭的,他的觉之相是不变不动不生不灭的。这个先天的心体,他的觉之性是不变不动的,他保持这种性质是绝对性的、无条件的。但是这个先天的心体,他的觉之相虽然是不变不动的,然而他保持这种状态是相对性的、有条件的。这个先天的心体,如果没有无明的引发,他的觉之相就是保持不变不动的;但是这个先天的心体,如果具有无明的引发,那么他的觉之相就会因于这个无明的引发,就会被无明所引动而发生变化,如此这个觉之相,就会由不变不动的状态,转化成因变生动,继而因动生变的状态。不变不动,表现为不生不灭。有变有动,表现为有生有灭。这个先天的心体,他的觉之性虽然是不变不动的,但是他的觉之相,却是能够因变而生动,继而由动而生变,却是能够以不变不动为基础,再在上面加一重幻有的有变有动的假体存在的。先天心体不变不动的不生不灭的觉之相,就在他不变不动的不生不灭的觉之相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重由于无明的引发而因变生动,继而产生由动生变的有生有灭的幻影,使他的觉之相,变成了以不生不灭为基础,同时在他上面,加上了一重有生有灭的无明幻影,建立了一个假有的空中楼阁,就使先天心体,转化而成后天心体。这个后天心体,就是不生不灭的觉之相,与有生有灭的觉之相的和合体。这个后天心体的识之性,与不生不灭的觉之相,是相应的,是同一的。这个后天心体的识之相,与有生有灭的觉之相,是相应的,是同一的。

其三,这个先天的心体,他的精之性是不变不动的,他保持这种性质是绝对性的、无条件的。但是这个先天的心体,他的精之相虽然是不变不动的,然而他保持这种状态是相对性的、有条件的。这个精之相,可以由于觉之相的变动,而随着觉之相发生相应的变动,觉之相的变动是引起者,精之相的变动是被引起者,觉之相是主动者,精之相是从动者。由于无明作为诱因的缘起作用,使先天心体的不生不灭的觉之相,虚妄幻有的加上一重有生有灭的觉之相,使先天的觉明心体,转化为后天的迷昧心体。与此同时,引起先天心体的不生不灭的精之相随缘而化,同时兼备了有生有灭的精之相,就使先天心体,转化而成后天心体。这个后天心体,就是不生不灭的精之相,与有生有灭的精之相的和合体。这个后天心体的能之性,与不生不灭的精之相,是相应的,是同一的。这个后天心体的能之相,与有生有灭的精之相,是相应的,是同一的。

其四,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其他的所有一切变动和动变,都是以无明作为第一因、唯一因、根本因,而引起的。无明是第一的、唯一的引起者,其他的一切变动和动变,都是被引起者。这个无明,是使真心体性的性能发生颠倒,由真起妄的根本之因。由于无明的引发作用,引起觉之相的变动,继而因动生变;由觉之相的变动,引起精之相的变动,继而因动生变,而使先天心体转化为后天心体。由于无明的作用,引起觉之相的变动;由觉之相的变动,引起识之相的变动;由识之相的变动,引起能之相的变动。并且,由于无明的不停的维持作用,而维持着其他一切虚妄幻有的变动和动变,使这些所有的虚妄幻有的变动和动变得以连续不断的进行下去。

其五,我们还要明白,觉之相的变动,引起精之相的变动。觉之相的变动是引起者,精之相的变动是被引起者。觉之相的变动是主动者,精之相的变动是从动者。识之相和能之相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识之相是引起者,是主动者;能之相是被引起者,是从动者。由识之相的变动,引起能之相的变动。而无明,是其中的第一引起者,其他所有一切的变动和动变,都是被引起者。

其六,无明的生起,本身就是觉之相所产生的变化,因于这个变化,而引起觉之相的虚妄幻有的动性,继而再因动生变,如此进行下去。对于先天心体的觉之相来说,最先是因变而生动,继而再由动而生变,如此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的。在这里,对于最初来说,变是其因,动是其果。其后才是由动生变,由变再生动,如此不断地进行下去。

其七,对于真心体性来说,觉之性和精之性是永远保持不变不动的,只是觉之相和精之相在发生变动。这就是所谓的性不变而相变,虽然相变而性不变。但是由于这个性,他的特点是空,所以并不防碍他随缘而显起有。这个关于性的不变性,和性的空性,是两方面不同的意义,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把他们混淆起来。同时,这个关于性的不变性,和性的空性,他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这个空性,是具有不变性的,所谓空性不变。

其八,真心体性的由真起妄,是以无明作为因而缘起的。而真心体性之性能,本自具足一切性能,是性自本有。又由于是以无明作为因而缘起的,所以实际上真正的正统的佛法,说明这个真心体性的由真起妄,是性自本有之无明缘起。由于这个无明自身,是幻有的存在之物,所以由无明所缘起的一切法相,也是虚妄幻有之物,也是无有实在的确定的自体存在的,所以一切现象诸法的自身体性,是空无我性的。

其九,至于真心体性在清净不动的大光明中,他的性能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个随缘所起的一切诸法,也是以性自本具一切性能为基础的,在性自本有的基础上,才能随缘发生一切诸法。如果性自本有这个基础都没有,又凭什么随缘发生一切诸法呢?就象前面所说的掏钱的例子,如果荷包里没有钱,又怎么能掏得出钱来呢?

上面所说的道理,多有交叉之处,很不好理解。这也是佛法当中,最难明白也最不好说清楚的地方。如果明白了处静处动的大海,本来是一个本体,其相不一,其体不异,理解这个大体意思就大差不差的了。上面所说的先天本原心体和后天派生心体,其实只是为了表达作出的分别,只是为了说明而设立的方便,这两者实际是一个本体,只是其相不同而已。先天心体,类似于静态的大海;后天心体,类似于动态的大海。

同时,我们还要明白,对于先天本原的心体性能来说,是真空妙有之变 对于后天派生的心体性能来说,是假空幻有之变

如果灭尽了无明,灭尽了一切虚妄幻有的有为法相,就契入一真法界的实际境界,则真如法性一切显现,在真如法性的无为法性和法相的本位上,一切诸法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佛法,真的是很不好讲,有些东西,自己心里虽然明白,可是很难找到相应的语词来表达。比如,上面所说的精之性精之相,其中的这个字,就是我不得已参照《楞严经》中所说的心精,而移来用的。在这里,我把这个字,和字作相对,但是对于人们的习惯性理解而言,应该用字来表达字的意义,相对,这样表达才更加明白准确,才更容易理解。可是如果这样一来,这个性能中的字,又跟性相中的字重复了。为了避免这个重复,不得已,我才这样用,希望大家明白我的真实意思。这也就是语言的缺憾之所在。

 

现在我们接着前面的经文学习。由于无明是引起一切变化的第一因,因此,由这个无明所引起的一切万有,都是虚假幻有而不真实的东西。由无明引起业行,由业行而招感众多的果报,这些果报就象我们睡觉当中所做的梦一样,他们都是不真实的,是虚妄幻有的。由于无明的不断的维持作用,我们也就不断地在梦中连续作梦,这些念头象流水一样不停地流,不停地生、住、异、灭,常常这样生灭败坏不已,如同长江之水后浪推前浪,前前后后都是这个样子。

 

现在我们再来看接下来的几句经文:

 

   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

 

这几句,说的是我们这些迷界众生的识心的虚妄幻有性。佛在圆觉经中说: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个经文中也说,这个迷界的众生的识心呀,他是颠倒不如实的,依据这个颠倒不如实的识心,所作出来的一切世间言论,一切都是分别言论,这些所有一切分别言论,没有一个真正得入真如法性。这个由识心作出分别的能缘所缘力,而出生认知的一切种种法,他们急速的生生灭灭,从不暂停,念念都是如此。由于无明之因,产生有为性的业力行为,产生身心的正报和国土器世间的依报,以无明所生起的有为之业因,所得的有为业力果报,注定是无常败坏的生灭之法。这个妄想识心,也是空无确, 定的自我性质的,也是一个假有的幻化之相,在他当中,是没有一个实在的确定的自体可得的。

好了,我们对本品就学习到这里为止。其他的内容,请大家自己去看,去领会。

 

现在,我们来把今天学习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所有一切众生,都结佛缘,都种善根,都入佛门受佛教化。愿我们把学习的功德,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请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礼敬我们的大悲慈父阿弥陀佛。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遍。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时佛经串讲       华严经)(五明学佛网:五时佛经串讲       华严经)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潘桂明教授: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 

 明一法师:《华严经》中“不可说” 

 杨维中教授:论《华严经·十地品》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学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九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八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七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六 十地